四大头部药企共议创新转型:扎下去,融进来,走出去!

职场   2024-11-16 20:04   四川  

向创新转型,在当下不再是口号,而是必选项。

但具体怎么执行,选择哪个方向,采用何种战术,绝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在体量、赛道、管线、优劣势方面的差异,都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径。
在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管委会主办,E药经理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H50)、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第十六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以下简称“2024启思会”)主论坛上,一场围绕创新与转型的重磅讨论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目光。
圆桌由华盖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H50创始主席许小林担任圆桌主持,讨论嘉宾包括石药集团董事、执行总裁王振国,信立泰董事长叶宇翔,华润三九董事长邱华伟和武田中国总裁单国洪。
场子很热,因为参与讨论的四大药企,在行业里都太具有代表性了。单论市值,加起来高达数千亿人民币;论资本属性,囊括了国资、民营、外企;论赛道,有中药也有西药,并且都是各个细分领域的龙头。
多年过去,四家企业都已在深耕创新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们的经验,对整个行业都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不同性质与体量的企业,都能从中得到属于自己的启发。

来路不同,压力不同
如果说2015年是创新药元年,那“前朝”,便是仿制药的黄金时代。
在那个仿制药“躺着都能赚钱”的年代,抓住政策窗口期,成功仿制出了一个“大单品”,进而依靠一款大单品立足于产业十年的公司,很多。突如其来的集采,总能轻易折断这些公司的“左膀右臂”。自2018年4+7之后,惨痛的案例比比皆是。
但是,如果仿制药因集采“折翼”后才想起做创新,就太晚了。十几年前就已经有目光长远的人看到了未来的危机。一位与会嘉宾表示,因为欧美成熟市场的药物早有仿制药与专利药之分,专利药才是未来。因此早在药审改革开始前,他就已经走访了欧美、日本、印度等地区市场进行,这让他更加坚定了“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让一批公司加快布局创新药,要从2015年的药审改革算起,再到后来2017年中国药监局加入ICH,标志着配套的监管政策和全球体系接轨,为创新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2018年港股18A,2019年科创板开板……仿创结合、创新转型几乎成了每一家中国本土大药企的“口头禅”。
但是做创新,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战略调整也不是写几页PPT或开几次会议。一位嘉宾说道,最直观的变化是传统仿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从最初的几千万在短短几年上涨了数亿,再飙升到数十亿。
从仿制药转向创新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逻辑。有与会嘉宾表示“仿制药的风险主要在执行层面,不在创新层面。只要想做,肯定能做出来,只有进度快慢、成本高低的差别。而创新不遵循这个逻辑,倘若路线错误,无论多么努力都有可能遭遇失败。”
反过来,创新的回报也很丰厚。“一家仿制药企业想要保障收益,可能需要成百上千个产品线。如果是创新药企,一家能有3-5个FIC,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了。就算欧美那些超大型MNC,每家企业的拳头产品其实也就是那么几个。”有嘉宾这样说道。
中国的医药创新产业往远了说,从重大新药创制算起,到如今也不过十数年的时间,过往的经验相对欠缺,但做创新已经不能再等了,该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向,才能让投入的资金尽量不打水漂?
与会嘉宾们总结了向创新转型中的三点经验:
首先,要趁着仿制药销量还不错的时候,敢于投入,确定下来了大方向,就往里“砸钱”;
其次,“砸钱”也不能盲目,要顺应大方向,这一点需要对全球的管线发展趋势都要有足够的了解,定期做好调研工作;
其三,研发过程中,要做好控制,从立项、到项目管理、到事后复盘,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审视一遍正在推进中的管线。倘若过程中发现管线可能达不到预期收益的时候,就要坚决把这个管线给砍掉。为了保障这一点,需要专业的人做好专业的事,企业的管理层要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当好“首席管线官”。

向前冲,引擎在哪?

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摸索,很多企业都意识到,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命题,除了研发方向的选择,商业模式的构建,渠道的铺设,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都要围绕着“创新”两个字去发力。
创新该往哪个方向走?
有的公司选择“做深”,尤其是最早一批摸着石头过河的传统药企,往往选择从自己的优势领域深耕,既有技术领域的积淀,也有成熟的商业化体系,还能形成更全面的产品矩阵。
多位嘉宾深有感触,创新转型始终坚持从一个点切入,既有历史经验的铺垫,还能节约后续市场开发的成本。公司的战略调整顺应着这股潮流,结出了越来越多的创新果实,实现了创新药与仿制药的平稳交接。
也有的公司选择“做广”,多领域布局,跟踪全球的头部MNC和拥有前沿技术的Biotech,用每年大量的研发投入,构建起了一个遍布全球的研发体系,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像一家MNC。
还有的公司通过并购的方式不断“攻城掠地”,整合起越来越全面的上下游产业链。
也有的企业将当下发力的重点放在了建起创新生态圈,让企业、医生、患者、相关部门之间有机联动起来……
所有人都忍不住感叹,创新药研发从开始到上市,动辄需要10到1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10年,对别的行业可能是很长的时间,但在医药行业,一个产品的研发周期可能都没走完。但也就是在这10年里,中国人取得了这么多了不起的成就,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的医药人能像中国一样,在10年内做出这么多的工作。
目前,中国是全球的药品市场第二大市场,虽然创新药方面只能排在第五名开外。但大家都相信,未来5-10年,中国在创新药方面至少也会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
除了发力自研外,并购和BD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位嘉宾表示,放眼全球,几乎所有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都不是完全只靠自己的研发能力,BD来的管线在全球TOP级大药企的营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看来,这也受益于近年来中国整体创新环境的提升,产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优质标的。一大趋势变化是,近年来跨国药企都在中国进行广泛的生态圈合作。
不过,也有与会嘉宾也直言,在与本土创新药企合作这方面,MNC的优势似乎要比本土Pharma更明显,“因为现金储备更足所以往往MNC给出的‘价码’更高,同时也能成为国际化的有力跳板。”当然,本土Pharma和体量相对小的企业也不会拒绝并购,但由于囊中相对羞涩,步子走得难免要慢一些。
“回望过去这十年,还是犯了不少错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国际化做得不够。”一名嘉宾感叹,国际化是当下所有药企的必选项。一方面,这是成为一家真正的跨国药企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当下的资本寒冬和支付端环境也都在倒逼着企业去寻找更大的市场。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精彩推荐

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 | 出海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E药经理人
我们致力于成为行业意见领袖平台,我们记录和观察行业重大商业事件,展现这个行业的复杂和冲突,提供深刻前沿产业发展趋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