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非:教师要有写作经验,成为优秀的表达者

政务   2024-11-04 17:13   河北  

来源 I 源创图书《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I 王栋生(吴非)


教师应当是优秀的表达者。


这个观点,可能未必会有多少老师认同,然而,学生会永远记住一名教师的语言表达。

01
教师的语言,是留给学生的永久记忆

多年前,曾有学生家长找我沟通,说有位任课老师说话没有礼貌,伤害了他的女儿。

那名女生进入高一后学习遇到困难,有两门课学得比较吃力,几次测验成绩仅仅在及格线上。那位老师当着班上同学的面对她说:“我看你是没什么指望了。”

女孩回家大哭,家长对老师这样说话很不理解,认为这不是教师应有的职业修养,并提出调班甚至考虑转学,因为“孩子的高中时代很重要,不能让孩子生活在这种教师的阴影下”。


在与往届毕业生聚会时,我发现他们对教师的记忆,往往是其教学语言特征,而未必是学科知识教学。

这就是说,我们的语言表达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和心灵,而且影响力会持续很久。因为学科因素,语文教师的表达更容易被学生关注——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

那些富有智慧和激情的表达,是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留给学生永久的记忆,这就是教育,正属于那种离开学校后“剩下的东西”。


同样,语文教师也应当有不同一般的书面表达能力。


02
不能再为语文教师的“不会写作”找理由

1985年,我曾就当时本校的教学情况做了个统计:教师如果教两个班的语文,他每学年要批改的学生作文和随笔加起来在4500篇以上。如果一名教师每年要批改这么多作文,自己却不写作,甚至说“我不会写”,是说不过去的。


客观地说,有些语文教师并不善于表达,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即使在课堂上,他们的语言表达也无法吸引学生倾听。这中间少数人属于性格因素,而相当一部分人则是因为表达能力差。

要按专业要求,成为优秀的表达者,对他们来说,可能仍然需要长期的努力。表达能力差,有可能是在表达方面缺乏应有的追求,也有可能是欠缺阅读积累,读书不多,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这样的教师能“控制”课堂,往往不是靠出色的才智和有魅力的表达,而是靠掌握考试测验的威权。

我在教学中,也遇到过一种学生,他们在初入学时就对教师的表达评头论足,百般挑剔。我对这样的学生做过了解,一般是因为他们在小学或初中遇到过优秀的教师,这些教师的表达能力让他们对语文课堂充满期待。

如果他们进入高中后遇到的老师表达水平不佳,缺乏语言智慧,他们就会想到未来两三年的语文课将会很乏味,甚至会如受煎熬,从而表现出某种不满和焦虑。


另有一些教师虽然有不错的语言表达,但是在指导写作方面可能缺少办法,因为他们所理解的“表达”仅仅是口头表达。在课堂上,他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可是一说到书面表达就为难了,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他们甚至写不出一段像样的批语。

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能说就能写”,这种说法不一定对。且不说旧时代那些靠口耳相传的说唱艺人,就是当下的一些艺术表演者,也有识字不多的。对付一般观众还凑合,可让他当人民代表或是政协委员,面对记者的提问难免“说”也“说不清”,有的甚至很难说出连贯的句子;

而如果让他写文章,那更是让他受罪,他必然思维混乱,不知所云。也常见到这样一些教师,上了一堂不错的课,有点儿新意,也能与学生沟通,可是课后请他写一个几百字的小结,一个星期也“磨”不好,勉强凑合交来,则难以卒读。


情况有这么严重吗?——我也曾不敢相信,但事实常常让我们难堪。如果语文教师的“不会写”,意思仅仅是“写不好”,那还不算严重;有相当一些教师说“不会写”不是客气,是的确没有写作能力。

有一年职称评定,对申报高级教师职称者的一项考核,是给学生的一篇作文写评语。那是一篇获了省作文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的作文。好文章本当不难评,偏偏有位老教师还没动手就声明:“只给30分钟时间不够。”

我就奇怪了,如果让他改一个班的作文要花多少时间呢?35分钟后强行收了他的考卷。——见解就不谈了,200多个字,读不通,还有三个别字。也就是说,这个申报人缺乏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这个例子虽然有些极端,却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教育界。

如果学校仅仅同意这样的教师(后来有人怀疑他不是一线教师)来混个职称以提高收入,也就罢了;如果真的如申报材料中所述,“多年来一直坚守课堂”,那他这些年误掉了多少学生,又给教师队伍带来了多大的耻辱!


所以,不能再为语文教师的“不会写作”找理由了。很多教师对职称评审需要提交论文很反感,认为这给一些无心教学,不认真备课、上课的人投机取巧的机会。的确,有部分教师不认真对待教学工作(课上得也不好),却热衷于在刊物上发论文,靠笔下生花、走旁门左道获取利益、骗取荣誉。

评审制度有问题需要改进,但作为国家授予认定的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需要有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用文字表达研究成果的基本能力与经验,这是顺理成章的。

退一步说,语文教师具备起码的高于学生的写作能力,难道是一件很难的事吗?有老师申辩说,教育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师并没有撰写论文的要求,中国却有,不合理。

中小学教师除了教学工作,是不是必须从事学科教学研究,这个问题可以商讨,但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并没有专业职称,这一点也应当考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普遍高于我们,可能也是事实)。既然“高级教师”相当于“副教授”,要求提交专业论文或研究成果,也不应当算是很过分的要求。

03
写作是教师的一种基本能力

多年来,我们不敢正视而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大部分教师(包括语文教师)没有写作能力。十多年前,有位语文教师出身的督学在省级研讨会上发言,公开批评“90%的语文教师不会写”。会后交流时我质疑他提出的百分比,他愤然地说:“其实我想说95%的语文教师不会写,没好意思,留点儿面子。”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情况也许有所改观,但大批教师视写作为难事,给写作教学提出难题,也给语文教师带来难堪。一位语文教师一二十年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还能说是因为“工作忙”吗?一些教师评上“特级教师”后就再也没发表过文章,这正常吗?(当然,还有评上特级教师后就不上课的)


语文教师应把写作当作必备的专业素养。在一次座谈会上,我说到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时,原本听得很认真的几位高中教师忽然情绪激烈、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会写”。

我问:“你们为什么不说‘我不会写’,而要说‘我们不会写’?”“那你们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为什么那么苛刻,给个80分就像开‘恩科’一样?”——当然,承认“不会写”比装作“很会写并能教你写”要诚实,但我们毕竟是专业工作者啊!学校里有些非语文学科的教师倒是很能写,我也看过他们的文章,很好,这充分证明:写作是一种基本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但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还必须具备教授、指导学生写作的能力。


有老师说,学校里的语文教师连写个几百字的“年度教学工作小结”都感到头痛,还要借别人的“参考”,或是从网上下载。我听了很难想象:这种事情被他的学生知道后,他这个语文老师还能否受到学生的尊重,固然是他个人的事,但他教的那两个班学生的写作状况会是什么样,可能就不再仅仅是其个人的荣辱问题了。


于是会有这种现象:教师或者苦劝,或者施高压,要学生重视写作,而学生却不买账。学生会认为这个语文老师的表达不如“数理化政史地体音美”的老师,语文学科的地位在他心目中就下降了。

语文老师批了他三年的作文,却没有留下一段像样的、令他不能忘怀的文字,偶尔写的寥寥十几句话,竟然全是冷冰冰的、没有生命力的套话……

请问,他会认为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吗?教师缺乏写作能力,不但影响教学效果,阻碍自己的专业发展,也贻害学生,让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对一门学科长期存有误解。


教师缺乏写作的经验,就不大可能了解学生的写作过程,也就不大可能对学生的写作做有效的指导。我在教学中发现,相当多的学生非常重视教师的写作示范,教师在写作上比学生高明一些,学生就有了可以提高的“台阶”;教师的写作经历丰富,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他的经验和教训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和思维的借鉴。

本文原标题《教师自身要有写作的经验》摘编自源创图书《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有删改

学校文化与故事力工作坊(深圳站),聚焦“教师的挫败感",欢迎教师朋友前来学习交流!


每个老师都会经历失败的时刻,它不一定指向伟大的成功,或者是花团锦簇的荣耀,但这是一个人走向蜕变的必经之路。就像@黄静老师所说的:“搞错了,重来”,失败了没关系,再来;摔倒了没关系,再来;走错了没关系,再来!

只要你不怕摔倒、不怕迷航,永远有勇气向前一步,你终会遇见一个更有力量的自己。


11月8-9日,从学校故事力第1期课程出发,我们设计为期2天的学校故事力工作坊,邀请教师朋友走进一所看得见孩子童年和未来的学校。让我们坦诚地聊聊失败,从无法避免的挫败感中,共同汲取前行的力量。


工作坊时间:
2024年11月8-9日(11月7日报到)


故事聚会地: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小学


诚邀您参与这场工作坊

让我们一起在故事中寻找力量

在挫败中发现成长的勇气!

工作坊咨询、报名
请联系我们!


微信号小真老师(xiaozhentzl)

联系电话|17607558945(微信同号)

邮箱|2793417702@qq.com

点击在看,相互照亮 

平山县第二中学
校园动态,学生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