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649篇周记
一年一度的招生季,几家欢喜几家愁。
2016年开始,就参加母校zh中学的招生工作,遇到了很多老师、家长和准大学生们,也陆陆续续写过类似的文章。但是今年,还是想强调以下三点。
第一,高考并不能决定人生。
这一次招生,遇到了两个家长,孩子考了历史上的最差分,本来觉得交大是十拿九稳的,但是现在出分后发现相差极大,甚至之前不是特别想去的学校也很悬,这几天家里人悲痛至极,家长和我说“觉得天塌了”。
其实2018年就写过《周记335:高考很重要,高考不重要》。高考重要吗?高考很重要!它是十余年寒窗苦读的检验,它也是我们大多数同学成长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我安慰了两个家长,跟他们说让孩子开开心心上大学。因为高考之于人生真的那么重要吗?并不是!人生那么长,纵使是高考那么重要的一次考试也决定不了这一生。高考四年后的大学毕业季,发现“好”学校的同学们中也不乏毕业即失业的、在家啃老的,也有很多所谓“不好”学校的同学找到了很棒的工作。
最近浙江宣传有一篇推送《分数有高低,人生无高下》,我觉得写得特别好。文中讲到:高考只是阶段性的衡量标准。高考衡量的是高中三年及其之前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和考场上的应试水平。往远了看,人这一辈子其实有很多个三年,考验也远不止这几张考卷,一时胜负并不能概括漫长的人生。
这次回zh招生,我们几个zh高中老同学们约了吃夜宵,大家都是许久不见,我们都忘了大学是在哪里读的,大家在各行各业也各得其所,人到中年的我们,聊的最多的是育儿的话题。
人生千姿百态,其精彩程度从来不受一场考试影响,更不取决于分数的高低。洗尽铅华的我们,关注的更多的当下的喜怒哀乐,享受的是当下的玫瑰人生。
第二,除了分数,其他也很重要!
这一次招生,还有一件让我们比较痛心的事是,跟一个考生联系,我问他报了什么专业。他说自己不知道,因为高考后期冲刺阶段很忙,忙着刷分,这些都是妈妈弄的,然后跟他妈妈交流,这个妈妈说自己不懂,所以就花钱报了机构,从材料递交到专业填写,都是机构操刀的。
最后看了学校和专业,都是当下比较热门的专业,然后最后填写了可以服从调剂,我问家长明白服从调剂的意思吗?家长还是一脸懵懂。
虽然每次回去宣讲,都会再三强调专业和职业规划的话题,但是大家似乎更关注的还是分数,分数,分数!高考是自己的,分数是自己,专业是自己。
其实这是一个多次提的职业规划话题。有时候也很难怪家长和学生,因为接触的渠道太少,但是这里,还是想跟更多的家长和孩子说,在读高中时,就可以有意识地接触专业的话题,即使大家的认知还停留在对专业的字面理解上。
一方面,有机会可以参加高校的一些夏令营,提前可以跟大学的老师和学长学姐有一些交流,千万不要在高考出分那几天再考虑大学和专业的问题。
第三,大学终归是孩子读的,不是家长。
有了两个孩子后,我越来越明白家长的心理,心永远是操不完的。如果在招生过程中,和孩子的意见产生了冲突,如果家长不是很专业的话,建议还是听孩子自己的声音。
这一次招生,还有一个学生高考估分后,觉得很高,那时候家长和孩子都很犹豫,打算放弃浙江的三位一体面试,直接裸分录取。
当时家长和孩子也问了我意见,说事实,这种决定只能自己做。孩子考虑后还是参加了面试,因为他很喜欢交大,怕估分估高了,裸分就没有机会进了。家长虽然更倾向于走裸分,但是觉得孩子自己的人生还是自己做,最终尊重孩子的决定。最终出分后,孩子高考确实很高,但是也没有够上裸分的标准。
关于招生,其实有很多是关于志愿选择的话题,也有很多是因为家长强迫孩子报考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而造成严重后果的。
多年前,有一个同学非常喜欢金融,但是因为家里有人身体不好,母亲觉得当医生对家庭好,因而强迫孩子学了医。孩子到了大学学得很痛苦,一直觉得是当初被爸妈害的,于是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甚至于自残。所以,家长可以建议,可以指导,但是最终的决定必须由孩子自己做。
所以讲到底,高考是人生的一个节点。它会有一些影响,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早做准备。但它的影响也不是决定性的,未来还有更多的节点可以改变。以平常心对待,相信每个人都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