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对应
艺 术 家 :李禹焕与马克·罗斯科
展览日期:2024.9.04-2024.10.26
展览地点:首尔 佩斯画廊
当作品有了生命力时,就是我该放手的时候。
——李禹焕
佩斯画廊首尔空间正在展出“对应:李禹焕与马克·罗斯科”(Correspondence: Lee Ufan and Mark Rothko)双人展,由艺术家李禹焕与罗斯科家族合作策划。
▲ 2024年《对应》展览现场
▲ 2024年《对应》展览现场
李禹焕出生于 1936 年,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日本前卫艺术团体“物派”(Mono-ha)的领军人物,其艺术实践源于他对自然与物质的洞察,强调空间、感知和物体之间的关系。
▲《对话》布面丙烯 260 cm × 194 cm 2018
罗斯科是纽约学派的先驱,是 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以其巨大的色域画而闻名,这些画作充满了心理和精神的内涵。虽然每位艺术家的作品都将在即将到来的首尔展览中被赋予一个专门的空间并单独展示,但展览将引出贯穿两位艺术家作品的许多共鸣和交叉点——在颜色、表面和氛围方面。
▲《No. 5 {Untitled}》oil on canvas 228.6 cm × 175.3 cm 1964
▲《Untitled {Brown on Red}》oil on canvas 228.6 cm × 175.3 cm 1964
▲《No. 16 {Green, White, Yellow on Yellow}》oil on canvas 171.8 cm × 113.3 cm 1951
长期以来,罗斯科的画作一直因其能够召唤色彩的崇高力量而广受赞誉,将颜料领域溶解成广阔的光芒四射的大气层。色彩在李禹焕的画作中同样有效,尽管它经常以凝固的姿态出现,与罗斯科没有手势的表面形成鲜明对比。如果说罗斯科难以辨认的颜料应用让人想起晚期提香(Titian)的混乱和迷雾——淹没了整个画布,抹去了任何线条感或坚硬的轮廓——那么李禹焕的形式则相对清晰和自成一体。然而,两位艺术家都使用色彩作为在观众中引发深度沉思状态的场所,并且都在他们的作品中处理空气、空虚和蒸汽的美学,研究绘画的能力,以加强我们对色彩的体验,并产生一种既令人敬畏又令人沉思的效果,传达力量和静止。
▲《Untitled》oil on canvas 171.5 cm × 105.7 cm × 4.1 cm 1963
▲《回应》布面丙烯 218 厘米× 291 厘米× 6 厘米 2022
对于这两位艺术家来说,绘画成为将短暂结晶为具体化的工具。李禹焕的作品捕捉了笔触转瞬即逝的能量,并将其具体化为色彩的即时性,使其感觉像石头一样坚固。以类似的方式,罗斯科将气氛凝结成固定稳定的形式。
▲《No. 10/Brown, Black, Sienna On Dark Wine (Untitled)》oil on canvas 175.3 x 162.6 cm 1963
▲《Untitled》acrylic on canvas 233.7 cm × 200.3 cm 1969
在李禹焕的作品中,笔触与艺术家的呼吸密切相关——这种蒸汽,这种肺的“大气”,它沉淀在画布上,以图片的形式出现。罗斯科的画作经常给人一种朦胧的云层的感觉——仿佛气团正在形成,在广阔的黑暗天空中沉思。首尔的展览将艺术家置于对话中,探讨了他们的作品如何体现这些蒸汽和空气的诗意。它们放在一起看,讲述了抽象的气候可能性,其中绘画产生自己的天气,改变和重塑我们对空间的体验以及我们在其中的存在。
▲ 2024年《对应》展览现场
在绘画之外,佩斯首尔还于户外庭院展出了李禹焕的雕塑新作《关系项 - 对应》(2024)。这件作品将一块沉重的石头放置于钢板上,旨在检视由空间和物性共同定义的独立元素之间的关系
Silence is so accurate.
——马克·罗斯科
_关于马克·罗斯科
▲ 艺术家 马克·罗斯科
马克·罗斯科(1903–1970)是纽约画派(New York School)的先驱人物,也是 20 世纪最为重要、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 No. 14》143.5 x 165.1 cm 1951
▲《橙色与棕褐色》1954
1903年生于俄国,毕业于纽约艺术学生联合学院,师从于马克斯·韦伯,抽象派画家,抽象派运动早期领袖之一。他最初的艺术是现实主义的,后尝试过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的方法。以后,他逐渐抛弃具体的形式,于40年代末形成了自己完全抽象的色域绘画风格。
▲《No. 3/No. 13》1949
在罗斯科的艺术体系中,绘画是一种能够传达人类基本情感的深刻心理和精神体验。出于对不同风格的探索,罗斯科创作了大量油画和纸本作品,鲜明的颜料和泥土色调的多层次透明效果,最终形成光亮而空灵的边缘模糊的作品。
▲《No. 10》1950
罗斯科善于运用浓郁而深沉的色彩,如红色、黑色、紫色等,它们在画布上相互交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人类内心的孤独、喜悦、悲伤和希望。
▲ 2023年《收藏 1940-1970 年代》展览现场
他说:“一群人观看一幅画是一种亵渎, 我相信一幅画只能单独和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直接交流, 那个人恰好和那幅画、那个画家处于一个频道。”
▲《不定(淡紫色和绿色)》布面油画 171.7x113cm
▲《不定(黄色和蓝色)》布面油画 242.9x186.7cm
▲《无题》布面油画 99.1x64.8cm
_关于李禹焕
▲ 艺术家 李禹焕
▲《对话》布面丙烯 227.3 cm × 181.6 cm 2017
简单说明物派(Mono-ha)这个名词,是发起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艺术界的自觉运动,是以东方哲学、老庄思想、禅宗美学为根源的日本艺术流派,曾经在当时引发许多负面评议,如今却是唯一被写入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亚洲艺术流派,对于日本现代艺术的奠基,居功厥伟。
▲《相对 - 泰坦的手杖》钢和石材 2015
而李禹焕,就是凝聚「物派」活动的核心人物,艺术先驱,他所发表的艺术言论与观点,被称为「物语」。
▲《From Line》布面胶水和矿物颜料 1979
比起「李禹焕」这个韩国名字,欧美藏家亦对「UFan」这个名字更为熟悉,国际拍卖市场上亦常见他的作品。有研究艺术发展的学者指出,极简主义在日本如此大行其道,「物派」运动在当中担当了重要角色。除了以基础材料呈现艺术的「物派」,「单色画」亦是李禹焕的代表作。
▲《从线出发》布面胶水悬浮颜料 1983
这位哲学系毕业的大师,风格简约,绘画擅长以点、线表达生命的起始与终结,作品正是揉合了其独特哲学观点。
▲《相对 - 扩展的地方》钢、石材 2008
李禹焕的画哲学意味深重,图像却十分轻盈。他运用了中性色调,把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串连起来。
▲《风》纸本水彩 57.5 × 76.5 厘米 1982
▲《相对论 - 凡尔赛拱门》不锈钢和两块石头 2014
▲Exhibition view Au-delà des souvenirs / Couvent de la Tourette, Evreux, France Biennale de Lyon, 2017
▲《相对 – 休息》砾石、玻璃、钢和石材 2013
对他而言,一块空白的画布就是创作的无限宇宙,而重复的绘画动作则为个人修养的表达,艺术由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