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舅舅
每当我想起我的舅舅,我的心中就会涌起一种难言的感情,他的形象就会慢慢的浮现在我眼前。是他看着我一步步地长大,是他给了我人生的教诲,做人的道理,是他将我引上了文学之路,是他在我高考落榜,沮丧消沉时给我以勇气、信心与鼓舞,之后发奋努力跨入高等学府的殿堂。是他在顺境时给我告诫,在逆境时给我鞭策。虽然他只大我十多岁,辈分上讲是我的长辈,但生活中却是我的良师益友、知音、楷模,我很敬重他。可以说,我的每一次成长、进步,都有他的心血,尤其青年时期人生关键的几步。他还是我结婚时的司仪,见证人。如今我参加工作十多年了,小孩也已经上学,但至今我对舅舅的感情一直未曾减少忘怀,相反由于我姥姥去年的去世对他的思念、挂念与日俱增,真想再见他一面,与他彻夜长谈,倾心交流,对饮一醉。这几年的风风雨雨,生活压力使每个人不堪重负,更何况他还是一个三个孩子的父亲,一个地道的没能有机会转成城镇户口的农民。
几年前我回老家探亲一次,看望了舅舅。他明显的衰老了,不再是我印象中那个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舅舅了。他的头发掉的不多了,背微驼,跟实际年龄极不相符,但精神依旧那么好,说话时的声音依旧那么宏亮,富有磁性,依旧穿着那身蓝色的中山装,带着帽子,和颜悦色地跟人说着话,而不会想象出他也有脸色铁青,生气,发怒时候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外人第一次跟他接触不会以为他是一个农民。因为他的言谈举止,知识面,行为修养,口才,你绝对不会认定他是一个农民。不像,一点也不像。但是只要你仔细观察,他的宽容,憨憨的笑,为人的真诚、淳朴又会使你觉得他又是一个农民,至少是个乡干部。然而,我的舅舅过去确实是乡干部,只是现在不是了,他不干了。他就是一个如此普通的农民,他供出了两个女儿上大学。二女儿大学毕业后又考上了研究生,据说儿子学习也不错,打算还要供出来,现在他自己一人种一个几十亩的大菜园,没明没夜的干着,很是辛苦。我舅母原先是一个民办教师,后转为了正式教师,在乡中学教书,业余时也帮他。他们夫妻二人共同支撑着这个家。挣钱供孩子上学是笔不小的开销。大女儿几年前结婚了,我没赶上,找了一位大学里认识的研究生,随丈夫一同去了遥远的新疆乌鲁木齐市后来调回了呼和浩特市工作。亲爱的舅舅呀,这些年你是怎么挺过来的……
年轻时的舅舅是很英俊的,只是个子稍微矮些。他的爱好就是拉二胡。农村中午人们休息时,他便一人爬上姥姥家房后的大榆树,坐在树杈上,依着树,忘情地拉着,有时嘴里还哼着曲,随着音乐头一起一扬,陶醉在音乐中自娱自乐。那神态,那表情,决不是装出来的,真有趣,我最愿看。那时我跟村里的几个小伙伴在土墙下偷偷听着,窥视着,哧哧地笑着,觉得挺好玩,也不知道拉的什么曲,但我们不敢露面,不敢笑出声,怕舅舅听见,训斥我们。可是他却全然不知,全然不顾。事隔许多年了,每想起这些我就想笑。那时村里有不少知青,是从北京来的,支援内蒙边疆。舅舅和他们的关系处的特好,像亲兄弟似的,我姥姥家东边空房里就留了好几个北京知青。在那个年代这种情况不多见,是共同的理想、志趣,年轻人的热情,对好美生活的追求将他们牵在一起。
若干年后,当知青们一一返城时和他都有些恋恋不舍,难舍难分。知他爱看书学习,知青回北京后给他邮不少书,经常通信互相劝勉。有些知青回城后好久没找到工作生活没着落,还设法给他汇钱寄物,患难见真情,这些情谊可见一斑。偶尔有知青回访,一进村第一句话就是:“马志明在哪儿住?他怎么样了?”我记得小时候,暑假去打草,就是那种狗尾巴草,卖给小驴车队每斤2分钱当饲料喂驴,挣些钱买纸本等学习用品。可生产队不让打,我们这些家在县城的小孩子就偷着打。有一天知青们来了,骑着马在后面撵。我们这些小孩子哪见过这场面,头一次呀,吓坏了,哭喊乱叫,四散奔逃,像电影中遇到鬼子进村,老百姓逃难似的。的确当时我就有这种感觉,不管是坡还是沟,使出吃奶劲使劲的跑呀,但是身上的几捆草还是舍不得扔掉。那是自己好不容易才打来的,能卖好几毛钱呀!可我还是被抓住了,许多人的草都被没收了,任凭你怎么哭,怎么求,怎么闹都没用。那时的知识青年工作是很认真的,原则性极强。我急得眼泪快掉下来了,我想求他们,又怕行不通,突然灵机一动,心存侥幸,说出了舅舅的名字。他们沉吟一阵儿,好像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似的。其中一个看着我仍不相信的问:“你是马志明的外甥?”我说:“是。”他这才点点头,看看另一个同伴对我说:“你走吧,下次别再来了。”我如遇特赦一般,在众小伙伴儿的惊讶、羡慕声中背着草走了。那时我的心像大热天喝了一口清泉,舒畅极了,简直想跳起来。没想到舅舅的大名这么好使,竟连外地来的咸淡不进的知青小生荒子也敬他三分。威信使然。
后来舅舅结婚了,找别的村的姑娘。舅母长的很好看,双眼皮,一笑两酒窝,性格泼辣,风风火火,急人快语。他们个头差不多,别人说般配。那天贺喜的人很多,舅舅喝多了,是被人抬着进了洞房的。因为舅舅是村里负责的,经常开会,往往很晚才回来,害的新娘独守空房。我就和大姨家的在姥姥家寄读的哥、妹们到他家听舅母讲故事。什么神仙,鬼怪还有古代缠绵绯侧的爱情故事,让我们听的津津有味。正在害怕或故事情节到高潮时,门吱的一声开了,舅舅回来了,舅母好像没听见没看见似的,还笑模笑样地给我们神采飞扬地讲着,这时姥姥过来了催我们回去睡觉。我们是多么的不情愿啊!我们真希望舅舅不回来,舅母给我们讲故事,讲到天亮。我们都不愿走,舅母只好答应明天晚上再讲,我们才满意地离开,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的。那时舅舅一次也没催我们走过。
一年后,我舅母生下一个女儿,哭声清脆响亮,声震远方,取名海燕。舅舅爱看书,可能取自高尔基作品里的吧。因为我们在内蒙古大草原,海都没见过,凭什么也不能取这名呀。舅舅可能是希望他像海燕一样在大风大浪里搏击长空吧。果不负众望,凭着她的勤勉、智慧,后来如愿以偿考上大学。
姥姥四个孩子,三个女儿,一个男孩,舅舅最小,众姐妹也都疼他,姥姥更是疼爱有加。因他是家中独子,农村封建观念当时还很浓,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想再要个男孩,结果二年后又生一子,又是女孩,取名海荣。惋惜之余还不死心,还想要。舅母也未做结扎。那时农村刚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村干部不比以前了,有名无实。村计划生育抓的很紧,工作不好开展,难度大。公社解体后,村干部人心浮动,走门路调动的不少,不正之风渐长。舅舅看不上那一套,加上舅舅不听大伙儿的忠告,毅然决定辞职回家务农。公社再三挽留,说减人也不能减你呀,并提出许多优惠条件,甚至拿取消党籍要挟他,他还是不干。公社没有办法只好依了他。后来舅母偷生了一个,结果天折了,又是一个女孩,姥姥彻底死心了,说你舅命里没有小子命。舅舅是个孝子,看着老人着急伤心,他也难过。我记得那段时间他的情绪也很消沉,动不动就发脾气,生气,干什么都无精打采的。两口子经常在孩子不在时吵架,还差点闹离婚。也许他没生儿子觉得愧对老人一片苦心,也许他内心真的希望要一个儿子,希望有一个出色的有出息的儿子。因为他觉得自己失去的太多了,该有个儿子实现他年轻时候的梦想了 。他已经这样了,错失了许多机会,离梦想越来越远了,希望儿子和他有不一样的人生。
舅舅年轻时想参军,姥姥不让,怕出去吃苦,怕打仗牺牲(当时中苏边境关系紧张)。这是母亲后来告诉我的,如果舅舅真的去当兵了,复原后恐怕早就留了县城,转了干,有了一个好工作,找一个有工作的媳妇,也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辛苦了。然而,每当提起这些往事时,姥姥总是不好意思地解释一番,而舅舅从来没有怨言,甚至一句牢骚也没有,而且也非常理解姥姥的心情。可是舅舅没有一直消沉下去,他渐渐从沮丧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振作起来,又变成了一个全新的自我,他白天在地里劳作一天,晚上又看书学习至深夜,他看哲学的书籍,包括马列书籍,看文学书籍,历史书籍,名人传记,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身体消瘦不少。此期间他办了一件最大的最有意义的事,就是给舅母转了教师。舅母的父亲原是教师,当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可以照顾一下让子女顶替。为此,其家庭内部发生纷争,各不相让。舅母兄妹的条件,学历均不如她,而且名额也是舅舅一人出面跑成的,托人送礼讲情总算争取到了。舅舅又做了她们全家的思想工作,舅母才得以顺顺利利地上班了。舅母后转成城镇户口,因文化程度不够又送到教师进修学校进修。舅母挣工资了,这时候,经济上才稍有好转,但舅母给舅舅买东西的钱经常让舅舅买书花掉了。舅母干生气也没办法,因为她知道舅舅太爱读书了,离了书他的精神就会痛苦,只好由他去了。舅舅嗜书如命,买到新书就贪婪的读着,吸取着知识的营养。他说他要写农村题材的小说,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没有实现这一愿望,但是他购买的那些文学书籍成了我和他的两个女儿的精神食粮,将我们引上了文学之路。语文写作,我们一直不感到吃力,其中就得益于它。要知道这些书籍在九十年代初是很珍贵的,而且花钱也是很多的,其中有些书还是托知青从外地购买的,本地不多见的。在农村像舅舅这样酷爱读书学习的人实在难得,几乎没有。这期间也难为他了,婆媳之间难免有矛盾,但他还得从中周旋,既不能让姥姥伤心,也不能让媳妇生气。姥姥在我们心目中是很好的,对人很友善,只是上了年纪,白内障,眼不好使,腿脚不利索,好唠叨。舅母性子急,有时难免互相犯口舌,清官难断家务事,但舅舅是从来不让对姥姥不敬的,这也是他的可贵之处,也真难为他了,但他一直处理的很好。
又过了几年,大约是1985年,舅母又生了一胎是男婴。这一次是超生,在农村属“黑户”,没有户口,不给口粮,土地,一直到孩子18岁成年。舅舅也挨了罚,但全家包括众亲友,却都欢天喜地的。毕竟多年的心愿实现了,姥姥忧郁的脸上也绽开了动人的笑容,整天有说有笑,闲时经常串串门,喜滋滋的。舅母这时也很得意,腰杆儿也直了,说话也气壮了,嗓门也高了,吆五喝六,让舅舅和两个女儿干这干那,指手画脚的。我们也衷心的为他们全家祝福。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事情,人口问题是中国的首要问题。大问题是传统观念,习惯势力,传宗接代的思想是多么的根深蒂固,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是多么的大,还得经过多少年的努力,思想教育工作才能扭转过来,像现在这样男女都一样,真的很不容易。但当时的现实确实是那样,即使挨罚也认了,还有一种众人砸锅卖铁也要将这个“黑孩”拉扯大的决心和毅力。最最高兴的还是舅舅,他简直像换了个人似的,似乎又年轻了许多,用心花怒放,乐不可支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舅舅整天乐呵呵的,家里家外地忙着,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干不完的活,心情畅快极了,一扫往日的忧郁。别人一打听:“生了?”“生了”“小子还是姑娘?”“小子”,一脸的得意与满足,像个孩子似的,天真地笑着。也许是完成了姥姥的心愿,没有了精神负担,也许是多年的心愿终于如愿以偿,更主要的是在他的潜意识里还是想要个男孩,因为男孩闯实,勇敢,富于希望,是自己的影子。我的这个表弟也确实像我舅舅,直到现在无论是长相,个头,说话的声音,走路的姿势,习惯动作,简直就是他的翻版,难怪舅舅连看他的眼神也是那样的特别,与众不同,专注、慈爱、动情、欣赏。舅舅确实是喜欢男孩,尽管他嘴上不承认这一点,可事实如此。他心情好了,对女儿的责备和要求也就少了,慈父的形象更加高大了,而我的两个妹妹可就“惨”了。两个妹妹对小弟弟也是很喜欢的,呵护备至,关心有加,然而弟弟因为玩耍不合心意发生争执或故意让两姐姐吃苦头,又哭又闹,挨训的总是姐俩了。首先是舅母开训,有时舅舅也说她们几句,不管她俩对还是不对。儿子海强成了家里的小太子,特殊公民,姐姐凡事都得让他三分。我几次去姥姥家都是如此,姥姥有些好吃的东西也舍不得吃,非得给她大孙子留下。就这样在众人的呵护下,海强一天天地长大了,茁壮地成长着,直至背着书包上学,他也很用功爱学,成绩也不错,后来又按调整的有关政策落了城镇户。他很喜欢我,尊重我,逢年过节,我去给舅舅拜年,他总是拉着我的手,围着我转,二哥长,二哥短地叫着。别人的话不一定听,但我说的话是相当听的,如同圣旨一般,还磨着我讲故事。舅舅还和从前一样地里忙乎一天,晚上还坚持看书学习。他的言行默默地影响着, 熏陶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儿女们,儿女们的学习也从不用他操心。舅母因为是小学老师,对孩子们的功课也能进行一些辅导。舅舅家的日子从拮据慢慢过得好了起来,后来又在孩子们的一再要求下,添了一台黑白电视机。然而舅舅却一天天忙了起来,周围村民,亲戚,朋友的婚丧嫁娶都要找他。因为他为人正直,宽容,文化素养高,办事得体周到,深得人们的尊重和信赖,以至后来别人求他帮年轻人穿针引线当红娘,解决家庭邻里纠纷,生产经营,商业出谋划策,人人都找他,事无巨细,人缘极好。十里八乡,每个人提起他都竖大拇指。舅舅也从不摆架子,提条件,从来是有求必应,大伙的信任是他的内在动力,也是他的做人标准。舅母有时嫌他多管闲事,他也只当耳旁风,依然我行我素。人活着总要干些什么,干不了大事,干些平凡的小事也行。应该为国家为社会做些什么,这是他年轻时的梦想,希冀。他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一直在他身上打着深深的烙印,影响着他的一言一行。他还是一副热心肠,为乡里老百姓的事情忙乎着,乐此不疲,无怨无悔。同样舅舅也很关心我们的学习,学习上的事情从来都是大力支持,一路绿灯的。大姨家的孩子,三姨家的孩子,还有许多亲友的孩子,为了在县城上学,都在他家寄读过,他都一视同仁,大力支持。他家有什么大事小情,不用吭声,大伙儿都帮他办了,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而他更看重“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这期间还有一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那时我高考落榜后,舅舅专门晚上从村里骑自行车来看我一趟,帮我分析失败的原因,哪些方面的潜力有待开发,给我打气,鼓舞信心,直到深夜,末了他又骑车顶着月光回到十多里的家里。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舅舅为了我的将来用心良苦啊!我一定要加把劲努力学习,考上学校,回报舅舅的一片深情呀!第二年我如愿以偿地跨入高等学校的大门,由于发挥不太好,没进医学院,而是一所师范院校。舅舅很高兴,临行还给我举行了饯行酒。二年的大学生活匆匆过去了,我参加了工作,又去了新的岗位。
参加工作后,舅舅给来过一封信,谈了不少人生的经验与体会,说一人出门在外不容易,凡事要多考虑,学校跟社会不一样,理想跟现实还有距离,如何为人处事等等。当时我并没在意或许有些还没有太深理解,直到数年后再回头想时,才觉得舅舅的话是多么的意味深长,鞭辟入里,富于预见性呀!后来舅舅的两个女儿也相继考上了大学。
去年姥姥去世了,家里怕我接受不了影响我工作,当时没告诉我。直到今年春节我给姥姥汇钱时才从和表姐的电话里得知消息,接电话时我的心里难受极了,如万箭穿心。姥姥已下葬,如果当时得知姥姥病危,我一定会不顾一切地回去看她最后一眼的。姥姥生前是很疼爱我的。今年夏天母亲来看我时说了当时的一些情况。说下葬那天,舅舅喝了不少酒,哭得很伤心,很厉害,别人都劝不住。舅舅是个大孝子,很孝顺老人的,这是大伙一致公认的。然而他竟然不是我的亲舅舅!他是姥姥从别人哪里抱养的。这你们能相信吗?这是我参加工作后从大人口中偶尔得知的,以前我一直不知道。那天我辗转反侧一夜没睡好,这不可能。绝对是不可能的!他是我的亲舅舅,比亲舅舅还亲的舅舅呀!从那以后,舅舅在我心目中的印象更加高大了。几年不见舅舅了,他还那样吗?舅舅你好吗?我真的很想你,真的很想立刻见到你,拉着你的手叫你一声“舅舅”。
郭剑敏:美丽的锡林浩特
投稿邮箱:hongluoshans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