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拦了辆出租车说去东镇,年轻司机一脸茫然,竟不知东镇在哪里,也难怪,东镇早已成为往事,就连台东区合并为市北区也近30年了,年轻人对东镇自然也就不太清楚了。
以前台东区是由东镇演绎而来,1898年,德国人规划在凤台岭以东的杨家村(台东六路周边)设立台东镇。1899年,德国殖民当局征购青岛村、大鲍岛村土地,将那里的居民连同小商贩、工人、苦力等迁至台东,并在此按照网格状形态进行街区建设。
将贮水山以东设为台东区,台东区域西靠贮水山,南靠太平山,北临海泊河,东部原为仲家洼,总面积约8.05平方公里。
人口的聚集催生了台东地区的初级商业形态,与沿海一带的中山路不同,台东一直是大众消费圈,也是岛城商贸繁华的地区之一。现在台东利群周围,又成了市北区商贸最繁华的地带,台东商业圈可谓有着历史的渊源。
解放前,老台东有座最大的商业建筑叫“市场楼”(现利群旁边,已拆),它始建于1933年,是商人杨圣训等人集资入股所建。
这是一处地道的商办市场,是青岛人自行设计、开发、建设的第一个正规化市场,经营也采取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它由一片二层楼相连接,是一座呈“回”字形的建筑,中央一片还是露天的。
解放后,1953年经过整理装修,不再是回字形建筑,楼上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分南北两部分展卖各类商品,改称青岛第二百货商店,市场楼东西南北4个门经过整修也同时开放,方便了购物者的进出。
“二百”的生意一度十分兴隆,那时,里面没有空调,夏天吹大风扇,冬天用大火炉子,但逛市场的人,一年四季却络绎不绝。
“逛台东,必逛市场楼”,这是老青岛人的习惯。市场楼是当年台东三路的中心轴,也是台东商圈的中心。
市场楼的正门在北面,坐落在台东三路上,台东三路是商业一条街,有十多家商家店铺,如:正大食品店、利群百货店、文化体育用品店、鞋帽、眼镜、玻璃店等,商贸齐全。
从市场楼北门,登上几层楼梯台阶,就进入楼上商场,商场分南北两部分,北面主要是布匹,衣服鞋帽、日用百货之类,南面则是学生文具,糖果糕点以及自行车(用供应票),收音机等,当时,市场楼内商品也很齐全。
南门在台东一路上,楼大门两侧是台东烟酒副食品批发部和一家自行车修理门市部,进大门上楼梯到商场,一层为台东蔬菜公司的蔬菜副食品商店开办的蔬菜水产品市场,进门映入眼帘的是鱼、肉、蛋市场,6、70年代,这些都是凭票供应的,在印象中,那时,猪肉四角八分钱一斤,每人一个月只供应四两。
那时,常与邻居孩子逛市场楼,我一位宁姓邻居,长我四岁,被猪肉想得头痛,死缠硬磨地向有病的母亲要票,他母亲有哮喘病,整天坐在床上艰难地喘息。他对这个小儿子很溺爱,看他时总带着微笑。
那天,他到市场楼买了两角钱的猪肉,还专门要肥肉,回家后剁吧剁吧,放进铁锅里,添上水,抓点盐,在炉子上炖起来,开锅时间不长,他就迫不及待了,问我吃否?
我摇摇头,他从炉子上端下来,连碗也不用,嘴吹着热气,吧嗒吧嗒吃起来,一会工夫全吃完了,端起铁锅,把汤也喝净了,抹抹嘴说:“真过瘾!”我见他对有病躺在床上的母亲不管不问,感觉很不对味,从此,没再跟他来往。
市场楼西门在昆明路上,以西是台东西二路,门口经常有卖凉粉的,正宗的海冻菜凉粉,切得很细,白中透点绿,加醋、酱油、香油,拌一点切碎的胡萝卜、香菜,五分钱一碗,味道特爽。西二路上有交电商店,旧货店、青华照相馆、大陆茶庄,聚福楼等。
聚福楼原址不在这里,1924年由山东福山的吴子玉、高学曾租用清末遗老王序在即墨路12号的楼房,开办了“聚福楼”,寓意为“聚大福大贵于此楼”。
1943年因烟头引起失火,迁至现址台东西二路,俗称“台东大饭店”。聚福楼的甜沫油条很有特色,甜沫色香味俱全,小时候,有时早晨过去总是喝不够。
从西门进出的人也比较多,大多是购物者,一层进门右拐是土产杂品店,里面通向海货,蛋、肉菜市场,左边市场内大都是蔬菜、酱菜、酱油调料之类。
据老人回忆,以前,从西门上楼的青少年和打工者也很多。因为西门楼上左侧靠街的尽头处有一家无声电影院,每天从早到晚轮流放映着数集《关东大侠》既有武打又幽默风趣,而且放映不分场次,买票进去想看多长时间就看多长时间。所以这里是青少年的天地,也是打工者的娱乐场所。
市场楼北门狭小低矮主要用于居住在里面的人员通行之用。市场楼三楼是住户。居民住户越来越多,颇为拥挤,楼梯狭窄,过道里面堆满了杂物,通道里格外昏暗。
市场楼东门在福寺路上,这是市场楼最为繁华的地方,以前这里还有小戏园,落子馆、说书场等。福寺路和台东二路的拐角处有一家“大嘴炉包”铺,是老台东的名吃。
之所以叫“大嘴炉包”,是因为店主人的嘴特别大,“大嘴炉包”馅多皮薄,里面掺着肥肉丁,吃起来味道香而不腻,深受人们喜爱。福寺路至台东三路两边是一溜的水果摊,水果品种很丰富。
东门楼下是光陆戏院,戏院门前有块空地,孩子们都喜欢在那儿玩耍,光陆剧院是除了青岛市永安大戏院之外位居岛城的第二大戏院。当年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四大须生中的名角如荀慧生、毛世来、谭富英等也曾在这里演出过。
以前,戏院里面较为讲究,戏台两侧的席位是由一排排长条凳组成,是一般人的座位,有钱人坐在正对戏台的中央池座,背面带有搁板的长椅,可放置茶具、食品等物件,池座旁边还有递热毛巾、送茶水的侍者跑来跑去,也有卖香烟瓜子的前后串卖。池座与边座价格相差很大,而价格位于中间的是楼座。
光陆戏院1966年,“文革”时改名为遵义剧场,开始播放电影,60年代末,电影票五分钱一张,票上没有排号,进去先占座,去看电影的大都是少年儿童。
我去看了几次,开门检票时,观众一拥而上,人如潮涌,我背着弟弟拼命往里挤,进去后,汗流满面,浑身酸痛,有时还把票挤掉了,当然,占到好的座位心里也喜滋滋的。那时,看得都是《地道战》《小兵张嘎》之类的。
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在那儿玩耍。“文革”期间,社会上一阵子流行戴军帽、毛主席纪念章,小孩子戴顶军帽,有枚纪念章颇展扬,于是,常发生孩子为抢军帽、夺像章,打架的事。
有一天傍晚,我和邻居小伙伴过去玩耍,遇上一群孩子因抢夺纪念章打架,在剧院门前的台阶上,一帮大孩子打小孩子,我的伙伴小胖,路见不平,上去劝架,人家都不理他,他急了,大声喊道:“打吧,打吧,我给你们当裁判……”
这时,那帮小孩子的哥哥们来了,打人的一哄而散,邻居小胖还傻愣愣地站在台阶上,人家把他当成了打人者,上去就是一巴掌,他喊道:“我是劝架的!”
小孩子们却说:“他们是一伙的,他还喊着当裁判呢……”,人家一拥而上,眼瞅着一顿拳打脚踢,我心急如焚,在旁边干着急。
曲终人散,他鼻青脸肿地坐在地上,放声大哭,唉,好心不得好报!我扶他回家,他娘听说原委后骂道:“自找的,活该!”
台东市场楼,留下了许多童年的记忆,那些曾经在周边生活过的人们,也早已步入中年、老年,从这儿走向社会,有的成了社会名人、教育、体育专家、文学作家,有的成了工程师、环保方面的专家,也有的成了业绩显赫的商人等,他们对市场楼都有一种特殊的记忆。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市场楼已经被一栋栋现代化的商业大厦所替代了。
1991年.市场楼东面的台东三路上建了一栋现代化的新楼,新楼为青岛第二百货店(青岛千川百货商店),市场楼改名为台东市场百货商店,但这座老式建筑已经显得越来越落后了,随着利群商场的崛起,台东商业圈的扩大、三路步行街改造,台东市场楼不得不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台东商业街,人气持续旺盛,越来越繁华,今日的繁荣,离不开当年老市场楼形成的基础,“台东市场楼”,消失了,但作为历史,它永远留在了岛城人们的记忆中。
本文首发2017年10月13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