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柳编:见证民族融合

民生   2025-01-15 20:02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地处阴山北部,地理学上为蒙古高原的南缘。几千年来,武川地区一直是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部,也是北方各民族与华夏文明的融合之地。
红柳,是阴山北部草原最为茂盛的灌木类植物,生长在河滩下潮湿的地方,为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柳编材料。
武川,世代就有编织红柳的传统技艺。

武川地区一名柳匠在编织簸箩。
千百年来,武川地区先后生活着鲜卑、突厥、柔然、契丹、女真、蒙古等马背民族,由于当时缺少陶瓷烧制技术,加之居所狭小,耐摔碰、易编织、好携带的柳制品比易碎的陶瓷器更受北方民族的喜爱。
红柳外观鲜红美秀、柔韧易曲,自古是制作套马杆、蒙古包龙骨、篱笆、囤笆的上好材料。当地老年人说:“只要有柳,蒙古族人一天便能建起房院。”而年复一年收割的柳枝来年生出的细嫩柳条通体修长,根尾匀称,编织生活用具最为合适,乡间俗称“白露割柳,编筐窝篓”。
近年来,武川地区多处考古现场发现了柳制品遗存。    
北方民族对柳充满了敬畏,认为柳的旺盛与否与民族兴盛息息相关。
古史记载,北方民族在皇家祭祀活动中,必须举行射柳比赛。
“以柳条去青一尺,插入土中五寸,仍各以手帕系于柳上,自记其仪,有引马者先走,万户引弓随之,乃开弓射柳。断其白者,则击锣鼓为胜……”这是熊梦祥在《析津志辑佚》中记载的元代过端午节时举行的射柳比赛,这源于古鲜卑族秋祭时驰马绕柳枝三周的仪式。
射柳在辽金时十分盛行,元明清传承不衰,射柳成为当时端午节的祭天盛典,以此乞求苍天保雨霖充沛,柳盛畜旺,国昌民丰。
明清时期,大批“关内”人“走西口”来到“关外”,其中部分“关内”人定居在武川地区。他们的到来,不仅给当地带来了繁盛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柳编技艺。
武川当地柳匠编织的柳制品多带皮,粗犷实用,俗称黑货。黑货常见的编织方法是勒编,以麻绳为经、柳条为纬,麻绳互相交错穿过柳条间,穿一次,绕扣勒紧,民间通常所见的簸箕、柳斗、箩筐、柳包等均用这种方法编结主体部分,边缘部分常另外编板、把儿或者框子,以使周边整齐,不致散落。
“关内”人编织柳制品去皮,看上去更为精美,俗称白货。他们在勒编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平编、纹编、砌编、缠边等多种编织方法,丰富了武川地区的柳编工艺技法。
去皮后的柳条光洁顺滑,编织时以柳条为经、细麻绳为纬,麻绳勒嵌于柳条中环环相扣,使柳制品的结构更为紧密,编织出的油篓、水斗、笸箩、簸箕等容器可以盛放液体不渗漏,这为当时生活用具缺乏的草原地区带来了很大便利。

编织柳制品的工具。
千百年来,经过几代柳匠的融合创新,现在武川地区手工编织的柳制品纹结平整、质地坚实、经久耐磨、极具韧性,外观粗而不俗、简而不陋,体现了多民族文化共融的特色。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现在武川地区的柳匠已经不多见了,但是,簸箕、箩筐等柳制品依然是家家户户常见的农具。
武川县文化馆一名工作人员说,红柳编织首先要割条、选条、剥条,然后经过打底、扎条、削茬、整圆、收口、上圈等多道工序,其中,打底和收口是关键。
这名工作人员说,一件柳制品是否美观、结实,全在于柳匠的手艺是否高超。但是,现在武川地区仅有的几位柳匠年事已高,基本不再从事这行,年轻人会编织的少之又少。
一把镰刀,一把剥皮锥,一把削刀,一把带线锥,这是柳匠们简单的编织工具,但是,他们用一双巧手,不仅编织了乡土情怀,也编织出了民族融合团结情。
文/图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 高瑞锋

来源:内蒙古日报

编辑:杜晓东

初审:杜晓东

复审:丁月军

终审:徐步兰

活力武川
传递县委宣传声音 鼓舞干部群众士气\x0d\x0a展示经济发展亮点 彰显地域特色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