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能见到这种人:
他经常对人热情似火,但却很少得到别人的积极回应;
他总是急切地想要帮别人“变好”,但对方却好像总是不领情。
“为什么我一片好心,他却这样对我?”
每次被别人冷落和辜负,他都会带着三分委屈、七分恼怒,不停地追问;
却不知道,每个人的认知各有差异,他以为的好,未必是别人认为的好。
亦舒在《曼陀罗》一书中说:“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那些不被需要的“好”,很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的自我感动而已。
当一个人习惯以自己的经验“好心”去插手他人的事情时,通常会忽略对方是否需要这种“好”;
也会忽略是否会对他造成伤害。
莫泊桑的小说《一生》中,女主约娜对儿子保尔的好,就堪称“密不透风”:
怕他摔跤,怕他着凉,怕他活动太多会很热,又怕他吃少了不够营养……
约娜的父亲德沃男爵让保尔每天多读一会儿书,但约娜却常常来干涉:
“他还那么小,不要让他累着了。”
男爵希望保尔能尽快识字写字,就亲自教他。
但每一次学习时,约娜都会忍不住问保尔:“你的脚冷吗?”“你饿不饿?”
约娜以为,自己事无巨细地对儿子“好”,孩子一定会成长为家庭的顶梁柱。
却没想到自己毫无边界、过于溺爱的“好”,让儿子最终成为了一个“败家子”。
小时候,他动不动就逃学旷课;长大后,他败尽家产,还气死了外祖父德沃男爵。
心理学上有个“亲密间隙”的概念,指的是人与人之间要有恰到好处的距离。
这种距离,会给予彼此充分的安全和自我体验空间。
比如,孩子在玩玩具,妈妈在旁边看书;
孩子玩得开心,妈妈收获满满,这就是妈妈维护了自己和孩子的“亲密间隙”。
假如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妈妈一会儿喂他吃水果,一会儿又叮嘱他别弄脏衣服,那就破坏了这种亲密间隙。
约娜的悲剧根源,其实就在于她常常用自以为是的“好”,不断入侵儿子的私人边界,破坏了和儿子最重要的“亲密间隙”,从而毁掉了孩子天生旺盛的求知欲。
法国思想家爱尔维修说过一句话特别扎心:“有多少伤害,都是打着‘为你好’的名义。”
当一个人对他人的好,逾越了原本的边界和距离,丢失了应有的原则和底线,那这种“好”就很可能变成一种打扰,甚至是一种伤害。
生活中还有一种对别人的“好”,常常让人难以忍受——
就是那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经常对别人的生活方式横加干涉的“好”。
一位网友自曝,自己的好友小芸就特别喜欢以“为你好”的理由,对男朋友的生活习惯提出各种“意见”:
从收纳衣服应该挂在什么位置,到炒菜应该放多少油和盐,到衣服要怎么洗才更干净……处处叮嘱、事无巨细。
但是男朋友不但没有改变“恶习”,反而和她吵了很多架。
在她又一次“提建议”时,男朋友突然问她:“你是不是特看不上我?”
她说:“肯定不是啊,要不然谁跟你谈恋爱呢?”
男朋友立刻反驳:“但是你经常对我的习惯指指点点,让我觉得自己特别糟糕。”
小芸脱口而出:“我这不都是为你好吗?”
男友却大声反问:“你真的是为我好吗?你考虑过我想要的好到底是什么吗?”
那愤怒的模样,让小芸突然意识到两人的关系已岌岌可危。
她开始反思自己的“纠正癖”,才渐渐发现那些自以为对男友的“好”,好像还真不是他需要的。
提出的那些“意见”,其实大部分都在满足自己“我做得比你好”的优越感和自我认同的需求。
而这些大量“意见”的背后,也包含着强烈的“我觉得你不行”的信号。
正是这些负面信息,激起了男友的不爽和反抗,激化了两人的矛盾。
复旦大学教授陈果说:“有个完美的理由,叫作我是为你好。”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总有一些人习惯打着“为你好”的幌子,却一次次满足着自己的需求。
然而当这种好,是对他人的横加干涉,那最后只会演变成为一种强人所难和深切冒犯。
一位叫小钰的宝妈说,有一位老乡在楼下开了间水果铺。
熟络之后,每次路过她都要拉着自己热情地聊天 还隔三差五送些小果子。
但老乡的水果其实并不怎么新鲜,价格还比别家贵了许多。
在她店里买了一个月水果,小钰发现钱比之前多花了不少,但水果质量却大不如以前。
她便重新回到了以前的那家水果店买。
然后老乡就开始逢人就说:“我对小钰那么好,她却连生意都不照顾,真是个白眼狼!”
小钰这才在百口莫辩中发现,这种功利性十足的“好”,真的让人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如果说因物质利益的“对人好”,很容易被人看穿真实目的,那因为索取情绪价值而对别人的好,就显得特别隐蔽。
全职在家的表妹对老公的“好”,真的是无微不至。
生活上,家里的一切大小事务,全都按照老公的意愿来安排;
情感上,新婚不久的她常常像个孩子一般“粘人”。
家里添置小家电,她会打电话征询老公意见,以求得认可;
跟好朋友闹了别扭,她会立刻告诉老公,以寻求安慰;
家里的大扫除做完,她也会马上给老公打电话,渴望得到称赞……
而表妹的老公经营着一家小公司,每天工作都特别忙。
表妹一天十几个电话的“热情似火”,渐渐让他疲于应付。
周末聚餐,表妹忍不住向我抱怨,说自己全心全意对老公好,但他却对自己越来越冷淡。
当我让她仔细梳理自己的婚姻日常之后,她才渐渐发现,原来自己以为的对老公好,不过是打着“对老公好”的旗号,理直气壮地找他索要情绪价值而已。
网上有个问题:付出和付出感有什么区别?
一个高赞回答说,真正的“付出”,是一个人主动而心甘情愿的给予;
而“付出感”则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付出,是总觉得自己在牺牲,被亏欠,从而总在不断地索取回报。
真正对一个人好,一定是发自内心想要给予的“付出”,而并没有“付出感”。
因为当你一边付出一边满腹委屈和抱怨,这份付出就变成了双方的一种负担。
很多人之所以总忍不住对别人“好”,事后又深感被亏欠,其实就在于他并没有意识到:
这种对他人的“好”,可能只是自己的需求,而并非别人的需要。
如果你的“好”充满了控制欲,可能就会冒犯别人的生活;
如果你的“好”满是目的性,也许就会让人倍感压力。
如果你的“好”失去了边界,就可能会对人对己造成伤害。
一位心理咨询师告诉我们,真正的对人好,需要满足3个关键点:
一是对方有清晰的需求,二是对方明确向你求助,三是你只需要简单直接地满足他的要求。
总的来说,就是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及时为他提供恰到好处的帮助——
不自以为是,不越界干涉,不贪图回报。
只有如此,别人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你的“好”是真的好;
而你的这份“好”,也才能真正被认可、被接纳、被感念。
最后推荐一个十点君的养身达人号,别被坏情绪气坏了身体,养身走起。
长按识别,添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