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4
青海好人 | 常途:培根铸魂润心田 同心共话中华情
导读:在雄浑粗犷的高原之上,常途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铮铮誓言;在林木葱茏的重峦之间,他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和仁爱之心投身于对口支援的教育事业。
在那雄浑粗犷的高原之上,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铮铮誓言;在那林木葱茏的重峦之间,他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和仁爱之心投身于对口支援的教育事业。他就是有着30年教龄、20多年党龄的“教育老兵”——常途。
常途,男,汉族,1971年10月生,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储能中学党支部书记。2022年7月,他响应组织号召,随上海市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来到青海,担任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由常途校长带领的援青团队按照“中央要求、果洛所需、上海所能”的理念,发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援青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开展“组团式”支援工作,为推动果洛教育提质发展贡献了黄浦力量。该团队喜获2024年度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教育老兵的新征程
从长江尾到三江头,从上海浦东来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青海西宁,身为校长、书记,不仅要让学生“学好、吃好、住好”,还要负责整个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书记、校长“一肩挑”,虽然一上任就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但是,常校长说:“通过学习,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我深刻认识到,东西部对口支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作为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队伍中的一员,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并表示“我们将积极发挥沪青两地的资源优势,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积极创造良好条件,让全体学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安心学习。”
初到果洛时,恰逢疫情,突然收到全体线上上课的通知,但由于教材没有提前发放,常校长考虑到藏族学生居住分散且家长普遍不识汉字的情况,便不辞辛劳地安排将教材分装送至各县。2022年12月,常校长感染了新冠病毒,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发烧至40度,但他在宿舍隔离期间仍然坚持指挥线上教学、安排期末结束工作等。常校长几乎每周都上班七天,他主动谋划对口支援工作,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培根铸魂润心田 同心共话中华情
在青海果洛,他看到了许多牧区孩子为了求学所付出的艰辛。有的孩子需要跨越几百公里来到学校,有的孩子甚至为了上网课而被迫在山顶上课。这些场景深深触动了常途的内心,他下定决心要为这些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他将食堂的主食定价为0.5元,每天提供一样定价1元的平价菜,并免费提供汤,确保孩子们吃得营养健康、经济实惠,还要求食堂严格执行食品管理各项规定,让孩子们吃得安全。他积极争取资源,为来自牧区的孩子们免费发放床上用品,切实解决学生家庭的后顾之忧。
常途始终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成功申报青海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青海省民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研究》,并积极开展实践研究。并注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在注重语文课程教育的同时,争取资源引入Ai语言教学系统,为学生配备《现代汉语词典》,在教室和宿舍都布置了图书角,为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提供更好条件,通过经典诵读、学生演讲、征文活动等提高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孩子们普通话都说得很好。
常途注重环境育人,他精心设计校园文化,让每一条走廊、每一个墙面、每一块展板都成为教育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他还使用黄浦区提供的援青个人工作经费组织品学兼优的学生到上海开展“沪果情 同心缘”红色研学活动,带领孩子们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参观钱学森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校园、上海自然博物馆、东方明珠等,还与上海同年级的同学一起上课。研学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感,还树立了努力学习、成才报国的远大目标。
让东部的教育经验 在西部生根开花
常途说:“我的援青时间只有三年,我要给学校留下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和制度。”他深知,想要让学校教育发生根本的改变,不仅仅需要带资源、上好课,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东部的教育方法在西部生根。他带领六位上海市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希望他们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优质课程,更能带动当地教师成长,为学校的管理工作出谋划策。为了改变当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常途组织老师们到上海进行跟岗培训,让老师们亲身体验先进的教育方法。面对改变带来的挑战和困难,常途通过沟通和理解,推行了绩效工资方案,激励老师们积极改变,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3年3月,在常途等3位援青老师的协调下,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初一、高一师生收到了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职工帮困基金会捐赠的回力足球鞋60双,青浦区爱心助学促进会捐助的回力运动鞋300双、上海市清正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捐助口琴162支。这样的事,常途和他的同伴经常做。他们积极与上海大后方及社会各界联系,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学生学习条件争取资源。
“组团式”教育支援团队入驻学校仅一年后,2023年,该校本科上线率达到71.43%,创历史新高。在常途的推动下,学校不仅在教学质量上取得了显著进步,更在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2023年12月学校成立了第一支以藏族学生为主的青少年管乐团,2024年5月管乐团赴山东日照参加“中华杯”中国第十七届优秀管乐团展演,引起广泛关注,并获团队奖。学校还成立了空手道队,并在参加青海省首届空手道锦标赛(青少年组)中取得了好成绩,其中1名学生被认定为国家二级运动员。学校积极引入上海资源,还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机器人社团、书法社团……为孩子们打开了多彩人生的窗户。常途坚信,少年们就像一颗颗种子,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和希望。
援青两年,常途瘦了30斤,牙齿松动10颗。当被问及一年后回到上海是否还会挂念这里的孩子时,他深情地说:“这次援青之行,将成为我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无论我今后身在何处,青海将永远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的孩子也将成为我永远的亲人。我将继续为他们点亮心中的灯,这盏灯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回首自己的援青路,他说“我们从繁华的都市来,就是为了能让孩子们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所有的苦、难,都是值得的。”
责编:卓玛措
审核:普化才让
投稿邮箱:guoluodianshi@126.com
果洛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