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象”】发挥人才引领作用,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创业   2024-10-25 20:30   广西  

人才兴则发展兴,人才强则发展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就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近年来,广西象州县聚焦乡村人才振兴这一关键点,大力实施“引、育、用、留”工程,为推动象州县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寺村镇

打造选育“雁阵圈” 激活人才“动力源”

近年来,寺村镇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人才工作,通过扩资源、建平台、提质效,着力打造构筑返乡人才“雁阵圈”,不断提升乡村人才集聚力、富民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动力源”。
提扩选才“资源圈”,拓宽畅通纳贤路。紧盯村“两委”储备基本盘,注重从致富带头人、返乡人员、高校毕业生、优秀退役军人中吸纳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累计储备80名农村青年加入后备人才库管理;深化实施人才招录项目,激励引导在外大学生返乡干事创业。近两年来,共招录“三支一扶”5人、选调生2人、“乡村振兴专员”5人、农技人员3人、西部计划2人;以“点对点”动员的方式,鼓励引导人才回乡发展,扩容农创客返乡创业“蓄水池”,2023年以来,共召开返乡人才座谈会32次,入库返乡人才110名,其中1名返乡人才获评象州县“最美返乡致富带头人”称号;共收录优秀“土专家”18名,吸纳家庭农场、合作社、种养大户370名,做优做精创业项目156个,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
搭建平台“孵化圈”,干事创业解难题。充分利用该镇人才、文化、产业资源优势,打造镇级返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村级研学实践基地样板、建立校地产学研合作典范,今年,该镇获评返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个、打造村级研学实践基地1个、建立校地“创新创业实践基地”1个;搭建“零工”服务网格平台,将各村(社区)设为零工市场终端,建立“1+15+N”就业服务运作模式,整合市县镇三级零工用工资源,由镇级平台牵头,将集中整合的岗位下沉到村级市场,为群众提供点对点的信息咨询服务,共吸纳意向就业群体70余人,有效解决群众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培育头雁“质量圈”,深耕细作促转型。持续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党建+”人才培育机制,今年共组织村级干部参加县级及以上培训14次,举办“头雁”强基提能培训班2期、“科技特派员”产业咨询班3期、农村党员大培训3期、农业技术培训9期,开展“田间课堂”技术指导培训52次、就业技能培训2次,共推荐15名优秀村级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和考试。探索共富联结机制,推行“土地入股”合作生产经营模式,召开“土地入股”分红现场会,共计分红73万余元。立足该镇“一村一品”产业特色,深入挖掘寺村社区食用油加工、士篢村农副产品加工、齐心村纯净水加工等村级集体经济合作项目,培育大井小谷米饼、状元糕、花池温泉米、温泉蛋、秀和纯正小锅米酒、岩口甜茶、寺村牛腊巴等10余个特色产品,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升级。

妙皇乡

抓特色兴产业 强队伍促提升

在妙皇丁旺木制品厂的生产车间内,一根根原木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自动完成切削、塑形、喷漆等工序,最终变成精美的刀把、勺把等木制加工品。这不仅是妙皇乡创新工作机制、多措并举加大人才引进帮扶培育力度的一个生动缩影,更是乡村振兴人才工作成果的一次精彩展现。
近年来,妙皇乡秉持“抓特色兴产业、强队伍促提升”的总体思路,着力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新时代新农村工作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石。
为打造全乡特色产业——“象州茶”品牌,妙皇乡通过“筑巢引凤”的策略,吸引人才回乡创业。村集体积极出资,利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建设厂房、购置设备,成功建立两家制茶加工企业。通过标准化生产加工方式,打造统一品牌标准,不仅扩大了茶叶种植面积100多亩,更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和竞争力。同时,妙皇乡还注重人才队伍培育,组织茶农、党员致富带头人前往梧州六堡镇、南宁横州市等地实地考察学习,成功培育10名制茶能手,并研发出象州白茶、黑茶等新品。此外,妙皇乡还依托“茶文旅”融合,打造产业链条,承接现场教学、研学团队3000多人次,通过特色引流,将流量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茶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妙皇乡还通过协调用地、用电、统筹资金入股等形式,为人才创新创业提速赋能。此前,返乡能人覃丁幸经营的木制品厂运营初期规模较小、资金少。妙皇乡积极协调项目用地2亩,申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50万元入股加工厂。有了帮扶资金的支持,覃丁幸改进了加工生产线,在产品样式上推陈出新。经过不懈努力,加工厂日产由原来的6000余个提升到40000个以上,产品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党委、政府的大力帮扶解决了我们创业的后顾之忧,让我对扩大规模、抓好技术革新、带动大家共同致富更有信心了。”覃丁幸满怀感激地说。如今,在他的木制品厂务工的农户有25人,普通工人每月计件工资可达5000元以上,熟练技术工人月工资可超8000元。妙皇乡的创新机制和人才培育工作,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马坪镇

实践锻炼育栋梁 青春动能汇基层

近年来,马坪镇在党建带团建的引领下,积极推行“332”工作法,以高标准服务青年学子,持续深化实践锻炼成效,为青年学子搭建起一座通往未来的桥梁。
马坪镇以“三有服务”为核心,即工作有指导、日常有交流、生活有保障,为青年学子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镇领导班子成员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帮带方式,精心指导47名马坪籍学子掌握基层工作要领和基本方式方法。同时,组织镇党政主要领导、选调生、返乡创业人才等各层面人员与学子们座谈,激发他们情系桑梓、回报家乡的热情。此外,马坪镇还调剂镇政府宿舍供参加实践锻炼的学子免费住宿,并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共同建设“百县笃行计划”生涯发展实践基地,为15名学子提供实践锻炼机会。
在“政务实践”“乡村振兴”和“企业观摩”的“三类平台”搭建上,马坪镇下足了功夫。政务实践平台让学子们亲身体验政府工作的严谨与高效;乡村振兴平台则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助力家乡发展的广阔舞台;企业观摩平台让学子们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前景、人才需求和福利待遇等方面内容,为未来的职业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马坪镇还为学子们提供了800元的实践补助,并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安排到党政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等部门工作,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此外,马坪镇还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和一线调研活动。在志愿服务方面,学子们积极参与政策宣讲、文明引导、关爱帮扶等活动60余场次,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一线调研方面,学子们围绕马坪“壮欢”非遗文化传承、乡村人才建设等主题开展分组调查研究,促进了调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其中8篇调研成果获得区、市级采用,4篇获得学校内部刊物采用,充分展示了学子们的调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来源:来宾日报


象州组工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基层党建工作动态、强化党建工作指导、突出本地组织工作特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