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与骨的秘密: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学术   2024-11-24 18:02   河南  

据统计在我国除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骨质疏松症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达11.2%,患者人数超过1亿,约有1/2-2/3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骨密度减低,其中有近1/3的患者可诊断为骨质疏松,所以说糖尿病患者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骨质疏松症也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今天就为大家讲一讲糖尿病与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什么 

(图源:太帅图库)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的发病与年龄相关,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为36%,男性为23%,女性为49%。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主要是椎体骨折和骨盆骨折。

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骨质疏松和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主要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导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就是常见的继发性骨质疏松。另外,吸烟、酗酒、日照少、高钠饮食、胃切除术等也可诱发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为它是不知不觉发生的,人们无法感觉到骨质的慢慢流失,早期通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不易被发现。但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腰肌酸软,腰背疼痛,四肢隐痛,乏力,驼背或脊柱变形,身高变矮等。严重者可出现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如咳嗽、打喷嚏、弯腰、负重、挤压、跌倒等情况下发生骨折,即脆性骨折,好发于胸腰椎、髋部、肋骨、跎骨、骨盆等部位。严重骨折可导致胸椎变形压迫心肺,影响循环和呼吸。骨骼畸形导致周围皮肤皱褶和压迫,容易滋生细菌发生感染。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临床后果。糖尿病病人发生髋骨或股骨骨折者比同龄非糖尿病人高2-6倍,且绝大多数是由于骨质疏松所致,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如血栓、感染、褥疮等)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而很多糖尿病患者往往只重视对血糖的控制,而忽视对骨质疏松的治疗,实际上,由骨折带来的严重后果甚至要超过糖尿病本身。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呢?

糖尿病和骨质疏松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它们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这两种疾病都与代谢有关,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风险都会增加。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易患骨质疏松可能是排尿增多、胰岛素缺乏、肾功能受损等原因导致的。

1.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过高时,会导致利尿作用增强,出现多尿的症状,这时,不仅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出,钙、磷、镁等矿物质也随尿大量流失,低钙和低镁状态又会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使溶骨作用增强。

2.糖尿病病人如果饮食不当出现消瘦营养不良,会导致骨骼的生成减少,破坏增多,从而导致骨质疏松。饮食如果不注意钙的补充,易造成“钙负平衡”,导致骨质脱钙破坏及骨质疏松。

3.胰岛素有调节成骨细胞的作用,但糖尿病病人由于胰岛素分不足导致成骨作用减弱,新生形成不足。

4.肾脏在维生素D的活化里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没有活性的维生素D变成活性的25羟维生素D3。发生糖尿病肾病以后,维生素D活化不足,也就不能够促使钙的吸收,从而影响钙在骨骼的沉积而引起骨质疏松症。

5.许多糖尿病患者并发性腺功能减退,性激素的缺乏又会促进和加重骨质疏松。

6.糖尿病合并微血管及神经病变时,会影响骨的营养供给,造成骨营养障碍和骨质疏松。

7.某些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可能对骨骼产生不利影响,如一些药物引起患者腹泻消瘦,加重了骨质疏松。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高度关注骨质疏松的问题,在控糖的同时不能忽视骨骼健康。


如何发现骨质疏松?

我国已将骨密度监测项目纳入了40岁以上人群的常规体检内容,糖尿病患者更应重视骨密度测试,在医院就医的时候,做相关检查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积极防治。

骨质疏松的诊断:


1.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DXA)可诊断本病,预测骨折风险,评估治疗效果;


绝经后女性、50岁以上男性 T-值小于等于-2.5

绝经前妇女和50以下男性:z-值小于等于-2.0

2.定量CT法可较早发现骨质疏松情况,判断用药效果;

3.定量超声可初筛风险人群,监测骨骼变化,评估骨折风险;

4.骨折筛查:X线检查可反映骨骼病理变化,判断是否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的日常生活防治

1.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钙、磷等矿物质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鸡蛋、瘦肉等。每日摄入牛奶300毫升或乳制品,豆制品。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2.运动: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游泳、慢跑、太极拳等,做适量的抗阻运动和负重运动,以增强骨骼肌肉力量,改善肌肉和韧带柔韧性。

3.健康的生活还包括戒烟限酒、正常作息、充足日照每日15-30分钟。

4.定期检查:40岁以上人群应注意骨密度检测以及定期查血钙、维生素D水平 ,筛查出高危人群,做好疾病的预防;女性围绝经期和绝经后5年内,是发生绝经期骨质疏松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做好筛查,及早干预。


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如何治疗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还有助于保护骨骼健康。此外,保持适量的身体活动、确保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之一。

针对糖尿病的治疗


继续控制血糖,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以减轻对骨骼的影响。

针对骨质疏松的治


补钙:适当补充钙剂,可减缓骨丢失,维护骨骼健康。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800毫克,50岁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1000-1200毫克;如果饮食中钙摄入不足,给予补充钙剂。我国居民每日膳食摄入钙约400毫克,可以每日再补充钙500-600毫克;碳酸钙含钙量高,吸收率高,但容易便秘。枸橼酸钙含钙量低,但水溶性好,不刺激肠胃。但要注意补钙需适度,过量会导致肾结石、心血管疾病。

维生素D:在补钙的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可增加肠道钙吸收,促进骨骼强壮。61%的绝经后女性存在维生素D缺乏,老年人、日光暴露不足也都属于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建议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了解维生素D的状态。

药物治疗:对于确诊骨质疏松伴有骨折和/或骨折风险者,遵医嘱采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如抑制破骨细胞的药物双膦酸盐、阿伦膦酸盐、唑来膦酸等;抑制骨吸收的药物降钙素、依降钙素等;性激素补充剂雌孕激素。抗骨松药至少1年,每1-2年复查骨密度,3-5年评估疗效。

中医治疗补肾益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也有一定效果,如青娥丸,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

骨质疏松可防可治,早期筛查和识别,预防骨折风险。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调整生活方式、改变饮食习惯、添加骨健康补充剂,合理用药控制病情发展,在控糖的同时不要忽略骨质疏松的防治。


来源:微讲糖
责编:花花
声明:*本文仅提供信息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医伟达
专业医学信息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