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诗人王维与裴迪的友情,如同那山间清泉,清澈而绵长。他们一同走过的岁月,见证了无数风景的变迁,也经历了人心的冷暖。
每当夕阳西下,两人便坐在那古木参天的小亭中,酌酒对饮,畅谈人生。
王维总是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向裴迪讲述着那些关于人生、关于自然的哲理。
他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这茫茫人海中,我们都是匆匆过客,何必为那些短暂的得失而耿耿于怀呢?”
裴迪听后,总是若有所思,仿佛在这一刻,他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后来,王维身陷囹圄,被叛军捉拿,裴迪更是冒着生命危险来探望他。
王维在狱中写下了《凝碧池》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忠心。后来朝廷收复长安,开始清算那些伪官,王维眼看就要人头落地了。
关键时刻,裴迪又豁出去了,把《凝碧池》这首诗呈给了皇帝,这才把王维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经过这一番折腾,王维对功名利禄更是看淡了,一心想着过好当下,在山水之间度过余生。
有次裴迪被人出卖,遭受了挫折,便忍不住地向王维大倒苦水,各种吐槽人心不古、世态炎凉。
王维见状,先是默默地给裴迪倒了杯酒,两人一碰杯,咕咚咕咚就干了。
然后,他就像个老大哥似的,拍了拍裴迪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老弟啊,别烦心了,凡事要想得开啊!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你看这人心,就像那波涛汹涌的大海,一会儿起一会儿落,变化无常。在巨大利益面前,即使是相交到白头的知心朋友,尚且会按剑提防,你期望那些富贵的前辈来提拔你,自己只会受到他们的嘲笑。这就是‘人心隔肚皮,世事难预料’!”
裴迪一听,这心里头更不是滋味儿了。
王维一看,这安慰人的活儿还真不好干啊!
于是,他便写下一首《酌酒与裴迪》的诗。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酌酒与裴迪》以酒为媒,借景抒情,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情冷暖、世事无常的洞察,以及追求内心宁静、超脱物欲的生活态度。
首联“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即以“酌酒”为引子,营造出一种轻松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王维邀请裴迪共饮,希望借此缓解对方心中的愁绪。
紧接着,诗人用“人情翻覆似波澜”比喻人心的多变与不可预测,暗示了社会交往中常见的虚伪与背叛,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颔联“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情冷暖的描绘。
诗人指出,即便是相交多年的老朋友,到了老年也可能因为利益冲突而心存戒备(“白首相知犹按剑”);
而那些已经飞黄腾达、身居高位的人(“朱门先达”),则往往会对他人的晋升持嘲笑态度(“笑弹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颈联“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转而描写自然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雨滋润下的草地和花枝在春风中微微摇曳的画面。
这两句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体悟:即便是最娇嫩的草木,也需经历风雨的洗礼才能成长;人生亦是如此,只有经历了挫折与磨难,才能更加坚韧不拔。
尾联“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豁达态度。
他认为,世间的一切纷扰和变化都如同浮云一般,转瞬即逝,不值得过分关注(“世事浮云何足问”)。
与其在世俗的漩涡中挣扎,不如放下一切,享受宁静的生活,保重身体(“不如高卧且加餐”),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由的人生哲学。
《酌酒与裴迪》通过对人情冷暖、世事无常的深刻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王维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诗人以酒会友,借景抒情,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又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裴迪一看这诗,心里那叫一个透亮啊!
他感激地看着王维说:“老王啊!你这番话真是说到我心坎儿里去了。以后啊!我就跟着你混了。咱们一起游山玩水吟诗作对享受人生吧!”
王维一听这话啊!哈哈大笑说:“行啊!那咱们就一起当个快乐的‘山林隐士’吧!”
于是,从那以后啊!王维和裴迪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哥们儿了!他们一起游历山水一起写诗作画一起享受生活。
他们的故事,也成了后人传颂的佳话。
其实,王维这首《酌酒与裴迪》,不仅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批判,还告诉我们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要学会爱自己,享受当下。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哪儿,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所以,咱们得学会放下那些不必要的烦恼和执念,珍惜眼前的美好和幸福。
王维虽然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豁达乐观的心。
他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难。这种心态,才是咱们最应该学习的。
本文2100字,4图,喜欢请赞赏、点赞、点在看、转发、评论,由衷感谢!
推荐也阅
更多精彩请关注系列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