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80后的图景——代际的跨越》展览现场
2024年11月是上海的艺术周,是全球艺术的上海时间。油罐艺术中心隆重推出“油罐艺术日”活动,为大家呈现三个大展:“80后的图景——代际的跨越”是出生在80年代中国艺术家的群展;英国绘画艺术家个展“伊西·伍德:我今天吃什么”;美国雕塑家个展“帕特里夏·艾尔斯:未得回应的遗迹”。
展览名称:80后的图景——代际的跨越
组 委 会 :杨福东、凯伦·史密斯、孙冬冬、王懿泉、乔志兵
策 展 人 :孙冬冬
展览时间 :2024.11.06 – 2025.5.04
展览地点:油罐艺术中心
艺术家名单
Artists
这是一个关于出生在198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群展,集中了生活在中国的35位优秀艺术家。中 国的“80后”处于职业中期,既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成⻓的第一代人,也是由全球化梦想与情 境塑造的一代人。
▲ 2024年《80后的图景——代际的跨越》展览现场
策展人前言
这是一个关于出生在198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群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80后”中国当代 艺术家的群展。谈及“80后”,或以之为代际的展览叙事,在大约十年前,曾是中国当代艺术热衷的 话题之一。随着时间流逝与时代更迭,如今在2024年,我们再谈论“80后”时,过去记忆中的年轻 人,彼时艺术行业的新人形象,以及那些“新”与“旧”之间的经验对比,现在看来已经失去了意义, 甚至连带着“80后”作为一种群体现象也显得很暧昧。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暧昧的群体形 象,又正是我们现在得以继续讨论此话题的原因,因为在实际中,其所指虽然逐渐空洞化,但时过 境迁的能指,却指向了更多有待言说的场域。
▲ 陈飞 《近现代》290x220cm 亚麻布面丙烯,金箔 2021-2022年
▲ 曹雨《龙头·山河宣言》纪录片12'49”2024年
▲ 陈维《新站》150(H)*240cm(配套灯箱 Lightbox)2020年
▲ 旦儿 《土壤 GOOD CHEER(一组)》
▲ 高磊《手与首》铝板,树脂,金属漆,天然珊瑚石 2021年
198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年力量”作为社会的先锋,展现出强烈的渴望与勇气。在改革开放的新背景下中,年轻人不仅是推动经济和文化创新的主力军,更是在时代变迁中积极寻 求个人命运的转变。
▲ 关小《kikachick 正向着那在深蓝暮色中照应着灯 光微微发粉的落雪冰面的舞台迈出脚步。》黄铜, 丙烯烤色, 榻榻米, 漆, 干草, 油箱盖 2021年
▲ 何翔宇《容器计划:鸟窝 》197 x 60 x 51 cm 2024年
▲ 胡尹萍《玲姐,你真棒》事情、摄影、单幕影像、灯箱 2018-2028年
▲ 李燎《劳动摄影》149×198cm 摄影,收藏级艺术微喷 2023年
▲ 李明《缝跟跟缝有关的些记忆#)-0》爱普生微喷(收藏级相纸)、金属铝框装裱(⽊框装裱)144×184cm 2021年
随后的市场经济、消费主义、加入WTO、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以及互联网信息时代等等,在当代中 国呈现的与全球化进程相关的一系列变化,对于出生在1980年代的人而言,是一种伴随于自己成⻓ 的,在日常状态中历时展开的“发展”经验,因此并不会像自己的父母那辈,感受时代转折与经济高
▲ 李然《重返十字街头》布面油画 200×160×5cm 2022年
▲ 厉槟源《窗台上的表演》行为图片与录像装置 60x48 cmx44 幅,7'25" 2022-2023年
▲ 廖斐《手征空间22 》42×34×10cm 2022年
▲ 林科《山水相连》阳极氧化铝板,铝型材背架 100×160×3cm x4 2024年
▲ 马秋莎《海上窗》综合材料 235 x 150 x 46 cm 2023-2024年
速发展所带来的现实与观念上的冲击。可以说,中国的“80后”既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成⻓的 第一代人,也是浸淫在“发展”理念,以及由全球化梦想与情境塑造的一代人。
▲ 苗妙《书翻阅着时间》纸上丙烯,裱于铝板上 159.5 x 240 cm 2020年
▲ 娜布其《停留与占领》彩色纸上打印、视频、杯子 2017年
▲ 宋元元《Deadend 》布面油画 210x230cm 2024年
▲ 孙逊《魔法星图·螺刹(组图之一)》木刻画 60(H)*47cm 2022年
▲ 谭天《谁说艺术无处不在?》布面丙烯,宜家镜子(金黄色 )75x168 cm 绘画 镜子 2022年
事实上,在全球化情境发生巨大转变的当下,当代中国的“80后”正在感受(共情)父母那辈曾经遭 遇到的某种不确定感。去全球化、国家之间的地缘张力,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反馈在生活世 界中失序与秩序之间的矛盾和混乱,在每个具体的生活遭遇与生命体认过程中,汇聚为一种普遍的 现实感;同时在新的历史情境中,我们也看到其中的观念与话语正在试图冲破情绪的壁垒,通过对 于历史力量的回应,反思与激活表面已经固化了的各种范畴。
▲ 唐狄鑫《拥抱》布面油画 240 x120 cm 2021年
▲ 童文敏《山水》越南的行为现场(2024年)时长:20分钟
▲ 张鼎《普罗米修斯 #1》布上丙烯、铝塑板 243 (H) x 209 (W) x 5 (D) cm 2023年
▲ 张如怡《暗色之物-11》混凝土,碎石 112 x 18 x 12cm 2020年
▲ 张书笺《共生-7》木板油画 50 x 40 cm 2024年
作为展览的“80后的图景——代际的跨越”,虽然冠以“80后”的名义,却是一个与我们当下生活迫切 相关的文化叙事。一方面,它呈现了全球化条件下,当下中国社会与全球化情境之间的交叠共振; 另一方面,在复杂与多元的叙事表象之下,它所召唤的是与之同样的,“在之中”的目光与声音,希 冀回到充满张力的地带,重新唤起我们对于未来的勇气。
▲ 张云垚《平视(热情)》 石墨铅笔纸本 2023年
▲ 周轶伦《寻找一个理由》综合材料 2023-2024年
▲ 2024年《80后的图景——代际的跨越》展览现场
_关于策展人
展览名称:我今天吃什么
艺 术 家 :伊西·伍德
展览时间 :2024.11.06 – 2025.1.19
展览地点:油罐艺术中心
▲ 2024年《伊西·伍德:我今天吃什么》开幕现场
油罐艺术中心隆重呈现英国艺术家伊西·伍德重要个展“我今天吃什么”。展览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艺术家的小尺幅作品,揭示了伍德的创作方式和内心世界。
▲ 伊西·伍德《5K to couch》© Issy Wood 2024,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Carlos/Ishikawa, London.© 伊⻄·伍德 2024, 致谢艺术家和卡洛斯/⽯川画廊,伦敦。
▲ 伊西·伍德《80808》© Issy Wood 2024,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Carlos/Ishikawa, London.© 伊⻄·伍德 2024, 致谢艺术家和卡洛斯/⽯川画廊,伦敦。
▲ 伊西·伍德《Dismantled carousel》© Issy Wood 2024,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Carlos/Ishikawa, London.© 伊⻄·伍德 2024, 致谢艺术家和卡洛斯/⽯川画廊,伦敦。
▲ 伊西·伍德《Babyliss prelude》© Issy Wood 2024,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Carlos/Ishikawa, London.© 伊⻄·伍德 2024, 致谢艺术家和卡洛斯/⽯川画廊,伦敦。
▲ 伊西·伍德《Women's prison》© Issy Wood 2024,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Carlos/Ishikawa, London.© 伊⻄·伍德 2024, 致谢艺术家和卡洛斯/⽯川画廊,伦敦。
伍德避开了传统的素描和草稿,而是通过每日创作这些更为私密的小幅作品进行练习。每一幅小画都是艺术家生活和思想的片段,仿佛是她的日记、互联网搜索记录,甚至是她日常饮食的缩影。伍德对这些小作品充满了自豪,因为它们承载着更加个人化的情感与思考。经过多年的积累,这些作品不仅成了她日常艺术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她进行视觉冒险与实验的空间。
▲ 伊西·伍德《Update 1》© Issy Wood 2024,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Carlos/Ishikawa, London.© 伊⻄·伍德 2024, 致谢艺术家和卡洛斯/⽯川画廊,伦敦。
▲ 伊西·伍德《Untitled celebration study》© Issy Wood 2024,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Carlos/Ishikawa, London.© 伊⻄·伍德 2024, 致谢艺术家和卡洛斯/⽯川画廊,伦敦。
▲ 伊西·伍德《Tiny coronation etc》© Issy Wood 2024,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Carlos/Ishikawa, London.© 伊⻄·伍德 2024, 致谢艺术家和卡洛斯/⽯川画廊,伦敦。
▲ 伊西·伍德《Tears (Tri-polar)》© Issy Wood 2024,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Carlos/Ishikawa, London.© 伊⻄·伍德 2024, 致谢艺术家和卡洛斯/⽯川画廊,伦敦。
▲ 伊西·伍德《Seoul cat cafe》© Issy Wood 2024,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Carlos/Ishikawa, London.© 伊⻄·伍德 2024, 致谢艺术家和卡洛斯/⽯川画廊,伦敦。
我不画素描,也不为我的画作打草稿,因为我确实不擅长这些。然而,每个画家都需要某种形式的预备练习,既相对快捷有效,又不会像一幅未完成的大画那样令我们感到畏惧。因此,我每天都会使用从供应商店大量购买的便宜画布来创作一些小尺幅画作,这些小画通常是在大幅作品等待晾干时,或者当我身体疲惫、没有精力挥动大笔刷时进行的。经过多年的这种小画创作,相比大尺幅作品,我经常发现自己反而对这些小作品更感到自豪。它们更加私密,也更具实验性,给了我一个能够冒视觉风险的空间。一幅小画往往可以在我对主题失去兴趣之前完成。看着这些小画,感觉就像在翻阅我的日记、浏览我的互联网搜索记录,或是了解我一天的饮食,而这正是展览标题的灵感来源。我从未一次性展示过这么多小画,而能在一个圆形空间中展出它们,仿佛这些画作之间能互相对话,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
—— 伊西·伍德,2024
▲ 伊西·伍德《Peggy attaches》© Issy Wood 2024,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Carlos/Ishikawa, London.© 伊⻄·伍德 2024, 致谢艺术家和卡洛斯/⽯川画廊,伦敦。
▲ 伊西·伍德《Revenue》© Issy Wood 2024,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Carlos/Ishikawa, London.© 伊⻄·伍德 2024, 致谢艺术家和卡洛斯/⽯川画廊,伦敦。
▲ 伊西·伍德《Seoul cat cafe 2》© Issy Wood 2024,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Carlos/Ishikawa, London.© 伊⻄·伍德 2024, 致谢艺术家和卡洛斯/⽯川画廊,伦敦。
▲ 伊西·伍德《Disgruntled Thomas study》© Issy Wood 2024,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Carlos/Ishikawa, London.© 伊⻄·伍德 2024, 致谢艺术家和卡洛斯/⽯川画廊,伦敦。
_关于艺术家
▲ 伊西·伍德《自画像 60》,2024亚麻布面油画20 x 30 x 2 cm© 伊西·伍德 2024,致谢艺术家和卡洛斯/石川画廊,伦敦摄影师:Damian Griffiths
伊西·伍德(Issy Wood)的绘画作品暗示了一种隐藏着不祥气息的意识流,一种中世纪的潮流悄然渗透进千禧一代的世界。她的作品通过符号加密,表现出一种试图在内心世界与社会力量以及历史层层交织中找到平衡的心理状态——探讨这些张力如何塑造关于物化、欲望和价值的观念。
伍德的主要个展曾在首尔的一民美术馆(2023年)、巴黎的老佛爷艺术基金会(2023年)、伦敦的金史密斯当代艺术中心(2023年)举行。今年,她的重要个展将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举办;而在2025年,她将在柏林的Schinkel Pavillon举办她在德国的首个机构个展。
伍德的作品最近还展出于伦敦国家肖像馆(2023年)、迈阿密当代艺术中心(ICA)(2022年)、慕尼黑的老绘画陈列馆(2024年)、罗马的MACRO当代艺术博物馆(2024年)、阿斯彭艺术博物馆(2023年)、洛杉矶艺术博物馆(LACMA)(2022年),以及其他众多机构。
她的作品被永久收藏于多个艺术机构,包括达拉斯艺术博物馆、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洛杉矶哈默博物馆、亚特兰大高等艺术博物馆、波士顿当代艺术中心(ICA)、迈阿密当代艺术中心(ICA)、休斯顿美术馆(MFAH)、伦敦国家肖像馆、伦敦Perimeter画廊、达拉斯Rachofsky收藏馆、普罗维登斯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博物馆、沙迦艺术基金会、南京四方美术馆、上海昊美术馆、上海油罐艺术中心、英国泰特美术馆和伦敦Zabludowicz收藏馆等。
展览名称:未得回应的遗迹
艺 术 家 :帕特里夏·艾尔斯
本次展览“未得回应的遗迹”深入探讨了定义当下社会的惯例和限制。展览中的雕塑装置体现了“错位的物质”,这一概念源自玛丽·道格拉斯在其经典著作《纯净与危险:对污染与禁忌概念的分析》中的论述。
▲ 《19-1-2-9-14-1》橡胶、油漆、油墨、染料、膏油、圣餐酒、美国军用降落伞硬器皿、填充物、木材 215.9 x 109.2 x 109.2 cm 2023
▲ 《1-14-19-7-1-18》橡胶、油漆、油墨、染料、屠夫钩、膏油、圣餐酒、填充物、木材 111.8 x 38.1 x 30.5 cm 2024
▲ 《23-21-12-6-19-20-1-14》橡胶、油漆、油墨、染料、鞋靴抛光剂、膏油、圣餐酒、粘稠物、碘、美国军用橡胶、填充物、木材、水泥、惩教所油漆 114.3 x 30.5 x 25.4 cm 2024
展览中的作品交织着污垢与残留物,以不寻常的姿态而变化着,有些悬挂在空中,另一些则像是从地面中突起。这些不固定的意象反映了类别化的不稳定性,类似于朱迪斯·巴特勒在《物质性的身体》中的分析:某些身体和身份的排斥对于规范性主体性的形成至关重要。在这一语境中,排斥指的是将那些被视为不受欢迎、不洁或不自然的事物驱逐出人类所认知的范畴,从而增强“正常”或可被接受的范畴。艺术家艾尔斯通过展览中不寻常的怪诞之作表达了那些无声的信念。
_关于艺术家
▲ 艺术家 帕特里夏·艾尔斯
帕特里夏·艾尔斯 (Patricia Ayres)是一位来自纽约的艺术家。Ayres 曾就读于斯考希根绘画与雕塑学校,获得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艺术硕士学位、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艺术学士学位以及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文学学士学位。她的作品取材于社会约束结构。这些雕塑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她的时尚教育,是根据艾尔斯的创作过程塑造的,详细阐述了她的概念来源。
丨文字由泰勒-克里斯托弗-布朗提供
_关于油罐艺术中心
油罐艺术中心是一家非营利艺术机构,是一个开创性的和多功能的艺术中心,通过当代艺术展览、活动,公众可以亲近感受艺术、建筑、城市、自然和出色的黄浦江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