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嚏!”最近,办公室里、地铁上……时不时就能听到打喷嚏、咳嗽的声音。不少人感冒之后全身酸痛,整天都有气无力,有时还有发热,症状比平时的感冒要重一些。如果你也是这样,很有可能是患了“流感”。11月28日四川省疾控中心发布消息,监测数据显示,近期四川省流感处于上升期,但目前活动水平低于2023年同期,随着气温的降低,预计将逐步进入流行季节。
如何预防?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汪川为我们做出科普和提示。
汪川介绍,我们常说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会在某个特定季节或时间段内导致很多人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H1N1、H3N2流感病毒和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但随着气温下降、冬季来临,会出现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上升的风险,我们可能会面临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或共同流行的风险。
流感感染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
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何不同?流感和普通感冒虽然都是呼吸道疾病,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普通感冒以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咳嗽为主;流感则会导致高烧(短时间内体温快速上升)、疼痛、疲劳乏力,全身症状更明显。
●老人:60岁以上老年人群;
●儿童:5岁以下儿童;
●基础性疾病患者:包括一些特定慢性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单纯高血压除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
●免疫低下人群: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
汪川介绍,“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做好预防,包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遮住口鼻;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营养均衡,提高身体抵抗力;在疾病高发季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空气流动不畅的密闭场所;减少接触出现呼吸道症状的人,接触时注意个人防护;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做好室内通风换气。
除了一老一小、基础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之外,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也推荐接种疫苗。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