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回顾 | 2015“艺术长沙”:连接中国的桥:历史,科技,诗与雅

文摘   2024-11-17 15:19   湖南  

2015

ART CHANGSHA

回顾

LOOK  BACK


2015''艺术长沙''

ART CHANGSHA



2015年第五届“艺术长沙”由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承办。


相较于前四届,第五届“艺术长沙”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国际性”。从2007年首届“艺术长沙”以来,这是第一次有国外艺术家的参与。本届双年展由国际著名策展人托马斯·克伦斯亲自策划,并邀请了意大利艺术家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与国内艺术家王广义、王友身、朱加,共同为观众带来一场不一样的艺术盛宴。



2015艺术长沙

开幕式现场


除了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王广义、王友身、朱加四位艺术家的精彩作品外,2015年的“艺术长沙”还同步推出了平行展与外围展,邀请了十余位艺术家参展,展览区域广泛覆盖长沙市区内的九大展览场馆,呈现了更为全面、丰富的艺术享受。


▲展览现场


2015年“艺术长沙”的主题是“连接中国的桥:历史,科技,诗与雅”。策展人克伦斯先生表示:“2015年的艺术长沙可以被看作是一次利用科技手段对历史与诗意进行探索的尝试。尽管受邀艺术家们的兴趣方向和图像语言各不相同,但他们均凭借精湛的技艺,创造出了各自独特的视觉表达。”



▲展览现场





>>>>




art

< 艺术家风采 >


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



意大利艺术家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在艺术界已活跃四十多年。他的作品风格多变,包容性强,充满游牧情感和情色美感。他从各种文化取材,使用多样化的媒材,在破碎中追求完整,见证机械化年代中的反思与欢愉。

此次展出的有克莱门特的水彩画和壁画作品,其中壁画作品曾在2004年在纽约展览,并且这组作品是他至今为止所创作的最后一组壁画作品。此外,克莱门特还根据长沙当地的河流地图创作出作品《物质世界》,这件作品由水粉绘制,描绘湘江河流、中国的十二生肖以及人类,体现艺术家对人与自然、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保护未来的过去,2001年作,299.72×599.44cm,壁画


▲种子,60.96×61cm,亚麻布蛋彩画


▲物质世界,水粉





王广义



王广义,中国艺术家,1957年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北方艺术群体主要成员。

展出的三组作品《凝固的北方极地》《后古典》《易燃易爆物品》均是艺术家王广义上世纪八十年代所作,这些早期作品中带着浓重的西方古典主义色彩。其中《易燃易爆物品》是他的第一件装置作品,也是其极具转折意义的作品,这体现王广义的艺术创作一直处在推翻与再重建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王广义的新作《众神的起源》在本次展览中首次公开展出。


▲凝固的北方极地 24 号,布面油画,1985


▲易燃易爆物品,装置(棉花、塑料袋、纸箱、油画颜料等)


▲众神的起源,装置,2015





王友身



王友身,1964年出生,现工作和生活在北京。他的艺术其特色来源于对公共媒体施加给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影响的关注。作为一名报纸编辑,王友身特别关注印刷图像的力量。

本次展览他就地取材,选取“长沙”作为核心创作元素,巧妙运用湘江河畔的砂石与泥土,精心打造出《星城长纱》这一系列艺术作品,一条长达十余米的纱幔蜿蜒铺展,犹如湘江之水穿窗而入,波光粼粼,携带着泥沙的韵味,翻滚不息,为展厅增添了一抹生动的湘江风情。

▲星城长纱





朱加



朱加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进入到了摄影和录像创作实践的前沿, 可谓中国早期录像与摄影艺术的先行者。

此次展出的作品有《永远》《与环境有关》《零》。在他的录像作品《永远》中,把微型摄像机固定在三轮车的左侧的轮子上, 然后骑行三轮车以正常的方式行驶在街道上,通过车轮子自身的旋转以及前行,摄影机记录了在这种双重运动轨迹下的街道图像。

▲与环境有关(1997),单通道录像, 20分钟,片段截图


▲永远 (1994)单通道录像, 彩色,无声,27 分钟,片段截图


▲零,单通道彩色高清电影,15分钟,片段截图






-END-

责编:刘青青

一审:缪荧荧
二审:汤沙

三审:刘强

终审:吉华




长沙美术馆
长沙美术馆按照“国际品质、湖湘标识、长沙特色”总要求,致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的精神家园、传承湖湘文脉的基因地标、提升艺术素质的第二课堂、繁荣艺术创作的孵化温床、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窗口,奋力建设具有国际视野、区域影响和地方特色的全国重点美术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