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6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发布公告称,微信产品的“青少年模式”功能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涉及公共利益,拟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当天深夜,腾讯公司发文表示将自检自查微信产品的“青少年模式”,诚恳应对民事公益诉讼。2022年11月,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联合发布《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有91.6%的家长知道“青少年模式”,但设置过此模式的未成年人和家长不到五成,有四成家长认为“青少年模式”的防护效果不够明显。这不禁让人思考,“青少年模式”究竟能不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
“青少年模式”是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指导下,于各视频、社交、直播、游戏等网络平台上线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主要包括时间限制、功能限制以及内容限制。
第一,时间限制。未成年人对短视频和网络游戏普遍自制力较低,如果不加以引导和限制,非常容易沉迷其中。在时间限制的方式上,一种是限制每日在线时长,另一种是限制未成年人在睡眠休息的晚间时段、非法定节假日的学习时段进行使用。
第二,功能限制。这主要是考虑到未成年人心智不健全,容易进行冲动消费、不良交友,此时“青少年模式”会屏蔽APP中不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软件功能,如充值、打赏、交友等。
第三,内容限制。对于视频、直播、音乐等主打内容创作的应用软件而言,内容限制是重中之重。“青少年模式”开启后,APP将会为未成年人用户规划专属的内容池,不会推送涉及暴力、犯罪、迷信、惊悚、性暗示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容。
实际情况中,“青少年模式”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部分APP开启“青少年模式”后,没有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提供对应适龄的内容。一些未成年人用户为了绕过实名认证环节,使用“游客模式”,然而该模式在内容推送上与一般模式没有太大的区别。针对“青少年模式”存在的问题,2023年8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 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其中将“青少年模式”全面升级为“未成年人模式”;对未成年人按照年龄进行划分,APP要为未成年人提供适宜其分龄的内容服务;“未成年人模式”的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从而实现软硬件联动,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三重防线”。
让未成年人从“小屏幕”回归到“大世界”,需要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网络平台要严格落实国家的政策文件,按照要求改造升级“青少年模式”,不能一味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让“青少年模式”流于形式,甚至诱导未成年人进行消费。与此同时,家长应当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陪伴,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培育合理使用互联网的正确观念,给孩子树立行为榜样。
来源:《全民数字素养提升10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