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或达100%!这种“小伤”不能大意

政务   2024-11-03 22:08   江苏  


日常生活中

磕磕碰碰、扎伤刺伤在所难免

这些“小伤”看似不严重

却可能带来致命伤害

近日,江苏一男子就因被树枝划破手

在ICU救治了整整两个月

才转危为安



被树枝划伤手

男子竟在ICU躺了两个月


8月10日,江苏镇江72岁的邱大爷去地里干活时摔了一跤,右手被地上散落的树枝划破。对于干了一辈子农活的邱大爷来说,这样的小伤他早已习惯,便未做处理。

几天后,邱大爷的右手越发肿胀,触痛明显,脸部肌肉也很僵硬,更要命的是,嘴巴仅能微微张开,吃饭、喝水都十分困难。送医后,医生诊断为破伤风,在ICU治疗了2个月,邱大爷才康复出院

邱大爷进入ICU后,持续性发作肌肉痉挛,并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困难、角弓反张等。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数次陷入危机,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最终挺过“鬼门关”。

△入院后的炎症指标


研究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破伤风的病死率高达30%~50%,若未得到及时且规范的处理,病死率甚至可接近100%。

那么,破伤风有哪些常见症状?什么情况下容易感染破伤风,又该如何预防?


破伤风致病因子

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破伤风是指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肉痉挛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主要存在于土壤、污染的水、铁锈,以及人和哺乳动物的肠道、粪便中。它有极强的存活能力,在土壤中可生存数年。

破伤风毒素会侵袭患者的神经系统,使患者出现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及强直性痉挛的症状。根据潜伏期长短和患者病情轻重,破伤风可分为3型:

  • 轻型:潜伏期在10天以上,症状于4—7天内逐渐发展,每日肌肉痉挛发作<3次。牙关紧闭和颈肌强直均较轻,无吞咽困难及呼吸窘迫。

  • 中型:潜伏期为7—10天,症状于3—6天发展至高峰,有明显牙关紧闭、吞咽困难及呼吸窘迫,每日有短暂性全身肌肉痉挛发作,每日>3次。

  • 重型:潜伏期<7天,症状在3天内达高峰,有全身肌肉持续性强直伴频繁发作的全身肌肉痉挛,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呼吸困难或窒息,还可有高热、大汗、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肢端发凉等表现,病死率极高。

今年6月,在湖北武汉工作的周先生就因被锈铁划伤左小腿,被诊断为特重型破伤风。当时,周先生全身多处器官功能濒临衰竭,大脑和心肺受损最为严重,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过一个多月的抢救,他才康复出院。


不只是铁锈伤

这些伤口都可能感染


很多人误以为只有铁锈物品造成的伤口才会得破伤风,其实不然。由于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只要皮肤、黏膜存在破口,就有感染破伤风的风险

  • 有组织开放性损伤且创口较深

破损的皮肤黏膜是最常见的感染路径,还有一些较少见的感染途径,如表皮伤口、开放性骨折、慢性伤口等。

  • 受到外界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

破伤风感染通常由污染物体造成的伤口引起,如被泥土、粪便、痰液污染的伤口,生锈的钉子或针造成的穿刺伤,烧烫伤,挤压伤,烟花爆竹炸伤等。

  • 创口内有失活组织或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污染的伤口较深自然氧气会变少,在这种厌氧环境下,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的芽孢会迅速生长为增殖体,释放外毒素从而致病。


如何预防破伤风?


  • 伤口处理

创伤后的早期彻底清创是预防破伤风的关键。应认真检查伤口,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并反复冲洗消毒,最好用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浸泡或反复冲洗。

  • 主动免疫

儿童需在3、4、5月龄及18月龄各接种1剂百白破联合疫苗(含有破伤风类毒素),在6周岁时接种1剂白破二联疫苗,可建立较为持久的主动免疫,全程免疫后的保护作用可达5—10年。


无破伤风免疫史的成人,可接种3剂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第1剂和第2剂间隔4—8周,第2剂和第3剂间隔6—12个月。一般每10年加强接种1剂。


  • 被动免疫

当存在外伤且可能引发破伤风时,可接种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 及时就医

如有伤口或怀疑破伤风,需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温馨提示📢

草木、树枝、玻璃等引起的割伤

车祸、重物砸落等引起的外伤

都易感染破伤风

一旦出现相关症状

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幸福东台 姊妹号集合,长按二维码关注。



监制丨小东  编审丨小鹿

主编丨小飞  编辑丨远杨

幸福东台
东台市委宣传部公众微信,市委市政府发布权威消息唯一官方微信平台,欢迎互动。关键词提取内容:“火车”—东台火车站最新时刻表;“汽车”—东台汽车站最新时刻表;“公交时刻”—最新公交运行时刻表;“公交线路”—公交停靠站名;“舌尖”—舌尖上的东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