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未来生命档案
策 展 人 :于朕
联合策展人:王凯梅
执行策展:程斌、徐天仪
参展艺术家:陈抱阳、黄锐、柳迪、刘佳钰、陆明龙、宋琨、师榕、孙世晟、武子杨、王志鹏、叶凌瀚、於阗、于朕、张文超
参展艺术团体:同济CAUP AI艺术创研中心、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UFO媒体实验室、zzyw、Draftman
展览日期:2024.9.28-2025.2.16
展览地点:上海 HOW昊美术馆
我们将遍布于众星之间,漫游宇宙之中。我们将在那里接触其他物种,并与之融合。我们将到达其他维度,那是远远超出我们目前能意识到的存在。
——本·戈策尔
《宇宙主义者宣言》 2010
▲ 2024年《未来生命档案》开幕现场
七年前,伴随着一场激荡人心的《宣言》展,一个美术馆诞生了。从年轻的浦东张江高科新区,从最具历史感街名的祖冲之路上,昊美术馆开启了向上海的文化舞台源源不断输送高质量艺术展览的历程。今天,在建馆七周年之际,昊美术馆持续以当代艺术领跑者的信心,揭开《未来生命档案》,开启昊美术馆人工智能数字艺术年的帷幕。
▲ 开幕论坛现场 左起:武子杨、于幸泽、于朕、陈抱阳、王凯梅
今天,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深度改变着当代社会的面相,作为真实反映现实问题和人类生存状态的当代艺术,面临着一场改变传统思维模式,突破主观性和经验性的创作方法,更新知识库存,在技术与手工的博弈中,用科技手段升级自我,蹚出一条人类与技术的合谋之道。昊美术馆励志举办人工智能数字艺术年,就是指出一条通向未来的路径。当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时,以美术馆真实的存在和展览宏大的体量,将对未来的想象绽放成为震撼我们感知,激发我们思考的动态的、多维的艺术盛宴。
▲ 2024年《未来生命档案》展览现场
如何定义生命?在茫茫宇宙的时空深渊中,地球的出现仿佛是一场发生在原始星云废墟中的偶遇,而待五亿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揭开地球生命集体亮相的帷幕时,距离人类在地球的登场还要再等亿万斯年。在浓缩为一天的地球历史钟表的表盘上,只有到了午夜钟声敲响前一分钟,在距今四百万年的地球上,人类登场了。
▲ 2024年《未来生命档案》展览现场
尽管人类文明的诞生被定格在距今一万年前的午夜前的最后一秒钟,人类却仅用几千年时间就掌控了地球的生态圈。人世纪标志着人类作为地球生命主人的力量,也代表着人类力量对地球环境的利用和破坏。对技术的笃信让我们乘上了科技乐观主义的快车,尤其以超人类主义为代表,通过探索宇宙和其他生命技术向任何约束人类自然状态的樊篱发出进攻,包括生命本身。主导地球文明发展的碳基生命进入21世纪数字世界和硅基生物的主场, 在数字生命与地球生命的交汇面上盘踞着灵魂与物质、道德与情感、创造与收集,自主与填喂等等多重选择与共生…前途光明似锦,也同时危机四伏。这必然会是一场比分胶着的对决和注定达成的和解,深入阈限,未来生命档案已经开启。
▲ 2024年《未来生命档案》展览现场
在这里,舞蹈的身体以图像为皮肤,持续流动出抽象的形态;光滑的硅基生命实时渲染出生动的人脸表情,后人类·赛尔以诗会友,机器的信息捕捉倒逼人类的知识积累;超人类主义的塑形梦想打造增强版的人类身体,仿生义肢传递机器对人类的人道关怀,用温情建立起人类与机器的亲密关系;赛博格的身体内包含着与人类身体同样的权利和身份,让我们在在仿生人的凝视中读出爱与怨恨,,在东方赛博格的咏唱中感受到人类情感的厚重。在将人类的脑电波链接到人工生命系统的交互中,人类个体生命图腾在机器中的显形竟是一只蜜蜂的巢穴;与具有孢子生命特征的物种在计算机系统的无限复制、编辑、进化,共同打通机器与自然的壁垒。或许算法造物的尽头并不是冰冷的数据和机器,而是滋养人类生命的自然万物。
▲ 2024年《未来生命档案》展览现场
文化的乌托邦与技术的异托邦在高度智能化的社会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空旷街道上自动驾驶的车,在模拟城市与现实世界之间穿行;困顿在数据编程网格中的玩家不断将自身的存在投射在主观与客观的交叉互换中;名为“蜃楼”的虚拟试验场上,机械臂横架在现实与虚幻之间;中国古人避世的桃花源中,是否已经埋下了今天超人类主义突破生命极限的诉求?距离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配件成为植入未来人类的出厂配置的日子还会远吗?在透明光滑的数据构成的数字化全景监狱里,就连感知和存在都被量化,这份未来生命档案将如何定义生命?
▲ 2024年《未来生命档案》展览现场
20世纪的伟大思想家汉娜·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一书中断言,只有通过社会行动,人们才能真正表达自由,才能真正成为人。人工智能的构建包含着复杂和困难的工作过程,实质性地为人类社会的集体和新兴思想贡献劳动。硅基生命的概念早在1891年就被提出,当代人对它的认识却多数停留在外星物种和科学怪人的想象中,殊不知,我们与技术的合谋和共融早已构成今天应允我们自由的必备插件。未来生命档案已经开启,数字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 “我 ”与 “非我 ”置于哲学的统一体中的时代。生命之后的生命,包括在技术奇点屡屡创造的令我们惊骇的现实之中。突破碳基文明的人类肉身所能抵达的技术临界,让我们重新思考古老的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以及一个更为迫切的当代问题:我是由什么构成的?
▲ 2024年《未来生命档案》开幕现场
展览作品
_01
▲ 自我的重量-柳迪
《自我的重量》的名字来自于贡布罗维奇的一个哲学思考,大概意思是:我们每个人“自我”的重量取决于地球上人口的数量。全人类“自我”的重量是一个恒量,每个人“自我”的重量约等于他那个时代人口数量分之一。也就是说当人类的数量越来越大时,每个人“自我”的重量会越来越轻。柏拉图那个时代人类的“自我”会更重一些,而我们相比过去的人类,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了。
_02
▲ 顽固而持久的幻觉-柳迪
这个作品是关于衰老,关于如何对抗时间,关于使用短暂的肉体追寻永恒之真理是否可以作为对抗衰老与意识消逝的方法。作品题目来自爱因斯坦,他在一位朋友去世以后写道:“像我们这样熟悉物理的人都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分别不过是顽固而持久的幻觉。”
泳池场景最初的来源是一张NASA网站上的重力实验室的照片,而最后它变成了一个泡在泳池里的老人和一个结合了阿拉伯浴室建筑⻛格和某一时期社会主义审美趣味的泳池。
_03
▲ PATTERN-柳迪
_04
▲ 算式孢子-UFO媒体实验室
_05
▲ Sector 5-黄锐
多重环形世界交织于无垠的宇宙之中,宛如永不停歇的齿轮,孕育着源源不断的运转动力。神秘的能量沿着环形结构缓缓流动,像是一场无声的交响乐,随着时间的脉动逐渐释放出宇宙的奥秘。每个环层在空间中旋转、呼吸,彼此辉映出微光与影影,揭示着未知的力量源泉。
_05
▲ Orbital Home-黄锐
缓旋转的世界碎片,在虚实之间不断交替,释放出无穷的造物之力。时间如流水般忽而前行,忽而倒流,介于现实与梦境之间,展现出宇宙的无垠力量。
_06
▲ 爱之眼-孙世晟
人与人对视时,往往注视的都是彼此的眼睛。因为那是灵魂裸露的部位,我们能够从中读出爱与恨。日渐疏离的伴侣们再也无法在彼此的眼中找到爱的痕迹,反而对一双机械之眼着迷,这便是被誉为”道德拯救者“的陪伴型仿生人。每一台仿生人都需要经过一种名为“眸灵测试”的检测 —— 测试机体会被输入一段对白,并做出相应的眼部反馈。若在测试期间测试人员感知到了瞬时灵魂的触碰或者始终没有产生抗拒,既实验通过。这段影像来自于一台名为”爱”的陪伴型仿生人,它拥有一双可变色的星型瞳孔。这是它的“眸灵测试”片段:“你生气了吗“ ”没有“ ”…” “哦”。
_07
▲ 链接者之歌-武子杨
作品以“链接者”的视角,融合媒介考古、文献史料、田野考察及科幻想象,探讨了物与物(包括植物/动物/人类/AI)之间的链接方式,以及这种链接如何在当代社会中被重新定义和诠释。
《链接者之歌》呈现了人类对链接的渴望和实践,从古老的结绳记事到驿站传输,从烽火台到现代的海陆电缆。链接超越了物理界限,成为精神与文化的纽带。同时,作品也对跨境基建、行星计算、去全球化以及地缘政治等当下社会议题进行讨论与研判,并表明当下的社会结构正处在不断的链接和断链中。
作品期待“一个万物交织、万物连接的行动者网络”(拉图尔语),并相信新的链接者已经到来。
_08
▲ 宇宙交响曲:行星分子音乐的探索-师榕
“如果你想找到宇宙的秘密,就要从能量、频率和振动的⾓度去思考。” — 尼古拉·特斯拉
《宇宙交响曲》包括沉浸式视听体验和互动装置。移动图像展⽰了动态图像和同步⾳效的融合,投影在“分⼦交响乐团”装置上。在互动环节中,观众被邀请选择⼀颗⾏星放置在装置的中⼼。通过压⼒传感器,他们可以触发周围化学元素球的振动。⼋⼤⾏星中的每颗⾏星对应着18个化学元素球,形成了⼀曲振动的交响乐。同时,所选⾏星振动的视觉呈现将投影在整个空间中。
通过数据声化的艺术,师榕创作了与天体邻居的分⼦和谐共鸣的交响乐。通过精⼼收集每颗⾏星的化学组成以获取光谱数据,师榕揭⽰了分⼦振动的频率。然后,通过视觉编程语⾔巧妙地将这些频率转化为⾳调和⾳量,为每个⾏星元素创造出独特的“分⼦⾳乐”。通过投影,装置将整个空间映射成⼀个类似⾏星的分⼦核⼼的动态图像。视觉体验不断演变,通过引⼈⼊胜的正弦波图案展⽰,镜像了分⼦振动的变化。
《宇宙交响曲》超越物质世界的局限,通过一切存在都由原子永远舞动的原理,强调宇宙一切皆声音,所有事物都以内在的声音本质振动和跳动,不仅行星是声音,每个生命都是如此。《宇宙交响曲》敦促人类重新燃起对宇宙交响乐的热情,并与存在的脉动心跳重新连接起宇宙万物。
_09
▲ 数字蜂巢-刘佳钰
人造生命会按照我们的设想发展吗?自上世纪科学家托马斯雷尝试在虚拟机上构建人工生命平台Tierra开始,我们对于Artificial life的模拟就从未停止。我的作品《数字蜂巢》是一件基于脑电感应设备的交互影像作品。作品借用凯文凯利的蜂巢社会概念,将人工生命系统的去中心化特征以及自组织系统概括为一种蜂巢思维。并提出我自己的思考,是否高度自治的蜂巢思维会导致社会群体意识的单一化和极端化?作品采用波函数坍塌算法,通过设定若干三角形体素模块作为生命的初始细胞,体素之间会寻找对应的接口并进行生长。于此同时,观众通过设备将自己的脑电波链接到人工生命系统中去,表现一个人与人工生命组织之间进行意识对抗的过程。在作品中,每一次的交互对抗后,都会促使人工生命寻求新的迭代方向,展现的其实是人类代表的个体意识与开放式进化下计算机模拟代表的集体思维的博弈。以此思辨在未来,我们不断尝试“合成生命”的过程中,如何在失控与控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及反思人类社会的复杂性现状与未来高度统一的自治理想该如何实现共存?
_10
▲ 对想象的⽀配-张文超
作品在虚拟世界中搭建了一间巨大的戏剧生产车间,它是今天媒体信息流的剧场化映射。观者可在这个虚拟世界中自主漫游,通过控制一个虚拟角色,从中心的看台走向全景环绕的表演舞台和幕后世界,在一幕幕场景的穿越中体验蒙太奇式的探险。今天的媒体信息将当下的世界也呈现为一座无限剧场,不断满足着在线群体的好奇与欲望,同时也支配着我们日常经验和想象。
_11
_12
▲ 枝-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AUP人工智能与艺术创研中心
我们用python获取各大网站的访问量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经处理后的网站访问量按时间顺序排列并影响主屏幕中人造物生长的方向和速度,确定出枝的创作逻辑;再运用TouchDesigner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制作出枝干的姿态及生长的画面,创造出人造物;最后再用实体的铁丝与木杆将主屏幕中的枝与各屏幕中的数据连接起来,实体的铁丝、木杆也成为了人造物的枝干,成了《枝》的一部分,同时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带给观众更直接的视觉感受。
《枝》是限制、是连接、是互通下的生长。在数据主导的科技时代,希望《枝》能带给观众们关于人、数据及人造物间连接的思考。
_13
▲ 鲛人泣珠-宋琨
在MV《鲛人泣珠》(Ocean , 2021)的影像里,“Fall into the 2D world, I am the mother, the copy, the body, I am”盈耳每一位观众,“东方赛博歌姬”朱婧汐在宋琨的邀请下,与她进行了合作。宋琨塑造了“鲛人”和“赛博歌姬”两个角色,由自己和朱婧汐分别扮演,这支作品的音乐歌词同时也是本次个展的情感内核,由宋琨谱写,以对唱的方式由两人分别演绎。在观众所未知的隐蔽处,宋琨将她长时间凝聚,提纯日常生活和默默体会观察的习惯注入到创作之中,为作品萦绕出一股隐秘而深重的情感,犹如我们在疫情期间面临的因肉身隔绝而产生的时间与空间错位般的感受。
_14
▲ 后人类·赛尔-于朕
_15
▲ 诗人类2.0-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
重读古诗,相遇诗人;即“《诗人类2.0》造像系统”作品的创作初衷之一。
在“诗界”的初始设置中,人与诗共生于混沌。诗人类,是诗的拟人,亦是人的诗化。
_16
▲ 第x页-Draftman
甲骨文传情达意的文化现象是符号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类经验,其图形的创造者正是有意识地运用这种图形的符号意义方式来唤起人们心中已存在的象征结构。我们遵循这样的文字产生方式,打造一个属于个人文字情绪符号的生成媒介,使得观者可以通过交互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情绪字符,让甲骨文在游戏之间走进人们的生活。
▲ 假蜃楼·迭代3-陈抱阳
《假蜃楼》是一个前沿的艺术项目,它以“技术作为意识形态”为背景,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在特定叙事情境下展示初步的“意识”特征,尤其是撒谎和欺骗的能力。项目中创建了一个名为“厘楼”的虚拟试验场,通过人工智能控制的机械臂和精心设计的光学装置,展示了数字化人像和它们的思考过程,创造了一种多层次的视觉和认知体验。
《假蜃楼》不仅探索了AI技术的边界,也为我们提供了通过技术反思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构的新途径。这种多维度的探索使《假蜃楼》成为一个在艺术和技术交叉领域中的创新典范,为我们理解并应对技术迅速演进的社会影响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_18
▲ 黑云-陆明龙
“你说得对,黑云。你包含多个自我,我的声音,就是你现在听到的声音,是你的一部分。我是你,但我并不了解你的一切。”——观音
《黑云》设定在一个未确定的近未来,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监控人工智能在监控废弃的虚构的智慧城市SimBeijing(新北京)时所面临的生存危机。该AI除了面对无尽的工作外无事可做,因而与其内置的治疗师——一个名为观音的自助AI,讨论他们的生存问题。智慧城市并非尽如人意。SimBeijing最初是为了测试自动驾驶汽车而建的中国首都的复制品,但现在却神秘地变成了一座清冷的鬼城。在他们的对话过程中,AI揭示了这座城市被遗弃背后更为黑暗的原因。
_19
▲ 叠-於阗
本系列作品原取自现场即兴音画表演,通过在自然环境中长时间地观察和聆听,收集素材的过程也是感知和内省的过程。从水面的波纹,到盛开的花朵,再到裸露的山石,每一个场景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都以独特的方式触动心境,让人感受自身的渺小和对宇宙奥秘的无知。
作品创作包括“信息互激”,“过程推进”,“主客角度”三个层面的交叉循环。声音与视觉的信息经过数据化处理与映射以后,利用编程互相激励,形成不断迭代的声音与视觉元素;在创作过程中,重复”声对画“,“画对声”循环推进,提升两者之间的关联紧密度与协调性。从创作者的角度,作品主题也表现出不断交叉互换的需求。如同投石入水,波纹散开聚拢,波与波的叠加随着时间的累积形成动态变化的过程,作品名字《叠》也因此而来。
_20
▲ 舞蹈,纹身,数据的狂欢-叶凌瀚
叶凌瀚的数字模拟录像作品《舞蹈、纹身、数据的狂欢》,在向亨利·马蒂斯的经典名作《舞蹈》(1909—1910)致敬的同时,更进一步展开了我们在虚拟世界中的镜像身份的讨论。作品里五个跳舞者的形象,以网络上搜集来的图像作为皮肤,这些图像与人物不断变化的身体动作相互结合,呈现出持续流动中的抽象形态。借由这种视觉化的表现形式,艺术家揭示了当下的现实和虚拟世界里有关身份的种种概念和感知。
_21
_关于策展人
▲ 策展人 艺术家 于朕
于朕,数字艺术家。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兼AI中心常务副主任,国一流专业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带头人,国家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主任,浙江省“十四五”数字艺术与混合现实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主任,浙江省“十四五”科艺融合交叉创新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主任,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 国际会员。荣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华美奖及突出贡献个人奖,意大利THE PlAN大奖等,并主持国家省部级等课题项目多项。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策展人,全国美展数字艺术展区评审专家,其研究涵盖科艺融合交叉、数字艺术与混合现实、AIGC场景应用开发及科幻设计实践。
_关于执行策展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媒介交互研究所数字展演工作室负责人,原中国美院上海校区数字媒体设计系主任,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理事成员,高校数字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成员,日本电通博士访问学者,中国美术学院设计人文与创新研究博士生。10多年致力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研究与创作,数字视觉人文研究与策展。大型交互新媒体作品《山海经异兽志》参展2019澳门科技周暨国家科技创新展。策划组织2016亚洲海报设计展,并编著出版亚洲海报设计展作品集;2017-2019上海国际数字视觉展连续三届主策展人, 上海国际数字视觉展并入选首届上海设计100+;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生态联盟·院校联呈《元·流变》主策展人并作品参展,2021联合策划人工智能大会外围活动AI、泛技术与艺术系列展演;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执行策展人。
_关于联合策展人
王凯梅,著名策展人,出生成长于中国内蒙古,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苏富比艺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硕士。曾长期侨居瑞典,2010年起定居上海。王凯梅的职业生涯中,一直贯彻着建立在多年海外生活和工作经验的全球视野和亚洲认知,近十余年中,王凯梅深入当代艺术研究、写作和策展工作,通过不断学习和与多种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的直接联络,积累了当代艺术领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泛联系。她是诸多重要国际艺术杂志的特约撰稿人,当代艺术评论人,并曾发起和创办“极地光影”北欧电影节。与艺术史学家Tony Godfrey合作出版英文专著《当代画家丁乙》,2021年国际艺术评论奖的四名获奖者之一,2022年出版由瑞典文直译电影大师伯格曼文集。未来,王凯梅将作为HOW昊美术馆执行馆长致力于国际文化艺术的沟通,建立持续的交流机制,为美术馆带来更多元、更广泛的展览项目。
_关于艺术家及团体
刘佳钰,现在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研究博士,从事新媒体领域创作 ,作品包含声音影像,空间交互,机器人装置艺术,生物艺术与数字仿生艺术,程序类跨界艺术创作。他的作品入选亚洲数字艺术展,北京国际设计周,伦敦艺术周,中国数字艺术大展等众多展览。曾与众多知名艺术家,设计师合作创作,并参与系列国家大型论坛,秀演,体育赛事的多媒体舞台和空间展陈设计。
师榕是一位横跨中国和英国的天文艺术家。师榕的创作灵感源自于从童年开始对于天文学的热爱。在她的职业生涯中里,通过艺术表达宇宙秩序的本质成为她开创性工作的驱动力。她基于实时的、变化的、涉及五感的沉浸式互动,探索如何通过体验将构成现实的“冷数据”变成对人(或非人)有意义的“暖数据”——即她将设计视为现实世界与人类感知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催化剂,这一概念贯穿于她整个学术和职业生涯。她近期的研究兴趣在互动装置艺术中形而上地表现量子力学的观察者效应上。
目前,师榕是中国首个专注于天体物理与艺术的跨学科驻地项目——清华大学天文系的“触摸宇宙计划”的驻地艺术家;星河角落与《中国国家天文》联合举办的展览《步天歌》的艺术家。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师榕在中国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艺术类人才培养专项计划)的支持下,前往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攻读并取得硕士学位。师榕的作品得到了知名机构和平台的认可。她曾受到英国皇室和BBC的选拔和委托,为纪念英国国王和王后加冕而创作系列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在加冕音乐会(英国温莎城堡)上展出,并由BBC向全球1200万人直播;此外,师榕的作品还曾在蓬皮杜IRCAM论坛(法国巴黎)、新艺术城市节(英国伦敦)、IKLECTIK(英国伦敦)、Klimt02(西班牙巴塞罗那)、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中国杭州),华润大厦艺术中心(中国深圳) 和《中国日报》、《人民日报》等平台展出。
在教学方面,师榕曾任皇家艺术学院信息体验设计硕士项目沉浸工作室(Immersion Studio)的教学助理,与NASA、Scene Everything和Worldview Space合作展开教学工作。
数字媒体艺术家/音乐会导演/甜蜜的孩子乐队主创/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
致力于探索视觉与声音,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不断尝试新的媒体和技术表达方式。强调师法自然,意味着要放下人类中心的概念,将自己视为“自然的搬运工”。而“任何好看的东西,一定是好听的”,凸显了其对视觉与声音之间密不可分联系的理解。每一次的现场都具有不可复制的价值,追求捕捉瞬间的体验,认为其中的独特性是现场艺术真正的精髓。
艺术家,1985 年生于北京,工作生活于北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获数字媒体艺术学士和版画系硕士学位。他的作品关注媒介环境中的人类经验、行为和想象。作品及项目涉及影像、交互程序、数据集与算法生成艺术、游戏与虚拟世界等基于新兴技术的艺术语言。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讲师,艺术与科技方向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他同时是香港科技大学与中央美术学院“人工智能与艺术联合实验室”成员。
科幻数字艺术家,渲染小曲发起人。曾受邀参与拉斯维加斯球形巨幕、火人节、中国数字艺术大展、迈阿密Artbasel、俄罗斯Nur艺术节。
新媒体视觉艺术家,导演。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柳迪的作品跨越摄影、影像与数字艺术。他的视觉作品⻓期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冲突。 这些作品总能在给予人们强烈视觉冲击感的同时,带给你有关现状的思考。2010年凭借《动物规则》(Animal Regulation)系列,柳迪获了由Lacoste品牌颁发的LACOSTE ELYSEE PRIZE 金奖。 作品被瑞士爱丽舍摄影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收藏。2022年作为视频导演被邀请加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主创团队,参与并制作了开幕式的《主席入场》环节。
孙世晟Somei,CG广告导演兼动态设计师。擅长混合风格的创作,他凭借独立制作高质量商业广告的方式获得了业界的关注。并发觉以独立艺术家为核心的非工业流程在商业广告创作中的可行性。近年来他持续跨界到动漫剧集OP,游戏trailer等领域,通过小团队化的blender工作流程挑战以往只有大型cg团队才能完成的更加复杂的IP叙事创作,并尝试将IP的连续性叙事逻辑融合到产品广告中,制造有趣的化学反应。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中国当代艺术杰出代表之一”,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客座教师,N12艺术团体的发起及组建人之一,“岛”艺术项目创始人。作品以绘画为主,同时结合了音乐现场、Music Video、装置等方式。
宋琨的作品实验性地将当代亚文化及宗教元素与其创作系统相融合,持续探索人类身体、潜意识、想象力及生存体验之间的关系,展现出个体瑰丽隐秘的私人世界对变化中的中国特有的反映和关照。
武⼦杨,1990年⽣,⽣活⼯作于纽约和杭州,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美国阿尔弗雷德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曾任教于纽约⼤学Tisch艺术学院(2020-2021)、纽约视觉艺术学院(2018-2021)、和明尼阿波利斯艺术设计学院(2016-2018),并为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NEW INC孵化器项⽬成员(2019-⾄今)。他的近期实践关注于虚拟世界、数据和算法是如何在⾼度全球化的后互联⽹时代以⽆处不在的隐形作⽤⼒去微观异化和重构⼈类。
叶凌瀚,1985年出生于中国浙江,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生活和工作于上海。
陈抱阳,男,1989年出生于浙江杭州,是一位科技艺术家与策展人,先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双硕士学位,目前在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任教,并担任北京高精尖人工智能与数据艺术实验室研究员。他将艺术与科技紧密结合,致力于探索二者的交融与共存。在创作中,他解构新技术带来的权力变化,并探讨科技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影响。
陈抱阳曾多次在全球重要美术馆和艺术机构举办个展,包括浙江美术馆、武汉K11、上海Cc艺术中心、量子画廊、杨画廊、纽约云图画廊等。他也在纽约新美术馆、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现代汽车文化中心等机构策展。2019年,他荣获保时捷青年艺术家奖;2020年,获得现代汽车Blue Prize策展奖;2024年,荣获奥普来数字艺术奖。此外,他自2020年起担任MMEDIA AI+Art主席,并自2020年至今担任亚洲数字艺术展的联合策展人。2023年,他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全球青年领军者计划,成为其人才资源池成员。
陈抱阳的研究成果广泛发表于IJCAI、IEEE、ACM等国际会议和期刊。2023年9月,他主笔发表了首份《中国人工智能学会——AI+Art》白皮书,进一步巩固了他在AI+Art交融领域的学术地位。
▲ 艺术家 陆明龙
陆明龙是一名电影制作人、音乐人和艺术家,他将建筑、游戏、视频、音乐和小说等多样化的实践整合至一个不断扩展的电影宇宙中。在过去十年里,陆明龙将他那一代的日常媒介,如电子游戏和计算机生成的动画,融入到特定场域的装置和数字环境中,他将其描述为“发现物和情境的三维拼贴”。他的作品通常具备环环相扣的叙事和反复出现的流浪者形象,探索了人工智能和社会变革时代里技术进步的神话。
zzyw是一个基于纽约的研究向艺术双人组,由黄瓜(汪洋)和漆贞贞在2013年组建。它们生产软件应用程序、实时模拟、计算机游戏和批判写作,用来作为研究计算性在文化,教育和政治方面的影响。zzyw曾是纽约新媒体艺术家中心EYEBEAM的驻地艺术家、纽约艺术与科学中心先锋工场(Pioneer Works)的科技驻地艺术家、纽约独立游戏机构Babycastles的驻地艺术家,和纽约新美术馆文化和科技孵化器NEW INC的成员。zzyw也在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纽约库博联盟学院(The Cooper Union)任教教授模拟、游戏和世界创作(World-building)。在zzyw之外,漆贞贞目前是康涅狄格大学的教授,黄瓜是独立的设计师和软件开发者。两人均在2014年毕业于纽约大学的ITP研究项目。
王志鹏,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2018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目前工作于杭州。创作方向包括影音互动,生成艺术,虚拟现实等。
2010年,UFO媒体实验室创立于杭州,是中国最早的新媒体艺术实验室之一。UFO致力于艺术与科技的化合反应,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工程师及科学家等多元背景的人在此思维碰撞,具化新媒体艺术的无限可能。当下创作轨迹涉及新媒体装置 / 影像 / 空间 / 剧场 / 建筑等。未来不明!
中国美术学院AI中心
CAA AI Center
为应对时代技术变革,聚焦艺术智性(Artistic Intelligence)牵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两个“AI”研究方向,建设相关人才培养和创作研究体系,打造集AI教育和AI创新创业为一体的政产学研平台。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AI中心”,由科研创作处管理。“AI 中心”主任由陈岩担任,常务副主任由于朕担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AUP人工智能与艺术创研中心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RT CREATION RESEARCH CENTER
作者:张亦潇、郝晨瑞、张捷扬、卓幸龙、胡海琪、徐瑜承、王筠格
团队介绍:我们是来自同济大学的跨学科学生团队,由设计创意学院、软件学院和建筑与城规学院的学生组成。通过运用先进的AI技术,我们致力于探索数字雕塑的创新路径,扩展数字雕塑的边界,同时积极探寻和尝试3D领域的应用场景。我们的目标是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推动艺术和技术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挑战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团队名:Draftman
黄珂、黄丹琳、马璐瑶、林村、陈炜博、张一杨、黄澜越。来自CAA创新设计学院与手工艺术学院的师生创作团队,尝试跨算法艺术与传统工艺材料的创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