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第五届中国·天津国际手风琴艺术节第三天的活动持续绽放光彩。
上午9时,利普斯、莫泽尔、斯托潘、曹晓青及宋娜五位教授的大师班同时开展,为艺术节增添浓厚的学术氛围。利普斯教授在本次授课过程中着重在音符时值、变音器的使用方面提出建议。他强调,复调作品要将演奏者的奏法统一,并且要将多声部同旋律的材料相互对比。莫泽尔教授在讲授巴赫作品时提出,为学生们明确连与断的标准、作品情绪的把控、指法编配的重要性以及乐句划分准确性等细节要求。斯托潘教授让学生们感受如何通过身体律动找到音乐演奏的气口、明晰演奏近现代作品对于想象力的要求以及巴洛克作品的句法和演奏法。曹晓青教授通过讲解埃尔莫萨《易碎》,强调作曲家写出休止符、强弱等音乐术语标记,是在告诉演奏者他的意图。成熟的演奏一定是将指法科学性、风箱设计合理性、情感表现等融为一体,演奏出音乐本体内涵而非简单模仿。宋娜教授提示学生要有预示意识,在演奏一首作品之前先找出可能出现的问题,明确一个大致的解决方向。对于重复性的内容,可以尝试在练习过程中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干扰自己,这会对最终呈现的把握性有所提高升。
上午10时,北校区演奏厅开展了一场由四川音乐学院陈军教授主讲的《历史的回响与未来的展望》主题讲座,深入探讨手风琴在中国的发展及音乐院校手风琴专业学科建设问题。陈军教授主要围绕手风琴在中国的发展、音乐院校手风琴专业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等主要版块展开,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带领听众一同剖析了这一特殊历史阶段手风琴艺术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陈军教授也为手风琴专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立德树人、一流学科、一流人才、学院认同感等问题的见解和建议,激励着更多文艺工作者为推动手风琴强国建设不懈努力。
下午,王树生教授从教50周年个人作品音乐会暨艺术节闭幕式在北校区演奏厅隆重举行。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包洋及资深手风琴专家、学者出席。闭幕式音乐会由钢琴系主任孟辉主持。
天津音乐学院王树生教授作为著名的手风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国手风琴界领军者之一,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在这场音乐会上徐徐展开。
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省音协主席、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王宏宇代表王树生教授的学生们向恩师表达敬意与感恩之情。他表示,王树生教授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见证了无数学子从青涩走向成熟,从迷茫走向坚定。正式因为有恩师的谆谆教诲,我们懂得了音乐不仅是悦耳的声音,更是情感的寄托与表达。衷心祝愿恩师王树生教授的音乐和教育事业更进一步、生活充满着美妙的旋律和无尽的欢乐。
王树生教授中国风原创作品集中的三首依次进行奏响。天津音乐学院附中龚佑铭、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丁毓璿、天津音乐学院房冉及特邀中央音乐学院手鼓伴奏曹恺中分别演奏了王树生教授创作的《京剧映像》《远山》《帕米尔春天》,每一首作品都流露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京剧映像》创作于2022年,是王树生教授时隔36年后的又一首新作品。该作品以其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将京剧的经典元素与手风琴的音色巧妙融合;《远山》创作于2023年,以中国山东地区音乐为主题动机,用淳朴的自然和声,变现出齐鲁大地的人文风貌;《帕米尔春天》改编于1975年,以塔吉克民族为主题,描绘了帕米尔高原的壮丽风光。
国外知名音乐学院利普斯、莫泽尔、斯托潘及宋娜教授为王树生教授献上真挚祝福,祝贺王树生教授教学五十周年期间取得丰硕的成果,希望今后还能听到王教授更多新作。利普斯教授表示,每一个国家都在通过不同的形式传递着国家文化、特色,王树生教授作为王域平先生的大弟子、重要的培养人,能够在传承中发展创新,这是非常难得的。他代表格涅辛音乐学院键盘系,祝贺中国手风琴事业蓬勃发展、再创辉煌!莫泽尔教授在交流中谈到,她与王树生教授于1993年相识,本场音乐会的呈现让她对王树生教授有了眼前一新的认识,在作品中她听到了王老师对手风琴事业的热爱、毅力与坚持。斯托潘教授在作品中听到了王教授对于温暖情感的传递,每首作品在表演形式、技法、演奏者本身等方面,都是成熟且具有巨大意义的。宋娜教授在交流中表达了王树生教授创作的作品富有着极强生命力,这对于中国手风琴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也为世界手风琴舞台传递中国声音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刘雨涵、天津音乐学院武彦佑、中央音乐学院张乃心先后演奏了《儿童组曲》《走西口叙事曲》《夕阳萧鼓》。《儿童组曲》创作于1987年,以高质量的音响效果将儿童的纯真与欢乐表达得淋漓尽致,尽显童真童趣。《走西口叙事曲》创作于2024年,描述出清朝中期到民国初期生活在山西、陕西、河北的底层人众生活的艰辛和对美好期待的向往。《夕阳萧鼓》创作于1988年,以中国民族民间乐曲为题,用手风琴音色模仿中国江南丝竹乐器演奏,是一首典型的中国民族风格作品。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部文工团团长张天宇讲述了他与与王树生教授的缘分,38年前《诺恩吉雅幻想曲》的独奏版本是他与王树生教授相约提出的,历时两个月创作而成,现今共有叙事曲、奏鸣曲以及本场协奏曲三个版本。张天宇表示,王树生教授这一代是手风琴的接续人、经历人、奋斗人、引路人,为中国手风琴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后,由张天宇指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青年教师刚妍配器改编、钢琴系手风琴专业青年教师张之远领奏、天津音乐学院手风琴乐团协奏。该作品是在编曲方面的创新,巧妙融合了打击乐多种元素,打破了传统的编曲模式,为听众带来了全新视觉、听觉体验,为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
七首作品完整演绎后,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包洋代表学校,怀着深深地敬意和诚挚的祝福,为王树生教授献上执教五十周年纪念奖章。
接过纪念奖章后,王树生教授走到舞台中央,目光中满是岁月沉淀的深情,回忆了自己在天津音乐学院54年学习、工作生涯中的点点滴滴。回想起曾经的教学楼、琴房、排练厅,都见证了一代又一代音乐人的成长与蜕变。他深情地表示,感谢学校的栽培,是学校为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的机遇,让他能够在手风琴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感恩恩师的教导,那些宝贵的知识和人生经验,如明灯照亮了他的前行之路。他感谢同事们的合作,在共同的追求中,大家携手并肩,为手风琴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也非常感谢国外教授长期以来对中国手风琴发展的鼎力帮助,并对天津鹦鹉乐器有限公司、为本次音乐会付出辛勤努力的全体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深深的感谢。王树生教授的话语如同一股温暖的暖流,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对学校的深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包洋为本次艺术节致闭幕词。他强调,本场音乐会意义深远,不仅是对王树生教授教学成果的肯定,更是对天津音乐学院手风琴团队的一次极大鼓舞。本次艺术节的权威性、学术性,离不开每一位专家、学者以及协办单位天津鹦鹉乐器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让我们共同携手、继续致力于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艺术实践平台。
“琴”动津城,艺韵飞扬。第五届中国·天津国际手风琴艺术节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为期三天的学术活动充实且丰富,期间更是留下了无数动人瞬间,回味无穷,收获满满。相信本届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定会为手风琴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新的动能。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来源:党政办公室 钢琴系
编辑:郑超然 李堃 李艺萱
摄影:王钊 李嘉庆 苏昕然 陈彦桦 李秋石
审校:张立杰 丰雷 王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