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被中国新闻界视为学习模板的通讯稿。
这篇题为《夜宿车马店》的通讯稿,是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任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农牧组记者时的成名作,与著名作家杜鹏程采写的通讯《夜走灵官峡》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这篇不足千字的通讯稿,篇幅短小,构思巧妙,全篇没有记者的一句议论,更没有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记者夜宿车马店的所见所闻和农民极富生活化的言谈话语,生动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农牧民“丰收的喜悦”,再次印证了“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的道理。
正文:
(新华社呼和浩特 1981年11月30日电)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今年获得历史上最好的收成,粮食总产22亿多斤,比去年增长两成;油料总产4000多万斤,比去年增长70%多。全旗350多个穷队,今年面貌都有很大变化。农村的繁荣,给集镇也带来了兴旺。
(这段导语采用的是直接性导语,开门见山地陈述事实,抓住事情的核心,激发读者的兴趣。)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记者来到这个旗萨拉齐古镇的车马店投宿,生动地感受到了社员们丰收的喜悦。
(没有采用常规的第三方叙述手法,而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增强了通讯的真实性。)
记者在暮色苍茫中来到车马店的时候,老远就听到里面传出庄户人爽朗的笑声和牲口的叫唤声。进店一看,宽敞的院子被进城来卖粮卖油的车辆挤得水泄不通。店堂里灯火通明,满屋子的人拉呱拉得挺热火。
(这段采用由远到近、由听到看的镜头语言,给人以电影般的画面移动感。)
车马店的老炊事员周二旦一边飞动着菜刀,一边乐呵呵地说:“俺在店里干了十多年,天天跟庄户人打交道。过去庄户人眉头上挽着疙瘩,如今,个个膘得脸上放光;那些年住店的,多数人拿的是红(高粱)黄(玉米)面窝头,舀两碗开水就着吃,现在可不一般了,拿着白面馒头还嫌不顺口,还要到街上买块豆腐割斤肉,打二两白干,人家就图那个美气哩!”
“那算啥美气!”坐在菜案旁的一位叫贾满贵的瘦高个老汉有点不服气地说:“上一次进城来卖公粮,俺把儿媳妇、小孙孙、老姑娘一齐拉了来,饭馆里的烧麦、馅饼、锅盔,娃娃们想吃的都尝遍了。服务员一算账,俺一次掏给他十几块。俺今年一家打了10000斤粮食,8000斤油料,光卖给国家的粮食油料就是10000斤,进钱3500块,那场面才叫美气哩!”
“贾大个子,如今你肚圆了,兜鼓了,可前几年记得你进城拉返销粮时,在店里光吃点窝头。”车马店服务员丁大叔“揭底”了。
这时,来自黄河边上十六股村的青年后生高兴宽接上话茬:“过去队里年年不分红。有次俺爹进城,说要领俺去开开眼。到了街里,一不敢进商店,二不敢进饭馆,兜里空空,怕看了眼馋。这回俺进城,一次就卖了3000多斤油料。”说到这里,高兴宽拍拍自己鼓囊囊的上衣口袋。
“小伙子买啥好东西了,叫众人看看。”不知谁这么说。高兴宽倒实在。他打开一个大大的包袱,里边全是衣服,有媳妇的,有妹妹的,有老父亲老母亲的,什么涤纶、涤卡、弹力呢,都是时兴货。青年后生说他还打算买台切面机,给村里人加工切面,让庄户人也能吃上城里人吃的饭。
(这几段是通讯的主体,作者采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通过对周二旦、贾满贵、高兴宽三个人物之间对话的描述,借用“眉头上挽着疙瘩”“膘得脸上放光”“就图那个美气哩”等接地气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农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喜悦之情)。
满屋子的人好像都是老熟人,越谈越起劲,越拉越高兴。车马店的火炕似乎也烧得分外热,更显得店堂里温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