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心得】泾川县东街小学语文教研组:解锁阅读密码 开启阅读之旅

教育   2024-11-27 07:04   甘肃  

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解锁阅读密码

开启阅读之旅


泾川县东街小学语文教研组教学研讨活动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语文阅读教学如同一片绿洲,为学生们提供了汲取智慧、丰富情感的源泉。李苦禅先生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近年来,我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阅读文件的精神,通过持续学习新课程理念,深化学校阅读教学内涵,根据统编教材编排意图,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以低、中、高学段的“快乐读书吧”为教研主题开展,系统地进行阅读指导课、阅读推进课和阅读汇报课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标提出整本书阅读任务群,从阅读能力提升来讲,它打破了单篇阅读的局限,可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文本世界中锻炼阅读理解能力。在知识积累方面,整本书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内容,它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于思维发展而言,整本书阅读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从文化素养角度看,经典的整本书承载着优秀的文化传统。阅读它们可以使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传承文化精髓。

依据以上对整本书任务群的理解,我校在历经近两年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安排于20日至22日进行“阅读导读课、推进课、分享展示课”教研活动。本次阅读教研活动中,我们聚焦于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与教师教学能力在学校营造良好阅读氛围,丰富学生阅读体验,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阅读是心灵的旅行,是智慧的启迪。本次语文教研阅读教学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仓库,更为他们的精神世界增添了无限色彩。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让我们携手并进,用阅读的力量点亮学生们的心灯,引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谨以此篇总结,作为我们共同探索语文阅读教学之路的见证,愿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学生们打开一扇通往更加广阔世界的大门。




以语言之趣味,激阅读之兴趣

——教研组阅读教学及教研活动心得


泾川县东街小学一年级语文备课组


阅读滋养生命,书香点亮人生。“整本书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践行新课标理念,探索高效的阅读课堂新模式,促进低年级段教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深度和广度的研思,引导低段学生博览群书,增长见识,在阅读中快乐成长,11月22日上午,我们一年级语文备课组的老师们,聆听了由吕小丽老师执教的《一只想飞的猫》阅读导读课。课堂上吕老师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思维的活跃,更让我门看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非常好的体现。听完这堂课,老师们发现有许多精彩之处:

第一,课堂环节的精心设计,环环相扣。

吕老师先引导学生关注封面,了解书的基本信息。其次,关注主要人物。通过题目来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接着,关注插图,回顾故事情节。然后,让孩子们走进文本片段,赏片段,从书中选取一个美好有趣的场景,通过反复读,表演读,激起阅读兴趣。在阅读中,吕老师引导孩子掌握读书方法:抓词语、读通顺;看插图,展开想象;想情境,读出有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看着、想着、读着……老师们听着孩子们的妙趣横生的回答、富有感情的朗读,好像眼前真的出现一只傲慢,看不起人的猫……最后她引导学生制定了阅读计划,保证学生读的有效,读得循序渐进。同时,她将爱惜图书的习惯融入课堂,激发学生乐读、爱读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吕老师的语言富有童趣,评价语具有指向性,整节课有序而高效。

第二,注重反复朗读。

好文章是用来读的好,吕老师引导学生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故事的内涵。

第三,吕老师富有亲和力,板书优美、条理性强。

语言精炼,幽默风趣,营造出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吕老师能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教学方法,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现故事内容,化繁为简,活跃课堂气氛;不仅如此,吕老师更是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对于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了及时的肯定。

导读是推动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手段,是整个阅读环节最重要的一环,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低段阅读课教学的方向:结合学情,把握趣味性、目标性、精简性和层级性,充分发挥导读课在学生兴趣激发、方法迁移、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教学效用,促进学生阅读品质的提升。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童年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阅读能够唤醒这种潜在的美好与神奇。在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

水韵潺潺润万物,书香幽幽沁人心。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整本书阅读的深远意义,明确了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路径与方法。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年级语文备课组的教师将继续聚焦对整本书阅读课的探讨,力争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让我们的教育一路书香,让我们的生命因书籍而更加厚重。



“悦”读点亮人生  读书照亮未来


泾川县东街小学二年级语文备课组


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二年语文备课组吕老师担任阅读导读课公开教学《一只想飞的猫》。《一只想飞的猫》是陈伯吹先生的得意之作,也被教育部推荐为二年级师生的经典童话故事。吕小丽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的设计和恰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如看封面、猜内容、精读精彩片段和请学生分角色对话等方式来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在教学效果方面,本节课达成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关于“阅读与鉴赏”环节的目标,包括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体会故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此外,教学设计还强调了通过图文结合、猜测和表演等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并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语。在讨论交流环节中,教师们深入探讨了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包括多元化的阅读材料选择、阅读引导策略和阅读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经验分享和互相启发。此外,教师们还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再次探讨如何将这些阅读策略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们在活动中获益良多,增进了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并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用所得,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然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阅读教学缺乏实践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不仅开阔了眼界,提升了教学理念和方法,还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师们将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阅读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教学研学同启航 笃行致远共成长


泾川县东街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组


本次教学活动以《村居》、《观游鱼》、《四时田园杂兴》、《牧童》和《溪居即事》五首古诗为主体,旨在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李老师在设计上别出心裁,将五首诗贯穿于一个主题“童真童趣”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每一首诗的内容,还能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整个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学生参与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明确。李老师明确了通过群文阅读感知“古诗里的童真童趣”这一目标,使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并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目标具体且可操作,符合小学阶段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2.教学内容适切。五首古诗在内容和主题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适合作为群文阅读的材料。每首诗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有助于学生全方位感知“童真童趣”的主题。

3.教学策略有效。李老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和诗句,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情境,有效的情景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并且图文结合利用多媒体展示诗意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诗意,提升了学习效果。

4.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小组合作学习是一大亮点,从合作探究到互动评价,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课堂讨论,讨论交流的声音洪亮悦耳,思维碰撞的愉悦溢于言表。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小组讨论环节,李老师参与其中,或提示指点,或解疑答难,或称颂赞许,更是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激发作用,使学生在愉悦的思维体验中,极大地释放出学习的激情。

5.教学方法践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解主题环节,李老师为学生提供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提醒学生知人论世。在自主理解诗句内容环节,提示学生借助课文注释。这些做法,不仅让学生掌握了预习方法,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问题探究环节,对于学生的答案有针对性地点评,既鼓励、激发了学生,又引导学生养成了语言表达规范与严谨的品质。

6.学科特色浓厚。李老师的这堂课语文味--“诗味”扑鼻生香。首先,这是一堂语文课,听、说、读、写,环环相扣,虽然创新地穿插了音频资料,也丝毫没有冲淡课堂香浓的语文味儿。同时,李老师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多样化朗读训练,通过个别读、小组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增强了学生对诗歌节律和韵律的感知,在师生的反复诵读中,更是将醇厚的语文味释放得淋漓尽致,尽显出语文教学的特色。

李老师的这堂群文阅读课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尝试,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教学策略,李老师成功引导学生走进了古诗词的世界,感受到了“童真童趣”的美好与温馨。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也会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群文阅读之“古诗中的童真童趣”

——群诗教学工作反思


泾川县东街小学四年级语文备课组   李亚娟


在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核心内容的阅读与写作便是重中之重,从之前的单篇阅读,整本书阅读,到现在特别火热的1+X群文阅读,也就是我们围绕一个主题选择一组内容上有关联的文章进行探究学习的教学活动,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帮助。11月21日上午,在学校教导处的统一安排下,学校领导班子及三四年级语文教师观摩学习了由李亚娟老师执教的群文阅读之“古诗中的童真童趣”,在本次童趣群诗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之处。

1.在教学优点方面,情境教学法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多媒体展示儿童户外活动的画面、动画视频,成功地将学生带入了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中。比如在讲解《村居》时,播放了孩童在草地上放风筝的视频朗读,学生们的眼神中立刻充满了专注,这使他们能更直观地理解诗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为理解诗歌情感和意境奠定了良好基础。

2.诵读指导也较为有效,整节课突出了以读为主的群诗阅读特点。从初读时的字音纠正,到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节奏,再到有感情地诵读,学生们在一遍遍诵读中逐渐体会到了童趣群诗的韵味。不少学生在诵读环节表现出色,能通过自己的朗读展现出古代儿童的天真活泼,这表明他们对诗歌有了一定的理解。

3.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思维碰撞。在理解诗意环节,学生们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分享自己对字词和诗句的理解。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4.群文阅读资料缺乏,从教学设计到群诗文本的整理再到课件的制作自己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为了体现阅读的真正价值,我选取的文本第一首是学生学习过的《村居》主要是想通过简单的学生熟悉的古诗,让学生去学习古诗的阅读方法,从而完成后面四首古诗,其中《四时田园杂兴》是下册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其他三首《观游鱼》《牧童》《溪居即事》自己也是第一次和学生一起阅读、学习,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多的去积累课外知识。学生普遍思维活跃,有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所以自己感觉学生为了能在今天活动中表现出色,都做了充分的准备,班上一些后进生,还有些性格内向不善表现的孩子今天课堂上也都勇敢、积极的去思考去发言。我个人觉得无论是我们之前的单篇阅读教学、绘本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或者是我们现在课标要求下的群文阅读教学,我们教师自身首先要重视起来,为学生创设环境,提供条件,推荐资源。其次是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在这一点虽然我自己也还不是很成熟,但我一直在努力的尝试和学习。

然而,本次阅读教学中由于是第一次尝试群诗阅读教学也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在课堂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深层情感时花费了较多时间,导致后面的拓展环节有些仓促。如在分析《村居》中儿童放风筝所蕴含的情感时,学生们的回答多种多样,我为了让他们更深入理解,引导讨论的时间过长。

2.在个体差异关注方面还有所欠缺。在教学过程中,部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迅速跟上教学节奏,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但一些基础稍弱的学生在理解诗句和体会情感时显得有些吃力,导致参与度比较欠缺。

3.由于自己也是第一次实践群诗教学,加上里面有三首古诗我以前没有读过有些陌生,还有现在记忆力大不如从前,所以导致教学思路不够清晰,还有心理素质不够强大,整节课都处于紧张状态,就连板书时手抖,书写不规范。

4.由于课前准备时课件进行了反复修改,导致课件中“忙趁东风放纸鸢”的风字被刷的不见了,细心地朱校长在课后给我进行了提示,这也反应了我备课时的粗心。当然,这节课肯定除了上述问题还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在这次研讨活动中能够得到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精心指导。

那么,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更合理地安排时间,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和研究阅读课教学的方法,也会积极向我们东街小学各位优秀的老师学习一些有效的、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方法,确保每个教学目标都能充分实现,让自己的阅读教学能力能更进一步。同时,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等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中真正学到一些东西,体会其中的乐趣和魅力。



聚焦整本书 唤醒阅读力

五年级“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说课稿


泾川县东街小学   成婉秋


阅读就像种下一朵花

一年读的是表面

两年读的是积累

五年读的是厚积薄发

一生读的是内心富足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单独列出,这表明了整本书阅读成为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走上了课程化的道路。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图书,制定读书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同时,教师更要发挥好引导作用,上好导读课、推进课和交流分享课。

不同于前一节导读课,本节推进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检查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解决阅读中发现的问题,发现规律性的知识,比如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情节内部的反复、固定的故事类型、相似的主人公和结局,而非具体的读书方法,因此在本节课中,应引导孩子多注重感受它的整体特点,以及它背后反映的民众传统心理,而不要去细致地分析文字表述。

整节课以“探寻民间故事的奥秘”为线,通过回顾所读的故事,交流印象最深的人物,讲述最喜欢的故事情节,对比阅读,顺其自然地让孩子明白民间故事人物特点鲜明,情节模式固定,愿望朴素美好等特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达人闯关大赛,交流分享读书感受。

2.通过研读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了解民间故事反应劳动人民生活、表达劳动人民愿望的特点。

3.通过比较阅读《一幅壮锦》《幸福鸟》《刘三姐的故事》,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的三段式结构让故事一波三折、便于老百姓口耳相传的特点。

4.讨论分享阅读成果展示的方式,为分享交流课做准备。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设置了四个学习任务,四个板块提出的问题,一步一步逐步提高难度,层层递进。

任务一:阅读达人闯关大赛

通过猜故事人物、搭配连线、给人物分类等方式对四大民间故事进行回顾。

任务二:交流研讨,发现共性

通过完成并观察学习单比较四大民间故事的共性,引导学生概括出民间故事反映民间生活、体现民间想法、寄托民间美好愿望的共同点。

任务三:对比阅读,探究结构

通过对《一幅壮锦》《幸福鸟》《刘三姐的故事》进行对比阅读,找出它们结构上的共同点——即民间故事情节组合中的“三段式”结构。

任务四:讨论分享阅读成果展示的方式

四、几点反思

读中推进课在阅读中起到的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比较难上的,既要检测学生前期的阅读成果,又要发现学生阅读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从而推动学生继续阅读。这节课我以引导学生从浅阅读到深入阅读为基点,以阅读方法为明线,探寻中国民间故事之秘为暗线两线相辅呈螺旋式上升,由浅入深。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在时间分配上前松后紧。由于前两个环节探究较细,导致对“三段式”结构的文本没有进一步进行深入拓展,也导致一部分阅读速度较慢的同学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第三个阅读任务。

2.以后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前后学习的勾连。民间故事篇幅较长,情节也比较曲折,但是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所以适合运用阅读策略单元学过的方法去学习,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低中年级学过的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应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梯度。

3.利用学习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该放手让学生质疑。在教学中,我应该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抓手,让学生发现文本中的共同点或者矛盾点,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4.评价方式较单一。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及时了解阅读不同阶段的形成性结果、掌握学生阅读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等,然后及时反馈、调整和改进阅读的推进,以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阅读推介会、阅读笔记或摘抄交流、阅读心得展示会、书评品鉴会等,还可以采用观察、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评价。

总之,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标形势下小学语文必须要深入研究的方向,我们在探索、在前进,相信不久的将来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传承民间故事  守护文化根脉


泾川县东街小学五年级备课组


今天有幸聆听了成婉秋老师执教的《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感触颇深,我们不禁为成老师的精妙设计和出色引导而赞叹。

在课前交流环节,成老师展现出了极高的教学智慧。她以亲切自然的方式开启对话,如同春风拂面,让学生们迅速消除了紧张感,积极地投入到交流当中。引导学生分享印象深刻的故事及感受,这一举措不仅成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还巧妙地了解了学生的阅读进度,为后续教学的精准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任务一“阅读达人闯关大赛”无疑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形式新颖且富有成效。“故事人物猜一猜”“故事人物连一连”“故事人物分一分”等关卡的设置,独具匠心。这些活动紧扣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中的经典人物,让原本相对枯燥的人物认知过程变得趣味横生。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极大地强化了学生对人物的记忆和理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为后续对故事的深入研读做好了充分铺垫。

任务二“交流研读发现共性”更是将课堂推向了一个深度探索的阶段。成老师以其出色的引导能力,引领学生对四大民间故事进行了细致梳理,并在 PPT 上展示优秀学习单,这种直观的呈现方式让学生一目了然。通过横竖比较,激发了学生们的思考欲望,他们思维活跃,踊跃发言,从人物性格特点、情节发展脉络等多个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老师的小结更是精准到位,将学生们略显零散的发现进行了系统的提炼和升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共性背后的原因。这充分体现了深度教学的理念,让学生不仅仅是知道了故事的表面内容,更能挖掘出其内在的规律和文化内涵。

任务三“对比阅读,探究结构”可谓是这堂课的神来之笔。成老师凭借自己敏锐的阅读洞察力,引入“三段式”结构这一重要概念。她以《一幅壮锦》《幸福鸟》《刘三姐的故事》为例,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清晰地理解了民间故事情节组合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成老师还巧妙地融入了中国文化中“三”的特殊意义,使学生在学习文学知识的同时,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任务四“讨论分享阅读成果展示的方式”,则为下节课的成果展示搭建了桥梁,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成老师给予学生广阔的空间去思考和选择,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决定展示的形式。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让他们对后续的展示充满期待,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拓展阅读成果。

此外,成老师在课堂提问上也表现出色。她提出的问题既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又充分照顾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对于学生的回答,成老师总是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即使学生的回答不够准确或完整,成老师也能以温和、耐心的态度进行追问和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思考。

在教学时间的管理上,成老师安排得十分合理。每个教学环节都紧凑有序,既没有出现时间过长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也没有因为时间过短而让学生感到匆忙和局促。在“交流研读发现共性”这一环节,成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让他们能够深入交流、相互启发;而在讲解“三段式”结构时,又能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关键知识。

同时,成老师善于运用多媒体资源,精美的 PPT 画面和生动的视频片段,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引导学生情感体验方面,成老师也做得相当出色。她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和恰到好处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与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产生共鸣,深切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真挚情感和深刻价值观。

观察整堂课,学生们的积极性始终高涨,课堂氛围活跃且有序。每一位学生都能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当中,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没有出现被忽视或游离于课堂之外的情况。这都得益于成老师出色的课堂把控能力和组织能力。

总的来说,这堂课目标明确,层次清晰,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积极思考。不仅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了知识和快乐,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如果能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时间,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相信这堂课会更加完美。

这无疑是一堂高质量、有深度、值得借鉴的阅读推进课,为学生打开了中国民间故事的神奇大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教学范例。期待成老师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继续创新,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课堂!



遇见群文  让阅读更美好

——观群文阅读教学示范课有感


泾川县东街小学   六年级语文备课组


教育是为培养人服务的,立德树人的核心在于“人”,在于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阅读是教育实现培养人的重要途径。温儒敏教授指出:“群文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新教材中,单片教学与群文教学是并存的。”群文阅读理念已在部编版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和使用中被广泛采纳和应用。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郑板桥题书斋联。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胜多。下联主张要“自出手眼,自树脊骨”,不可赶浪头,趋风气,必须自辟新路。成婉秋老师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现场,既有删繁就简的魄力,又有领异标新的格调,读后受益匪浅。

 “民间故事是生长在中华大地的一朵花,他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新疆的阿凡提,西藏的羊卓雍措,西安的大雁塔、华清池……”在老师这样娓娓道来的开场白里,学生缓缓走进今天的群文阅读课。观成婉秋老师执教的《中国民间故事》群文阅读推进课,如同欣赏一场盛宴,感受颇深。

一、 搭建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支架。

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我们看到这个支架的应用,特别是一种思维导图和表格的运用,可能是这类课例的特征。成老师在分析四大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时就设置了表格,很好地运用了支架来实现在阅读过程当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再来看见建构过程。能很好地使用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引领学生聚焦议题指导学生进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

二、 站在大语文观的角度看“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其实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但像群文阅读那样,一节课容纳三五篇同一议题下的篇目,对于我们目前的教学来说,仿佛仍是一道不能轻易逾越的高墙。我们仍习惯按一篇一篇课文顺次教学。用“群文阅读”的理念来看,我们完全可以尝试打破原有的教学框架,增加学生每节课的阅读篇目,从改变阅读材料和阅读策略两方面入手,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本节课成老师选取了《幸福鸟》《一副壮锦》《刘三姐的故事》三篇文章,这些文本互相印证、互为支撑。成老师设置了具有整合性,层次性的课堂活动和任务,引领学生感知、理解、感悟民间故事三段式的结构特质、相似的情节模式,使学生的思维直抵文本内核。引导学生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阅读不是为了寻找标准答案,而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可能性……让我们做民间故事的传承者,让民间故事在我们的口耳相传中,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成老师铿锵有力的声音仿佛就在耳畔,阅读的种子早已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探索阅读教学的脚步从未停止,筑梦我们在路上。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创造好教研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泾水教苑
搭建教研平台,深化教学改革;交流教育思想,引领专业成长;展现教师风采,促进学生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