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个病人,女,36岁,皮肤湿疹,瘙痒难耐,脸上也有些痤疮,困扰了她好几个月。这些湿疹在外侧手阳明大肠经上特别明显。
老师摸脉后说,两边寸脉浮取都无力。要想治好你的皮肤病,需要加强你的心脉功能,不然的话,湿毒就排不出去。原来寸脉主上焦,主外,心脉不够力,整个皮肤表层湿浊就难以排出去。
古书里说:“心布气于表。”这五个字已经告诉我们,治疗表面皮肤疾病,离不开治心。
老师用银杏叶、红景天和火麻仁、猪蹄甲两组药,把心和小肠合在一起治。
病人排便细少、黏湿,说明心脏把热力下注小肠的功能减退,这两组药正好助心排浊于小肠。
病人大便有些黏,是因为大肠有水气,水气不化,皮肤湿疹也退不了。
除了把心经的力量引到小肠中外,接下来还需要把大肠中多余的水气渗利到膀胱中排出去,只要病人排便能够成形、不黏腻,皮肤病就好得快。针对这点,老师又用了两组药,羌活、独活,炒薏苡仁、泽泻。
羌活、独活,从风气的角度把水吹干;
炒薏苡仁、泽泻,从湿气的角度把湿浊从大肠渗利到膀胱排出去。
《内经》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气化则能出矣。”用羌活、独活,加上炒薏苡仁、泽泻,正符合膀胱的生理功能。
羌活、独活是风药,管气化的;炒薏苡仁、泽泻是渗湿利湿药,管膀胱出水的。
这四味药,一合在一起,就是《内经》里说的,“气化则能出矣。”
这四味药也是升清降浊的思路。羌活、独活,风药引清气上升;炒薏苡仁、泽泻引水湿下走。
昨晚大家一起尝了羌活、独活的煎药。第二天起来,王蒋说,大便是近来最干爽的一次。我们自己尝药后,就知道羌活、独活确实能够把肠道中的水气化开,大便干爽,皮肤湿疹就好得快。
病人脉神气不够,所以瘙痒迟迟不愈。老师又加入参附龙骨牡蛎汤,助身体元气下纳,也把水湿往下收。
大凡皮肤病日久,瘙痒难愈,他的神气都会处于虚浮散乱状态,这参附龙骨牡蛎汤能够把散乱虚浮的神志往下敛,往命门里面纳。
◎上下不一应从下,
表里不一当从里
朱良春老师曾提到治疗疑难杂病,要特别注意用这句话,即“上下不一应从下,表里不一当从里。”
用这句话来看老师的处方,就更能理顺了。病人头面湿疹烦痒而手脚却冰凉,是上面有虚热,下面有沉寒,所以用参附龙骨牡蛎汤,把虚热收下来,这叫“上下不一应从下”。
病人皮肤湿疹是表皮的问题,而大肠有湿,小肠有积,则是里面脏腑的问题,皮肤的湿浊要通过膀胱、大小肠排泄而去,这就是老师用火麻仁、猪蹄甲、炒薏苡仁、泽泻的道理,这也叫作“表里不一当从里”,治皮肤病要通里面的大肠。
从这两句话也可以看出,为何病人经常用清热泻火的药,还有皮肤外用抹膏都治不了,因为她从上治而没从下治,从表治而没从里治。
老师还加入炒白术一味药,白术生用重用可以通大便,炒用则可以助脾化湿气。
脾功能健运了,不用刻意去化湿,湿气就会自动被脾脏利用起来。
方子为:红景天15克,银杏叶15克,火麻仁20克,猪蹄甲10克,羌活8克,独活8克,炒薏苡仁25克,泽泻15克,红参15克,附子20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炒白术20克。3付。
病人复诊时说,为什么吃药的时候皮肤好些,不吃药的时候皮肤又痒得难受。
老师说,你有没有喝牛奶,吃鸡蛋、花椒、辣椒与海鲜呢?
病人说,有的时候会吃一些。
老师说,药只能管住你的病,不能管住你的嘴。病从口入,就怕你不忌嘴。
推荐阅读:
长按识别
关注我们
(问询、投稿、版权等请微信:13810949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