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到巴塞罗那,还是13年前。
英国留子三部曲:做新东方大厨、挠头赶due、欧洲到处旅游。彼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十多年后自己会成为中欧上空的常旅客,交了论文就跟同学一起拽着行李搭乘着超便宜的欧洲廉航,到了阳光遍地的西班牙。
第一次来就被高迪狠狠圈粉,有关建筑有关艺术与生活的体会完全被颠覆。在格拉西亚大街上来回穿梭,沉醉于巴特罗之家马赛克的色彩,被米拉之家的线条迷倒,午后喝完Sangria挂着红彤彤的小脸走去海边吹海风。
一不留神,日子竟然就过到了35+。再次飞巴塞前,刚把10岁150cm的女儿塞进寄宿学校,拽着行李箱火急火燎赶到伦敦希思罗机场。不知道是对于这场旅行的期待,还是对于重新去走青春的路悸动。
在巴塞短暂停留完成了工作,就飞去了此行的主要目的地,被地中海拥入怀中的马略卡小岛。这座小岛是身处北方的英国人德国人的度假胜地,全岛遍布着的上百个果冻海湾和一年300天的阳光,叫人无比向往。
🌞
上岛的第一站,去了大名鼎鼎的Zel Mallorca酒店,这里本是纳达尔参与投资的网球营官配酒店,结果因为它十分出众的风格与氛围,成为了岛上时髦男女的家外之家。
马略卡的日出特别晚,每天八点出头才姗姗来迟。但是却恰到好处地,伴随着我每天的早餐时间。在靠沙滩的地方选一个舒服的角落,在无比丰盛貌美的食物里挑选出开启一天元气的能量,伴随着一阵阵的海浪声,沐浴在微微发热的晨曦中,身心无比惬意与放松。生活里的琐碎、工作中的紧迫,荡然无存。
怪不得欧洲人会“歇夏”,在整个夏天,欧洲人是“无心工作”的状态。不是在度假,就是在去度假的路上。这般全民松弛感,在马略岛也算是切身实地地明白了。
🌊
马略卡岛在中国的社交网上出圈,是因为它数以百计的果冻海海湾。
跟我们在三亚喜闻乐见的长长沙滩不同,它的海湾线有很多礁石与悬崖,在礁石与悬崖之间,会出现类似避风港一样的小海湾,几乎每个小海湾都会有那么一块沙滩。海湾里的海水清澈见底,蓝到透心,所以中国网友就贴心地称它们为“果冻海”。
十月的海水已经有些凉,但是欧洲人才不会管这些。拖家带口往海里泡。泡累了就拿本书在沙滩上或倚或靠。其他都没那么重要,晒太阳才是正经事。
(要说不说,马略卡后劲真的大。此时在伦敦家中码字的我,看着小岛的照片,心里充满了分离的失落。虽然今天的伦敦是晴天,但就嫌它阳光不如西班牙的烈~)
每天我都在嚷嚷着要去海边的餐厅吃最新鲜的🦐和🐙。紧实Q弹的口感,只需要佐一些盐和胡椒,就香得忘乎所以。以至于临走的时候,我都要买绘有鱼和章鱼图样的食器带走。我喜欢用物件去纪念事件。
年轻的时候活希望和未知,有了一定的阅历更多是在活回忆。
我跟爱人说,这是我的圆梦之旅。年轻的时候只身一人在海外留学,看到了从未见的美景、艺术、人文,体会到了不曾有的感受,却又好像缺少了一份共鸣与见证。“欧罗巴这么美,一定要带未来的爱人来看看。” 可工作婚姻育儿,一晃十多年,我这个超爱满世界跑的人,竟然有十来年都没有重返欧洲大陆,自己也感到惊讶。这次,是在中年的皮囊下揣着原来的少女心,伴着日出撞见日落,虽然不再是懵懂的样子,但多了很多珍惜与来自中年的决心。
来自人生的编排与生活的循规蹈矩,已经差点让我忘记了年轻时候想要全世界多看多走的美梦。暗暗决定,往后要多多给自己留时间空间,好好养自己,把曾经的触角重新激活,在可以去探索的年华里,更好地尽情地生活。
有些感受是相通的,那天落日余晖散去,我们自驾回酒店,周围是马略卡岛上特有的大片农场,橄榄树的树影从身边刷刷掠过,车里播着90年代的港星老歌,吟唱着人生起伏际遇,感觉到爱人在旁悄悄感动落泪... 伸手摸摸他扶方向盘的手背...
“谢谢”,是我们人到中年后,经常提的一句。
🌄
当人身处自然界,感官被打开,心胸充盈着更自由的体悟。有一种随意你引领的默许。
于是那天,遇见了惊天壮阔的日落。
当天早晨看天气,屏幕上挂满了“大风”的标志。走到海边一看,高大棕榈树的叶子都恨不得能被吹掉,海顿时汹涌出狂浪。
于是在古城里悠哉了一天。回来的时候,找车位,不知道怎么就在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宽阔的海域,而太阳就那么慷慨地照红了整个海岸线。几近落日时分,堤岸上坐满了顶着狂风等壮景的人们。
我悠然记起了我8岁那年,妈妈第一次带着我在秦皇岛看日出。很早很早起床,在海边等待着太阳从海平面上跃上来。家里到现在都还有我用手心托着那颗浑圆的日出的“艺术照”。在我的生活里,母亲一直在用心给我很多新的人生体验,支持着我把所有想做的事情落地,她雷厉风行的做派多少也影响着我的行动力,她在我小时候留下的动作多多少少也在我成为母亲后成为了我养育小朋友的基本操作。
这个日落,大概是我有限的人生里看过最狂野壮阔的。海浪呼呼啸啸地拍打,太阳放肆而热烈地照耀。在风浪的巨大响动里,内心升起了对自然的敬畏。
人在其间,多么渺小与可爱。
⛵️
本想包艘游艇出海,没料到马略卡有自己的出海方式:自驾。
来自大陆的人儿,被西班牙岛民阿古斯哥指导了5分钟,一句enjoy,就给我们推向了深海。第一次用这种方式驰骋在蔚蓝地中海,迎面而来是璀璨而温柔的波光粼粼。
十月的太阳有柔软的暖和,放下锚,把小船停在海中央,躺在甲板上,随着一阵一阵的浪晃动,就好像躺在婴儿的摇篮。
事情在一个多小时后的午后,变得有些不简单——拉锚上来的时候,怎么都拉不动。海面的风不知何时也变得大了起来,小船被吹的左右转动,但就是起不了锚...... 这下可真是精装朋友圈,毛坯人生了。
大陆人在船上手足无措,于是我们想起了阿古斯哥,紧急打给他,他二话不说“半小时后我会找到你们”。这半小时,跟前面的半小时,可真是天壤之便的两种计时系统...用毯子裹住自己,坐在小船的一角,简直就是荒岛求生的时刻。在见到阿古斯哥开着他风驰电掣的小艇的时候,就差走上去握住他的双手了,“你是人民的英雄”。
有点小惊险的体验,这下就更忘不掉了。不抛锚的自驾,便显得平平无奇了(bushi...)
🍷
喏,到西班牙呢,肯定逃不过它的美食了。特别是这半年我常驻黑暗料理国度英区,到了西班牙,那是必须吃个够的。
那天本准备去马略岛上的古城Palma逛逛,结过在街口看到一个非常漂亮的风车。便被吸引,往那边走去。
咦,走近一看,风车下面竟然有一个像咖啡厅的店。探头探脑推开门,结果被里面一位女生叫住了,“快来快来”~
她介绍说这里几百年前是一个磨坊,现在就改成了她的厨艺工作室。她正在炖牛肉+和面呢,因为中午要有一个厨艺活动。
她小小的身体,脸上挂有大大的笑容。超级热情地跟我们讲她多么享受这个工作室带来的幸福感,说餐桌可以成为把大家从东南西北拉到一起的力量,一起做美食一起享用,一起聊生活一起干杯。她说“I work I smile”我一边工作一边笑,每天都很享受。
我们完全被她的快乐感染,驻足了好久。
路上我们还在讲,都说欧洲人自带松弛感,没有无意义的卷,因大家可能深知一起卷就是都不卷,毫无意义的你追我赶,搞得精疲力尽。大家可以赞扬多种领域的幸福感,多种形式的生活方式,尊重彼此,留给每个个体感知生活的空间。
最近我也在网上刷到很多不同的家庭选择去其他国度生活的范例,有去新加坡的,有去加拿大的,有到西班牙的。会面临在国内亲友的各种质疑、反对,但谁说幸福只是一种模样,生活也不仅是统一的标准。
我爱吃章鱼,你爱吃牛排。
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想到哪里说到哪里的欧罗巴游后手记。至此中年女生已回到英区生活,明天又要去伦敦开会,为我们寒假插班项目张罗细节。
祝您好眠,我新新旧旧的读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