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打卡朱令案的第327天,愿朱令的在天之灵可以得到安息,愿我们所有人都能位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努力奋斗!
本文内容大部分取材于公众号“朱令我们在一起”,大家可以去这个公众号阅读,这个公众号的作者一直在位朱令发声,希望我们向他学习,不要气馁,一直坚持下去!直到为朱令沉冤昭雪的那一天!
这位作者十年如一日,始终在为朱令案发出呐喊。他让我们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事情值得我们坚守,总有一些人值得我们为之付出。他告诉我们,不要气馁,哪怕前路漫漫,也要勇往直前。
这份坚定的信念,这份不屈的精神,让我们深感敬佩。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他从未放弃,始终为朱令沉冤昭雪而努力。他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让我们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让我们向这位作者学习,学习他的坚韧不拔,学习他的勇敢担当。在追求正义的道路上,我们携手同行,共同为朱令案发声,直到真相大白,直到朱令沉冤昭雪的那一天。
朱令父母于2024年4月15日向最高人民检察院递交了《侦查监督申请》,请求“对朱令被投毒一案侦查过程中有关部门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对其提出纠正意见或者检察建议并督促其对该案继续侦查”
在朱阿姨提交的《侦查监督申请》中提出,有关部门的侦查行为中存在一些违法之处:
第一、 “结办”案件违法。
第二、没有认定犯罪嫌疑人与事实不符。
第三、解除对孙某的出国限制并为其变更身份信息违法。
第四、以缺少“直接证据”为由不作为,于法无据。
朱令父母。
2024年10月29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等4人面见朱令父母,当面答复朱明新侦查监督申请主要内容如下:
1. 经过查阅案卷材料,并没有发现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之所以有领导批示,是因为案件影响大。
2. 本案没有撤销案件,“结办”案件并非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实际上是无法侦破而挂案。
3. 孙维曾经被认定为犯罪嫌人,没有解除其犯罪嫌疑人的手续;
4. 侦查机关有解除其出境限制的手续,依据是两高两部的有关规定;
5. 对于孙维改名孙释颜和出生日期,侦查机关是知道的,但是否符合户籍管理的有关规定,不在检察院侦查监督的范围;
6. 检察机关认为将孙维作为犯罪嫌疑人移送审查起诉需要证据确实充分,现有证据不能达到这一标准;
7. 清华毒物管理不严导致其他人也可能获取铊盐、朱令还在校内有其他活动地点、除了同宿舍人员还有其他人员也可能进入其宿舍等事实,都不能排除其他人投毒的可能;
8. 贺敏博士的实验证明朱令94年8月开始中毒,但现有证据只能证明孙维94年11月开始接触铊盐,所以该证据不能推动案件;
9. 案件是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受理,今天当面答复并没有书面答复,符合《人民检察院办理群众来信工作规定》,家属要求的话可以出具书面答复。
朱令父母当场回复如下:
1. 其他刑事案件并不需要领导批示也没有“结办”手续,本案明显受到权力干预,领导批示“结办”案件导致案件无法进一步开展。
2. 孙维被认定为嫌疑人,如果没有解除其嫌疑人身份的法律手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规定,不得允许其出境。
3. 孙维作为犯罪嫌疑人,其更改姓名和出生日期将对案件侦查带来困难,有可能导致其逃避侦查,侦查机关明知仍允许,是渎职行为。
4. 虽然批准孙维更改姓名和出生日期属于行政管理行为,但是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也应就此事进行调查并就发现的违法行为转交有权机关处理。
5. 尽管从每个因素看存在其他可能性,但是将所有作案必要的因素综合起来看,只存在一种合理的结论,就是孙维是唯一的嫌疑人,并不存在其他的合理怀疑,这已经达到了移送起诉的要求。
6. 94年8月虽然是暑假,但清华有小学期,朱令还是在校内中毒,而且也不能排除孙维盗取实验室铊盐的可能。
7. 要求书面答复。
2024年11月8日,朱令父母在网络公布《侦查监督申请》全文。这份文件,不只是一纸文书,它承载着他们无尽的坚持与深切的期待,是他们为女儿朱令寻求正义道路上的一次重要战役。
这份《侦查监督申请》的背后,是朱令父母多年来不懈的努力,是他们面对重重困难时的不屈不挠。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凝聚着他们对公正的渴望,对真相的追问。然而,这份充满力量的声音,在网络上仅仅存活了几小时,便如同夜空中那瞬间绚烂又迅速消逝的烟火,被依法下架,从公众的视野中悄然隐去。
那一刻,我们见证了朱令案历程中的又一次波折,感受到了法律的严肃与无情。同时,这也无情地折射出朱令父母内心的无奈与坚守。他们的坚持,虽然遭遇了暂时的沉默,但那份为女儿寻求公道的决心,却如同深海中的灯塔,虽遭风浪,依旧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这一天的经历,虽然令人感慨万千,但它也再次提醒我们,正义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朱令父母的行动,是对我们的一种激励,告诉我们,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信念,就应勇往直前。
2024年11月11日,朱令父母收到北京人民检察院的正式书面答复如下: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群众来信回复函
朱明新:
您好!2024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将您的侦查监督申请交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办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依法调取“朱令令铊中毒案件”侦查卷宗、询问相关人员、走访相关单位,全面开展监督审查工作。
经审查,1994年12月、1995年3月,朱令令先后两次因突发富腾、眩晕等症状入住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治疗。1995年5月2日,确诊为铊中毒。同年5月5日,公安机关接到报案,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采去了当时条件下的各种形式侦查措施。审查中,未发现公安机关存在侦查违法情形。
检察机关办理侦查监督申请事项,始终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责任。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看到了这里,大家感觉事情结束了吗?
没有!远远没有结束!!!
这个事情在没有水落石出之前,并未画上句号,悬念依然悬而未决。在这个扑朔迷离的案件中,孙维时最为关键人的物,但是她却始终不敢回国,就连孙维母亲去世,她都不敢回来。
图:孙维母亲。
我们难道不心生疑惑吗?
孙维是这个案件的最大嫌疑人,为何在朱令中毒两年之后,才首次接受公安机关的传唤?
朱令是在1994年的寒冬,在清华大学的宿舍内遭遇了不幸的中毒事件,这场意外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震惊了全国的大学校园,也震动了整个社会。
图:孙维改名为孙释颜。
然而,让人更为震惊的是,作为案件中的唯一犯罪嫌疑人,孙维直到1997年才首次接受了警方的审问。这场审问,如同匆匆而过的流星,仅仅持续了几小时,孙维便被无罪释放。
这样的处理方式,对于期待正义的人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在他们的眼中,这样的司法程序似乎显得过于草率,让人不禁质疑其正常性。朱令的遭遇本就令人痛心,而孙维的审问过程更是让人感到困惑和不满。在追寻真相的道路上,这样的转折给人们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让原本就复杂的案件更加扑朔迷离。
在这个世界上,公道自在人心。正义的天平或许会暂时倾斜,但天道轮回,善恶终有报。我们始终相信,真相的大白总会到来,相信在那一天,所有的疑问都将烟消云散。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我们心中的疑惑愈发浓厚。孙维一个背负着重重疑点的名字,为何能在案件中迟迟不被追究?是她真的无辜,还是另有隐情?这一切,都让人感到不解。然而,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正义的信念始终未曾动摇。我们坚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真相终将水落石出。
在这个案件中,朱令的遭遇令人痛心,孙维的行为令人费解。但请相信,世间的公道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人心的善良也不会因为黑暗的笼罩而熄灭。我们期待着真相大白的那一天,期待着正义的阳光驱散所有的阴霾。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我们要保持信念,相信法律的力量,相信国家的公正。尽管道路坎坷,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终会迎来光明。而这起案件,也将成为检验我们法治进步的试金石。
朱令案一日不破,就如同一道深刻的疤痕,刻在法治的尊严之上,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耻辱。这个案件,不仅仅关乎一个年轻生命的冤屈,更关乎整个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与信仰。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孙维作为案件的关键人物,至今未能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这份逍遥法外,是对法治精神的公然挑衅。因此,我立下誓言,只要孙维一日得不到惩罚,我便会如同一个忠诚的守望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地打卡谴责,不休不止。
这份坚持,不仅仅是对朱令案的关注,更是对法治尊严的捍卫。我深知,每一个谴责的声音,都是对正义的一次呼唤,每一次打卡,都是对法治信仰的一次坚守。我们不能容忍法治的尊严被践踏,不能让无辜的受害者家属在痛苦中徘徊。
在这个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的世界里,我的打卡声或许微不足道,但它承载着对正义的渴望,对法治的信任。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终有一天,真相会水落石出,正义的曙光会穿透黑暗,照亮每一个角落。
那一天没有到来之前,我将不会停止我的脚步,不会放下我的笔。朱令案一日不破,法治的耻辱便一日不除。孙维一日得不到惩罚,我的打卡声便一日不会停歇。这是我们共同的信念,也是我们对法治最深沉的期待。
为保证文章存在,我关闭了留言,希望大家遵守网络安全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