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是胎儿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并未将胎儿胆囊检查列为产前超声的必查项目,但严重的胆道系统疾病会对新生儿预后造成重要不良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超声医生开始重视孕期胎儿胆囊的检查。作为临床医生,面对产前超声描述的各种胆囊异常该如何解读并制订合理的诊治方案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期笔者将总结几种常见的产前超声胎儿胆囊异常的解读及处理,供各位产科临床医生参考。
胆囊强回声
胎儿胆囊内见单个或多个强回声,通常发生在孕晚期,与胎儿胆道结构异常,母胎血型不合,部分药物影响等有关,一般预后良好 [1]。
胆囊强回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
① 孤立性强回声团:超声表现为胆囊内孤立强回声,形态规则,可随体位改变移动;
② 多发性强回声:胆囊内见多个颗粒状强回声,可堆积成团,随体位改变移动;
③ 胆囊内沉积性回声:胆囊内见带状或团状中等回声,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胆囊强回声通常预后较好,孕期无需特殊干预。
一项研究随访了 22 例孕期胎儿胆囊强回声孕妇,17 例出生后随访患者中 9 例胆囊强回声自行消退。2 个月到 4 岁时 22 例均未出现胆道发育异常的疾病 [3]。
胆囊偏大
胆囊增大指在胎儿腹部横切面获得胆囊最大切面,测得胆囊的长和宽或胆囊面积超过同孕周 2 个标准差,最常见于孕 20~24 周。孤立性胆囊增大,一般预后良好。但应注意筛查是否存在其他脏器发育异常,必要时应完善产前诊断以评估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发育异常等系统性问题。仅就目前研究报道看,胆囊增大与胎儿染色体异常或特定解剖学畸形相关性不大。目前普遍采用的胎儿胆囊大小测量源自 Goldstein 等对 183 例孕妇胆囊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表 1 不同孕周胎儿胆囊长径与横径的测量值 [5]
表 2 不同孕周胎儿胆囊面积和周径测量值 [5]
胆囊未显示
胎儿胆囊自孕 4~5 周开始发育,在孕 7 周左右形成。孕 10~11 周仅是一个实心结构。孕 12~14 周后,胎儿肝脏开始分泌胆汁,胆囊才逐渐开始发挥储存胆汁的生理功能。
一般来说,在孕 14 周后,可以通过 B 超观察到胎儿胆囊。其中,在孕 18 周前,胎儿胆囊位于肝内,被肝叶遮盖,B 超可能不易发现。但在 18 周后基本暴露于肝外,在 21 周后则处于肝下位置。到了孕 32 周后,由于胎儿胆囊具有收缩功能,B 超显示率有所降低 [6]。
产前 B 超胎儿胆囊未显示,可能与胎儿孕周尚小,体位原因导致 B 超扫查未见胆囊。这时,应多次全面扫查以明确是否确为胆囊不显示。当确诊胎儿胆囊未显示后,要注意筛查是否存在其他脏器发育异常或超声软指标。
孤立性胆囊不显示往往预后良好,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相关性较小。大部分在复查时可以看到胆囊或胆囊发育不良(预后良好)。
非孤立性胆囊不显示,要注意完善产前诊断,通常需行羊水穿刺,来排除是否合并胎儿染色体异常,是否为囊性纤维化等致命遗传病,也可以通过羊水中 γ-谷氨酰胺转移酶的测定协助诊断胆道闭锁。在孕 17~22 周,羊水中低水平 γ-谷氨酰胺转移酶结合胆囊不显示预测胆道闭锁及囊性纤维化的灵敏度约 80%,特异度约 96%。在孕 22 周后,该指标的预测价值降低 [7]。
总结
随着医学超声技术的进步,产前 B 超中胎儿胆囊的筛查越来越受到关注。不同种类的胆囊异常应采取不同的诊治措施。作为临床医生,我们既要发挥产前 B 超对疾病的提示作用,也要避免过度判读甚至过度治疗,引起孕妇的焦虑。
作者:庄研
策划:sober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投稿及合作:zhangshengmei@dx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