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梓灵,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德语专业本科生,保研至人大外院攻读德语语言文学,现为外国语学院2022级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本科期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文艺联盟视觉创意部部长、德意志兰社团会长、2021-2022年朋辈学业咨询师等职务。曾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团学骨干、学习学术类一等奖学金等荣誉奖项。
写在前面
2018年的夏天,我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怀着对语言和文学的憧憬与向往,我进入了人大德语系。从本科到研究生,我在人大外院的6年,是奋斗不息的6年,是情谊绵长的6年,是硕果累累的6年。
专业学习与能力提升的“进行曲”
“致广大而尽精微。”德语系的专业课程非常丰富,涵盖“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在基础德语课上,我从学习ö、sch、pf等发音开始,踏上了德语语言学习之路;在精读课上,我结识了为情为己为时代所困的少年维特、探访荷尔德林笔下的“蓝花”;在文学课上,我与巴洛克、狂飙突进、浪漫派、唯美主义等时期代表作家展开跨时空对话;在国情课上,我对远在欧罗巴大陆的德语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发展现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德语系的学习改变了我过往对语言学习的浅薄认知——语言学习不应只是抄单词、背课文、做阅读,文学与文化才是语言这把“金钥匙”所应开启的大门。
德语系的课程设置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此过程中,每位同学的进步与成长都“有迹可循”、清晰可感。从大一时的“听不懂、说不出”,到大四时通过德语专业八级考试,并能够独立完成篇章翻译、会务口译等进阶任务,本科四年的专业学习,让我从德语“门外汉”逐渐变成“内行人”。在此过程中,我的语言掌握能力全面提高,逐渐成长为能应对多种场景、胜任不同任务的“多边形战士”。
多元活动与学科竞赛的“交响曲”
在结束初高中阶段以学习成绩为导向的应试教育后,人大德语系开放创新的教学方式和灵活包容的教学理念让我惊喜而感动。
在本科期间,与知识学习相伴的始终是丰富多元的活动。在课堂上,我们或出演《浮士德》的经典桥段,或扮演每日主播进行时事新闻播报,或走进歌德学院观看戏剧表演,或自导自演毕业大戏《课堂作业》与《轮舞》……一项项活动不仅帮助我提高了专业能力,更极大丰富了我的学习生活,成为大学期间一段段闪闪发光、令人难忘的记忆。
同时,德语系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科竞赛机会,帮助我们以赛交流、以赛促学。让我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大二时代表学院参加第十六届京津冀地区高校德语演讲比赛。当时,我学习德语不到一年半,对于比赛缺乏自信,存在较强的畏难情绪和“本领恐慌”。德语系老师们不断帮助我修改打磨演讲稿、传授演讲技巧,让我不断建立自信、做好了充分的参赛准备。最终,我在比赛中以全场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二等奖,这次演讲比赛不仅使我的德语口语得到了显著提升,还让我掌握了许多演讲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坚定了我学好德语的决心和自信。凭借着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高水平平台,以及德语系老师们的专业指导和无私帮助,我陆续参加了多项德语学科竞赛并取得一定成绩,包括“永旺杯”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德语交传组的三等奖、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德译汉的二等奖,以及“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的金奖等。这些比赛不仅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还在备赛和参赛的过程中推动我不断学习,取得了持续的进步。
此外,丰富多彩的专业实习也构成了我的大学学习的重要版图。大二时,正因比赛获奖的缘故,我成为了外研社德语部的实习生,在长达一年的实习工作中,我锻炼了工作实战能力、丰富了自身知识储备,综合能力和素质得以快速提升。大四时,依靠在人大德语系积累的坚实的口笔译功底,我顺利通过了GIZ(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的选拔考核,成为工业贸易部门的实习生,协助为中德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牵线搭桥,推动双边经贸领域对话交流。不同的实习经历让我接触到了不同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氛围,也帮助我在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方面明确了方向。
严谨专业与温馨有爱的“协奏曲”
在人大外院学习了6年有余,每当我踏入明德国际楼,与德语系的老师们促膝长谈时,总能感受到一种“宾至如归”的温馨。老师们对待科研与教学严谨认真,授课时专业耐心,对待学术精益求精,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为我们树立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先锋榜样。与此同时,老师们友善温柔,对待学生开放包容,能够轻松融入学生之中。正因如此,德语系的课堂总是格外生动、充满活力,无论是圣诞节的Weihnachtskalender(圣诞日历)活动,还是写作课上别出心裁的关卡任务学习,亦或是那些“随机掉落”的场景表演,德语系始终洋溢着自由融洽的氛围,充满了家一般的温暖。
写在最后
六载光阴,六载学习,六载成长,六载陪伴。感谢学校提供的宽广平台,感谢外院的一路相伴护航,感谢德语系老师多年如一日的悉心教导,人大外院所教给我的,远不止一门外语本身,更是挺膺担当的信念、严谨治学的态度、自信自立的品格、开放包容的个性,这些品质将使我受益终身。
现在,再次行至人生的岔路口,我也将在明年开启下一段旅程。倘若时间倒流,我想,我还是会像2018年的夏天那样,来到中关村大街59号,走进明德国际楼,与人大外院德语系共赴一场属于语言与文学的浪漫。
编辑:刘诗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