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年恰风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新华社《瞭望》周刊推出中英文特辑专刊《百年岐黄 逐梦一流》,深入讲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广中医力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100周年系列
广中医:杏林师说
国医大师周岱翰获授“南粤楷模”荣誉称号
“医者,所以从善养心济人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果两种身份兼而有之,则被寄予“上医医国,先觉觉民”的厚望。
一百年前,在“全盘西化”的思想浪潮中,在“漏列中医”的教育危机下,广东慈善机构、商会、药行等社会贤达,携手共济、力挽狂澜,创办了广州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广中医)的前身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从此,绵延数千年的中医药理论正式进入现代课堂。
一百年后,面对“上医医国,先觉觉民”的校训,广中医的教师们重新诠释先贤的教诲——上医医国,要求医者不仅要有济世救人的大医精神,还应有胸怀国家、矢志为民的胸襟和情怀;先觉觉民,强调发展中医药事业要有先觉思想,要与时俱进,与现代文明和现代科技相结合。
跨越百年,尤其是当中医药现代化成为国家战略,先辈们的这一办学思想更显活力。如今,一代又一代广中医人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其中不乏远渡重洋、学贯中西的人才。他们说,正是看到了医学发展的前沿科技,了解了西医的局限,才更明白中医药学是开采不完的知识宝库。
医者医心 师者用心
免疫疗法、CAR-T细胞疗法、靶向治疗、液体活检、纳米药物、光动力疗法、基因编辑技术……在全世界为攻克癌症持续投入最大的热情、动用最先进的技术时,西医们不得不承认,仍然没有哪一种技术可以彻底治愈癌症。
面对此情此景,作为中医肿瘤学学科奠基者之一的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已83岁高龄的周岱翰,时常引用美国医学博士、呼吸科医师爱德华·特鲁多的格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周岱翰的诊室里晚期癌症患者不计其数,面对那些已被宣告“治疗无效”的患者,他总是用放松、柔和的语气,劝说他们好好吃饭、保持好心情、提升免疫力。周岱翰说“中医重视身心并治,很多癌症患者因为害怕、忧虑,吃不下东西,以致加重了病情。医生在对付肿瘤之前,首先要医心。”
1968年周岱翰从广中医毕业后来到农村,目睹很多肿瘤病人备受病痛折磨。回到广中医后,他便着手研究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方法。他不断总结名老中医经验撰写医案,去图书馆研究文献,发现典籍中确有很多关于肿瘤治疗的论述。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周岱翰来到华南肿瘤医院(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动向当时的院长表示,想一边学西医,一边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肿瘤,得到院长的支持。
正是在那段时间里,他掌握了西医临床治疗肿瘤的方法,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西医“消灭肿瘤”观念的局限性。《黄帝内经·素问》之《上古天真论》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周岱翰告诉记者,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养生要注重天人合一,平衡有度,多方面调养,方能形体与精神健全协调。
因此,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周岱翰便在肿瘤临床中诠释“带瘤生存”,更新了治癌理念。“带瘤生存是一种积极上进的理念,不是不理会肿瘤,而是权衡全身状态,在肿瘤与生命体相互博弈的过程中创造机会,通过控制肿瘤,同时提高身体免疫力,来延长生命。”
周岱翰从中国古人智慧中总结出来的治癌理念,最终被证明具有超越时代的先进性。随着人类对肿瘤认识的深化、对基因组学的解读,到2006年,世卫组织将肿瘤论述为“慢性病”和“可控性疾病”,肿瘤是慢性病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现在人们对肿瘤治疗的评价指标不再是“治愈率”而是缓解率和5年生存率,这些都与“带瘤生存”理念不谋而合。
中医肿瘤学是个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许多古代中医经典著作都有肿瘤症状、辨证、验方的记载,但分散在内外杂病的治疗中,没有形成专门的学科。广中医在国内较早开始中医治癌的专科培训,当时没有教材,便在国内中医院校开先河,开设肿瘤学教研室,逐渐建立这个专业。
随着专业影响力的扩大,形成一个学科的条件逐渐成熟,周岱翰着手牵头编写了国内第一本中医肿瘤学教材。“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申请了本科、硕士、博士教育,最后国家批准成立了中医肿瘤学重点专科。此后,我们申请的《中医肿瘤学杂志》也得到当时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2019年在广东创刊,填补了国内无中医肿瘤学专业学术期刊的空白。”周岱翰说。
据了解,近10年来,广东省各地的中医院纷纷开设了中医肿瘤门诊,扩建了中医肿瘤病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和第二附属医院各分院的中医肿瘤科病房住院总床位超过500张,中医肿瘤学教学和人才培养居全国前列。
对于广中医的教师而言,拥有医者和师者双重身份,因此用心不仅要在患者身上,还要在学生身上。
没人记得张忠德是从何时开始成为广东人心目中的“德叔”,就连与他共事几十年的老教师被问到这个昵称的来源时,也会突然一愣,笑言“好像大家一直就这么叫的。”
“德叔”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院长。从事中医急症学教学及医疗36载,他忠于医学事业、德被各方的事迹不胜枚举。
师生们对“德叔”的总体评价是,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于工作中,既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又做学生学习的陪伴者。他待学生既是师长又似父亲。
在广中医,有个故事常被讲起。张忠德曾将一位因父亲车祸去世而沉浸在悲痛中的男生小黄带回自己家照顾,一方面时刻关注小黄的情绪,一方面给他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在小黄没课的日子里,张忠德便带上他一起出诊,边看病边讲解典型医案。他常教导小黄学医要重医德,终生要修两条:学医要首做“高人”,即做人要“实”,要诚实磊落,才能业医重德;学医要争做“大医”,即做医要“精”,要业精于勤,才能尽好人道。
他认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把知识以合理的方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从中获得满足,实现价值。小黄在跟随张忠德学习期间通过反复实践,在辨证候、立治法、选方药等方面耳濡目染,逐渐领悟了张忠德学术理论的精义和经验技术的窍门。小黄在张忠德家住了大半年,最终慢慢走出丧父之痛。如今,小黄已成为一名中医师,他还立志成为像张忠德一样的新时代中医人。
广中医副校长潘华峰告诉记者,广中医的教师,学问要贯通古今,见识要通达天地,才华要脱俗出众,具有慈悲之心。唯此,才能以仁爱之心做好教育与医疗。
拓荒者和领路人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压力也不断升高,工作节奏加快,女性乳腺疾病发病率连年上升,而且发病趋势逐渐年轻化。乳房健康影响着女性生活的各个方面。统计显示,2022年,全球有230万名妇女被诊断患乳腺癌,有67万人死于乳腺癌,其中中国乳腺癌确诊35.72万例。
所幸,在乳腺癌治疗领域,有一位中医人孜孜以求,开拓进取,几乎为此耗尽毕生心血,她就是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林毅。她从医近60年,不断从中医经典中汲取智慧,奠基我国现代中医乳腺病学,建立中医乳腺病全病种、全方位、全周期的防治康养体系。年近八旬的林毅至今仍坚持每周出诊6天,年服务患者逾万人次,其中疑难复杂重病患者占比超70%。
出生于福建西医世家的林毅,高中毕业前曾决心投身蓝天,做一名飞行员,但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无奈与梦想擦肩而过,最终进入中医院校。从此中医成为了她毕生追求和挚爱的事业。
“对我来说,临床工作不仅是事业,更是我的兴趣和热情所在。每当看到患者得到我的治疗而康复,那种责任和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虽然有腰椎侧弯、压缩性骨折的旧患,时常觉得腰痛,但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继续坚守临床一线,因为这份救死扶伤的工作让我感到充实,累也是值得的。”接受采访时,林毅如此吐露心声。
国医大师林毅(查房医生右二)带学生在病房中看望患者
1965年,毕业后的林毅来到桂林市中医医院,很快就成长为外科的一名骨干。在临床实践中,她敏锐感受到那些饱受乳腺疾病折磨的女性患者的痛苦,那个年代尤以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人数众多。
为找到比西医常规手术更好的办法,林毅开始在临床努力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继承创新“火针洞式烙口+提脓药捻引流”方法,让急性乳腺炎脓肿期患者平均愈合时间,比西医切开排脓的常规治疗法缩短20天,达到了无需住院、创伤小、出血少、引流通畅、瘢痕小、疗程短、不影响继续哺乳的目标。纯中医治疗的神奇疗效,更加坚定了她深耕中医乳腺疾病的决心。
1982年,林毅参加被誉为中国中医药事业生死存亡转折点的衡阳会议,她提出了专科建设的八个标准,成为全国中医专科专病建设的参考标准。
1984年,林毅创立了全国卫生系统第一个中医乳腺病专科。在她提出的专科建设八个标准的指导下,1995年,桂林市中医医院乳腺科建设成为国内唯一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乳腺病医疗中心”。
1997年7月,林毅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卫生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批准,在广东、广西两地带徒,肩挑两广乳腺学科带头人的重担,受邀到广东省中医院工作,迎接挑战从零组建乳腺科。
直到今日,林毅还记得1997年9月9日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开业、乳腺科开科的场景。她说,“我们在一楼大厅搭了几张大桌子做义诊,全国各地病人慕名而来,一直到下午两点多才结束。”当时二楼门诊一半诊室、住院部二楼都留给乳腺科,所有的配套诊疗设备都是当时最先进的。
那天,林毅站在医院的顶楼天台,思绪翻涌,医院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有这么多有需求的病人,她既感恩更觉责任重大,暗暗立下目标:建一所影响辐射海内外的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医院!
为发展壮大乳腺科,医院大力支持采取“内培外引”策略,从跟师、培训、进修、引进等多方面提供平台,在全国范围内聚集起一批青年才俊,并在院内遴选富有潜力的年轻医生加入乳腺科大家庭,打造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在林毅的呼吁下,医院设立了乳腺病防治研究基础团队、中医乳腺病转化研究团队,为乳腺病基础、转化研究注入不竭动力,开展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
短短5年后,2002年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获批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并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乳腺病中心,年服务患者19万余人次,乳腺癌手术量千余台,在全国中医院名列第一。近5年,乳腺病团队获得了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一级学会科技进步奖,科研创新初见成果。
自2021年以来,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连年获中医乳腺病学科影响力排名第一。2023年,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病专科医院正式挂牌成立,确立了在国内中医、中西医结合乳腺领域的领头羊地位。
自此,林毅在26年前许下的心愿终于实现!如今的林毅信心十足,她说,“院内专科医院”这一模式是广东省中医院专科发展的“试验田”,也是专科发展改革的“深水区”,这一模式能够聚焦、聚力主攻某一类疾病,最终发展成为创新型、研究型、引领型乳腺病专科医院,势必会推动整个中医乳腺病学科的发展。
作为教师和学术引路人,林毅为学生们开出了“读经典、跟名师、勤临床”的九字“处方”,鼓励他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求问题的答案。“我让他们参与到各种病例的讨论和治疗,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我鼓励他们不仅要学习传统的中医知识,还要敢于创新,将中西医优势有机融合,积极探索取得疗效的机制。”林毅说。后来她的弟子们迅速成长,展现出卓越的学术领导力。比如,陈前军成长为国家级二级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院长、乳腺病专科医院院长;王志宇成长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届“青年岐黄学者”,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病专科医院副院长,入选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司徒红林成长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副主委,首届全国中医药传承高徒奖获得者。
无论是师门弟子,抑或是博士生、硕士生、进修生等,林毅都毫无门户之见,视同己出,倾囊相授。她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之余,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委托,定期主持举办20余次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及35期台湾省中医师临床进修班,将中医乳腺病学术思想、诊疗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
师者解惑:用前沿科技解读中医药
百年前,西医的强势渗入直接导致中医药的落寞。但中医药这把“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不应丢失。为了提升中医药的科学性和公信力,为了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发展、促进中西医结合,为了让世界共享中医药的健康福利,“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刘良,曾在广中医求学工作十余年,其间还在德国做过访问学者,担任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校长等职。出走半生,年逾六旬的刘良回到广州,已然成为一个强大的磁石,吸引来全国各地的人才,为共同解决一个具有中医药发展战略意义的问题而奋斗——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补上中医药在世界医学领域里缺失的重要一角。
刘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正是向世界解读中医药复杂原理的好时候。”他详细解释道:
首先,有国家政策支持。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举措越来越多,我们对中医药事业更有信心。
刘良院士在实验室
其次,有技术支撑保障。目前有大量多学科结合的先进技术方法可应用于中医药。首先是三合一技术,比如多元质谱分析技术,可用于分析药方中的小分子;多元生命组学技术,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脂组学、糖组学等,能反映疾病状态或中医所说的证候,反映内在的复杂病理,更好地解析人体疾病的表型;第三个就是人工智能技术。
“我们借助人工智能,对多元质谱数据和多元生命组学数据进行分析,找到这些复杂数据之间的关联,同时打造中医药大模型,为中医药学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刘良说,“例如中医讲望舌,我们根据中医理论传统来记录舌苔的变化,这种记录是不完整的,不能很好地量化。但利用人工智能,我们可以进行多模态成像。将舌头各角度、不同病程的照片拍下来,很精细地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分析。随着人工智能训练的样本不断增加,就会产生生成式人工智能效应,最终实现新知识的涌现,这将远超人类的辨识能力。”
例如在未来临床治疗时,病人的症状、病史等相关信息、数据被录入大模型后,人工智能会进行分析,从而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中药处方。
“为什么说人工智能特别适合中医药?以往人们认为中医的‘望’是主观的,但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突破,利用人工智能、声光电技术等,‘望’就更加精准。”刘良说。
人工智能大模型可应用于各种疾病,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例,一位患者可能服用过西药和中药,也可能还合并有其他多种疾病。大模型可进行快速分析,不仅了解中药成分与疾病的相关性,也能分析多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存在冲突,会带来哪些风险等。病人出院后,人工智能对患者在家庭中的个体化保健意义也非常大。中医药正在从个人经验诊疗模式向现代科学数据诊疗模式转变。
刘良相信,利用人工智能和其他先进技术,中医药必将走向现代化的临床诊疗体系。中医药的现代化绝对不能离开中医的现代化。
“这就是我们建立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初衷。我们这个实验室是科技部批准的全国唯一的全国中医领域重点实验室,可以带动实现多方面的突破,从而建立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径。所以我们的中医证候实验室也在抓一些重点。”刘良分析说。
第一个重点是,实现中医证候功能信息的采集,开发相关诊疗设备。中医所说的脾虚、肾虚、阴虚、阳虚等主要描述的是功能变化,还没到结构性变化的程度。借助西医检测设备我们能观察到结构性变化,但无法清晰地采集功能性变化的信息。我们正在努力开发这方面的新技术和新设备。
第二是解释中医证候及其治疗的科学原理,以及证候的内在生物学规律。“同一种疾病可能有两三种不同的证候。例如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它有寒湿痹阻型、湿热痹阻型等不同证候。我们已经完成了大量工作,来科学分辨这两种证型的分子生物学谱系。利用现有的技术和手段,就可以解析其治疗原理。”刘良说。
第三是选择一些重大疾病,通过适宜于中医的循证医学进行研究,找到中西医结合的优化临床方案。
第四是开发市场需要的可穿戴设备、机器人,让它们进社区、进养老院、进家庭开展保健服务。
第五是研究一些能反映中医药原创理论和优势的证候类新药。目前国家药监局已经有了相关指南。
“上述这些都是中医药的原创性工作。这些工作虽无法全部在我们的实验室和团队中完成,但至少可以形成一定的经验和研究范式。当前已进入第四科学范式,即用海量数据驱动科学研究的时代,我们需要形成能够检测、解析海量数据的能力。形成研究范式后,便可以在未来进行推广。”刘良说。
2023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设立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东省中医院为主要参建单位,任命刘良为实验室主任。“要感谢国家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支持这个平台,有了这样的平台,就能吸引优秀人才。在我的实验室里,学术委员会有39位成员,其中28位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正是因为这件事有巨大的科学价值,才能聚拢这么多高端人才。”刘良说。
潘华峰向记者介绍说,自2022年刘良院士带领9名教授以“团队形式”一同全职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工作至今,短短2年时间,团队领衔成功申请了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组建了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落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还牵头制定了4项国际ISO标准,有关团队成员2人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资助。
此外,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仅数月,就吸引了90多名多学科交叉背景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加入,围绕中医医疗和医药产业发展所急需的难点问题联合攻关,已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
杏林有道 师承不绝
所谓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国医大师周岱翰、林毅,国际知名青蒿抗疟专家李国桥……不仅是广中医“名师簿”上一串大写的人名,更是一个个孕育成百上千有志、有才、有德学生的摇篮,成为汇集各方人才的磁场。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领衔的“中西医结合急诊内科学教师团队”入围教育部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杏林赓续不绝,医道传承不衰。有老一辈的坚守,也要有新一辈的接续。国医大师们身后,包括岐黄学者、国家杰青、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等在内一批著名学者教授,正在广中医不断涌现。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新技术重塑教育结构和办学思路的当下,广中医教学相长、师生相长的氛围渐趋浓厚。
唐代思想家韩愈《师说》有言:“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潘华峰对此深有体会,她说,现代科学经常将老师和学生拉上同一条起跑线,而广中医也顺应时代,营造了很好的师生相长氛围。学校派学生去境内外高校或研究机构学习、培训。学生学成后,回来向老师介绍学习心得,双方共同讨论,并将新的知识和技术用于实践中。
中医之师“仁德”先行。广中医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致力培养老师成为“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近年来,该校涌现出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者张忠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名师罗颂平,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李赛美,党的十九大代表、第九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最美医生”林丽珠等为代表的师德医德典型。
渡人先渡己,育人先育己。为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广中医发挥教学名师传、帮、带作用,建立教学名师工作室、思政名师工作室,培养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启动学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培育工作,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如今,教师队伍量质齐飞。据统计,广中医现有教职工13599人,其中校本部1339人,附属医院12260人,高级职称2340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73人、省级人才312人。
用精细化管理,打造活力之师。为进一步激发教师活力,广中医积极深化机构编制和薪酬绩效改革。实行青年教师预聘制度与师资博士后制度,结束了学校应届博士直接入编的历史。此外,该校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以岗定薪、按劳分配、注重绩效、优绩优酬”的薪酬待遇体系得以健全,教学科研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得以享受到更加公平合理的报酬……这一切极大提高了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广中医还通过实施教师“精细化分类管理”,完善教师岗位聘期目标与考核,初步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教师岗位聘用制度。
以春风风人、以夏雨雨人;以学高育人、以德高垂范;以精细化管理谋长远发展;以容纳中西医、兼具多学科的觉知,融入中医药发展“最好的时代”——这是广中医一代又一代的教师为过去的百年育人篇章留下的注解。
站在下一个百年的新起点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广中医的师生将更紧密地聚在一起,打造全新的中医药学发展范式,催生更强大的教育势能、更具生命力的东方医学和治世智慧。
来源 | 新华社《瞭望》周刊
责任编辑 | 张正茂
审核编辑 | 武夏林
终审编辑 | 王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