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筷子一换,胃癌几率少一半,建议用2种筷子,自查更换

文摘   2024-09-15 18:03   云南  

小陈和妻子都是北方人,而且特别喜欢吃面,但又嫌外面做的不地道,两人因此经常自己在家做“自制面条”吃,但这看似健康的面条,却成了两人健康的转折点。

原来年初的时候夫妻俩相继出现胃疼和各种肠胃不适反应,起初二人还以为是普通胃病,也没有重视,直到后面频繁出现胃疼,才起了检查的念头,结果这一查双双被确诊胃癌。


医生了解了两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后,才道出原因就在这面条上。这让夫妻两人都蒙了,怎么吃面还能吃出胃癌?



1


面条与胃癌

真的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吗?


根据《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胃癌新发和死亡病例数分别是95.1万例和72.3万例。而中国各占了一半,可以说世界上一半胃癌在中国。


而且我国胃癌发病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是我国胃癌常发病于胃窦,即胃的出口。近年来这个趋势也有了改变,越来越多人在胃的入口,即胃食管结合部这个部位发病。


二是确诊的时候往往已经进入中晚期,这一点可能和我国对胃癌筛查意识没有国外发达国家高有关。



那文章开头为什么会说胃癌和吃面有关?面条为何与胃癌产生关联了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面条的成分了,面条的组成物主要是小麦等碳水化合物。虽然正常摄入不会影响健康,但错就错在面条加工过程中添加的物质。


面条作为食物来说和胃癌没有直接联系,但长期的饮食结构过于单一也会影响整体营养健康,但最大的源头还是不健康的食品加工和添加剂。


文章开头的小陈夫妻之所以患癌就是因为在制作面条过程中,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碱水,虽然可以让面条吃起来更劲道和光滑,但长期服用,对胃的伤害特别大,也在无形中导致癌症的出现。



2

胃癌最大祸根被揪出,

正逼近我国近半民众!


2024年年初,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联合医学院国家癌症中心魏文强等人在《柳叶刀》子刊发布了一篇关于中国胃癌风险因素的研究,根据数据统计显示,我国胃癌发病率在全球占有率为44%,位居全球第一。


但胃癌的发病率总体出现了下降趋势,随着幽门螺杆菌感染、烟酒、腌制菜等负担因素减少,预计从2020-2050年,胃癌综合危险因素负担将下降10.57%。


预计到2050年,超过70%的胃癌病例中,可归因于可控型危险因素,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仍是胃癌主要诱因,贲门胃癌和非贲门胃癌病例比例约为4:6。



而我国作为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国家,感染率能达到40%-60%。要知道幽门螺杆菌早在1994年就被WHO认定为Ⅰ类致癌因子,具有高致癌风险。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会逐渐诱发胃炎等相关症状,严重可恶化引起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现象,并逐渐催化出胃癌风险。


而且感染初期患者基本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就算被查出也因为病情不严重,不愿意治疗。但实际上,即便没有明显症状,还是会刺激胃黏膜出现炎症反应,根据《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建议,幽门螺杆菌确诊患者需要进行治疗,以预防潜在的风险。



3


筷子一换,胃癌几率少一半?


幽门螺旋杆菌传染性极强,筷子也是重要其传播渠道之一,而且我国饮食文化中有夹菜习惯,通过这种口口相传,最易被病菌趁虚而入。


关于“筷子一换,胃癌几率少一半”的研究,确实存在相关的研究和建议。上海消保委曾做过这样一个测试,在征集到的200双普通家庭的筷子,通过检测分析发现,使用超过6个月的筷子上霉菌数量比新筷子和3个月的筷子要多30%以上。


而检测出来的微生物细菌中,除了黄曲霉毒素还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以及大肠杆菌等,有些甚至含有危险病毒的风险。就拿黄曲霉毒素来说,长期微量摄入也会直接影响肝脏细胞健康,严重可造成肝细胞的水肿、坏死、破裂,并引起各种肝病出现,还可能增加肝癌风险!



不知道大家的筷子都是用多久换?


其实,筷子也是有保质期的,尤其是木筷和竹筷等材质的筷子,更容易出现发霉、细菌污染等情况,但现实是除非筷子断掉,不然都不会主动丢弃。


有人说那我高温蒸煮筷子,可以消灭上面的细菌吗?


要知道黄曲霉耐高温,煮筷子并不能完全消灭黄曲霉毒素。所以,“超龄”的筷子,或者已经黑点、裂纹、凹槽、霉斑的筷子就不要再用了。一般筷子最多用3~6个月,超过了就换了吧!



专家推荐日常生活可以更换成以下两种筷子进行使用更安全:


01 不锈钢金属筷子


金属耐热,而且很难出现裂缝或滋生霉菌,比起竹筷、木筷更卫生健康。


02 公筷


减少夹菜、互相喂食等风险行为,聚餐多使用公筷,即使在家吃饭,也要培养用公筷习惯,预防口口相传。


杭州市疾控中心为此还专门做了一个对照实验,对比同一道菜用公筷和不用公筷的菌群数量情况,“非公筷”菌落总数比起使用公筷组要高出数倍。



除了筷子,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口口相传的途径比如家长习惯口对口给孩子喂饭,以及不分餐,导致食物互相污染,都是常见的感染方式,一定要注意避免。别小看这些改变,却是让家人更健康的有力保障。

自然无为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养生,两性情感、子女教育,生活幽默等, 只发精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