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四面平琴桌不得不说的故事(更新)——聊聊律和四面平琴桌走过的路

文摘   2024-11-21 21:43   北京  

编者按:

如果把时间倒退回十年前,您要买一张琴桌,有哪些选择呢?
首先,淘宝店里到处都是插装式桐木桌,那种桌子用不了两年就会晃得来让你把细吟变成大猱。那种琴桌现在已经不多见了,但曾经风靡一时。
再有,网上会有一些所谓的琴桌,高度完全不合适弹琴。因为做家具的人不知道弹琴应该沉肩坠肘的,毕竟那时候弹琴的人少,家具厂完全不懂。
2014年开始,我开始琢磨琴桌,当时看好的是传统明代四面平样式。但传统四面平样式多形制俊俏挺拔,对弹琴而言偏高一些。我当时按比例缩放,形成了琴桌版本的四面平方案,并试制了一些给周边琴友试用。充分吸取意见后,于2016年大规模投入市场。
在华为做产品经理八年,我们当时无线基站的理念是小型化、多模化、分布式,做好基础设计,小步迭代可进化扩展。后来回顾古琴市场,在这些理念的影响之外我开始试图去理解古人,古代文化。我的想法是做一件事情要去了解所以然,做出神韵,而不只是糟改外形。因为明式四面平原物俊俏挺拔的器型,所以我们的新琴桌也会偏短一些。这样既实用,便携,复古,又体现了原物的气质。这样一种设计理念没想到得到了很多琴友的理解,四面平琴桌上市之后,没想成为了一道新的风景线。中央电视台、国家非遗博物馆、部分高校和地方博物馆均成为了我们产品的用户。近十年来,四面平琴桌极其类似琴桌风靡各种舞台。
上市八年来,四面平琴桌做过多次改版。这其中有赞扬也有批评的声音,最为直言不讳的批评来自于李祥霆老师。前些年他在昆明的一次音乐会上,组织方准备了我们的香椿木四面平桌,李祥霆老师直言琴桌扩音过于空泛。因李老长期使用何先生所藏的“九霄环佩”琴,李老说空那我觉得就是真的太空了。而后我停止了香椿木、老榆木两款四面平琴桌的生产销售。后来很多琴友还在惦记那两款琴桌,这是我第一次公开说停止生产的原因。
而后的花梨木琴桌升级版,较好的解决了过于空泛的问题。近来随着岩板面徽宗款琴桌试制成功,我把这种设计也平移到了四面平琴桌上,使得这款琴桌的音色反馈更为清透、干净。
以下,我再梳理一下四面平琴桌的研发过程。给百年之后想考律和古的琴友留点资料。

即将上市的岩板面四面平琴桌



说到琴桌,我自己因为长期居无定所,很长一段时间都与琴桌无缘。因而一直对琴桌更加渴望。

学生时期的“琴桌”


2003年9月,宿舍从本科的眷诚斋(詹天佑,字眷诚,中国铁路工程师先驱)换到了研究生的杨华斋(竢实扬华,取自民国政府教育部送给母校的一块匾)。要说研究生的待遇稍稍好一点,新宿舍家具焕然一新,全部为下为书桌,上为铺的结构。抽出书桌的两个抽屉,正好能架起一张琴,虽然还是偏高一些,但这毕竟成了我第一张琴桌。每天学业之余温习旧曲,学习新曲,倒也不亦乐乎。


2006年,我离开母校去了深圳华为工作,后又辗转福州和南京。这四年居无定所的生活,虽然一直带着琴陪伴自己,却从未有过一张合适的桌子来放置古琴。抚琴之时要么将琴放在高高的写字台上,要么就盘腿坐在床上将琴置于腿上。很多朋友经常说我弹琴姿势不标准,没有沉肩坠肘,其实和这些年没有良好的弹琴环境有一定关系。


不过想补一句,这些年总听有所谓的艺术家说没钱就别玩艺术,其实在古琴还不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弹琴人只有一颗对琴的真爱之心就可。我学生时期住着四人一间的学生宿舍,工作之初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再到后来租住着南京新街口大小只能容下一张双人床且冬天到处漏风的老旧楼房,有琴陪伴便觉心意盎然。人可以住小房子,但安放内心的精神空间一定要足够大。古琴,也正给了我这样一个陪伴心灵的空间。


2011年我回到北京工作后,有了方寸落脚之地后首先就想起了置办琴桌。

2011年刚刚回北京定居后置办的第一个琴桌


当时在设计师班俊涛的介绍下,从吴振宇老师处买了一张深色橡木实木琴桌,当时这样一桌一凳的价格是1700左右。其实当时古琴圈里用的最多的还是那种200多元的兰考泡桐木桌子,我第一实在受不了那个桌子的晃动,第二觉得混响太大,反而使得古琴音质廉价、不高档。我经常做个比喻,我们一般破嗓子唱卡拉OK,要把混响调大一点来遮丑;但如果韩红、帕瓦罗蒂唱歌,你千万不要开混响,那反而会淹没掉美妙的细节。


吴振宇老师对琴桌的设计理念就是,基本不参与共鸣,硬木桌面提供部分音频反射,要让琴音清亮、干净。这个理念与王鹏的大桐木桌子设计,提供充足的扩音和混响理念不同。当然,两者的理念都很好,我觉得前者偏于传统文人琴需求,后者偏于艺人或演奏家的演奏需求。如果我来做,就都要兼顾一点——适度共鸣,争取同时满足大部分琴友的需求。


2014年中旬我从华为辞职,开始了把爱好变成事业的尝试,做琴桌的想法开始慢慢明朗。其实对于我这样一个理工男,又是从小生长在厂矿大院的经济适用男而言,对于家具这种传统物件经常是心外无物,视而不见。一次转机还是2008年我在南京工作的时候,一次逛书店恰好碰到马未都签发新书《马未都说收藏 家具篇》,既然机会难得当然要收一本,于是才开始偶尔翻看两眼明清家具。

老马签书的小戳子,当天签发结束后销毁



我的几本家具入门书


再后来王世襄先生去世,才想起来收了两本王世襄先生的遗著。这样才慢慢对家具有点感觉。到2016年关于琴桌制作的很多想法慢慢成熟,形制基础考虑宋明时期极简风最为典型的代表样式——四面平。四面平在宋明时期是相当流行的款式。



但是,我们现在能参照的传世四面平琴桌多尺寸不合适弹琴。当时我将四面平桌尺寸做到了69厘米高,其他尺寸按比例缩放。椅子是一个47厘米高(桌椅相差22厘米,适于抚琴)的缩小四面平桌。形成了最早的四面平琴桌设计,并于2016年投放市场。这期间我综合阐述过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试音实验:

京作明式四面平琴桌卯榫结构揭秘——兼谈我的八条设计原则

一琴四桌到底是一种什么感受?——不同琴桌试音录像

自己重新设计与参与打样


这批琴桌除了一开始打样的几套松木琴桌外,其余均使用了上好的花梨、血檀、大果紫檀等木材。两年来前后做了五批,服务了几百位琴友。

当时的大叶花梨琴桌凳


通过几百琴友的使用与意见反馈,我渐渐的也感觉到之前四面平琴桌设计的不足。第一,产品的整体美观度欠考虑,总体显得笨拙。第二,对于多数南方女孩来说,椅显得有点高,坐起来舒适程度欠佳。第三,虽然小巧,但亦会影响对弹和摆放谱架的效果。第四、倒角工艺不够。另外就是更多的琴友,希望能有更加物美价廉的榆木、香椿木琴桌。在这样的想法下,我再次对琴桌尺寸进行了调整——桌高降到了67厘米,凳高降到了45厘米。


这个高度和大小,因为是前后多年的经验,综合了近百位琴友的意见而打造。打样后试用下来,也确实觉得各方面都较为合适。最有意思的是前年星光大道节目贾建军老师需要一张琴桌,将这个琴桌搬到央视的升降舞台上后,发现其一米的长度与央视的升降块边长一致。当时我还感叹了一下,这琴桌太适合央视舞台了。

贾建军老师携带四面平琴桌登上央视舞台


也是这个期间,为了降低成本,让四面平琴桌更加惠民。加上北京市剥离非首都功能运动影响,我们开始在河北制作老榆木、香椿木两版四面平琴桌。但当时受限于工人条件,腿部与桌面连接榫卯方式舍弃了“抱肩榫”,这一点相对之前的红木琴桌出现了倒退,不过这着实是在当时的成本要求和人员能力下的无奈之举。不过随着反复磨合,我们河北工作室的制作水平提高很快。从2020年起制作的桌子和凳子都再次恢复传统“抱肩榫”形态。


后李祥霆老师在昆明演出,认为香椿木四面平琴桌反馈太空。我们也就暂停了这种廉价四面平琴桌的生产,只保留了花梨木版本的四面平琴桌。


四面平这款产品至今打磨了八年时间,在实用性、便携性、简洁性、耐用性、环保性、经济性等方面,都已经基本达到了我最初的设想。当然期间走过很多弯路。我曾经一度试着取消伸缩缝,但因为律和的产品现今发货已经覆盖全球除南极洲、非洲之外的大部分地区,各地气候差异极大,不得不又开始翻阅文献,并试图从古人的实践中寻找智慧。


南宋皇族赵希鹄的《洞天清录》曾记载"琴案……宜石面为第一。次用坚木"而今年嘉德拍卖的一张明晚期黄花梨无束腰马蹄足石面诗文琴桌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明晚期黄花梨无束腰马蹄足石面诗文琴桌


由此,在岩板面徽宗款琴桌之后,我们的岩板面四面平琴桌也即将走入琴友之中。这也是四面平琴桌上市八周年,给各位琴友的再一次献礼。这里先分享一些照片给大家,详情将在随后的推文将公布其具体情况。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八年打磨四面平琴桌的一个记述,分享给各位琴友。






律和古琴研习社

斫琴、造轸、研弦、教学



律吕人和

(2005)

淘宝网店:律和古琴研习社 王宁古琴工作室

古琴、教学、琴弦、听松琴轸、琴桌



北京线下地址海淀区八里庄路61号院1号楼4单元472


听松琴轸法国巴黎大区服务点微信号:KGBLguqin 2019


日本国线下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太秦石垣町18番地22(微信号:tingsongguqin)

上海线下服务点:上海市静安区曲沃路470弄(新德公寓)20号201


杭州线下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丰盛九玺6幢


苏州线下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宝石御景园1幢



律和古琴研习社
律和古琴研习社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