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惯例,开头先说一下,这篇将近两万字,塞的很满。但我想,你看完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一、作品集
作品集其实可以看作是一个“人”,惊艳、耐看的外表吸引其他人停留驻足,但光有外表也好像不太行,自身还需要有点文化内涵,毕竟“腹有诗书气自华”嘛,两者相加,等同于吕布马上无敌,典韦路上无敌,吕布骑着典韦,天下无敌。然后如下图所示,各方面全方位发展哈哈哈。
哈哈哈~
但有时候更像是一个流水线出来的工具,
以往没有
作品集
这个概念,好像是近些年教培行业兴起,给人创造出来的用来作为一个衡量标准的东西,而这个东西需要有固定的部分内容组成。
就像是电子厂组装零件,这里需要这个内容,那里需要那个工具。
但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共识,没有这些作品,就像没有一个文凭,敲不开某一个大门,进不去门槛。终归到底,还是要一个“形象”去支撑“我们这个华而不实的符号人”,更像是作品才是“我”的本体,而我更像是个哲学上所说的客体。
做作品集其实和擦边没什么区别,
把自己的作品尽量包装得妖艳惹火,封面就是妩媚外表,而里面的内容则是一层层衣服和装饰,里面的分析过程像是一个人本身的内涵和文化或是气质,整体的形式风格,犹如擦边女主播一样搔首弄姿,极力的表现自己,让各位面试官大爷选我,选我。
开个玩笑,话糙理不糙,但这也太糙了哈哈。
其实吧,只要符合主流大众的审美,符合市场的选择,就算你再没节目,再没才艺,扭几下腰肢也能吸引众多人来围观。这是其一。其二呢,就是上文说的“腹有诗书”了,也就是对应作品集分析介绍的部分,再加上你本身是否能随心应手的对答如流,人和作品合一。
上面说了,作品集更像是我,但也可以反过来看,你的本身更像是一个“作品集”,那些表面的作品集和其他外在的表现只不过是一部分的体现。
所以啊,
包装作品,不如包装自己多一点。也就是之前所说过的,要有理解能力、沟通能力、执行力和其他什么什么力之类的。作品虽然帮你说话了,但还不够,别人还得考验你的逻辑、沟通、思维等能力。
先不高谈阔论了,先办正事。
我尽可能的给出案例和通俗的表述,不然太正经和术语化,看得费劲。
作品集分为封面,封底,目录页和各类作品内容的展示页。
1)先说封面,
这个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封面不要那种千篇一律的作品集模板就行,
比如3d胖手,3d桌面办公人物,还有一些手绘插画的人物等等
。
你们应该有看过,别人分享自取的设计作品集模板,在抖音和小红书那这些资源博流量的一大堆,是吧?这种就免了,因为都用到视觉审美疲劳了,而且也是蛮久之前的模板了,面试官一看也就知道了,可能就给筛掉了。
那选择哪种呢?
这个得看你的作品集想做成什么样的风格,但尽量别把作品集做成一个“花哨的作品”,而是尽可能的让对方看到作品的细节和排布,这个也蛮重要的。否则,在一堆花花绿绿的设计排版中,别人都不知道看哪,眼花缭乱,不知道是看作品还是看你的作品集本身。
我个人的其一观点是,随便选一张你喜欢的图片,拍摄的,或是自己制作的图,就像我之前那个作品封面,管它这么多,我就一张图放上去,编排一下就完事了,谁看你设计感不设计感的。也可能会看,可也许在较为同质化的现在,变一下方式,可能更好的为你带来机会。当然,仅是一种观点,不代表所有。
如果要做那种较为费心思的设计封面,除非你想要进入那种创意类的设计公司,这就需要花心思考虑了,需要考虑到你喜欢的公司的那些作品风格,调性,以及对方在做的方向,业务等,还要知道对方的理念,和价值观等知识。
最好的方法是去临摹他们的作品
,根据他们输出的案例,做分析,看流程是如何的,最后的呈现是怎么样的。
我不能百分百的帮助到你,
分析归分析,用到了现实中,也可能出现偏差。
有时候这也看心理投射的,你在挑选的时候,别人也在挑选你,如果遇到一个有眼光的物色到你,他可能不会看你整体风格排布如何,他会看你的作品,分析你的潜在能力和长远视角看待你的发展。
这种可能就是伯乐了,他知道你有这个能力做这些东西,尽管外在的表现会有一些瑕疵,也会选择去培养一下你。
当然,这也难说啊,现在的企业很少有培养新人的了,都想要直招有经验的,但是想要有经验的又给不起这个钱,这时候就想到了便宜好用的大学生牛马人了,还可以pua,也可以给你灌输一些以为是对他好的观念,实则是在利用你的善良和缺乏社会经验的无知去达成自己的目的。
说回伯乐,
人是一直在路上的,伯乐知道你需要成长,恰好他也需要培养一个能手。
但这仅仅是一方面哈,因为这很难遇到,我举例是因为我遇到过,但我辜负了对方。
毕竟混得好的谁会出来创业,谁想要转行呢?这也算是一层原因吧,也包括身体出了点问题。但本质上是各方面的原因加起来才敢勇于选择后者的。
这种伯乐还是蛮少的,不能寄希望于运气,作品集还是要好好的包装一下的,先拿到面试机会,
先去浸淫职场些许年,去爱,去生活,去受伤,然后,然后成为自己。
后来我转到运营,
间接的也成为了帮助公司筛选牛马的人,虽然我本身就是个马喽。身不由己呀,在帮助面试官一起面试的时候,还是尽可能的给出一些建议和打一下掩护,多给一点新人机会,因为我也是过来人,深知他们并不是真的不行,只要作品真的是他做的,那么他就有这方面的能力,后面只不过需要熟悉当下环境所要做的事务即可。
然后呢,
封面还有很多种形式的,你可以去找一些设计参考,最好是现在市场流行的,按照对方的设计风格和形式,来设计你的封面,但最好是你自己喜欢的一个风格,因为有概率遇到类似的公司,对你以后的发展也是不错的。
在站酷找也可以,多看看现在首页的作品,可能有些是练习作品,可这也映射了当下市场的选择,或是站酷本身的选择,也算是目前适合市场的设计形式风格了。
什么是符合市场的,大概率是站酷首推的,其他设计网首推的,还有那几个主流平台的设计也是。
封面可以标新立异,也可以“同流合污”,封面尽可能的差异化也挺好,里面的作品则要市场化、商业化一点。
为什么?
先证明你有这方面的能力,因为招你是去服务商业客户的,不是搞艺术的,搞艺术的前提也是对方允许的情况下,或是自嗨的情况下,但大概率是很少有设计公司能按照自己的设计方式一直走下去的,因为也要接业务吃饭,偶尔接到那种神仙甲方,偷着乐了。
对了,也别只看首推的,看一些二火或者一火的,甚至不带火苗的作品,了解一些不同人,不同市场的选择,这也很重要,算是思维发散了。
当然,
封面你也可以炫技,
最好是按照主kv的形式来,因为这可以拿封面里面的设计元素去延展后面的设计排布,比如目录,封底,过渡页,还有展示页面,都可以拿这些元素去进行装饰,让整个作品集呈现一个调性或是整体。
这也算是变相的展示你的全局性设计观念吧。大家应该都有看过品牌案例,整体的调性是要靠里面的元素烘托的,比如颜色,装饰,字体,版式等,长图展示下来,看着是很舒适的,因为没有脱离这些元素,也没有很大的跳脱性画面。(我写的文章其实并没有这样做,太统一会因为习惯性的影响,从而一览而过。但作品集不同,还是尽可能的走一个风格。)
哈哈~调皮
其他形式我就不举例子了,
总之你可以搜集一下设计有哪些形式风格,比如简约风,小红书贴纸风,复古现代风,新丑风,还有什么弥散风,中式风或是简约图形,个性图形风,甚至抽风都可以。
你尽可能的先做,瞎做也行,去找小红书上面的参考,你有基础的设计功底,其实有些是可以借鉴的,说抄比较难听,毕竟设计师的东西怎么能说是抄呢,嘿嘿。总之,这边拿一点,那边拿一点,拼接总会吧,实在是违背不了内心,那就选一种来贯彻到底。
插一嘴,孤独的人总是害怕迈出第一步,精神洁癖的人总是放不下被桎梏的心。
按照“天下文章一大抄”的例子来说,不是叫你原原本本的抄袭下来,而是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文章的作者多多少少会被前人的思想影响,就连鲁迅的《狂人日记》也是借鉴的俄国作家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对没错,名字是一样的,就连很多词句也是相似的。
这能叫抄吗?
不能,借鉴了构思,因为他所描绘的社会背景,他所控诉的对象完全不一样。但是在构思上,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和设计是差不多的,其实真要说抄袭,那现在的人玩的都是以前人玩剩下的,到现在还没有多少新的设计出现,甚至说没有。还是在用以前的设计进行一些拼凑更改,然后又变成了新的所谓的设计了。
我说这么多这些,不关乎道德,也不是什么好人和坏人的话题,而是一个事实。
而很多新人设计师,很害怕借鉴,因为他内在被规训的三观,认为这是一种抄袭,过不去心理那道坎。但其实真不是,就像上面所说的,这是一个人该有的经历。
有点追求的人是能够从不断的模仿中找到自己内心的所想的,而就算没什么追求的人,仍然在模仿拼凑拼贴的人,他不是坏人,虽然也不是什么好人,他的理想也只是被生活压断了,他也需要生存。先活着比什么都强,先有物质基础才有经济的上层建筑,是吧。
说这么多没用,
你看我怎么操作的吧,先选择多种参考,也就是搜集情绪版。
然后从中看看有没有灵感,发散一下思维,能不能举一反三,借鉴这种构思去做另一种封面。我拿这个版式,去套到另外一种设计形式上,用这个元素变换一下拿到这边来用,其实也是可以的,只不过你需要统一好风格,看着更整体一点。什么情绪版,不过是抄的一种方式,你看多了作品,你会从每个作品上看到熟悉的影子,就那么回事,但要看你能不能做出来,也是另外一回事了。
太抽象了哈哈,知道是回事儿就好~
可能这需要所谓的审美支撑,比如这些参考图,该怎么提取元素,应用到其他不同的风格上呢?
分析一下颜色,字体,看看是否有颜色对冲,邻近色或是互补色,字体表现力是怎样的?
然后看看版式构成,这个文字组是这样的,整体是这样的,那么
借鉴这一个思路
,去换成另一种设计风格,比如他是简约风的,你可以用这些元素套用到贴纸风,波普风,中国风,日系风等。
除了这些,其实蛮多设计是只换了底图,手绘,插画等元素,但是整体框架,文字组等元素是没换的,懂我意思吧哈哈。如果有图的加入,那么需要考虑颜色是否匹配图片的风格,字体也是一样,这是个小细节,颜色和图和字体,如果气质相似,看起来会很舒服。
拆解元素
好啦,废话讲多了,封面就到这吧。为什么说了这么多封面的,其实也参杂了其他的东西进去,抽象概括的话,其实就一句话,
“要学会观察市场走向并且有自己的设计想法,放下心结,从模仿中找到自己要走的方向,就这样。”
2)然后就是封底,
封底就不用说了吧,和从封面中拿一些元素去设计封底,统一风格就行。
注意的一点是可以在封底再次加上你的联系方式,进一次的巩固对方的思想,也方便对方找你的时候不再去翻找资料,这是一个小心思,在心理学上叫做“心理暗示和重复”。当然,封面也可以加一下联系方式之类的,多重暗示明示。
先把封面封底做出来,整体的作品集调性和风格就有了。
接着就拿里面的元素去延伸或是直接装饰上去就行了,后面的设计编排,该截图作品的就截图放上去编排,该考虑信息传达的就先传达信息,后面才是设计编排。
做这玩意可别倒果为因了,本来作品集就是一些图的合集(除非你做成视频啥的),废了几个月才弄好一个作品集,真没必要。做这东西的本质就是展示你的作品,其实弄的稍微漂亮点,到实际面试上,基本是靠你说的,
因为作品可以造假,但思维不会。
3)接着是目录页,
其实这里我还想加个介绍页的,但没必要了,也没人看,而且在简历上面也有了。作品集很少会看这么多字的,基本是看作品,或是一些分析的思路,不用画蛇添足了。
目录页呢,也尽可能的和封面的元素风格一样,我之前在其他文章里讲到,一个设计呢是可以拆分出来不同元素的。例如拿下图举例,
里面会有字体,颜色,版式,设计形式,整体调性,图片,图形手绘等,有些还加入了logo。其实拆分出来元素,把一个版式选定,或是把一个颜色选定,再从这个元素延伸出去,逐渐的加入后面需要的元素,构成一个设计,这也是后面要讲的设计体系搭建。
他是用了封面上的风格进行延伸,看着比较整体,感官是舒适很多。目录页没什么可以说的,延用整体的风格即可。
我看这个设计的整体,还是有些被限制了,如果他延用版面上面那个钢管,作为一个延伸,类似马里奥里面的管道,作为指引,引导出下一个内容,然后再用他做成的标签作为标题,挂在上面,刚好引导出现在讲述的某某设计,我主观的会觉得更有感觉。类似下图。
穿插一下元素
4)然后是其他作品内容展示页了,
我本想拿个整体作品集的案例来说明讲解的,
但是这样做的话,大家就会陷入这个作品集本身的第一印象里。
好比如有人手把手的教我打王者,怎么操作,怎么抓人,怎么看细节,怎么衔接技能合适,怎么玩这个角色比较好?思路一直是别人的,一直延用对方的经验,渐渐的,思考会丧失,我会变成他的形状,很难走出这个形状,很难构建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武功秘籍”。
所以,你可以大量的参考别的作品集怎么做,汲取不同的设计观,然后试着把它们糅合在一起,创造出自己喜欢的风格的作品集。
而我只能给出一些观点,这样既不会影响到你要做的内容,也可以帮到你理解该怎么形成整体性。
这样吧,光说也没用,我给出一个顺序,
第一先做封面、封底、目录页,先从这里找到一个风格;
接着是第三页,作为过渡引出下一个要编排的内容,比如(一)品牌设计,然后第四页是图文结合的分析流程;
第五页是展示核心的图;
第六页是展示一些物料样机;
第七页再结合图文展示这个品牌里面的某些重要的部分内容;
一个品牌设计大纲,展示个5、6页就行了的,也可以多几页没关系。你觉得ok了就行,不要太多,也不要一两页太少。
其实,我也不算是按页数来做的,
你看示例图,是从一个长图来编排的,就像公众号那种长图,做到一个内容点,我就编排放几个重要的作品图上去,然后就到下个项目的展示,再进行一下过渡。更通俗点来说就是一个目录页上面有一个标题,点进去标题后会有几个副标题。
然后呢,
是海报设计,也可以是字体设计,还可以是logo设计,然后也可以是运营页设计,banner,长图都可以。然后按照这种形式去编排,每个大纲展示几页即可。
做作品集其实蛮快的,
确定好风格,嘎嘎一顿做,几天就完事了。可能有的人是完美主义,一个作品集非要磨到一两个月才做出来,一个作品一定要重新做,然后再放上去排版。
这个完美主义的思路如果是做着玩没事,但你要找工作,就别费那么老大劲了,作品集就是一张图,里面的内容也是一张张图组成的,即使你截图放上去编排也没什么问题。
不用导出图片,直接截图,简单直接。还有一点,如果本身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作品要突出长板的技能,比如品牌做的好,花多一点心思在里面;如果海报很nice,那就多突出核心点;如果思维不错,尽量多穿插图文结合,突出思维能力。
一件事先做到60分才能尽可能的完善到100分的话,我想说的是,先去执行,想都是问题,做了才能有可能一步步完善到接近完美主义。
这和我之前做媒体没什么区别,我自认为懂得很多知识理论,心理学,经济学,沟通和营销学等等,还有什么情绪营销,拆解爆款,人性分析,生活熟悉感导向,或是所谓的获得感,参与感,社交感等等之类的概念,我都知道。
可用到一件事情上,一个专业上,其实需要的知识一开始并没有这么多,而是一点点积累的。
因为你咀嚼别人的知识,仅仅是别人总结出来的,而不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大概率没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是吧,知道归知道,和做到有天大的区别。
实际上,
精心制作的视频,分享的各种干货知识,压根就没有流量。
本质上是别人都花钱推广,你毛都没有,凭什么给你推?你做的再好,也有比你更好的,他们则获得自然流量多一点。
我去看了很多视频学习,做了许多测试,也了解了很多博主分享和分析的做法,道理一堆,理论一堆,实际上他们是站在他们成功的角度来分析指导的,换到现在,他们来做,可能还不一定能做起来呢。
这里面有运气的成分,也有不断测试的努力,也有理论上的加持,总结就是两个词,
坚持。
坚持的去测试,先用一个方向去测试十天八天的,不行再换另一个赛道,然后再不行,就花点钱再重复步骤测试,看是内容不行还是没花钱推流。对,真要做到能变现的ip,就得不断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毛教员的理论一直没过时,指导于实践,也能借鉴其理论。
如果挖的“洞”不够深,
就找不到某些意义上的同类,
先坚持吧,坚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最宝贵的能力。也许选择大于努力坚持,可选择之后也是需要坚持的,哪有博主一开始就走红的呢,太少了,都是经过跌宕起伏的曲折历程才能有今天。
企业是这样,品牌也是这样,都是先做好之后,再去立品牌人设,较为稳妥。
有些是先做一套品牌,花费大量的金钱,但产品和服务,以及其他的没做好,光有一套品牌视觉而已,就算是全案给你做了,有策略支撑,但本质的东西都没有,怎么推广出去呢?即使推出去了,反馈很差,那也没了。
赚钱的人是因为周围的人和他绑定在一起,是对他认知的总和。
而企业、品牌也是需要绑定周围的人,需要他们的认可,自然会帮你去传播,而你再花费上些推广费,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即可。和钱是一个道理的,如果没人认可“钱”是有价值的,大家都没有这个
共识
,那么钱就是一张纸而已。
道理是这个道理,光说不练我也是假把式,还是等我有一定媒体成绩之后再来吹拉弹唱吧,以上也仅是观点,不是什么真理,也不是流程。
不谈这么多大道理了,大多数人是不需要别人建议的,只要吸收你认为对的观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就行,人是需要吸收和重组别人的东西来壮大自己的。
其实说再多,没到那个时候,没有那个经历也是体会不到当时所说的。
脑子记住的就是你现在所想要的,记不住的就是注定要流失的。
我要能穿越回到以前和自己对话,我指定恨不得扇自己一巴掌,但这巴掌到现在才打到我的脸上。
好了,作品集就到这了,说点题外话吧。
如果你找不到工作,如果你是设计产品互联网相关的,请务必把你的作品集里边70%的部分结合ai去说。
之前的项目经验、个人经验,甚至是以前的技能沉淀,30%就够了。你需要大量的在自己作品集里边融入你是怎么应用ai的。这里边不仅包含aigc,sd,mj这些,比如还可以是抖音的ai,用来作图,用来做一个表格,记录,总结,复盘,或是做计划什么的。
我说一个通俗的,现在全世界所有公司的老板都知道,ai是未来,ai在很大程度会去取代人类。
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口饭该怎么吃。
所以你表现的只要从容一些,只要让别人感受到,诶,你在生活中用ai用的很多,而且装出来他对你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他对你的工作有很多的提效,就能吸引很多人对你的链接的欲望,链接的需求。它就更倾向于装出来就行。
我平时都会用到什么什么工具,四大模型ai工具,干什么的时候用什么,稿定模型,canvas,收集模型库,使用他们帮助我改变了什么。然后包括我现在还更常用的什么十款ai新品,他对我的工作帮助使得我有很多绩效。
其实根本没有。工作中根本不用这个。你还是用老三样,但没关系,hr会觉得这不是我一直在找的ai人才吗?hr也不懂,先招过来再说吧。
反正他知道ai肯定是未来,工具也是未来,但更核心的是这个人是否懂得使用,认知思维跟不跟得上,懂不懂人性,市场趋势如何,产品优劣势等。
这是心理学里面的
“前景理论”
,招一个人过来的成本小于老板的心理预期,老板觉得是稳赚的,既能用传统的设计,也能有一个懂ai的人来缓解焦虑。好比如你买一个物件,但是现在没什么用放到一旁,懒得退换货,心理想想,“反正以后也能用的到”,会有这样的一种心态。
作品里面可以包装自己使用的工具,ai,带来的效果,对这些的洞察,表明你会的东西,有独到的眼光,比如稿定,canvas,等等,用这些帮到你什么,帮助团队完善了什么,提高效率还是构建新的工作流程?
未来的“大众设计”是趋向于简单化的,这是市场的选择。现在就连运营也要会“美工”了,而他们就是用这些简易的东西,做到传递信息就行了。要想深入设计领域,那不得不提升其他方面的能力了,拿以前设计群友的话来说就是,
“一头牛居然除了犁地,还要会写文,做视频,策划,甚至销售,离大谱了。”
有一群人好就业的底层逻辑是,
他们的作品集整个结构叫做“我在工作中用到了哪些未来会发展的趋势的工具”。
比如我用ai搜索,这个搜索怎么帮我工作提效了,帮我总结大纲,帮我列出表格了。
再比如我在工作中,用哪个工具去做用户调研,竞品分析(飞瓜数据,新榜,以及Claude模型等),这个东西又比别人来提效多少?那我在工作中怎么用ai去修图,怎么用ai去融合产品图,这样的对我有什么帮助,对我提升了多少?
我怎么用ai去进行了一些问题的查找,和原来整个系统的复盘,他又对我工作提效了多少。
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编的。
但即使是编的,都没什么太大关系,因为你要知道,绝大多数现在的还在增长的部门,他们的面试官的任务要求,是给公司融入更多的ai能力。
找工作其实不一定只看设计的招聘信息,也可以去看看hr职位的招聘信息,帮助公司找到什么样的人等。
他们在市场上找的就是这样的人,你只要能说的过去,咱俩一拍即合,我也知道你是编的,但是大家一拍即合,咱能满足我对领导交差这件事,你也大概看起来确实也懂一些ai,如果恰巧你也在各媒体上发布一些模型和教程,我就更好交差了。
然后,
咱可以看看小红书,抖音,网易音乐的那些设计,以及腾讯发布的一些关于设计的和ai 的文章,这些是市场选择,也是引领市场的。
当然,也有那种很艺术的,但不是最佳的选择,因为你可能不足以在这群优秀的设计师群体中脱颖而出,入选很创意类型的设计公司。要么是广美出身,要么是什么什么美术出身,这像是一个圈子,一个人吸引同类,而这个公司老板也只要同类。
我说是要教你做作品集,但实则说了一大堆废话连篇的观念。
对于作品集来说,没有标准答案。
很多说要教你做作品集的,其实是要你报班居多,要么就是卖你材料。而我,只能给出我的观点,仅供参考。
如果现在的我还在搞设计,我会去各媒体搜索浏览其他人发布出来的作品集,发布出来的作品案例,特别是那种落地的。我会先筛选一下市场所喜欢的作品,再去考虑自身想要从事,想要做的类型的设计,进而去筛选设计公司。
这一步还是比较重要的,
说更直白一点,就是你找那种商业落地的,特别是大众喜欢的较多的作品,太艺术的作品,可能只适合较为小众的人群。
恰好,蛮多设计公司并不如你所想象的那种能接到各种符合你内心设计的项目,而他们的客户更多的是现有的画面,可能并不如你所想的那种很设计感的,而是较为平淡传统的。而这些公司所做的画面,可能也只是为了满足客户现有的要求。
我觉得有人会说,这些设计公司哪里是什么设计公司呀,不过是一个皮包公司,恰好有这一群客户而已。也许是吧,其实也不能说那些老板是错的,也不能那么清高的说所有没有设计追求的设计公司都是错的,因为他们也要生存。
现在有蛮多人好像什么都看透了,我以前也是这样的傲慢自大,以为一句话就能总结别人所有的人生经验。
媒体上也发布有许多关于“一分钟看透一件事”“十分钟读一本书”“一句话总结电影”等等之类的节奏。
我们吃了太多人反刍出来的东西,
看透本身就是假象。
一本好书,一部好电影,一个好游戏,或者任何道理,都是需要很详细的描述,体验,才能够真正领会真意,你一句话是总结不了的。
但我这么描述,我本身也进入了这个被描述的领域中,我也是看似“看透了”其中的一员,好像凌驾于所有看我文章的人。
这本身就是悖论。
我也只能说我的内容是观点吧,仅供参考,发散思维。
还有一个观点是,谨慎思考和辨别那些大聪明鼓吹的就业难,环境差。其实不是的,相反,现在很好就业,等这机会过了就没了。
资历老一点的,他们现在可能就在那捆着。他们说要以前的经验,要项目经验。
但项目经验不是最重点的,以前那么多人都被裁员,现在这个市场上,那么多有大量项目经验的人,飞书裁了多少人,他们都有项目经验,就连我都有项目经验。
他们找不到工作,就喊就业难。尝试换个方向,把传统的设计作品替换成一部分的ai作品。
把ai的东西放进去,把工具的东西放进去,把你的理解放进去,ai占大部分,传统的可以少部分。
现在的找人逻辑根本就不是招一个到公司里能用的人,他们找人的需求点,不是一个能用的,因为市场上太多人才能用了,大厂裁的人都能用,他们现在想找人就是找一个能给公司缓解ai焦虑的人。
设计师的成本在于时间与各种学习的成本总和。
很多设计师都是用过去的经验或过去做过的案例不断的套招数,这无可厚非,时间短没办法,很多是因为国内的环境不允许或是客户的时间不允许你去弄到尽善尽美。
但也就是这样的原因,现在的机会可能更大。
就像父辈一代的人可能对现在的年轻人都有偏见,就像他们对爷爷辈的人存在偏见一样。现在的小孩早早用上了ai模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一开始就用上了这些先进技术,也比以往的人用得时间更长,而且大脑还没被后面的各种琐事污染,他们会有更大的创造力,也有很强的竞争力。
也许未来等他们出来工作,受到挤兑的就是我们了,而企业也换人,换成他们这种新兴劳动力,而那些排斥新技术的人,可能也成为时代下的飞灰了。
二、设计体系
作品集题外话唠完了,现在讲讲设计体系的搭建吧。
其实我对设计行业是比较悲观的,游离中下游的同学,可能也只是一个软件操作员和“美工”而已,每天做着纯执行的工作,有的幸运一些能参与项目的全过程,会有更开阔的视野。
而不幸的一些同学,做了十多年设计,还是在被指挥着到处修改。
有的公司根本没有这么多流程,上级就一句话,说我需要宣传下这个产品。什么要求都没有,面向的客户也基本接触不到,什么资料都没有。
公司流程规范/专业度 对设计师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土壤环境,很难光靠自己业余时间自学起来,因为我深知,高强度的工作之后,整个人是没有心思去学其他东西的,只想被激素绑架,去沉浸在快节奏的短视频中,沉浸在美妙的游戏中,要么还有生活琐事要处理。
这是很复杂的情况,资历大一点管理层的人为什么没有接触新技术,可能他工作也累成狗了,天天不是这个项目就是那个项目的,真没那么多时间,再加上上年纪了,脑子也没这么灵活了。
虽然也有年轻的管理者们,可他们也许会有一些心思,坐上了管理层觉着万事无忧了不用学习了,内心是会有优越感的,觉着一辈子就这样了。要么或许是因为这个职位带来的繁琐事务,以至于没时间去学习更多。还可能是繁忙之后的懒惰,人会自我安慰,做的够多了够好了,就决定多闲下来一点,这是好的,但久了之后发现,完了,我好像停在原地了。这不绝对哈,也有居安思危的人,辩证的看待。
其实看再多文章也只是纸上谈兵,
有时候参考作品集模版很容易只模仿到表皮的东西,但不模仿根本就知道怎么凭空产生。
在模仿的过程中,慢慢的推导出对方为什么要这样排版,选色,构图,然后从中理解做这个设计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是练习,还是商业需求要这样去做?还是这样有什么涵义?
我看到有人说:
“我还不知道自己该从平面设计的哪一点入手,字体设计?排版?我还要学软件ps,ai?都不熟练怎么办?想之后主攻详情页,也就是电商这块。其实品牌设计我也还好,感觉设计都是通的。但是我技术太差,练吧。”
确实,一开始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跟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
有的人会选择报班,走一条别人给你固定好的路,有的人就靠各种搜集信息,从碎片化的信息中和自我练习中,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
前者呢容易陷入一种专业的固执,后者呢则太过发散。两者好坏都有,只不过到后面,还是靠这个人本身对于设计的理解,对于不仅限于设计范围内的其他理解。也就是不局限于本行业的认知,可以回到普通人的角度看问题,也可以从设计的角度上看问题,可以从用户的角度看问题,还可以从产品思维的角度推导其他信息。
你发现到最后,只不过是从多练中慢慢就有了思维的雏形;
再到然后,你学会拆解其中的元素了,发现一个设计原来是由这些组成的,再后来,你发现设计不只有元素的组成这么简单,还是需要从一些分析推导来做设计,再后来,你发现这压根就是想到什么做什么,引导客户选择,缩小范围,选定形式和大概案例的方向,然后用你的专业术语和一些对产品,用户,市场,经济的理解洞察,用权威的名人名言,用大厂都在用的设计,用人性想要看到的效果和语言,去变相的说服客户。
作为乙方的人,或是作为客户的人都有一种是上帝的感觉,浸淫职场多年的老油条善于捕捉人性所需的东西,做的业务要以客户为主,让对方感觉就是按照对方的指示来做的,如此的完美无瑕。实际上是你巧妙的用语言去潜移默化的引导他,让他有一种“还有谁!”的错觉。
你做什么都是对的,因为这让对方以为就是按他们的意思来做的。不过这真的很难,想要获得一个人信任难如登天,特别是陌生人。
所以我们需要构建自己的一套体系,不管是设计体系还是本身的认知体系,都是必要的。
1)认知体系
那该怎么构建呢?讲述之前,先理解一个概念。本质是什么?什么是抽象?不是这种的抽象发疯哈。
不是这种呀哈哈哈
抽象,是把一件事,一个过程,某个现象,把它们抽象化出本质。
比如说:哲学家们研究再研究,最后得出人生不过是虚无和无意义的,本质是“缘起性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中间的过程只能自己赋予意义,没有期待,没有意义,没有欲望的人,很难一直走下去;
再比如:人与人之间抽象到最后,是利益的交换,是目的的交换。
如现在的小杨哥事件,拍搞笑视频能走上今天的位置,不单单只是表面上的创作,背后有资本推动,有人从中作梗扶持他去完成自己的目的,也许有的人赚一百,背后的人可以赚他的一百倍。
现在树倒猢狲散,不管是高层的,还是背后的,还是中下层的人,纷纷抽身走人。
再比如:谈恋爱,真要抽象到最后,那么对我们来说,未谈恋爱之前的过程都是前戏,最后为了上床才是目的。
不过也不能这么抽象哈,只是说,看一件事要结合多方面去思考衡量,找一下对方这么做的行为,是为了什么目的?
就像有些人,经常问你在哪工作啊,薪资怎么样啊,如果你说自己无业游民,那么对方可能心里暗喜,要么表面吐露出优越和嫌弃等姿态。但你说自己是无业游民在网络上做生意,那对方可能就转变一种心态了,你懂的哈。
知道了这些概念,那么我们还需要有一个打开方式,类似一棵树,主要的树干是知识的载体,而树枝和树叶则是发散出去的各种思维。
比如,
我习惯于用
“武功秘籍”
来作为我对于世界看法的打开方式。假设我自己的功法是“乾坤大挪移”,那么我对外接触到其他的功法,如“九阴真经”,那么我就会用自己的功法去揣摩对方的门道。
可能这么说不太好理解。
再比如,有人是学经济学的,他就习惯用经济学的视角看世界,他们把这个当成“武功秘籍”,也可以是分支。他看到一个新闻,“女子因男朋友做出不合道德事,但是女子还不舍得分手”,他可能会用“沉没成本”去解释这个现象,说这个女子是因为在他对象身上投注了太多心血和感情,如果一分开,都白费了。
已经付出的无法回收,觉得自己受到很多损失。
然后再用“厌恶损失”的概念,阐述人是很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的。
再比如学心理学的人,
看到一个现象是“这个人中彩票大奖,我也可以”,那么他可能会用“幸存者偏差”来解释;看到“一个人总是不能理解另一个”,那么他会用“认知局限”和“认知偏误”来解释。
这么说应该能理解了吧。
说得更直白一点,是从人性作为基础去延伸其他知识概念,各种学科是从哲学分化出来的,哲学研究到最后,也是从本体,也就是人,然后再到人的思维,因为也只能从思维来研究了。
比如“我思故我在”我是谁,我要到哪去,我从哪里来,要做什么。从人延伸出去,再从外物逆推到人身上。
然后有了这样一个观念作为“树干”,还要认识一下什么是
自然规律和规则。
自然规律可以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情和行为,规则则是人为制定的。
可以理解为人道和天道。
天道是自然的规律
,比如“反者道之动”,一个事物达到极致了,就会产生逆反,最好理解的就是月亮的阴晴圆缺,人的悲欢离合。
再比如还有一个职场上,三个人竞争一个位置,有个人暂时别争,让对方两个人先竞争,最后等他们两败俱伤,这个人再去做好分内的事,做好维稳,也许他的机会会更大。
竞争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企业文化属性,也是整个社会的文化属性。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百度的“萝卜快跑”无人机,如果他不做,那么特斯拉也会做,其他人也会做,到时候让对方占领了国内市场,话语权就该交给对方了。
那么人道是什么?
就是人制定的规则。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没有占到利益,那么会认为对方是恶的;如果他占到了利益,会说对方是善的;主观上有善恶之分,客观到每个人的主体,那就是立场不同,利益需求不同。
再比如,一个小说作品里面,代入你的主观看法和被社会,被教育规训的主观意识来看,会认为那个反派是坏人,但实际上换成里面反派的视角,他只不过是想要恢复家族繁荣,或是因为童年创伤和悲惨经历才导致成这样的反派的,也许你换作是他,可能比他做的更狠。
张爱玲有一句话是这样的“你不了解我的以前,那么你肯定不了解我的现在。”
最通俗的来讲人道,就是“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理性的认识抵不过感性的情绪。”
好,那么有了看本质的“树干”,也有了作为“树干”养分的自然规律和人的规则。
接下来就是 “树干”延伸部分,“树枝”。
“树枝”包含各种范畴、事实和关系。比如说,这个“树枝”有心理学范畴、经济学范畴、脑科学范畴、社会学范畴、品牌学和设计学范畴、以及其他认识的范畴。
我们光知道了本质还不够,我们还得用外在的理论去指导我们实践,然后再用实践去抽象出方法,循环反复,不断迭代。
人都是需要经过前面的认识活动,才能从感性认识变到理性认识。
通俗来说就是,你无意间发现火可以烤熟食物,变得更好吃,这是感性认识。
然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践,你又发现了葱姜蒜,结合到肉上面会更香,更爽口,你通过这些推理和判断,得知这些东西加在一起会使得食物更美味,这就是理性认识了。
回到设计,不也是如此吗?我们一开始认为这个设计就是最好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打怪升级之后,发现还有更厉害的,再然后发现还有高手。
一开始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接着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然后是知道自己知道,最后是不知道自己知道。
总的来说,我们需要不断的检验,验证,结合不同的理论指导,反馈在实践中。虽然不能立刻理解它,但有了一定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知它。
理论和实践是分不开的。
可又不能教条主义的相信一个理论能够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知识是能够触类旁通的,所以有了作为“树干”的基层,还是需要延伸出多种“树枝”和“树叶”
好,那么我的“树干”是看本质的“武功秘籍”和“理解规律和规则”,“树枝”是各种认识的范畴。范畴中包含各种事实和关系,概念等。
a)心理学
心理学作为一个树枝,可以分化出许多“树叶”,比方说,马斯洛需求理论,里面包含五大板块:自我实现需求、尊重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安全需求、生理需求。
然后这五大板块里面又可以细分为,比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含盖有:衣食住行、钱,性、情绪满足、欲望满足等,可以说是最基础的需求。
知道这些能干嘛用呢?
比方说用来分析做生意的,有些商人会用“价格歧视”的方法,夸大价值,附加价值,类似某电商活动,实则价格并没有下降多少,而是提前涨价,然后到节日后再降价,让人有一种占便宜了的感觉,不需要真的占便宜,而是给你一种感觉,这里面存在信息差。
而很多人并没有接触过生产商,不知道原料和制作成本,这之间存在一个壁垒,定价权再商家和生产商。
然后心理学里面还有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消费心理学,设计心理学,游戏心理学等。其中都是研究人的心理。
有的人会从较为著名的三大心理学家的著作入手。比如阿德勒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学,和荣格心理学。
哲学家卡尔·波兰尼说“理解自己所受的限制就是自由的开端”。
还有反面的一层,理解自己的本性、欲望,才能理解他者,也能利用他者。
其实挺多分科的心理学都是通用的。如阿德勒的目的论,个体心理学,他的观点过于强大,以至于我们看到他理论后会颠覆常识的感觉。
比如他说:
“人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我们只是在对过往进行描述,在对未来进行幻想。”
“一个因为某些原因自闭的人,不想出门,只想在家。他利用自闭这件事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阿德勒不否过去的创伤,而是他认为人不是像弗洛伊德的原因论那样,归结一切于过往的伤痛,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会有动机,产生一定的目的。
举个例子,一个男的在餐厅吃饭,被一个女的服务员不小心撒了一身的咖啡,男的愤怒的大骂她。但如果这个女的很漂亮,是他的心中喜欢的类型,那这个男的可能不会骂他,而是说没关系。情绪是可以控制的,可以察觉的,就是这个意思。
然后弗洛伊德的还有一些理论,比如自我,超我,本我,潜意识,前意识,梦的解析,精神分析等。这些在某些意义上也和荣格的母性,父性,自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后比如消费心理学,
他会有一些概念和理论,如:
物质激励,制造概率性,营造稀缺感,激发竞争意识,赋予用户某种炫耀、猎奇的可能性,营造强烈情绪和认同感,赋予高尚感和重视感,以及通过对比营造超值感。
还有价格锚点,前景理论,确定性效应等概念。前景理论前面有说过,确定性效应则是类似七天无理由退换货和承诺保证更新,会让他们有一种以后能赚的感觉。
还有游戏的制作,其中参与的不乏有各领域的心理学专家,游戏的内容也是认为制造给我们爽的,而我们自己的创造是在别人创造下的环境去创造的,少了一种自我的成就感。
这也可以联系到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求上。
如果我们有自己的设计公司,或是自己设计的游戏,那么你会有别样的感觉,和玩游戏是有区分的。
因为篇幅有限,每个“树枝”的更细致的解释就不列举太多了。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这些知识和概念。
b)然后是经济学,
经济学可以了解《资本论》,先认识经济学的基础,然后再去深入。
比如说先从资本论中了解什么是
社会权力
,什么是
政治权力
,什么是
异化
,什么是
商品、工资、劳动力、资本
等概念。还有
剩余价值、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以及什么是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什么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实则是社会权力影响生产力,才能决定生产关系,也就是说从手工业、农业,到工业,再到现在的科技,实则生产关系一直没变,还是拥有资源的人去支配其他没有资源的人的劳动时间,然后付给对方不对等价值的工资,不然资本没有利润,就不能增值,不能增值的资本就灭亡了。
还有更深入的,一篇文章不可能讲述得完全,只是列举一个框架,更好的解释“知识树”的搭建。
然后呢还可以去看看 瑞·达利欧的《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这个视频。
这是一个了解经济学基础的视频。更深入的,如炒股,金融,期权什么的,这就需要专业的人了,非专业的只能汲取些皮毛,但能用到生活中也很不错了。
例如其他范畴的认识,包括一些思维和模型,
类似的有迭代思维、反思思维、逆向思维、条件思维、亮点思维和发散思维、否定思维、以及第一性思维。工具思维如利用star法则,smart法则,和黄金圈理论,5w1h等思维工具,或是ai工具,模型库工具,还有设计师常用的一些能够完成任务的七七八八的工具,都算是工具思维。
一个人很有限,还要学会合作,取长补短,前面要会“等靠要”,等一定程度了学会独立,先汲取知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后才能“独立”。
其实在一些方面里面,我也是个“半吊子”,并没有多深入,而是利用其中的核心知识点,带我了解一些基础的观念,而这些基础能够让我在其他知识领域触类旁通,我认为这样也蛮不错的,视野很开阔,也有理论去执行,
执行后抽象出方法,再次检验,不断验证,更新迭代。
其实你会发现,那些知识是能用到设计上面的,例如用户思维、产品思维,不也是业内人一直在说的吗?
研究心理,也就是人性,也是用户思维。做品牌全案,也是需要足够多的思考方向才能独立去完成一套全案,没有大框架的支撑,没人能凭空产生一个全案出来。
还有什么前期调研,分析趋势,分析市场,研究趋势,用户心理画像,痛点痒点之类的,都是从这些框架里面展开的。
了解“树干”和“树枝”之后,其实“树叶”就是刚才所说的那些延伸,用一个抽象出来的词,去描述外在的事物,然后再抽象出来,循环往复。
类似以下的图。
还有例如设计师的核心能力,基础:版式构图、图形插画手绘、视觉感知、三维动效、图片合成、品牌(vi、mi、bi);进阶:执行力、沟通表达力、思维能力、自己的工作流程、洞察力、协作能力、项目驱动力等。
认知体系先到这啦,还有一些没列举出来的,感兴趣可以去搜索学习,
一般来说知识只能是自己主动的去获取才是记忆最深刻的。
2)设计体系搭建
然后是设计体系搭建。
因为篇幅太长了,我尽量用图来表示。
前面有说到,拆解设计的元素,把它们归纳分类,找灵感的时候,可以从这些词中找尽量符合意思的,然后拼贴,延伸演化,
这些是术的层面,我看到有的人发的作品,探索更多的解法,这个在自由的时候是可以探索,工作中很难有机会,很少人是国内外前沿的设计师,很少在这种工作环境下。
我不太建议报班,
至少对于设计行业来说是这样,如果真要报,比如去学ai训练师,去学认知基础的知识,巩固完善对人和社会的认识。
学那些知识不是单单找一份工作那么简单,而是从中能够了解不同圈层的人和事,交换信息差等。
我认为这比设计审美、设计思路等更有用。因为审美和思路也是需要慢慢迭代的,迭代起来就需要有足够的正反馈,没有好的反馈,也许就不做设计了。
你有自己的东西了,要让别人知道你是谁,你的能力是什么,在各大媒体上发声,你的价值点应该被用在这里。
当然,也不是说设计方面的不重要,当然也重要,但不推荐只局限于设计方面的。
而是要用自己的知识去发声,去传播,你知道音乐、文学、电影、书籍等方面是怎么赚钱的吗?就是给人以启迪,给以心灵的震撼,链接你的受众,把你的作品到处分发,再下沉的市场都有相应的受众,会给你付钱。
好了,废话过多了。
咱先说说设计体系的搭建主要有什么。
有设计模型库搭建,以及一个设计思路发散模型。
a)设计模型库搭建
什么是模型库,举例品牌设计的,里面有个叫vi的,也就是视觉识别。
我们把它拆解一下,vi有logo、还有基础的如:包括企业名称、标准文字、标准颜色、象征图案等;
以及应用物料延展:涉及到如名片、海报、产品包装、办公用品、网站界面等。除了以上的之外,还包括其他图形元素和形象的应用规范,如辅助图形、装饰图案等。以及口号、和吉祥物。
这些元素我们可以集合起来,搭建一套从头到尾的vi模板,下次接到设计的时候,就不会慌乱了。一般是先从logo做起的,要么就是接到一些需要从原有的视觉中延展,或是单独做其他的。
如果接到单独做的,那么我们就需要一套包含了设计基础的灵感库。上述vi 的元素,可以从中继续细分。
比如下面的图,包含了字体、文案、颜色、版式构图、图片风格、手绘插画、图形、设计形式风格、整体调性。
里面的元素实际上还可以再划分,比如字体,然后字体的子目录下面是衬线体、非衬线体。然后再细分,英文体、哥特体、逆反差等等。
这样也可以,但是太具体了。
一般工作中没有这么具体的,而是从对方给的一句话,要么是一张图,给你之后你就需要引导他走下去,尽量具体的风格和感觉,最好是给到他可视化的图文参考。
不建议是草图(草图最好是合作之后,制作之前给对方看),费时间;建议是截一些图,你认为好的,市场上选择的,大厂出品的,设计前沿趋势的,或是用户选择的,市场上流行的等。尽量从这里切入,能为你省不少时间。
再引导客户选择其中的颜色,风格,具体到是否喜欢这个ip,喜欢这个感觉等。如果可以的话,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说:这是市场上选择的风格,也是流行的,用这种形式去做呢,降低你客户的认知成本,也增添熟悉感;
要么这么说:这是大厂都在用的设计,传达到信息的同时也能美化表达,您看这个ip的表达,是否觉得很亲切呢?如果你的形式走这个方向,恰好你的客户也是年轻人,那么会锦上添花,也能让人产生亲切感。有数据参考,这种确实可以降本增效,毕竟市场验证过,你看这个数据,留存,点击,转化率。(给对方看想要看到的)
其实这些话术是基于客户的角度和客户的客户的角度来阐述的,人都会从自己的利益、立场思考,而你要做的,则是翻译,连接和打通他们想要的是什么,因为有的客户真的不知道想要什么。
这时候就需要你阐述其中的好处、利益点、权威性代表、以及你的专业性。
好,回到刚才说的,元素可以再划分,可以分为三重,
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不太建议把字体、颜色、图片等划分得太具体了,而是从感觉上去划分,什么意思?比如说,高级感,文化感,历史感,拼贴潮流感、力量感、对比感、纤细感、留白感、亲切感、现代感等等感觉,然后从这个大的框架,细分为版式构图,再细分为设计形式。
版式构图可以分为:对比、重复、秩序、包围、上下、左右、看着乱的(哈哈)、居中、夸张对比、s形构图、三角构图、以及其他构图等。设计形式可以分为:复古、拼贴、简约、高饱和、蒙德里安、孟菲斯、瑞士极简、中式等。在版式构图的后面。
如图所示:
为什么要这样粗略的划分呢?应该是粗中有细的划分,因为你搜集的海报、长图、banner、以及其他画面,里面就包含了字体、颜色、版式、调性、形式、图文、手绘插画图形等元素。
而分为
感觉和版式构图、设计形式
,3层关系,就是为了方便从里面挑选,集成一个情绪版。
前面引导好客户之后呢,后面你就可以从中选择客户所要的感觉的参考,进行延伸设计,他要力量感,你可以从对比和重复这个夹层里面找,你也尝试这样做,借鉴构图方式,注意里面的颜色、字体和形式风格的选择,做出一个有类似感觉的设计。
当然了,这个和审美是有关系的,但是你都不会照着抄,不会拿这边的元素到这边来用,不会把它们统一成一个风格,那可能不适合设计,或者刚刚起步,得多看多练,还得让脑子灵活一点。
这不是教你偷鸡摸狗哈,是较为现实的一种做法,即使再厉害的设计师都有自己的素材库,也会建立情绪版等东西,只要你不是原原本本的照搬抄袭,那就没得事儿。
b)设计思路发散模型
设计模型库搭建讲完了,其实并没有多难,你要想更喜欢的话,你可以具体到如:颜色:互补色、邻近色、对比色等细分,但其实没多大必要。
然后就讲一下设计思路发散模型吧。通俗来说就是一个流程,从沟通到设计的流程。
由于篇幅原因,这里不过多阐述了,我直接放图。
可以看到,从沟通引导,到设计思路发散,我们用到了几种思维工具,比如常用的smart法则,scamper法则,以及5w1h,5why等法则,如果更简化一点的,则就用黄金圈法则,why、what、how。
我建议是大家要有自己的理解
,
把这些复杂的东西内化自己的一套思路,一套体系。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简单的东西标准化、标准的东西流程化、流程化的则自动化或者交给别人来按照你的流程做。
三、写到这,全文就结束了。剩下的是闲聊。
封面真的没那么重要
,
做到不减印象分就行(通用模板和基础审美差就会减分)初筛是hr负责,他们只看简历。他们筛完到设计部才开始看设计,设计部还是更关心整个作品,提示:不要为了凑数放丑作品!!他们一般是看下限而不是上限,下限太低也会怀疑其它好作品不是自己做的。宁缺毋滥,别放减分的东西进去。
还有一点话要说的,作品集固然重要,但是有些人就只是作品集好,真正上手啥也不是,试用期就被试出来了。
但这其实是需要一段时间上手和熟悉的,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要先了解该公司的产品,特点,优势,以及合作客户所需要的风格和需求等。会吹可以,起码要有一点基础能力是吧,进去公司了,也要防止公司开你,防患于未然嘛。
现实往往就是绝大部分公司都是草台班子出身、一个不怎么懂行的老板和一个不怎么专业的运营或ae去指导专业或非专业的设计师,该怎么画就怎么画、完全没有这么详细推导论证可言。
另外还有一点、蛮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设计师做的作品集可能分析推导一大推、结果到界面呈现结果发现,无法直视。我并不鼓励硬编设计过程,而是要实事求是的根据实际的项目情况做一定分析,
你可以是模仿一个案例去做分析,但不能瞎编上去。
有些是要装的,
有些要真材实料,达成目的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两者相辅相成。
虽然大部分公司确实不专业,对设计师的要求也不高,但分析推导该做还是要做的,这不是为了简单的找一份工作,而是从中提升你的能力和经验,同时也能提升阅历,帮助思维得到扩越。
有这些个人的体系搭建和思维跃迁,是可以准备好往更专业的公司发展的。
但怕只怕你在不专业的环境里待久了,会呈现为“温水煮青蛙”的情况,这就麻烦了。
公司虽然没有这么多流程,可能客户就一句话,“我需要宣传下这个产品”,什么要求都没有,什么资料都没有。这时候就需要自己有这样一套自己的流程体系了,知道该怎么问,该怎么推导,该怎么引导客户找到需要的设计等。起码能够让你省下不少时间,也能让你尽量不处于
“改稿改到发颠的程度”
。
想知道什么才是学到东西,提升认知,那就是以往不相干的知识突然连接互通了起来,那就是提升认知了。
多数人的生命支点很单一,
生命指点就是精神支柱,如果你生活上的梦破碎了,那么你还可以活在兴趣爱好里;如果你的引以为傲的谋生技能不管用了,那么你还有另外的技能供你谋生;
我们需要不同的支点,需要期待,需要希望,需要热爱和兴趣,这样才能支撑于生活的荒诞和虚无中。
说着说着讲起了鸡汤,不过不重要,就到这吧。
(抽象)
我们大家的苦难都大多相同,所以我们是难同。
哈哈哈拜拜。
作者:王富贵儿本人
链接: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YzNjcyN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