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刘伯承之书法,既豪放果敢,又儒雅文气

学术   2024-11-25 07:30   河北  

刘伯承

  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现重庆市开州区)人,乳名孝生,学名明昭,别名刘伯诚。早年投身辛亥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底赴苏联学习军事,1930年夏回国后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长、长江局军委书记兼参谋长等职。抗战时期转战华北,开辟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1947年与邓小平挺进中原,参加指挥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西南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在我国高级将帅中,刘伯承的军事才能为世人所称道,赢得了“当代孙武”“军神”的美誉,与他的军事才能同样被认可的,是他的学识和修养:刘伯承一生最大的爱好便是看书、写字。据《刘伯承回忆录》记载:孝生(刘伯承小名)10岁以后,转到灯草坝刘家私塾就读……练习书法,他更有耐力。他很喜欢元代赵孟頫的书法,经常照着字帖临摹。每一个字,他都要反复写上几十次,直到他认为和字帖上的字差不多了,才接着写下一个字。“穷人只有一双手,笔墨纸张随身走。手心写满写手背,左手画完画右手”。他不但创造出“以右手食指当笔,往左手手心上写字”的“手心练字法”,还坚持用破旧的毛笔蘸着水在土砖上面练字,这足以让他从小就能较好地掌握毛笔运笔、运腕的基本功。1912年20岁的刘伯承考入重庆蜀军将校学堂,每天早晨出操后,如无特殊情况,他总要写上几张毛笔字。


1949年,刘伯承为新农题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刘伯承在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时候,曾捐给重庆图书馆4000余册藏书,这些藏书除了《廿四史》等“经史子集”类外,还有《杨府君墓志铭》《曲园老人遗墨》《刘石庵公家书真迹》《宋拓夏承碑》《王虚舟邓氏墓表真迹》《泰山经石峪金刚经集联》《王居士砖塔铭》《小隐山房印谱》《天禄阁印存》《小石山房印谱》《集古印谱》等占所捐图书1/5左右的碑帖、字帖、金石印谱之类的书。从中可以看出刘伯承的传统文化功底和对书法的广博阅览,这为他形成自己兼容并蓄而又个性鲜明的书风打下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直到72岁双目失明前,刘伯承一直保持着一个生活规律:每天早上5点起床,先读一段俄文,然后打一套自创的操,最后便开始写毛笔字。正是数十年如一日的读书写字,才成就了这位“我党我军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邓小平语)。


刘伯承所书信札


刘伯承一生所留下的墨迹以手稿为主,主要包括一些题词、信件和报告等。楷书或近楷书体,无论是在用笔、结字方面,还是在笔意和风格上,很明显地保留了赵孟頫书体的艺术特色,但与赵字又同中求异,笔笔清晰且劲朗有姿,笔画虽短厚但锋利如刃,显得非常壮实,尤其在折画的表现上,如同昆刀切玉,柔中带刚,刚柔相济。字字独立又不失呼应,除了表现出赵字的硬朗通神外,更具有一种君子正大之气,是对赵字柔媚书风的修正。1947年书写的“为人民立功光荣得很”和1951年为安徽黄山题写的“半山寺”,可以说是这类书体的代表。


而刘伯承以行书或行草体写就的书信、手稿墨迹中,则彰显出另一种艺术特点。观其用笔,笔势外拓,干净爽利,以硬为主,软硬兼施,使转有度,藏露有方,不薄不浮。结构颇具古法,险中求稳,劲健而不乖张,姿侧而力在其中。字势多纵长,斜正疏密大小随机变化,无固定模式成法。墨色变化丰富,浓润不滞。章法疏朗且气密,灵秀外逸。书作自然洒脱、一气呵成、气韵贯通,洒脱的风神不失奔放和流美,充满着文质彬彬、倜傥不拘的书卷气息,与其深具儒将风度十分吻合,这正是无意于书而自然呵成的散怀抱状态使然,由此足见刘伯承深厚的文化积淀、对历代碑帖倾心研磨汲取,以及独特的创新精神。


1947年,刘伯承题写“为人民立功光荣得很”



[  中书协理事丁谦自媒体二维码  ]

认知丁谦  聚焦书法  解读行业

交流常识  深度评说  共享经典

【版权声明】

转载文字及图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点完“在看

丁谦书法艺术空间
认知丁谦,聚焦书法,解读行业,交流常识,深度评说,共享经典,欢迎你关注丁谦书法艺术空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