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尼玛拉毛:“医”路芳华 搭建民族团结之桥

学术   2024-10-21 17:15   青海  


  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柯曲镇,这里海拔4080米,高寒缺氧,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生存居住环境恶劣。

  在这里,有一位深受牧民群众爱戴的藏族女医生,被各族群众称为草原上的“好曼巴”(藏语,意为医生)——尼玛拉毛。

  尼玛拉毛的爷爷是村党支部的老书记,一辈子跟党走,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父亲是果洛和平解放后草原上走出来的第一批大学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爷爷和父亲对尼玛拉毛的成长影响很大,她从小就懂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道理。卫校毕业以后,她被分配到甘德县医院工作,很快就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十里八乡找她看病的群众越来越多。

  2010年,为了方便群众就医,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甘德县决定抽调一部分骨干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已在甘德县医院工作了14年且已成为业务骨干的尼玛拉毛听说以后,主动申请从县人民医院调到柯曲镇卫生院工作,她认为这里离群众最近,可以最直接地帮助和服务群众。

  初到卫生院时,只有一间10平方米的办公室,挤着4张办公桌和几把椅子,除了听诊器、体温计,再也找不到其他的诊疗设施。药房里除了感冒药、止痛药,再无其他,条件很简陋,工作环境艰苦。

  尼玛拉毛到来后,四处奔走、上下协调,开源节流挤经费,逐步配齐配全了基本医疗设备,建成了集诊疗、治疗、保健和养生于一体的藏医馆,并拥有了远程医疗系统,近可与州医院连通,远可直达上海、北京的帮扶医院,实现了医疗条件的大改善、大飞跃,被牧民群众亲切地称为“尼拉曼康”,意即“尼玛拉毛医院”。越来越多的患者主动选择到柯曲镇卫生院就诊,就诊人数从十年前的0人次,变成了如今的每年1万多人次,数字的增长是尼玛拉毛心血的见证。

  在尼玛拉毛看来,患者的信任是对她工作最大的肯定和褒奖。有一次年关将至,医院工作人员都准备回家过年,一位宫颈癌晚期病人需要每隔六个小时上门打止痛针,尼玛拉毛毫不犹豫选择留下来,因担心耽误病人时间,她一个人在半夜走在空无一人的大街,去上门服务。病人家属打来电话,“曼巴,谢谢你,真的谢谢你,病人现在不疼了,已经睡着了。”第二天、第三天……她依然如此。家人问她什么时候回家?她告诉家人:“病人需要我,我必须留下来,这样她会少受罪。”

  在柯曲镇,提起尼玛拉毛,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表达对她的赞赏。大家对她的赞赏,不只源于精湛的医术,更重要的是她有一颗处处为患者着想、与患者分忧解难的医者仁心。

  而在尼玛拉毛看来,自己不仅是一名医护人员,更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是党培养了她。她把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化成对患者的仁爱之心,把对党无限的热爱融入她挚爱的医疗事业,患者的信任和期待也时刻鞭策鼓励着她。小朋友用稚嫩的声音说:“曼巴(医生),爱你噢,谢谢你。”老人们慈祥地说:“孩子,好好休息,按时吃饭。”她用自己的爱心,赢得了患者们的尊敬和爱戴。

  闲暇之余,她也经常走进牧民帐房,送医上门、进行义诊,为群众健康体检、疫苗接种,使现代文明教育、健康宣传教育走进每个牧民家庭,教育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

  参加工作28年的这份坚守,让尼玛拉毛收获了很多荣誉。面对组织对她的嘉奖,面对乡亲们的肯定,尼玛拉毛说:“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做着一名医生该做的一切;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都是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都是为了民族团结进步的需要。我作为医生,能够守护好各族群众的健康,为无数家庭带来幸福和快乐,我的人生也就有价值、有意义了。”


来源:青海新闻网





服务宗旨:


宣传民族宗教政策 普及民族政策知识

推送民族团结动态 交流民族团结经验

引导宣传教育舆论 选树典型表彰先进

投稿热线:0975—8381432

投稿邮箱:glzcjb@126.com




果洛民创
果洛民创主要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交流创建经验,宣传创建典型事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