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冶河
能够抵御
百年一遇特大级别洪水的冲击
公司鹿泉-井陉输气管线项目
采取超前预控、分层推进等策略
推动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3月20日
冶河大开挖挥出第一铲
拉开了穿越施工的序幕
『90天』
静静的冶河往东流,表面上看起来宽阔且平缓,但远古的造山运动使得太行山地质构造复杂,多为坚硬的玄武岩,河床上由深至浅布满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地下又是由卵石、粉质粘土和其他土质交织组成,结构松散不易成型,透水性极强。
在开挖现场,6台挖机同时舞动铁铲,由于地质原因,不断有河水从缝隙中涌出,刚挖出来的管沟很快就被灌满。为了与汛期赛跑,施工机组吃住在现场,数台大功率潜水泵日夜不停地与渗涌对抗。
为了全力推进工程进度,项目部提前做足技术、安全交底,制定施工策略,负责施工的土石方机组根据实际地质情况,预判施工风险,制定防控措施,并对安全管控重点进行分析,为工程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奠定了基础。
在穿越开挖现场的外围,焊接机组正在进行预制管焊接,在挖机等大型设备的协助下,首段七根管道焊接成一体的“七接一”组装成型,这是针对“导流围堰”施工法而事先准备的预制管段,后续还会有其他“N接1”的管段被预制出来,再一段段地下到管沟焊接起来,从而实现穿越,这是在冶河水流量不太大的情况下最为经济、快捷的施工方法。
目前,管沟开挖400余米,敷设压重块100余块,焊接管线700米,正由东向西朝对岸延伸,在汛期到来前完工的阶段目标即将实现。
冶河穿越单体长度达到900多米,其中盆底弯长度达到600多米,深度达到9.5米,预计土方开挖量达到50万立方米。工程之难,不仅难在工程量大,工期紧等方面,重点在安全管理方面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项目部聚焦安全质量管控、人员队伍管理等关键环节,按照超危大工程论证方案,采取多层放坡方法,遵循“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从安全交底到现场监护,将现场安全牢牢掌控住。
最为关键的就数第四段穿越了,是整个盆底弯的关键,开挖深度最深,水流量最大,水压形成的涌流如瀑布一样从管沟两侧涌出,抽水泵也从4台增至8台。现场升级管理,加大巡查力度,施工员指挥挖机,趁水位回落时赶紧作业。下管时,预制管从起吊到敷设到位,在短短100多米的移动距离上光防腐层检查就经过三次,连头焊接更是由正常段的4-5层加到5-6层。
穿越过程中,为保护沿线村民的生活来源河以及下游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参建员工在发电机、油料区集中的地方特别铺设防渗布,用高分子油桶代替传统铁油桶,集中处理生产废弃物,自始至终没有一滴油、一块固体废物进入河水里。
『29人』
自管线穿越进入盆底弯开始,全体项目成员持续奋战、高效协同,冶河成功依照既定计划实施改道导流渠工程,整个截流过程井然有序,既保障了施工顺利进行,又确保了下游水流的持续通畅。
“五一”劳动节期间,一场“急难险重勇担当,管道红队争先锋”的主题授旗仪式在“火线”举行,由29名员工组成的“青年突击队”,正以“聚沙成洲 、奋发超越”的姿态,全力以赴投身于施工中。
为确保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项目团队精心制定并实施了包括施工动态表、线路日志表、工程报表和施工日报在内的“四张报表”管理制度,以精准把控施工进程,推动工程建设快速高效进行。同时,为强化过程管控,项目还特别建立“冶河穿越”工作群组,通过实时发布现场照片、及时讨论并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监控与高效管理。
5月10日,暴雨持续一天,河水迅猛上涨,现场更伴有狂风肆虐。紧急情况下,项目部迅速组织行动,将所有人员与设备安全转移至高地,然而此前辛勤挖掘的放坡与管沟却不幸被汹涌的河水完全淹没。
面对严峻考验,机组29名员工全力抢回被暴雨“冲走”的劳动成果和时间,先对现有河道堤防进行排查加固,疏通沟渠,所有设备重新开赴工地,大口径水泵又被齐刷刷的吊进管沟,发电机全功率输出,十几条“水龙”重新喷吐着河水,力求将暴雨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所有参建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项目现场进度频频刷新:
4月12日,盆底弯第一段140米预制管下沟成功;
4月24日,盆底弯第二段83米预制管下沟成功;
5月2日,成功实现冶河围堰导流;
5月11日,盆底弯第三段96米预制管下沟成功;
6月2日,第四段“八接一”预制管被稳稳落到沟底的沙袋上。
奋战还在继续
项目所有参建者正以“满格电”的状态
全力而为、奋力攻坚
以实干点燃盛夏建设热潮
不断刷新着施工“进度条”
在百年冶河上留下浓厚的一笔
文 图 ▎杨 强
编 辑 ▎窦苏楠
审 核 ▎吴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