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青春 | 生物所2024届国科大优秀毕业生风采展示二

健康   2024-07-03 09:13   四川  

奋斗担当谱青春之歌

扬帆起航新征程

2024届国科大优秀毕业生


又是一年毕业季

曾经携梦踏入生物所的学子

用奋斗与担当写下青春华章

让我们一起感受优秀毕业生的风采吧


罗林: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基本信息

入学年份:2021

培养层次:博士研究生

攻读专业:生态学

导师姓名:尹春英


获得奖项

2021-22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

2022年成都生物所所长奖学金一等奖

202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

2024年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毕业去向

在成都生物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My story

我的故事

流年似水,岁月无声,3年的博士求学时光转瞬即逝。坎坎坷坷的求学之路,再次诠释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含义。曾经,科研入门之际,实验中意料之外的状况、反复思考某个问题的彻夜难眠、发际线的加速后移、晚上和周末常态化的学习,让我望而却步。甚至,有时也想懒散地享受双休的周末、舒适地朝九晚五的工作。但是,每每想到我们的科研前辈们艰苦奋斗的故事,我都深受鼓舞。如老所长刘照光研究员,一直致力于长江上游的生态恢复研究,提出了大沟小流域生态恢复模式,哪怕百年后都要将骨灰洒在那片他深爱着的土地。重走威尔逊之路的《百年追寻》、每到秋天生物所园区灿烂的红叶,这些都是科研前辈们奋斗的成果。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是时代对科研工作者的新要求。2023年我有幸参加了四川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从成都出发,途径茂县、金阳、攀枝花、米易等地,采集了特色农产品种植的土壤样品。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真实地了解到很多和“三农”息息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与生态学有着密切关联。比如茂县花椒因气温升高,适生的范围上移;由于化肥过量施加和连作导致的日益严重的根腐病。在那一刻,这些农业生态问题不再是文献中呈现的数据,而是真真实实困扰农业生产的具体问题。我意识到亟需我们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科学问题其实无处不在,我们既要用系统的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也要放眼生产实践,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毕业既是结束,

亦是新起点、新挑战。

愿我们

眼有星辰大海,

胸有丘壑万千,

始终牢记国科大教诲,

博学笃志,追求卓越

做逐梦未来的事业闯将,

做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复兴栋梁,

在科研报国和服务人民的道路上

书写青春华章、实现人生价值

王宇:借鉴过往,活在当下,勉励未来


基本信息

入学年份:2019

培养层次:博士研究生

攻读专业:药物化学

导师姓名:周燕、夏兵


获得奖项

2019-20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

2020-21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

2021-2022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

2023年国家奖学金

2023年中国科学院地奥奖学金

2023年所长奖学金二等奖 

202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

2024年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毕业去向

在成都生物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My story

我的故事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的学生时代即将画上句号。回首往事,无数欢欣、失落、惆怅、激动的场景在脑海中交织,这些经历已然化作宝贵的财富,铺垫着面向未来的道路

博士课题是关于敞开式质谱电离源的研究,同其它同学一样,我的科研经历也是崎岖坎坷。从最初的方法设计,到分析平台的制作、装配,再到后期的软件开发,每一份草图,每一行代码,都倾注了我的热情。在开发大尺寸样品质谱成像技术时,虽然研究方案已经确立,但灵敏度却一直无法达到预期。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前期的努力将付诸东流。在无数次优化实验中,不断尝试,每一次不理想的实验结果都像重锤般击打着我的信心和热情。所幸没有放弃,经过几周地不懈的努力,最终达成了预期目标。

博士五年,时光漫长。在办公室和实验室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目睹窗外阴晴变幻,寒暑交替。特别是在攻克课题难关时,更是身心俱疲。逐年积累的实验记录本、不断扩大的硬盘占用空间、磨损的篮球、更换的手机,无不印证着时间的流逝。在这期间,多少次迎接课题组的新成员,送别毕业的学长学姐,也曾与他们调侃多久才是属于自己的毕业季。

博士五年,时光短暂。当初报名入学时,对博士学习的艰难程度认知不足。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优秀的导师,他们耐心指导、鼓励我,引领我步入分析化学的殿堂。同时,课题组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和谐友爱。与他们共度的快乐时光,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就已成为珍贵的回忆。

毕业典礼标志着博士生涯的终点,同时也是人生新阶段的起点。今后,我将继续在分析化学的道路上探索。虽然前路漫漫,但希望凭借自身的努力,能够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产生有益的社会效果

最后,我想以下句子最能总结这段难忘的博士生涯:

巍巍学山作长索,

扶掖携手共攀求。

身健心强方持久,

落起沉滞终越丘。

田莉莉:从锡林郭勒草原到离科学最近的地方


基本信息

入学年份:2021

培养层次:硕士研究生

攻读专业:动物学

导师姓名:郭宪光


获得奖项

2021-22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

2022-23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

2022年国家奖学金   

2022年所长奖学金

202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

2024年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毕业去向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My story

我的故事

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一个目前依旧仅有三万人口的小镇子到锡林浩特市,再从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18号到离科学最近的地方—中国科学院大学,这就是我从小学到考上研究生的整条路线,也是这些年的时间线。从高中时期开始,我对生物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锡林郭勒盟第二中学的乌日娜老师对我的启蒙,初步产生了对于生物学科的基础了解。2017年因为兴趣和现有的条件,我报考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生物方面的学习,至此,对生物学科的了解也开始向生物科学转变。在师大学习时,非常幸运的与张斌教授取得了联系,让我能有机会在本科期间开始接触科研,在此期间,我开始跟随张老师的脚步做一些有关昆虫的事情,同时在课题组单良陈玉师姐的帮助下,开始初步接触分子数据的分析工作,也正是这一时期我开始初步对分子数据的分析工作产生了兴趣。2021年进入成都生物研究所,在导师郭宪光副研究员的支持下,基于不同的分子数据又对蜥蜴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一个又一个软件的学习过程,从初次学习时的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到阅读软件说明书及根据文献的描述形成初步认识,然后根据步骤再逐步常试,这样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报错再到最后软件成功运行时的兴奋和成就感,是每学一个新软件都会有的心路旅程。

以读研为主题的过去三年中,最应该感谢的,最先应该感谢的就是我的父母,是因为父母的开明,充分的尊重我、相信我,当时高考填报专业时我才可以选择生物科学,可以学一个自己想学的专业,自己喜欢的专业,而不是学一个看上去很稳定或是以后很赚钱的专业;也正是因为父母对我的支持,我才可以在大学时可以不用考虑更多学业以外的事情,选择考研,继续在生物学领域学习;也正是因为父母的支持,可以让我不用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有其他的事情过多的分心。上大学以后,就开始离真正的草原越来越远,也逐渐越来越能理解之前老一辈人说的“草原恋”是什么,以前总是觉得一些草原的歌曲受众人群应该是年龄偏大的人群,后来大学毕业,开始读研究生,离锡盟越来越远,离内蒙古越来越远,越来越能理解歌词背后的感情。很多时候,人们常说生活的环境与人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我想,我的性格应该也与从小生活在草原有很大的关系,这其中更多的应该是在面对困难、压力时,草原那种辽阔与包容给我的底气与安全感,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朝霞般的篝火,给了我无尽的温暖;那白云似的绒毛,为我抵挡多少风寒

最后这段话,我想留给自己,感谢自己三年来的坚持与不放弃,人常说做医生跟老师都是良心活,其实我想说做科研也是一个凭良心的事情希望将来的每一个犹豫的瞬间都能回想起研究生三年来无论经历了什么,都对科研保有热情。

希望未来可以将科研

作为我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无论经历了什么

希望自己

可以一直保持

对科研的热情和追求

希望自己

可以成为一个

有才华、有爱、不舍自由的人



祝福2024届的毕业生们

砥砺前行,不负韶华!

鹏程万里,扬帆起航!

中国科学院

成都生物研究所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23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