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有一名方:附子汤,温经散寒。治阳气不足,又感寒湿之邪,导致四肢经脉气血运行不畅,令背恶寒、手足冷、身体痛、骨节痛。
这就像以往贫穷地区的人种田地,原本就存粮不足,还遇严寒恶劣天气导致欠收,吃饭穿衣保暖,各种问题纷至沓来。
解决的办法第一是借粮,其二是生一堆火。而对于身体之阳不足,寒湿内侵来说,补阳气的中药那么多,既能一步到位大补阳气,又善逐风寒湿邪的天王级巨星,非附子莫属。
附子辛甘大热,益脾阳,助心阳,补肾阳,浮中有沉,无所不至,为阴寒之证要药。
明代著名医学家虞抟评价:"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湿。"
所以附子和很多中药配伍,都能助推该药药力。就拿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句话作比,为什么远亲要不辞辛苦去找这个富人,因为攀上了就可能让生活更上一层楼啊。
附子就如那个富人。
而如果富人遇富人,就像大公司并购,可让业务更壮大。
补气之王人参就如另一个富人。也贴合虞抟所述附子的首个功效: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
阳虚通常会伴随津液亏虚,人参可大补五脏元气来补液生津。不仅被附子带着通行十二经,还和附子形成一个补肾为主,元气为本,益气温阳的局面。而二者的结合,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将其命名为一炁丹。
“炁”,是一种形而上的神秘能量,附子得人参之补津,不燥热伤阴,人参得附子之助阳,补气兼温里,正是神秘空间能量场,共治阳虚寒湿侵袭引之起骨节、胸腹疼痛诸证。
阳虚寒湿侵袭还可导致背恶寒,手足冷。
脊柱是背部的重要部位,为督脉所行,督脉总督全身阳气,是一身阳气的动力,若阳虚且寒湿内侵,投射到背,背部就像被树遮了阴,恶寒发冷。
阳虚之人的热量不易抵达手足这个偏远地带,故而手足也冷。
而寒湿内侵,最受影响的是喜燥不喜湿的脾。
白术和茯苓是救场能手,中药界最耀眼的益脾组合,一个苦甘温补脾燥湿,一个甘淡平健脾利湿。
白术之补脾燥湿,首先这个补,尤其是炒白术,可补脾的虚弱而生津(脾在液为涎)。但本方所用之生白术,偏重于燥湿利水,可除脾之多余津液湿气,防范补得太过。再加上附子和茯苓相助,更可取长补短,材尽其用。
得附子相助,脾肾并治,补中有行,为除寒湿圣药,可治脾肾阳虚所致之水肿及风湿关节痹痛等证。
茯苓之健脾利湿,
一可以行气健脾,让肺通调水道助脾运化。
二可以在利湿的时候将药性往下引,防附子之补阳太强,由此聚敛肾水而养体。
三可以调节水液。阳虚气化不力,水液泛滥,得附子补阳气化,可使水去它该去的地方。
共治阳虚寒湿内侵,气血凝滞而见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脉微而沉之证。
而白术茯苓相配,一补一渗,一燥一利,就像流水线上的镙丝钉,起承转合,使水湿除而脾气健,以运水湿。
最后还要回到一个根本问题,四肢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用哪位血药合适?
当归,熟地,鸡血藤都是血药,但若要与附子形成一种制衡且养血舒筋,当归熟地鸡血藤之温则远不如苦酸微寒、敛阴养血、和中止痛的白芍柔韧,能引阳药入阴。
且本方针对的是阳虚体质,不宜发汗,而白芍有敛阴止汗的作用。
所以附子之补阳可助白芍阴中求阳,滋养阴血。附子得白芍相助,可阳中求阴,缓其燥烈,不耗伤阴血。
由此阴平阳秘,刚柔相济,温而不燥,养而能通,缓急止痛。
五味合用,以温阳补气治本,除湿止痛治标,补虚达邪,共除阳虚者常常受到的背恶寒、手足冷、身体痛、骨节痛之烦扰。
正是大医张仲景《伤寒论》之附子汤。
组成:附子15克(炮)茯苓9克 人参6克 白术12克 芍药9克。
先煎附子1个小时,后下茯苓等煎服。
因阳虚而寒湿内阻所致的病太多,本方除常用于加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之关节痛等属阳虚寒盛类疾病,还可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炎、肝炎、慢性肠炎、盆腔炎、带下病、月经后期及某些功能减退引起的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属脾肾阳虚、寒湿内阻类疾病。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版权申明:
点个在看,让朋友也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