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两新”工作
自2020年试点启动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向中国证监会推荐67个基础设施REITs项目,包括扩募项目。其中,44个项目已发行上市,共发售基金1285亿元,用于新增投资的净回收资金超过510亿元,可带动新项目总投资超过6400亿元。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部署推进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工作,主要有四方面新变化。
一是审核内容更加聚焦重点,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针对项目基本条件、宏观政策符合、投资管理合规、回收资金使用等4个方面内容进行审核把关,不再对应当由市场自主决策和企业自行办理的事项作出要求。
二是适用范围拓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加清洁高效的燃煤发电、养老设施等资产类型,适当放宽部分行业项目和首发规模较大项目的可扩募资产规模要求,进一步提高回收资金使用灵活度。
三是简化申报推荐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流程、取消前期辅导环节,明确由省级发展改革委或中央企业直接申报,同步明确各环节时限要求。
四是进一步明晰权责,确保项目质量。坚持权责一致,严格执行“退回”机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及时退回;对于违规的项目单位、中介机构和咨询评估机构,着力加大惩戒和震慑力度。
以下为发布会图文实录,来源:国新网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先生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先生、袁达先生、肖渭明先生。
下面,首先请赵辰昕先生作介绍。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赵辰昕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我的三位同事一起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战略眼光、宏阔视野、深厚情怀,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用好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宏观管理和经济综合协调部门职责,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想可以从六个方面来概括成就。
第一,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不断健全,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我们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扎实开展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不断提高。这些推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多年来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第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立健全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也在加快转换。2013—202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3%,我国成为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第三,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不断激发。十多年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形成,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制度环境不断完善。
第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建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十多年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深入实施,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不断推进,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设。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第五,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民生福祉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围绕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我们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养老托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领域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2013—2023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4亿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2%,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另外,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也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第六,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经济安全保障能力继续提升。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不断健全,2023年粮食总产量达1.39万亿斤,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能源革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能源保障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超过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0%,还有一个50%,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超过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的50%。与此同时,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大宗商品、原材料保供稳价有力有序,数据安全能力建设持续推进,金融风险防控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落实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任务,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培育壮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我就先介绍这些。下面,我愿意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谢谢!
1问
我的问题想提给赵辰昕主任。2024年已经过半,对于我国上半年的经济走势您如何评价?另外,您认为今年下半年经济走势如何,宏观政策是否需要加力,能否完成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等目标?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具体来说,我想介绍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经济稳定增长。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工业较快增长,服务业稳定发展,需求“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持续发挥,推动上半年经济总量同比增长5%。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运行面临风险挑战等情况下,应该说,这一成绩非常来之不易。第二个方面,质量稳步提升。主要体现在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数字,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7%、7.8%。第三个方面,民生持续改善。就业形势、居民收入、物价水平、基本公共服务都在改善。
对于您最关心的下半年经济走势,我们要全面辩证地看待。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这些困难挑战,既有外部环境变乱交织的影响,也有经济结构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回顾经济发展历程,大家就会发现,我国经济就是在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问题中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我们更要看到,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也在不断积累。从外部机遇看,国际贸易增长有所恢复,新兴经济体发展较快,这有利于我国企业发挥优势,拓展国际市场。从宏观组合政策看,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两重”“两新”等重大举措正在加快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2023年增发国债等项目建设都在加快推进、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应该说,逆周期政策调节仍有足够空间。从高质量发展态势看,各地正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未来产业有序布局,新动能正在加速成长壮大,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也在扎实推进。从发展活力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这将有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极大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大家从新闻中看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前天也就是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我们将坚决抓好贯彻落实。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落实,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将不断夯实、不断打牢,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有底气战胜发展当中的问题、转型当中的挑战,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问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请问,当前“两重”建设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重大项目下达情况如何?后续在落实“两重”部署方面还有哪些考虑?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抓手。
近一段时间以来,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国务院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的部署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坚持“高效办成一件事”,会同30个部门和单位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硬投资”和“软建设”重点任务,高质量做好“两重”建设各项工作。
“硬投资”方面。我们与相关部门自上而下组织项目,严格做好审核筛选,优先选取跨区域、跨流域的重大标志性工程,确保项目切实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切实支持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目前,已下达今年前两批“两重”建设项目清单,主要集中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领域,正在抓紧推动资金尽快到位、项目加快开工建设。
“软建设”方面。坚持项目建设与配套改革相结合,加快研究制定政策、规划、体制机制创新等“软建设”改革举措,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目前,已推动出台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关政策措施和长效机制正在不断完善。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质量、效率并重,扎实做好后续项目组织筛选工作,加强在线监测和日常调度,适时组织开展实地督导,督促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同时,结合项目投资,抓紧制定出台“软建设”配套政策和改革举措,持续优化制度供给,促进实现“两重”目标。谢谢!
3问
我们注意到,这次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政策的着力点要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增加居民的收入。政府近期也把一部分国债资金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我们想问一下,这是不是意味着某种政策的调整?因为以前我们政策的着力点主要在投资和供给方面。另外问一下,促消费的政策能不能近期见效,对今年实现目标会不会有帮助?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两新”工作,其中包括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左右,支持地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更加快速便捷地让政策“真金白银”直达消费者,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我们相信,政策效应将不断显现。
近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同相关部门一起,全力以赴抓好包括“两新”工作在内的各项部署落实,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挖掘内需潜力,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着力做好6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推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二是加力提效实施好宏观政策。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根据形势变化推出增量政策,不断提高政策实施效能。统筹抓好“硬投资”和“软建设”,把项目建设和政策、规划、机制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两重”建设。推动加力支持“两新”的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
三是积极扩大内需。把促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推动教育、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支持文体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人员往来便利措施,让外国朋友在中国旅行更方便、更舒适。促进有效投资,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实施。
四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进重点产业转型发展和优化升级,加快推动落后低效产能出清,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五是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进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有针对性完善相关措施。稳妥处置金融风险,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六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深化“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务改革。落实好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加强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等各项工作。谢谢。
4问
刚才赵辰昕副主任介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这些年我国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科技成果在不断显现。我们也感觉到,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越来越多,新技术应用推广让生活更加便利,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这些都反映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请问,下一步我们如何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谢谢。
赵辰昕:
谢谢您的提问,我想您关注的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您讲得非常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实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为什么取得了这么多的成就?正是因为我们全方位地展开、系统性地加以推进。这些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推进高质量发展也还有一些卡点堵点问题。我想这正应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那句话,就是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我们会通过不断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狠抓重点任务落实,聚焦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持续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让市场“无形之手”充分施展、政府“有形之手”有为善为,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介绍。
一方面,以改革充分激发各类所有制企业活力,以实际行动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在国企改革方面,将加强和改进国有经济管理,建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制度,推动国有经济更多投向保障国家安全、支持科技进步、关系国计民生、提供公共服务等重大领域。对于民营经济,将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及配套举措,当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多个部门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依法依规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体制机制,解决经营主体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等方面面临的一些急难愁盼问题。与此同时,我们推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形成更多世界一流企业。通过这些举措,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纵深推进市场体系改革,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我们将持续推进落实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部署的改革任务。在基础制度上,将持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平竞争、全面创新、社会信用等制度,夯实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根基。这里举个例子,比如,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自2018年起全面实施以来,已经历经3次修订,事项大幅缩减,一批群众关心、企业关切的准入壁垒得到破除,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未来,我们还将推动出台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同时推出一批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为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放宽准入作出探索,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要素配置上,我们将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高效配置。在畅通循环上,下一步重点是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将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更大力度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障碍和掣肘。通过这些举措,持续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5问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全面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常态化发行的通知》,部署推进相关常态化发行工作,资本市场给予高度关注。请问,相比于试点阶段政策,常态化发行机制主要有哪些新变化?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部署推进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工作。这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设施REITs正式迈入常态化发行的新阶段。
自2020年试点启动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向中国证监会推荐67个基础设施REITs项目,包括扩募项目。其中,44个项目已发行上市,共发售基金1285亿元,用于新增投资的净回收资金超过510亿元,可带动新项目总投资超过6400亿元。经过4年试点,我国基础设施REITs制度规则持续健全,发行规模稳步扩大,资产类型不断丰富,市场表现总体稳健,各有关方面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对促进投融资机制创新、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正逐步显现,常态化发行已具备良好基础。
《通知》在深入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以构建常态化发行机制为目标,以市场化、法治化为遵循,以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原则,全面改进和优化申报推荐制度。主要有四方面新变化。一是审核内容更加聚焦重点,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针对项目基本条件、宏观政策符合、投资管理合规、回收资金使用等4个方面内容进行审核把关,不再对应当由市场自主决策和企业自行办理的事项作出要求。二是适用范围拓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加清洁高效的燃煤发电、养老设施等资产类型,适当放宽部分行业项目和首发规模较大项目的可扩募资产规模要求,进一步提高回收资金使用灵活度。三是简化申报推荐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流程、取消前期辅导环节,明确由省级发展改革委或中央企业直接申报,同步明确各环节时限要求。四是进一步明晰权责,确保项目质量。坚持权责一致,严格执行“退回”机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及时退回;对于违规的项目单位、中介机构和咨询评估机构,着力加大惩戒和震慑力度。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与中国证监会的协同配合,以《通知》印发为契机,开展系列政策宣传解读,抓紧健全配套制度规范,组织专题培训交流,协同推动常态化发行机制加快落地见效,推动盘活存量资产、更好促进投资良性循环,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作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谢谢。
6问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目前取得了哪些进展?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请问,国家发改委还将采取哪些举措去持续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社会关注度特别高。刚才赵辰昕副主任在回答当中也提到过这方面的情况。这些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特别是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有关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的基本原则,统一规则、统一设施、统一监管,推动社会各界共识明显增强,效果正在逐步显现。我从两个方面给您作一些解答。
第一,从“立”的方面。就是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性制度。今天(8月1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实施,这就是很重要的一项基础性的法律制度。另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2018年的151项缩减到现行的117项,而且负面清单事项还有进一步缩减的空间。我们还加快建设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建成里程世界第一,还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这个比率下降到14.2%,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3个百分点。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全面实现,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已经上线运行,商品服务市场统一迈向更高水平。市场监管领域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事项实现清单化管理。
第二,从“破”的方面。就是下大力气破除制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壁垒。我们建立了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问题整改和典型案例约谈通报制度,开展问题核实整改,紧盯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坚持查线索、抓整改,在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能源资源、抽水蓄能等领域纠治了一批突出问题,企业和老百姓能够亲身感受到这些红利。另外,现在还推广了部分地区建立全省统一招标文件规范文本、发布招标文件编制负面清单等经验做法。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部署要求,会同各有关方面进一步巩固上述成果,抓紧完善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础制度,推动交通运输、商贸物流、能源市场等重点领域统一市场建设,持续纠治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新成效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力支撑。
7问
我们比较关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印发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请问这一年多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将有哪些举措,进一步提振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心?谢谢。
一是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入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建设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向民间资本推荐项目等平台,构建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先后在无锡、泉州、晋江、温州、深圳等地组织召开民营经济现场会,积极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和经验推广。
二是持续强化要素支撑。出台实施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不断完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以及专业人才市场。
三是持续推进法治建设。不断完善涉企法律体系,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工作,一批重大涉产权的刑事冤错案件得到纠正。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民营经济保持稳定向好发展态势。上半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增速比去年同期高3.8个百分点;以人民币计价的民营企业出口增长10.7%、比整体出口增速高3.9个百分点,占出口比重提高至64.9%、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截至6月末,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达5500余万户,同比增长7.8%;个体工商户达1.25亿户,增长5.1%;民营经营主体数量超过1.8亿户,占比达96.4%。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坚持致力于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加大政策支持。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加快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二是破除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营造公开透明便利的市场准入环境。三是强化法治保障。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和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谢谢。
8问
发改委近期表示支持中国优质企业借用中长期外债,新政策重点关注哪些行业和领域?
我再简单作一点介绍。对于适用相关政策措施的优质的企业,我们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行业地位显著、信用优良”,主要考虑是,综合企业主要经营财务指标、信用评级等情况,支持实力较强、信用优良的优质企业合理借用中长期外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而整体上提升中资企业境外债券质量和水平、降低债务违约等风险。另一方面是“对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带动引领作用”,主要考虑是,在符合国家宏观调控以及产业政策的框架下,对各行业、各领域、各类所有制的企业一视同仁,支持更多优质企业根据自身经营发展需要借用外债,更好充分发挥外债资金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9问
近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这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带来哪些利好?近年来,党中央部署了一系列区域发展重大战略,进展如何?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从哪些方面发力促进战略的落实?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深中通道是珠江口上的又一座彩虹桥,这是继港珠澳大桥以后,粤港澳大湾区建成的另一个超大型交通工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发去贺信。深中通道既是大湾区设施联通的重要枢纽,也是推进实施区域重大战略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开通一个月以来,车流量超过300万辆次,平均每天10万辆次,承担了跨珠江口总车流量的近1/4。现在深圳到中山的车程由原来的两个小时缩短到半个小时以内,东西两岸更加通畅,大大提升了珠江口东西两岸人员、货物等流动,有力推动了深圳等东岸城市优势发挥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了一系列的区域重大战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不断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支持各地依托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走出了一条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新路子,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具体来看:
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主要是牢牢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目前,北京市四套班子及70余个市级部门、近3万名人员迁至北京城市副中心办公,雄安新区启动区重点市政基础设施建成投用,首批从北京疏解至雄安新区的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加快建设。
长江经济带发展方面,沿江省市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系统推进污水、垃圾、化工、农业面源污染等治理,十年的禁渔成果显现,长江干流连续4年达到II类水质。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等便捷举措加快实施。横琴、前海、河套、南沙等重大开放合作平台活力增强,现在香港、澳门的老百姓到深圳、珠海购物已经成了一种潮流。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三省一市”经济总量保持在全国1/4左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的3/5、1/3和1/3,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的2/5、全球1/4,长三角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创新动力源。
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贸港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宁夏先行区加快建设,黄河源头重现“千湖美景”,黄河干流连续2年达到II类水质、连续24年不断流,这个成就也是很了不起的。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抓紧推进已出台的政策落实落地,并且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不断谋划完善重在落实的区域规划和政策体系,支持各地更好发挥共性和个性优势,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作用,优化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10问
请问,如何看待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今年以来投资形势怎么样?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理解,您的这个问题关心关注的是投资工作、投资形势,以及政府投资的作用。我们一直讲,投资是当期的需求,也是未来的供给。近年来,投资在稳增长、调结构、育动能、防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近十年来,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了40%。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更要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
借此机会,也介绍一下政府投资的情况。政府投资在带动放大有效投资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补短板、强弱项、解难题、办实事的重要抓手。我具体为大家摆一摆。
第一,推动实现战略目标的项目。党中央、国务院就高质量发展部署了一系列战略任务,涉及的一些项目仅靠社会投资很难实施。比如,一些重大的电网、高铁、高速公路、水利工程等,这些跨区域、跨流域、跨领域的项目,资金需求都非常大,协调的难度也很大,必须通过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才能实施。再比如,一些国家公园以及绿色低碳发展等项目,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很好,但是直接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也需要政府投资去引导、去带动。
第二,推动改善民生福祉的项目。从实践看,政府投资在创造就业岗位、提供工资收入进而带动消费方面作用明显。比如,在座有记者朋友跟踪报道过以工代赈项目,劳务报酬占这类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比重已经提高到30%以上;2023年以工代赈吸纳带动253万名群众务工就业,人均增收超过1.4万元。还有,政府投资在城市更新、污染防治、养老托育、医疗卫生等一些民生领域方面,重点支持了一大批项目。
第三,推动夯实安全基础的项目。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等作出重大部署,高标准农田建设、能源资源储备等重大项目需要持续、稳定、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政府投资在这些方面也是责无旁贷的。政府投资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项目的落实落地推动了高质量发展。
关于您关心的当前的投资形势。今年以来,投资实现了平稳增长、结构优化、质效提高。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5%,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比重回升至51.9%。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以改革创新持续增强投资活力。
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我们将建立政府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统筹用好各类政府投资,重点引导各方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具体来讲,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各项工作;发挥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加快推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建设,抓好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后续实施,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另一方面,有效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我们将完善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和促进投资落地机制,推动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具体来讲,我们会用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好促进民间投资系列举措,规范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让民间资本敢投、愿投、能投。我们将持续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这项工作已经做了一段时间,还将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支持社会资本加大对设备更新等投资力度,持续拓宽投资空间,让民间投资“有的选”,也能“投得好”。
总之,我们将把当前投资平稳增长、结构优化、质效提高的良好态势保持住,不断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8月1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2.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两新”工作
自2020年试点启动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向中国证监会推荐67个基础设施REITs项目,包括扩募项目。其中,44个项目已发行上市,共发售基金1285亿元,用于新增投资的净回收资金超过510亿元,可带动新项目总投资超过6400亿元。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部署推进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工作,主要有四方面新变化。
一是审核内容更加聚焦重点,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针对项目基本条件、宏观政策符合、投资管理合规、回收资金使用等4个方面内容进行审核把关,不再对应当由市场自主决策和企业自行办理的事项作出要求。
二是适用范围拓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加清洁高效的燃煤发电、养老设施等资产类型,适当放宽部分行业项目和首发规模较大项目的可扩募资产规模要求,进一步提高回收资金使用灵活度。
三是简化申报推荐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流程、取消前期辅导环节,明确由省级发展改革委或中央企业直接申报,同步明确各环节时限要求。
四是进一步明晰权责,确保项目质量。坚持权责一致,严格执行“退回”机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及时退回;对于违规的项目单位、中介机构和咨询评估机构,着力加大惩戒和震慑力度。
以下为发布会图文实录,来源:国新网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先生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先生、袁达先生、肖渭明先生。
下面,首先请赵辰昕先生作介绍。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赵辰昕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我的三位同事一起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战略眼光、宏阔视野、深厚情怀,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用好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宏观管理和经济综合协调部门职责,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想可以从六个方面来概括成就。
第一,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不断健全,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我们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扎实开展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不断提高。这些推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多年来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第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立健全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也在加快转换。2013—202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3%,我国成为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第三,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不断激发。十多年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形成,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制度环境不断完善。
第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建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十多年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深入实施,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不断推进,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设。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第五,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民生福祉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围绕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我们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养老托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领域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2013—2023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4亿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2%,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另外,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也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第六,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经济安全保障能力继续提升。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不断健全,2023年粮食总产量达1.39万亿斤,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能源革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能源保障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超过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0%,还有一个50%,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超过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的50%。与此同时,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大宗商品、原材料保供稳价有力有序,数据安全能力建设持续推进,金融风险防控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落实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任务,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培育壮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我就先介绍这些。下面,我愿意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谢谢!
1问
我的问题想提给赵辰昕主任。2024年已经过半,对于我国上半年的经济走势您如何评价?另外,您认为今年下半年经济走势如何,宏观政策是否需要加力,能否完成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等目标?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具体来说,我想介绍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经济稳定增长。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工业较快增长,服务业稳定发展,需求“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持续发挥,推动上半年经济总量同比增长5%。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运行面临风险挑战等情况下,应该说,这一成绩非常来之不易。第二个方面,质量稳步提升。主要体现在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数字,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7%、7.8%。第三个方面,民生持续改善。就业形势、居民收入、物价水平、基本公共服务都在改善。
对于您最关心的下半年经济走势,我们要全面辩证地看待。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这些困难挑战,既有外部环境变乱交织的影响,也有经济结构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回顾经济发展历程,大家就会发现,我国经济就是在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问题中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我们更要看到,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也在不断积累。从外部机遇看,国际贸易增长有所恢复,新兴经济体发展较快,这有利于我国企业发挥优势,拓展国际市场。从宏观组合政策看,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两重”“两新”等重大举措正在加快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2023年增发国债等项目建设都在加快推进、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应该说,逆周期政策调节仍有足够空间。从高质量发展态势看,各地正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未来产业有序布局,新动能正在加速成长壮大,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也在扎实推进。从发展活力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这将有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极大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大家从新闻中看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前天也就是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我们将坚决抓好贯彻落实。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落实,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将不断夯实、不断打牢,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有底气战胜发展当中的问题、转型当中的挑战,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问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请问,当前“两重”建设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重大项目下达情况如何?后续在落实“两重”部署方面还有哪些考虑?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抓手。
近一段时间以来,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国务院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的部署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坚持“高效办成一件事”,会同30个部门和单位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硬投资”和“软建设”重点任务,高质量做好“两重”建设各项工作。
“硬投资”方面。我们与相关部门自上而下组织项目,严格做好审核筛选,优先选取跨区域、跨流域的重大标志性工程,确保项目切实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切实支持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目前,已下达今年前两批“两重”建设项目清单,主要集中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领域,正在抓紧推动资金尽快到位、项目加快开工建设。
“软建设”方面。坚持项目建设与配套改革相结合,加快研究制定政策、规划、体制机制创新等“软建设”改革举措,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目前,已推动出台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关政策措施和长效机制正在不断完善。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质量、效率并重,扎实做好后续项目组织筛选工作,加强在线监测和日常调度,适时组织开展实地督导,督促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同时,结合项目投资,抓紧制定出台“软建设”配套政策和改革举措,持续优化制度供给,促进实现“两重”目标。谢谢!
3问
我们注意到,这次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政策的着力点要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增加居民的收入。政府近期也把一部分国债资金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我们想问一下,这是不是意味着某种政策的调整?因为以前我们政策的着力点主要在投资和供给方面。另外问一下,促消费的政策能不能近期见效,对今年实现目标会不会有帮助?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两新”工作,其中包括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左右,支持地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更加快速便捷地让政策“真金白银”直达消费者,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我们相信,政策效应将不断显现。
近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同相关部门一起,全力以赴抓好包括“两新”工作在内的各项部署落实,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挖掘内需潜力,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着力做好6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推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二是加力提效实施好宏观政策。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根据形势变化推出增量政策,不断提高政策实施效能。统筹抓好“硬投资”和“软建设”,把项目建设和政策、规划、机制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两重”建设。推动加力支持“两新”的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
三是积极扩大内需。把促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推动教育、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支持文体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人员往来便利措施,让外国朋友在中国旅行更方便、更舒适。促进有效投资,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实施。
四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进重点产业转型发展和优化升级,加快推动落后低效产能出清,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五是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进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有针对性完善相关措施。稳妥处置金融风险,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六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深化“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务改革。落实好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加强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等各项工作。谢谢。
4问
刚才赵辰昕副主任介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这些年我国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科技成果在不断显现。我们也感觉到,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越来越多,新技术应用推广让生活更加便利,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这些都反映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请问,下一步我们如何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谢谢。
赵辰昕:
谢谢您的提问,我想您关注的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您讲得非常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实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为什么取得了这么多的成就?正是因为我们全方位地展开、系统性地加以推进。这些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推进高质量发展也还有一些卡点堵点问题。我想这正应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那句话,就是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我们会通过不断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狠抓重点任务落实,聚焦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持续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让市场“无形之手”充分施展、政府“有形之手”有为善为,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介绍。
一方面,以改革充分激发各类所有制企业活力,以实际行动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在国企改革方面,将加强和改进国有经济管理,建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制度,推动国有经济更多投向保障国家安全、支持科技进步、关系国计民生、提供公共服务等重大领域。对于民营经济,将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及配套举措,当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多个部门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依法依规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体制机制,解决经营主体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等方面面临的一些急难愁盼问题。与此同时,我们推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形成更多世界一流企业。通过这些举措,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纵深推进市场体系改革,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我们将持续推进落实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部署的改革任务。在基础制度上,将持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平竞争、全面创新、社会信用等制度,夯实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根基。这里举个例子,比如,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自2018年起全面实施以来,已经历经3次修订,事项大幅缩减,一批群众关心、企业关切的准入壁垒得到破除,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未来,我们还将推动出台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同时推出一批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为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放宽准入作出探索,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要素配置上,我们将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高效配置。在畅通循环上,下一步重点是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将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更大力度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障碍和掣肘。通过这些举措,持续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5问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全面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常态化发行的通知》,部署推进相关常态化发行工作,资本市场给予高度关注。请问,相比于试点阶段政策,常态化发行机制主要有哪些新变化?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部署推进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工作。这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设施REITs正式迈入常态化发行的新阶段。
自2020年试点启动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向中国证监会推荐67个基础设施REITs项目,包括扩募项目。其中,44个项目已发行上市,共发售基金1285亿元,用于新增投资的净回收资金超过510亿元,可带动新项目总投资超过6400亿元。经过4年试点,我国基础设施REITs制度规则持续健全,发行规模稳步扩大,资产类型不断丰富,市场表现总体稳健,各有关方面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对促进投融资机制创新、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正逐步显现,常态化发行已具备良好基础。
《通知》在深入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以构建常态化发行机制为目标,以市场化、法治化为遵循,以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原则,全面改进和优化申报推荐制度。主要有四方面新变化。一是审核内容更加聚焦重点,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针对项目基本条件、宏观政策符合、投资管理合规、回收资金使用等4个方面内容进行审核把关,不再对应当由市场自主决策和企业自行办理的事项作出要求。二是适用范围拓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加清洁高效的燃煤发电、养老设施等资产类型,适当放宽部分行业项目和首发规模较大项目的可扩募资产规模要求,进一步提高回收资金使用灵活度。三是简化申报推荐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流程、取消前期辅导环节,明确由省级发展改革委或中央企业直接申报,同步明确各环节时限要求。四是进一步明晰权责,确保项目质量。坚持权责一致,严格执行“退回”机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及时退回;对于违规的项目单位、中介机构和咨询评估机构,着力加大惩戒和震慑力度。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与中国证监会的协同配合,以《通知》印发为契机,开展系列政策宣传解读,抓紧健全配套制度规范,组织专题培训交流,协同推动常态化发行机制加快落地见效,推动盘活存量资产、更好促进投资良性循环,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作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谢谢。
6问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目前取得了哪些进展?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请问,国家发改委还将采取哪些举措去持续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社会关注度特别高。刚才赵辰昕副主任在回答当中也提到过这方面的情况。这些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特别是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有关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的基本原则,统一规则、统一设施、统一监管,推动社会各界共识明显增强,效果正在逐步显现。我从两个方面给您作一些解答。
第一,从“立”的方面。就是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性制度。今天(8月1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实施,这就是很重要的一项基础性的法律制度。另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2018年的151项缩减到现行的117项,而且负面清单事项还有进一步缩减的空间。我们还加快建设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建成里程世界第一,还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这个比率下降到14.2%,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3个百分点。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全面实现,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已经上线运行,商品服务市场统一迈向更高水平。市场监管领域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事项实现清单化管理。
第二,从“破”的方面。就是下大力气破除制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壁垒。我们建立了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问题整改和典型案例约谈通报制度,开展问题核实整改,紧盯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坚持查线索、抓整改,在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能源资源、抽水蓄能等领域纠治了一批突出问题,企业和老百姓能够亲身感受到这些红利。另外,现在还推广了部分地区建立全省统一招标文件规范文本、发布招标文件编制负面清单等经验做法。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部署要求,会同各有关方面进一步巩固上述成果,抓紧完善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础制度,推动交通运输、商贸物流、能源市场等重点领域统一市场建设,持续纠治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新成效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力支撑。
7问
我们比较关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印发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请问这一年多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将有哪些举措,进一步提振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心?谢谢。
一是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入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建设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向民间资本推荐项目等平台,构建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先后在无锡、泉州、晋江、温州、深圳等地组织召开民营经济现场会,积极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和经验推广。
二是持续强化要素支撑。出台实施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不断完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以及专业人才市场。
三是持续推进法治建设。不断完善涉企法律体系,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工作,一批重大涉产权的刑事冤错案件得到纠正。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民营经济保持稳定向好发展态势。上半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增速比去年同期高3.8个百分点;以人民币计价的民营企业出口增长10.7%、比整体出口增速高3.9个百分点,占出口比重提高至64.9%、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截至6月末,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达5500余万户,同比增长7.8%;个体工商户达1.25亿户,增长5.1%;民营经营主体数量超过1.8亿户,占比达96.4%。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坚持致力于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加大政策支持。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加快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二是破除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营造公开透明便利的市场准入环境。三是强化法治保障。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和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谢谢。
8问
发改委近期表示支持中国优质企业借用中长期外债,新政策重点关注哪些行业和领域?
我再简单作一点介绍。对于适用相关政策措施的优质的企业,我们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行业地位显著、信用优良”,主要考虑是,综合企业主要经营财务指标、信用评级等情况,支持实力较强、信用优良的优质企业合理借用中长期外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而整体上提升中资企业境外债券质量和水平、降低债务违约等风险。另一方面是“对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带动引领作用”,主要考虑是,在符合国家宏观调控以及产业政策的框架下,对各行业、各领域、各类所有制的企业一视同仁,支持更多优质企业根据自身经营发展需要借用外债,更好充分发挥外债资金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9问
近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这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带来哪些利好?近年来,党中央部署了一系列区域发展重大战略,进展如何?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从哪些方面发力促进战略的落实?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深中通道是珠江口上的又一座彩虹桥,这是继港珠澳大桥以后,粤港澳大湾区建成的另一个超大型交通工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发去贺信。深中通道既是大湾区设施联通的重要枢纽,也是推进实施区域重大战略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开通一个月以来,车流量超过300万辆次,平均每天10万辆次,承担了跨珠江口总车流量的近1/4。现在深圳到中山的车程由原来的两个小时缩短到半个小时以内,东西两岸更加通畅,大大提升了珠江口东西两岸人员、货物等流动,有力推动了深圳等东岸城市优势发挥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了一系列的区域重大战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不断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支持各地依托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走出了一条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新路子,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具体来看:
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主要是牢牢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目前,北京市四套班子及70余个市级部门、近3万名人员迁至北京城市副中心办公,雄安新区启动区重点市政基础设施建成投用,首批从北京疏解至雄安新区的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加快建设。
长江经济带发展方面,沿江省市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系统推进污水、垃圾、化工、农业面源污染等治理,十年的禁渔成果显现,长江干流连续4年达到II类水质。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等便捷举措加快实施。横琴、前海、河套、南沙等重大开放合作平台活力增强,现在香港、澳门的老百姓到深圳、珠海购物已经成了一种潮流。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三省一市”经济总量保持在全国1/4左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的3/5、1/3和1/3,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的2/5、全球1/4,长三角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创新动力源。
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贸港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宁夏先行区加快建设,黄河源头重现“千湖美景”,黄河干流连续2年达到II类水质、连续24年不断流,这个成就也是很了不起的。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抓紧推进已出台的政策落实落地,并且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不断谋划完善重在落实的区域规划和政策体系,支持各地更好发挥共性和个性优势,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作用,优化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10问
请问,如何看待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今年以来投资形势怎么样?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理解,您的这个问题关心关注的是投资工作、投资形势,以及政府投资的作用。我们一直讲,投资是当期的需求,也是未来的供给。近年来,投资在稳增长、调结构、育动能、防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近十年来,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了40%。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更要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
借此机会,也介绍一下政府投资的情况。政府投资在带动放大有效投资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补短板、强弱项、解难题、办实事的重要抓手。我具体为大家摆一摆。
第一,推动实现战略目标的项目。党中央、国务院就高质量发展部署了一系列战略任务,涉及的一些项目仅靠社会投资很难实施。比如,一些重大的电网、高铁、高速公路、水利工程等,这些跨区域、跨流域、跨领域的项目,资金需求都非常大,协调的难度也很大,必须通过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才能实施。再比如,一些国家公园以及绿色低碳发展等项目,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很好,但是直接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也需要政府投资去引导、去带动。
第二,推动改善民生福祉的项目。从实践看,政府投资在创造就业岗位、提供工资收入进而带动消费方面作用明显。比如,在座有记者朋友跟踪报道过以工代赈项目,劳务报酬占这类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比重已经提高到30%以上;2023年以工代赈吸纳带动253万名群众务工就业,人均增收超过1.4万元。还有,政府投资在城市更新、污染防治、养老托育、医疗卫生等一些民生领域方面,重点支持了一大批项目。
第三,推动夯实安全基础的项目。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等作出重大部署,高标准农田建设、能源资源储备等重大项目需要持续、稳定、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政府投资在这些方面也是责无旁贷的。政府投资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项目的落实落地推动了高质量发展。
关于您关心的当前的投资形势。今年以来,投资实现了平稳增长、结构优化、质效提高。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5%,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比重回升至51.9%。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以改革创新持续增强投资活力。
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我们将建立政府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统筹用好各类政府投资,重点引导各方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具体来讲,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各项工作;发挥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加快推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建设,抓好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后续实施,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另一方面,有效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我们将完善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和促进投资落地机制,推动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具体来讲,我们会用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好促进民间投资系列举措,规范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让民间资本敢投、愿投、能投。我们将持续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这项工作已经做了一段时间,还将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支持社会资本加大对设备更新等投资力度,持续拓宽投资空间,让民间投资“有的选”,也能“投得好”。
总之,我们将把当前投资平稳增长、结构优化、质效提高的良好态势保持住,不断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
专业团队,聚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申报、国债、银行融资、基金、ppp、特许经营类项目谋划与可研报告编制,项目库谋划,有需要请联系朱工:18638593819(微信同号),欢迎洽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