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者,无悔青春!

文化   2024-11-08 13:27   北京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好记者,无悔青春!


技术飞速发展,记者价值何在?众声喧哗时代,记者走向何方?一元引导与多元共存,记者如何作为?既然义无反顾选择了新闻工作岗位,怎样做才能算得上一名好记者?


无数次叩问内心,在又一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寻找答案——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好记者,无悔青春!


成为一名无悔青春的记者,意味着在新闻道路上用心书写责任与情怀,用笔记录社会与时代变迁,展示真理的伟力,传递真相的力量,感受时代的脉搏,推动时代的进程。“对网上的热点既不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更不允许哗众取宠、推波助澜。”面对浮躁喧嚣,坚守初心,锤炼一种难能可贵的坚持和信仰。作为一名记者,唯有不畏艰辛,方能拥有无悔的青春年华。


做无悔青春的记者,要眼中有光。这种光,是政治眼光。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新闻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要求。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听从党中央指挥,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准确把握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贯穿于新闻生产全链条,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损害党的权威、危害党的利益的言行敢于斗争、敢于亮剑、敢于胜利。面对行业与社会发展的痛点、难点、热点、堵点,敢于挺身而出,这是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做无悔青春的记者,要心中有梦。这个梦,滋养着浩然正气。


中国人的梦想是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这个几代人的梦想,必须“大丈夫当养浩然之气”。浩然正气让记者在浮躁的环境中保持坚定、在风雨考验中毫不动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正是这样的责任与担当、使命与坚守,绘就了记者这个职业的鲜明底色。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风云激励着新闻工作者保持热爱,敢于求新、勇于求变,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绘好更多国内国际、网上网下的“同心圆”。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顺应全媒体发展要求,敢于打破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用好网络新技术新应用,坚定改革创新,实现新的突破。


做无悔青春的记者,要笔下有情。这份情,是对脚下土地和生活在土地上的人民的深厚感情。


鞋底的泥、肩头的霜、心中的情、手里的笔,成就人民记者的忠诚。怀一颗赤子之心,持“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果敢决绝,虽千万人,吾往矣。行万里路,记世间事。脚下沾满泥土,心中积淀真情。在一篇篇沾泥土、冒热气的稿件中,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镜头故事里,始终与人民在一起,触摸时代脉搏,倾听人民声音,感知百姓呼吸, 点亮心中灯火……过去的一年,我们记录下记者不断践行“四力”,用笔墨忠实描绘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中的众多身影。他们在田间地头挖掘农家书屋里的“阅读经”;他们在市县级融媒体中心找寻融合发展的“金钥匙”;他们奔走于全国图书盛会的展场,捕捉精彩、交流文化;他们跋涉在全国各地,凝聚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磅礴伟力……他们用专业和担当诠释新闻的力量,用热爱和信仰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用青春与汗水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新闻篇章。


做无悔青春的记者,要行之有度。这个度,是外在的规章制度和内在的道德自律。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正因为笔下有千钧,记者更需“心中有道义”,坚守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越是众声喧哗,越需要冷静克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呈现客观真实的报道;越是表达多元,越需要理性自持,以更加专业的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凝聚更加广泛的社会共识。做行之有度的记者,始终绷紧职业道德这根弦,用道德挺起新闻的“脊梁”。做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方能把灿烂无悔的青春,挥洒在写满光辉荣耀的舞台。


好记者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者、阐释者,是社会发展的记录者、传播者,是时代进步的推动者、瞭望者。无悔青春、不负韶华,好记者永远是年轻,也必将为社会进步贡献强大的新闻力量。(丁以绣)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11月8日出版的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老记者鼓励她“好好干”,她带着全省基层记者“一起干”。第18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浙江广播电视集团高级记者杨川源说——


一起干,一起强起来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 杨川源


原本对她的采访是从获奖开始,但一坐下来,她却回忆起了8年前记者节当天的一件往事。


刚刚结束在陕西袁家村蹲点回到西安的她,直奔邮局,想赶在下班前买一套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的纪念邮票。可门口的队伍很长,没排到。


正当她遗憾时,一位老记者走了过来,把自己多买来的一套邮票递给了她——“我很喜欢看你们台的节目,这个就送给你了,以后好好干!”这份来自陌生同行的勉励,让她至今难忘。


她也是一名记者。第二十五个中国记者节前夕,中国记协公布了第18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她荣获长江系列。她是杨川源,浙江广播电视集团高级记者。


老记者鼓励的“好好干”三个字,也正是23年来杨川源对自己始终不变的要求。


为了做到“好好干”,她走田埂、进车间,战高温、迎台风,过草地、上高原……她的报道里,主角始终是人民,方向始终是基层,拍出了一大批动人、感人、鼓舞人的好作品,连续6年获得中国新闻奖,其中连续3年摘得一等奖。


“感恩”与“责任”在心头萦绕。


杨川源说,她在反复看范长江先生的著作《中国的西北角》,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一位中国记者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深情。要成为一名中国好记者,就要踏踏实实地去用脚步丈量大地,为推动中国发展发声出力。得奖是荣誉,更是责任与使命。新时代的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就是要把“根”深深扎下去,不光是要让自己强起来,更要鼓励和带动更多记者跑起来,强起来!


“川源蹲点工作室最大的属性是改革”


带动更多新闻记者,杨川源是有经验的。


2024中国新媒体大会开幕式上,杨川源作为唯一一位来自基层一线的新闻工作者上台分享了媒体变革时代的思考,也让更多人知道了“川源蹲点工作室”。


2023年2月,浙江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第一次设立了实体化运作的川源蹲点工作室,开设了常态化新闻专栏《川源蹲点观察》。


2023年6月8日,首批“川源蹲点工作室——基层观察点”正式挂牌。在浙江广电集团全力支持下,浙江全省设立了12个基层观察点,开展“地方联播提升工程”,连通省、市、县三级主流传播平台,共策划、共开发、共传播,引导各级记者蹲下去,发现基层好新闻。


选择杨川源,是因为她足够有资格。


多年跑基层的经验累积,让杨川源有了一个覆盖浙江全省300多名基层联络员的工作群,这就是基层观察点的雏形。她说要用这个群与基层找共鸣。


做了23年的新闻记者,连续6年获得中国新闻奖,其中连续3年获得一等奖……当很多人认为她可以歇一歇的时候,杨川源反而更加觉得时不我待,要把“三连冠”转变成深化媒体融合的推动力,带着全省基层记者一起干,一起强起来。


工作室要有最小单元的改革推动力。打造个人工作室,并不是在打造一个人。


杨川源说:“我们是在一个IP的基础之上,传递一种方法、一种理念。川源蹲点工作室最大的属性,是改革。”


川源蹲点工作室成立后的这20个月,杨川源带领她的团队一直奔走在浙江各地,以每个月推出3到4期的频率做蹲点新闻报道。


“川源姐要来了!”基层站点的小伙伴们每天都盼望着。


杨川源却希望:“大家不是靠我来可以多上两个头条,而是要让大家都具有上头条的能力。”杨川源说,她一直在思考如何有效利用资源,精准发力,能在各地带出一支专门做蹲点报道的高素质团队。


这一年,基层观察点报名越来越踊跃。做指挥棒很难,杨川源希望用更优的机制去激发更多人在蹲点报道中走得更远。“改革是一定要‘破圈’的,是一定要‘红脸’的,所以我也做好了准备。”


“浙江人天生不服输,天生就可以‘无中生有’。”杨川源说,“我们有信心,依托蹲点工作室,在浙江闯荡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同时也为全国的蹲点工作室的探索蹚出一条路。”


“让人迈出第一步的绝不是特别难的事”


今年新媒体大会中有一个内容创新论坛,当天杨川源赶到的时候整个场子已经爆满。


她靠着展板站在最后一排,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间很受鼓舞!”


因为杨川源发现,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大家跟她的感受是一样的,依然觉得内容是最基础、最重要的。


“我们做新闻就是要靠内容去鼓舞人、感动人、凝聚人。”杨川源坚定地认为,主流媒体朝新媒体转型,非常重要的核心是要有一方讲故事的田地。


2023年9月,川源蹲点工作室推出了主打“换个角度读理论”的新媒体专栏《一瞬间》,尝试把党的理论与新闻一线调研相结合,突出瞬间感悟,连通受众共鸣。


“让人能够迈出第一步的,绝不是那些特别难的事儿。媒体记者转型也应该是这样。”杨川源拿《一瞬间》举例说,“我的一篇蹲点报道出来之后,我一定要把里面最有感触的一瞬间拎出来,制作成新媒体节目,形成‘双屏双打’,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还是要另起炉灶搞一套,是不行的。”


去年年底,《一瞬间》栏目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创新理论传播工程”扶持项目,是全国唯一一个理论节目新媒体传播轻量化转型的案例。


“一瞬间”撬动了“大主题”。


从推出到现在,《一瞬间》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抓住重大主题宣传节点,推出了经济、文化、社会治理等一系列短视频。


在《一颗磨平的印章背后》义乌海关不到两个月就把一颗印章磨平的一瞬间,读懂了什么是“要给长得快的孩子换上一件大衣服”;在《一路生花》杭州高架桥上“月季花路”绽放的一瞬间,读懂了什么是“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三四分钟的节目里,杨川源把淹没在完整叙事逻辑里的“一瞬间”及时精准地拎出来,有效增强和释放了它的穿透力与传播力。


杨川源说,过去我们往往素材拍了很多,想要说的很多。媒体变革时代,我们恰恰需要一个清空的过程,把最不舍得的东西留下,也就形成了传播力。一切传播终将回归对人性的洞察。新时代的好记者要“顶天”,更要“立地”,尊重自己的第一感受,尊重被采访对象的第一反应,尊重受众的第一需求。


“有些事虽然观众看不到,但老百姓看得到”


第34届中国新闻奖公布,杨川源凭借典型报道《演出之后》获得二等奖。


面对这条片子,她给出了两个关键词——“痛苦”与“责任”。


杨川源说:“痛苦不是来自技术层面的,而是想从一条片子变成一种推动的时候,会感到很痛苦。”


2023年的最后一天,杨川源参加了杭州市上城区弯湾托管中心的新年联欢会,不是作为记者,而是作为一名普通嘉宾。一到现场,她就迅速融入了这个由50个心智障碍青年家庭和志愿者们组成的大家庭。因为同为亚残运会火炬手,她与弯湾托管中心的创始人徐琴相识。


就在联欢会的几天前,杨川源还在为记录弯湾的新闻专题片《演出之后》忙碌着。用她自己的话说,每天睁开眼睛是弯湾,闭上眼睛还是弯湾。为了把内心感受和新闻深意表达清楚,文稿、剪辑、配音被她一遍遍推翻重来,为的就是让这一年“在一个温暖的故事里收尾”。


那天,走上台的杨川源,话还没说出口就哭了:“对不起,没有早一点和大家在一起,没有陪你们走过那段最艰难的路,这是我作为一个记者的失职……”


把报道当成报道,杨川源认为远远不够,要把报道当成一件事来做。“获奖之后,我就在反思自己,我还能为这个群体再做些什么?”


一条报道不仅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广大受众的简单连接,更是相互间信任的建立。杨川源一直相信,主流媒体的记者用蹲点的方式到老百姓中去,全过程都有价值。她认为,如果放下话筒就觉得这件事和自己再也无关,这样的报道即使再精彩,也是失败的。


杨川源说,有些事虽然屏幕前的观众看不到,但老百姓看得到。“《演出之后》给我打开了一扇大门,我希望未来能够强化蹲点工作室的公益属性,去帮助更多人。”


面对荣誉和奖项,杨川源说“自己从来没有成功过”。她深知自己追求的,是要为像她一样愿意扎根基层、踏实做好新闻的记者闯出一片新天地。“获奖之后,我觉得我更应该找寻一种力量和规律,去让一个记者长期坚持下去,去让更多团队能够感受到这种幸福。”(陈妙然)




他们是从事新闻工作未满一年的新兵,他们口中有兴奋、有紧张、有成长、有感动。4位年轻记者——


尝鲜“第一个记者节”


第二十五个中国记者节临近,我们不禁想知道:那些初入职场仅数月的新记者,将会如何迎接属于他们的这一特别节日?在这个没有休息的节日里,他们会怎样总结自己的过去?我们邀请到4位青年记者,用文字记录的方式,分享他们的“第一个记者节”。


入职3天就到决堤现场,

她说:还不到坦然享受记者节的时候


《湖南日报》 刘诗琪


“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我的身上一直都飘着股藿香正气水味,我们有经验的记者老师都嘱咐我早上出门采访喝一瓶,中午采访喝一瓶,防止在现场晕过去。”刚入职3天就被拉去华容县团洲垸决堤现场的《湖南日报》新记者刘诗琪回忆,因为连续几天脚上只穿了一双拖鞋,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湖南日报》那位穿拖鞋的女记者”。


“当时去报道完全没有想这么多,以为一两天就回来了,急匆匆去楼下便利店买了双拖鞋,把原来的高跟皮鞋换掉,整个团队都没带什么换洗的衣服,没想到最后待了五天四夜。”因为道路封堵,她和团队老师在大堤出现险情当晚11点才赶到现场,6个人一直摸黑踩点到凌晨4点,一路询问受灾村民的状况,最后才在车里和衣而眠。


“我第一次报道这种大场面,第一感受就是乱。不断有撤退的居民、正在堵洪水的民兵,还有蓝天救援队队员从我眼前经过,现场情况让人应接不暇,我都分不清到底从哪一处入手。第一天晚上我接了频道副总监6个电话,他在后方也非常着急,说这么大的事,怎么现场的新闻报道还没有出来?”如何抓点位、怎么分工、拍摄进程应该怎么安排、间堤上没有信号怎么办……一条简单的短视频,她从早上8点半开始剪辑素材,直到中午12点才顺利发出。


“虽然每天的生活并不轻松,但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在迅速成长。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也学会了去捕捉现场一些生动的瞬间。因连夜抢险中暑的民兵、给现场武警官兵送绿豆汤的大姐、被救下的两只趴在漂浮物上的小狗……这些温暖的时刻不断打动着我,让我有了自己真的从学生转变成记者的实感。”刘诗琪说。


7月17日,刘诗琪的记者手记被中国记协公众号的《我在现场》栏目采用,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记协的这个报道在鼓励我的同时,也让我更加提高了对自身的要求,因为我觉得我只是稍微运气好所以被关注到了,还有很多比我更优秀的记者老师。像我们单位的很多老师在我心里都是榜样的存在,他们几乎全年无休。尤其是郭立亮老师,从平江、华容、衡阳、湘潭到资兴,今年湖南整个夏天的洪涝灾害他都在现场。”


说到对“第一个记者节”的打算,刘诗琪很是认真地说,自己还不到能坦然享受记者节的时候。“如果没有拿出一定的成果,我会觉得自己是不是不该过这个节日。我想等我真正满意自己作为一名记者的时候,再去庆祝这个庄严的节日。”


“弃理从文”从没后悔,

他说:做到一个人就是一支团队


《羊城晚报》 何文涛


“现在想想,我不就是那种张雪峰说的要家长‘打断腿’的理科生吗?”《羊城晚报》的何文涛打趣道。身为理科生的他,在填报志愿的最后一天“弃理从文”,毅然下定决心把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作为首选。“我从来没有一天后悔过选择新闻专业,我热爱记者这个职业,也愿意为它倾注全部心血。”


“家庭始终是我坚实的后盾。我母亲会一条不落地看完我的稿子,也爱跑到有我出镜的视频下方点赞评论,这些温暖点滴给了我很大的前进动力。”作为一名仅入职3个月的“00后”新记者,何文涛的蜕变令人瞩目,“刚开始我还需要老师们一点点地教,现在很多工作已经能够采访、拍摄、剪辑、写稿一条龙完成,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剪6个视频。全媒体时代,要求我们能够一精多通,尽可能掌握更多技能,做到一个人就是一支团队。”


在《羊城晚报》这样一份文化大报中,何文涛深刻感受到了原创稿件的重要性。“这几个月的经历让我知道,新闻需要你能够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创作力,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所以我在参加南国书香节报道的时候,虽然每天的活动报道工作已经很忙,还是想办法对王立群教授进行了专访,写出了《百家|王立群:我想对秦始皇说,你别急,慢慢来》这篇反响不错的稿件。”对这次采访,何文涛印象很深。“我小时候经常听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讲坛》讲历史故事,而他现在居然成了我的采访对象,没有什么比电视上的人真的坐在了自己面前这种事更让人对记者这份职业有所期待了。”


谈及“第一个记者节”,何文涛的思绪全然沉浸在工作之中。他翻看着日历,“现在正值我们报社花地文学榜的活动期间,这是我们报社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我只想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报道,努力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那对我而言将是最好的记者节礼物”。


用阅读“恶补”专业知识,

她说:泡书店纪念第一个节日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谭淇


“当了7年学生,今年可算是有不一样的社会身份了。”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现就职于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中国法院网的谭淇,对记者节有着独特的回忆,“每年10月、11月是我们学校举行各类活动的高峰期,不少知名校友也会回来演讲,他们总是满怀激情地提及记者节。”


“在我看来,记者节更像是一个‘警钟’,每年11月8日都会准时响起,它不仅提醒我回望初心,思考自己为何踏入新闻行业,还鞭策我是否还能坚守身为新闻从业者所必需的正义和社会责任感。”谭淇深知,在世界最大的法律网站之一工作,且缺乏法律背景,意味着她需要加倍努力来熟悉业务。因此,自工作以来,她就成了同事们的“小尾巴”,紧跟着策划、摄影和剪辑等各个岗位的资深前辈,不断请教学习,渴望早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更好地搭建起法院与公众沟通桥梁的新闻人。


“我所在的视频部经常会策划跟宏大主题相关的内容,这就倒逼我业余时间选择通过大量的学习和阅读来保持持续的创意输出,我会从一些非虚构作品中学习独特的新闻视角,也会阅读平面设计类的书籍提高做视频的美术水平。”谭淇说,“在记者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会选择在中午时分前往单位附近的西西弗书店,翻阅一些关于新闻史的书籍。”之前她也一直有午休时去书店看书的习惯,今年她想用这种方式纪念自己的“第一个记者节”。


重拾高中时的理想,

她说:做记者让我重新认识家乡


黑龙江萝北县融媒体中心 吕婷婷


“其实我是一个并不算很新的新记者。”来自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融媒体中心的吕婷婷笑着说,“在正式作为记者写第一篇采访稿的时候,孩子都已经满百日了。”


作为2016年毕业的哈师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吕婷婷曾长时间徘徊在不同职业的十字路口。“选择回来当记者也是因为一个很偶然的巧合。有一天我清理高中时的笔记本,突然就看见了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长大我要当一名记者’,这时候我才想起来,原来我曾经那么想要成为一名记者。”


2024年年初,已经成家的吕婷婷考取了家乡萝北县的融媒体中心岗位,“之前在学校的时候,总觉得家乡离我的距离已经很远了,渐渐成了一个思念的符号。这一次我想要主动回来拥抱它,用自己的笔尖去记录家乡独特的风土人情”。


“回想这一年的种种,仿佛电影一样。这一年我跟搭档毛鑫走遍了萝北县的各类产业,看到了‘与世隔绝’的冷水鱼,外表恐怖、极具药用价值的水蛭,按照订单种植的红辣椒,全程智能化养殖的湖羊,稻田里养的小龙虾,等等,还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进行了救助。每一次采访都让我对记者重新进行定义,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在祖国北端、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的家乡。”她如数家珍地说起来自己采访过的家乡故事。


“小吕记者谢谢你,给我们宣传得真好”“今年这5亩辣椒一共收了10万斤,去掉成本纯利润5万多元”“东方白鹳让我们送到救助站了,小家伙可有劲儿了”……吕婷婷时不时就会收到采访对象的感谢信,“每一封来信都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记者的幸福,让我为自己的职业感到深深的骄傲和自豪”。


关于“第一个记者节”,吕婷婷郑重地说:“这个节日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勉励,一种对过往努力与坚持的肯定,也是对未来使命与担当的期许,我已经迫不及待要用镜头去记录更多萝北的故事了。”(朱小苗)




同学们加油,我们等你!


“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讲活动

首场报告会见闻


“回到校园仿佛又看到了学生时代的自己。把工作历程与新闻学子分享,希望他们能在我们的故事里找到坚持从事新闻行业的力量和方法。”


11月7日,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举办的“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讲活动首场报告会在北京举办。由“好记者讲好故事”优秀记者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组成的巡讲团成员将从北京师范大学出发展开巡讲。开场前,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李颜君的一番话引起记者们的共鸣。


什么是新时代好记者?


是深入田野,打捞那些被沉默所掩盖的千千万万的声音,用扎实的报道回应“农民哭有没有人管”的农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江娜;是4年半跟踪深中通道报道,20多个工程队每个人她都认识的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鄢婧雯;是168天3万余海里的航程,跟随中国第四十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奔赴地球之南嵌入式开展报道的新华社记者周圆;是临近退休年纪,在融媒体浪潮中努力学习全媒体技术,坚持自己拍视频剪视频的广西日报社记者谌贻照。


“做舆论监督报道的调查监督记者,我们很多时候脸上是有马赛克的。感谢有这样一个舞台,能站在大屏幕前分享幕后的故事。”今天脱去了马赛克的李颜君说,“我可能还不是一名好记者,但我希望把更多的阳光带给大家。希望让更多人关注新闻媒体记者,看到这个职业的活力。”


辽宁省铁岭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马月用极具亲和力的语言,通过讲述一个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故事,展现了铁岭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情况。她说这次来到学校也希望通过这个题材,能让大学生朋友看到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


演讲结束后,主办方特别组织了提问环节,主持人话音未落,台下就有不少同学争先举手,想要牢牢抓住宝贵的交流机会。


“我有8个问题,想分别对应地问一下8位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专业2024级专硕曾嘉洵拿起话筒的一番话,引得会场上下发出了一阵惊呼。“在力所能及且被需要的时候,记者应该插手帮忙,还是应该继续作为旁观者忠实记录?”“如何能够快速拉近与受访者的距离?”“如何在同一主体的不同报道里去选择不同的角度,避免重复?”他专业的提问得到巡讲团成员连连点赞。


曾嘉洵听会时一直没闲着,在平板电脑里写满了笔记和问题,他向记者展示并随手快速滑动着记录页面,久久没有到底。“我曾经在许多媒体单位实习过,所以对老师们的分享很有感触,就记录了很多实操方面的问题。”曾嘉洵说。


巡讲结束,很多学生不愿散去,紧紧簇拥着巡讲嘉宾,或提问还没来得及问出的问题,或拉着记者们加起了微信。


大部队已经离开,周圆刚刚跨出会场的大门又不舍地转过身来,对送别他的同学们热情呼喊:“同学们加油,我在新华社等着你们!”(陈妙然)



编辑:刘一文

审核:杨为民 李雪昆
 本报今日推出《追光——庆祝第二十五个中国记者节·特刊》


最近更新了微信版本的人,大家很难在杂乱的消息列表里找到我!
其实只要简单的几步操作,将我置顶起来——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微信矩阵

↓看看更有针对性的细分领域↓

版话儿

版人版语

传媒瞭望

发行观察

广电家

好书品读

印业独家

中国农家书屋

中国出版

↑喜欢我,就点开二维码图片并识别我吧↑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版权管理部门、图书、报纸、期刊、数字出版、音像制品等行业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