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治疗各种腐败疮病、褥疮、糖尿病足、术后伤口不愈的特效良方!

文摘   2024-11-02 23:59   青海  
青竹忍冬学社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615篇,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中西医世界》

 导读 

内托生肌散适用于治瘰疮疡破后,气血亏损不能化脓生肌。或其疮数年不愈,外边疮口甚小,里边溃烂甚大,且有串至他处不能敷药者。今天一起来学习这个奇妙的方子!

出自清末民初的名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内托生肌散:

生黄芪120g    甘草60g       天花粉90g 
丹参45g        生明乳香45g  生明没药45g 
生杭白芍60g

将以上药共同研成细末,每次取3钱9g,用开水调服,每日三次。
如果服用散剂感到困难,可将以上药做成丸药,每次服用等量的丸药,也可以改成汤方服用。
成人汤方用量:

生黄芪 24g     生甘草12g     生乳香9g 
生没药9g        生白芍12g     天花粉18g
丹参9g

本方有补气托里,活血生肌的作用。
主治:瘰疬疮疡破后,气血亏损,不能化脓生肌,或其疮数年不愈,外边疮口虽小,里面溃疡甚大,且有串至他处不能敷药者。

内托生肌散可以治疗各种溃疡,如糖尿病足、化疗引起的溃疡以及卧床日久的病人所生的褥疮等。

治疗褥疮时,可以同时配合外用的褥疮膏一起使用,疗效更佳。
本方也可以试用于淋巴瘤、乳腺癌等癌肿破溃者,但应与其他抗肿瘤药同用。内托生肌散遵循的是中医外科常用的托法与活血化瘀法相结合的原则组建而成的处方。
方中的生黄芪用量尤其大,生黄芪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的功效,是中医外科托法最常用的一味药物。如病人溃疡严重,汤方中生黄芪的用量甚至可以更大一些,用至60-120g均可,其效果更为迅速。
乳香、没药、丹参均为活血消肿药,疮疡溃后,必有瘀血,所以用乳香、没药、丹参可以活血化瘀,消除坏血生新血。一味丹参功同四物,它不但有活血作用,也有补血作用。
白芍滋阴补血,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溃疡日久,阴血亏虚,用这二味,既可滋阴清热,又可消肿排脓,正所宜也。甘草既能调和诸药,又有解毒之功。所以这个方子组合得当。
01褥疮
杨某某,男55岁,2011年5月初诊。
20几年前腰椎压缩性骨折致双下肢截瘫(如今只能用双拐杖走路),留下尾椎部褥疮经久不愈20余年,多次求医,西医抗感染,换药及中医治疗均无效,基本上对治愈失去了信心。
一次和他闲谈,询问我是否有方法。我说可以一试。
查其伤口:尾椎部位见一2*3cm2大小的伤口,深达骨膜,周边皮肤暗红,无水肿,肉芽组织淡红或暗红,渗出物为淡黄色水样液体,稀少,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以益气养阴,化腐生肌,利湿解毒。投以内托生肌散加味:

黄芪50g          花粉50g         白芍12g
乳香10g          没药10g         丹参15g
15g          6g

水煎服,每日1剂,并每3—5天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洁伤口配合填塞白砂糖。
15天后伤口开始变浅,渗出物明显减少,将天花粉改为20克连服30剂,伤口深度减半,且无明显渗出物。改八珍汤,继续配合白砂糖外用。共约45天伤口结痂治愈。
02阑尾炎术后伤口久不合
王某某,女44岁2011年3月初诊,阑尾炎术后因伤口愈合不好,在临湘市人民医院住院18天出院,来我院求治,素有糖尿病,但从做手术到就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临床症状:全身乏力,面色无华,头晕,口渴,查伤口:未拆线,伤口皮肤无红肿,敷料上见少许淡黄色渗出物,挤压或扒开伤口可见淡黄色液体少许,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缓。
西医以防治感染,支持治疗,换药治疗3天,渗出物反增多。于是加投内托生肌散。

处方:

黄芪50g          花粉50g         白芍12g  

乳香10g          没药10g         丹参15g

甘草6g

5剂,水煎日三服。结果服药至第二付,换药时见伤口无渗出物了,开始结痂,服药第四剂时伤口外观已基本愈合,第五天拆线。
03糖尿病足
李某某,女,63岁,2011年7月就诊,右拇趾内侧溃烂2月余,伤口周围皮肤轻度充血,轻度肿胀,淡黄色渗出物,有气味,无明显疼痛感,换药探查口小内大深达骨膜,舌淡红苔薄白,脉缓。
进院后查空腹血糖16mmol/L,遂拟诊:中医诊断:脱疽-气阴两虚夹湿热,(II糖尿病,糖尿病足),治则:益气养阴,化腐生肌。
方药:以内托生肌散加减。
黄芪50g       花粉50g       白芍12g                                                  乳香10g       没药10g      虎杖15g                                                     草6g         连翘20g        丹参12g                   

一天一剂。每天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伤口一次,配合二甲双胍片口服,并监测血糖;一周后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换药见右拇趾皮肤无肿胀及充血,渗出物减少,且为淡黄色,无异味,原方去虎杖,花粉改为20克。服药至14剂时伤口已明显缩小变浅,渗出物很少,继续服药一周,治愈出院。

04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胡某,男,56岁,于2010年6月3日初诊。患者大便脓血粘液,伴右下腹疼痛,间断发作10余年。

2003年9月经某医院下消化道钡剂灌肠造影、结肠镜检、病理切片,确诊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多年来屡服中西药物不效,延余家父诊治。
现症:腹泻1日3次,大便色暗褐夹有粘液,有时泻下之物如鱼脑肠样,污秽腥臭,伴有少许脓血,有里急后重感,右下腹呈阵发性疼痛,夜间加重,影响睡眠,痛处固定。
查患者面色少华,心悸气短,每于劳累后加重,口干而渴,舌红晦暗有瘀斑、边有齿痕,舌苔黄厚略干,脉弦关尺小滑。大便镜检:脓球(+++),红血球(++)。此乃大肠湿热日久,热腐生疡,瘀血内阻,伤阴蕴毒,加之腹泻日久,脾气虚弱不能生肌长肉,致使肠粘膜溃腐久不平复。
中医诊断:脏毒。

治则:补气健脾,化瘀生新,解毒生肌。

方药:内托生肌散加味。
白芍10g      乳香6g      生甘草10g

生黄芪25g   丹参25g    天花粉25g

蒲公英20g   半夏10g    生薏苡仁30g

没药6g





水煎服1曰1剂。
服本方10剂,症状好转,停药又发。按上方加减共服45剂,大便恢复正常,腹痛亦除,体力大增。

于2010年8月行下消化道钡剂灌肠造影,充盈良好,而告治愈。随访2年未有复发。

05盆腔炎、子宫内膜炎
刘某,女,42岁,于1998年l0月l2日初诊。患者因人流术后,问断流血4个月,伴少腹痛,近2月加重,经西药消炎治疗无效,延余诊治。
现症:月经七八日一行,始行血色暗红量多,有瘀块,3日后血色浅淡量少,淋沥不断,流血时少腹疼痛明显加重,拒按,查其面色少华,头目眩晕,倦怠乏力,心悸气短,食少便溏,手足心热,午后低热,交接出血。

妇科会诊检查:宫体后位,偏右压痛,活动欠佳,右侧附件增厚压痛。舌质淡体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脉沉涩。

此乃人流术后,冲任虚损,不能约束经血,淋沥日久,气血两虚,瘀血内结,蕴毒伤阴。
西医诊断:盆腔炎、子宫内膜炎。

中医诊断:漏下。

治则:补气化瘀,生新止痛,兼清虚热。
方药:内托生肌散加味。
拟方:

生黄芪18g      丹参18g         白芍10g

天花粉24g      甘草10g        乳香6g

蒲公英15g      没药 6g         10g

茜   草 10g

水煎服1日1剂,服上方9剂后,诸症明显好转,服至20剂,月经周期正常,腹痛等症己除,妇科检查正常,治愈,未再复发。







06老年性消化性溃疡

患者,男,68岁。2009年8月13日请家父初诊。胃痛发作20余年,曾先后到多家医院治疗。2007年5月16日,因上消化道出血住进某医院,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住院治疗10天病情好转出院。上腹隐痛时轻时重,长期服药无效,今来我院中医科求治于家父。临床表现:上腹隐痛,泛吐清水,喜暖喜按,痛有定处,夜间为甚,饮食不振,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舌紫黯、苔薄白腻,脉迟缓无力。根据病史分析,患者年岁已高,体弱多病,脾寒胃弱,纳食不多,运化迟缓,故痛亦不甚而泛吐清水;得暖则安,为寒气稍散,故痛亦见减;主四肢,阳虚则四肢欠温,神疲乏力;脾阳不振,且久病人络,故舌紫黯、苔薄白腻,脉迟缓无力。
诊断为胃脘痛,证为脾胃虚弱,瘀阻湿滞。

治疗原则:补脾益气,行滞化瘀,温中止痛。

方用内托生肌散加味。

药方:

黄芪50g      甘草10g     乳香10g

没药10g      丹参10g   天花粉10g

佛手10g     广木香10g  桂枝10g

延胡索10g  乌贼骨10g 五灵脂10g

党参30g      白芍30g   鸡血藤30g

制附子6g    吴茱萸 6g

















10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0天后复诊,自觉效果尚可,脘腹疼痛等症状减轻,饮食增加,精神较佳。上述基本方随证加减服80余剂,告愈。后经胃镜复查示溃疡面消失。
体会
内托生肌散有补脾益气、活血止痛、解毒生肌之功效。内托生肌散能改善组织的血液循环,消除炎症,促进溃疡愈合;又能改善胃肠消化功能,增进食欲,增强体质,临床上体质虚弱,又有慢性炎症的患者,屡用西药消炎无效,用中药单纯清热解毒或补气扶正,或活血化瘀效果也不理想。
这种病人往往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或继发于产后、术后、大病之后,或合并某些慢性疾病如肝炎、结核、贫血、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往往病情缠绵不愈,此类病人不但阳气虚弱,阴血亦不足,多有阴虚内热表现,且瘀久化热,亦可伤阴蕴毒。
这些病人病名虽异,但病机是相同的,即虚中挟瘀,或兼热。均可用内托生肌散加味治疗。
方中生黄芪甘微温、重用,补气扶正、托毒生肌,加强了机体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
丹参苦微寒,活血祛瘀,凉血消痈,生新止痛,开通之力,补而不滞;

以味苦微酸甘寒凉润的天花粉与生芍药补而不热,且天花粉善行经络,解一切疮家热毒;

乳香,没药化腐解毒,助黄芪以成生肌之功;
甘草、白芍甘苦味同人参,能双补气血,则生肌之功愈速。
全方共收补气化瘀,生新止痛之效。此方继承了补气化瘀法又纠正了该法药性偏温与热症不宜的弊端,在临床应用中如能抓住病机对一些疾病特别是慢性病运用辩证,异病同治,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版权申明

整理/芍药   排版/芍药   校对/青竹学术部 

本文摘选自中西医世界公众号,由芍药整理发表,文中的用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戳   阅读原文  参与投稿

  10万稿酬  等你来拿

  分享,在看,点赞,三连支持一下哦!

青竹忍冬学社
陪伴30万中医人成长,致力于传承经典,提高临床水平,成就明医!青竹临床公开课与经典训练营、中医读书会广受学员好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