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巴特临时工两周报道

文摘   2024-07-12 08:58   澳大利亚  
昆士兰某个海岛度假村的HR终于回复了,说他们餐厅帮厨的职位有了空缺,可我已经在霍巴特找好了相对长期的工作,并答应自己不再反复横跳好好攒钱,错失在世界最大沙岛上成为快乐热带岛民的机会,小颜时也命也,每天抱着暖气片过日子。
本来想把这个工作信息分享出去的,结果被小红书贴心地限流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

我猜大家还是更想知道,回到澳洲后我又做了哪些工作。
在这之前,有必要先稍微标签化地理解一下塔州。
塔斯马尼亚就是澳洲的海南岛,只不过南面类似三亚远离大陆的霍巴特是省会,而北塔的朗塞斯顿+德文港,同样起到了海口连接大陆沟通广东(墨尔本)的职能。塔州的经济传统以农林矿为主,后续矿业转移,真正撑起塔州的还是旅游、海鲜和葡萄酒。想象成一个在东北的海南岛就对了。

但澳洲海南可没有中国海南那么综合的农业实力,大部分的蔬菜水果都由大陆提供,航运成本直接导致了物价普遍偏高,除了养老人群对其他人没有太大吸引力,也就间接导致了霍巴特房产的增值,在全澳州府中倒数第一。

这样一个仰仗旅游业的地方,在它格外冷的冬季自然是淡季中的淡季,候鸟北飞,工作机会也就少之又少。

galah 粉红凤头鹦鹉

实际上落地塔州的第二天我就已经开工了,帮朋友发挥一些肌力和耐力,来货卸货,理货搬货,装车送货,都是我从小耳濡目染的工作典型,甚至也是我成为项目经理后的工作日常。蔬菜水果还不重,油、米、冻硬的肉单个起码20公斤以上,都是形状不太科学的杠铃片,需要额外的控制力来保持腰背挺直,硬拉加推举姿势完成动作,有无氧结合,一天下来对各大肌群都是巨大挑战。
送完一车四点过半,city已经能看到下班的白领了。再兜一圈天就黑了,配送的餐厅准备迎接高峰时段,全身上下的细胞都想睡觉。这样的工作身体存在感太强了。
鸬鹚
又托朋友的福,给本地小超市临时顶班看店,同样是我熟悉的工作类型。我的人设一直就是铺头猫,从小在货堆上下蹦跳跑到大,慢慢才意识到原来不是所有小朋友的童年都是在店铺里度过的。
算钱收钱,偶尔理理货回应一下顾客的疑问,轻松愉快。看店三天半,会惊讶于它不俗的营业额,即使按照朋友的说法这已经是生意下滑苟延残喘的状态。回想自己眼中消失的那些脚仓铺(“屁股店”,潮汕话里特指小卖部小商店),这样的社区小超市的存在,对我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了。

“密”雪冰城

结合前文提到的高物价东北海南岛,没有随处可见的便利店钱大妈,没有美团朴朴这样的高科技,没有价格低廉的外卖骑手,大部分家庭都是开车去大超市集群进行美式购物。但还是会有人愿意,就近或者是为了特定的商品,去亚超之类的小超市消费,即便价格高。
小商店利润高了,像我朋友这样的生鲜经销商生意就做起来了,批发经销零售的体系也就维持住了,各层级留下不少缝隙,个人和小规模生意才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往回看,我很难不以家里的视角代入,连锁大鳄很容易拖垮菜市场,厂家可以跳过批发经销,餐厅凭啥不从拼多多进货。简单地说,在霍巴特呆了两个星期,见识到了它萧条的一面,但更多看到是机会,一些做小生意的机会。
不得不承认,便利和低价也是一体两面的,而看店将会是门失落的艺术。

坐在副驾转了两天,靠左行驶的感觉就找回来了,第三天就开上了车,打错了五次雨刮器,直到今日还会对侧面冲出的刹停车辆胆战心惊,除此之外一切顺利。尝试了开车去送蛋糕的小时工,同样是个人小生意,送的都是本地的华人。
那天霍巴特的天气异常地怪,雨雾缥缈半个阴天,下山往市区途中金光却由云层缝隙透出,回荡在整个德文特冷色调海湾,然后天色由黄变紫,就好像在大白天拍摄后强套滤镜修成的影视剧效果,怪,美得我完全形容不出来,只能暗自说“天好怪啊,怎么又亮又暗的”。

至于现在的这份工作,穿的是短袖、皮鞋、西裤和皮带,完全跳过我先前的准备。要真正地适应、上手和相对客观地评价它,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下次更新再见,祝我好运。


地图小王子
我只想嬉戏唱游到下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