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个二年级问题: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分成了几份?学生们给出的算式差不多都是10÷5=2,问他们能用乘法计算吗?他们说不能,因为是要把总数量10进行平均分,所以要用除法。如果让你列乘法算式,那么该怎么办?2×5=10,但是“2”题目中没有,是不知道的,怎么办?这时给出的解决办法就多样了,( )×5=10、?×5=10、∆×5=10等。是的,我们可以列出含有一个不知道数的乘法算式,来解决除法的问题,这时要给学生以肯定和表扬。
再看一个六年级的问题:第一小组有12人,比第二小组的人数少1/3,第二小组有多少人?因为这道题单位“1”第二小组的人数不知道,学生自然就想到了除法,有的是12÷(3-1)=6(人),6×3=18(人),这是利用份数的方法解答。有的是12÷(1 - 1/3)=18(人),这是利用分数的方法解答。很少学生利用第一小组人数=第二小组的人数-第二小组的人数×1/3,或第二小组的人数×(1 - 1/3)=第一小组人数来计算。为什么呢?他们说这样做太麻烦了。
可能有人会问,除法能够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还要用乘法去解答,只要题目得到正确的解答不就可以了吗。我们不妨这样想,从一年级的减法问题如果只用减法思维去思考,二年级的除法问题如果只用除法思维去思考,五六年级的小数与分数的减法、除法问题如果只用减法思维与除法思维去思考,那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学生的思维模式将会被固化,思维灵活性从何谈起。
所以,在教学除法问题的时候,不但要从正向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要从逆向的角度去寻找思路,做到对除法问题的全面认识,同时还可以取得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