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档案·致敬2023丨用观念对抗壁垒,以行走遭遇城市

乐活   文化   2024-02-09 15:48   广东  




2023年,我们共同经历了一场抽丝剥茧的时光。如同身处一片涟漪荡漾的湖泊之上,当我们回望一段历史潮汐的退去,也目睹新的力量在混沌中懵懂涌现。城市之外,乡村在更新,边界愈加模糊,我们到了一个不得不重新认知建筑并自我确位的时期。


观念,是一种启发,一种尝试对话的方式,其中也蕴含着一系列的观念、思考和反思。思考观念,观念本身也在不断尝试。过去一年,我们继续行走,于建筑师的【观念】之间,从细微的变动中体察、记录着时代的脉搏与呼吸。


建筑还有多少可能性?

在面对城市存量的过程中,建筑师应该以何种站位出现,建筑又应当以何种角色应对?


2023年,建筑档案依然记录、梳理、发问,通过多变的媒介形式,和以【视频记录】为媒介呈现的拓展,我们拥有了一种新的视野,多角度观察身边人、事、物,以此更好地在行业中积极探寻新的可能,触及每个真实生活在城市或乡村中的人:



【建筑青年】里有一种倔强、丛生的力量,经验之外,如何以观念对抗壁垒,其间不断进行行业和自我职业身份再认知,从建筑师个体动态的观念中,重拾青年的思想的力量,看见对行业不断突破的可能;



【城市记录者】更多角度的介入,将与城市记录者与观察者在不同城市发生场中迸发点滴进行整理和串联,以闲谈的口吻、主流之外的视角审视建筑与城市、生活的持续更迭;



【建筑的诞生】走进算法时代里建筑和城市的生长历程,记录不同类型和维度的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全生命周期的技术赋能,联动“建筑圈层”与“设计场景”,探讨当代建筑师在建筑的诞生过程之中“观念”与“思想”对当代生活的衍变与驱动;



【城市建设者】以不同触角触达建筑行业上下游中不同的岗位,在具体的工作和实践中,探寻当下城市底版和社会现状中至关重要的“城市建设者”的思考与认知,同时,更深刻地审视每个建筑之于城市的公共价值;



【中国青年创造者】是一次青年工业设计师的观念群像摹写,记录工业设计的观念与实践衍变,构成关于一幅“大工业时代面向未来生活的设计助力与推动”的叙事性演绎;



【之间丨MEDI中国当代生活方式艺术季首展】以展览为媒介,以一个房子的卫浴空间为基本单元,作为生活观察线索,解读城市里的人、日常、公共之间的空间态度,展开一场于地中海生活方式与中国当代生活之间的对话与反思。



虽有诸多全新的延展与尝试,但始终不变的,是我们试图在建筑师思想的影响力与大众生活之间建立新的对话方式,重新认知建筑师在边界上舞蹈的可能性,同时,为人与城市和这个时代之间重新建立起一种更为深沉而有韧性的联结。


2023,记录——


对话 - 砥砺前行的中国建筑师;
现场 - 建筑社会价值的当代叙事; 
群像 - 个体及集体真实记录与青年设计者群像;
思想 - 当代建筑从业者的思考与反省。

记录“观念”,致敬2023。
以此,书写的一份关于2023的建筑档案。





记录

对话




-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越来越紧绷,人们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冷漠与戒备。建筑师,是用场所去启善的,如何将放松的公共空间归还与城市,让善意在其中流动,这是我们希望用设计回馈于社会的。作为设计师,我们的那点知识,也不过是通过设计的方式,去帮助别人找到他们独有的未来。


别处空间有三条比较关键的设计脉络,第一是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是关注地域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第三个特别关注的是公共空间。我们认为无论是城市还是建筑,公共空间都是其灵魂性所在。不难看出,这三点是环环相扣的。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通常是以“社会观察”视角介入社会,而这种“社会观察”的视角,则来源于我们对时代洪流的追逐现象源源不断的追问。面对当下正在消弭的人文与自然,关注自然、文化和公共空间,实际上也是帮助我们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更多的温暖和善意。“循环思维”做因地制宜的设计,可持续的不止于技术,更是需要身体力行去实践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理念。用生活思考建筑,用心探索每一片土地和每一个建筑的未来。新的一年,我们希望有更多机会落成那种能够抚慰人心的空间,让公共空间以一种“微笑的姿态”呈现给更多人。

《东梅&刘小川:正在消弭的人文与自然》






人是活在聚落中的,也自然要围绕聚落展开思考。当建筑不再是建筑,我们也不能再做“套子里的人”,开放也不是脱光了衣服,而是保持思想的自由和兼容。设计应当摆脱建筑大生产的奴役,去给人找更多的乐趣,给生活制造关联。我们所追寻的目的地,实际也是一个他者群体所生活的最普通聚落,当我们在旅行时,其实是在体验他人最本真的生活。也正是因为人行为的边界差异组合,构成了这个世界的万花筒般的奇幻乐趣。


建筑的价值始源于设计师对人与人,和自然边界的重新解读,作用于对人和城市的塑造。作为一门理性的艺术,逻辑的叠加是它最宽厚的基底,建筑师要在时代的围城之下,回到历史传统中,感应众生群像最真实的文化、习惯和需求。


我们在塑造建筑,建筑也在塑造我们。如果我们的社会仍然处于大生产时期,建筑师可能都是活在“套子”里的。套子本身不是壁垒,它是始终存在的,其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对每一个时代的过滤,它作为一个围墙,要去见证是那些最有主动性和创造力的人率先突破出去。甚至目前中国很多的设计师还是在套子里的,很难突破。很多现代设计师尤其是大师的作品,都有一种忠于建筑本体的纯质感,但我就是要主动打碎这种纯质感,我想要一种混杂的质感,因为在混杂中才能产生新的生机。现在我们的项目每一个都不一样,我也不知道我们的下一个项目会长成什么样子,但我不会去预设,我乐于接受一切不同语境下新的挑战。

《蔡捷:探索群像边界,不做“套子里的人”






建筑往复兴替,这种轮回被我们称之为历史。在那些历史、观察、写作等多重视角建构起的建筑历史中,藏着一个属于我的乌托邦。


不懂历史的作家不是好建筑师。看建筑、写建筑,能够把我的建筑设计职业和历史及写作的兴趣爱好很好地结合起来,对我来说比做设计更好玩儿。建筑设计受到各方面很多制约,需要面对各种甲方,有时会有很多无奈。建筑观察则要单纯很多,完全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我关注古建筑及近现代历史建筑,观察它们对我而言,是视觉上的享受。


“观念”的形成,是先有“观”,才有“念”。所以多走多看、游历对建筑价值观、设计观的形成很重要。观察力也是建筑师需要不断提高的基本素养。基于建筑师的职业素养,观察建筑需要具有更广的视角和敏锐度,能够捕捉、洞察到业外人士视而不见的细节,也更能够萃取生活中各种真实的情感;基于建筑师的想象力,我们通常需要具有更丰富和细腻的情感,对待所见事物,自然也会有自己独特的见地。看古建筑,离不开它的历史背景,站在“历史观”的层面,运用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进行解读,才能更好地窥见其全貌。读史,也有助于自己方法论的形成。一般人觉得枯燥乏味的历史,在我看来都非常有意思。用一个流行的句式来说,就是“不懂历史的作家不是好建筑师”。我希望自己尽量做到三者兼顾。


城市化实际上是经济蓬勃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我们这代建筑师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受益者。任何建筑都离不开它的历史背景。只要能够打动人、给人以启发,在我看来都是有价值的。

《刘文鼎:从历史中回溯建筑》






人们依照自身的观念绘制设计蓝图,又依据设计蓝图建造世界。遗憾的是,我们的不少自身观念经不起质疑,非常有问题,它们像住在我们心里的怪物。不少怪物跑了出来,变成了我们的城市,我因此疑惑,城市在多大的程度是怪物的住家,多大程度是我们的住家?


几十年狂飙突进的建设规划……形成了一种很激进的打造癖、建设癖、巨物高楼癖、宏大叙事癖、一步登天癖。现在,这个浪潮是否已成为强弩之末?不好说,我们还需要看下去。一二代人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原来是那么不真实的东西。某些语境,从整体环境的语境到具体的经济语境、政治语境、科技语境以及安全语境,等等,三年疫情过后,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三年,仅三年,有些方面就恍如隔世。


荒诞,往往仅非个人的荒诞,而是时代、群体的荒诞。个人具有拔出身来,跟时代的荒诞、群体的荒诞割席的勇气吗?


仅仅试问之,就需要勇气。


《庞伟:拔出身来,与时代的荒诞割席》

设计,是“有话要说”,而不是“无病呻吟”。而好的设计,里面一定包含着设计者对场地倾诉的欲望。


比如一般意义的城市公园,你很难认为它们信任自然,它们几乎所有的栽培都来自人的意志、人的喜好、人的挑选,并且并不放心任何一个由自然意外播种的品种,园丁们称它们为野草,格杀勿论。


所以,设计还意味着关心,意味着留意变动不居的时光,敬重人的真实,敬重大地的尊严,帮助城市回溯记忆,重新建立对自然的基础信任,补足“波澜壮阔的跃进式城市化”所带来的“粗糙和毛胚化”的先天发育缺陷……

《时光,植物、文化和大地》





借由景观,我重新进入了建筑,不求处处精致、创新,但求有机与自然融合。作为独立事务所的创始合伙人,平日里我既要处理公司事宜,又要完成主持建筑师的工作,个人状态经常是矛盾、分裂的。在没有项目和委托的时候,我们会做一些研究项目,积攒小的“工具”,多从全专业的角度介入,保持时刻抽离的能力,这样做项目时便能少点焦虑,多些从容。我们不可能一直复制从前成功的设计,在未来一定会重新革自己的命,持续学习再介入,在融合中不断创新……独立的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时常面临是否妥协的选择,但这些恰恰是敦促我们不断向前的自驱力。


独立包括多方面,首当其冲的是思考的独立性,是要绽放自己的生命。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留下一点什么,无论是好是坏,得让这个世界有所改变。创立独立事务所,源于一种深刻的自我执念,用建筑表达自己的声音,而不是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因此,在做项目时我会抓住一切可能性,尽力表达自己。


我把做项目当成一场旅程。对于说服别人这件事,我没有那么痴迷,但它能提供给我一种新的声音,这对我而言还是比较重要的。我们把相对有深度和根基的价值观输出去,在这样一个场景下,我们找到了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切入点,对我来说,这就是独立的意义。我们几个合伙人都有建筑的背景和景观的经历,不同的经历和背景偶合在一起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我们至少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将自己浸泡在一个方向里面,然后跟以前的个别经历产生一些新的混合物,而不是今天读了一本书、学了一个新的理论就开始贩卖,这个混合物是我们独有的,创新就在这个时刻出现。

《陈忱:在未来,我们一定会自我革命》






建筑师曾经很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建筑一定要创造,创造的关键可能在于到底要做什么、不做什么。有“观念”意识的人一定会面临做什么、不做什么的问题。而有些时候建筑师不需要做这个选择,在当下环境里,做似乎比较正确的事情就可以了。


我思考的起点是现代主义,学的都是现代设计,但进入实践,慢慢找了一些比较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实践的脉络则是乡土和地域性。身处于复杂且割裂的时代,哪怕显得很幼稚,但还是要保持怀疑。对于每位建筑师和空间生产的本体来说,保持怀疑的潜台词是“至少对自己真诚”。


曾经我们这代建筑师稀里糊涂地被推到一艘大船上,久而久之,“在船上”成为了惯性……在四十年塑造空间和生活的过程中,我被反复重塑过。离开成长环境后,又进入了一个又一个“塑造房间”。在这种背景下成长,第一个似乎正确的乌托邦梦想,实际上就是基于一系列现代主义背景的房间修补。游离这个房间,回到塑造以前和塑造本身,对于个体而言,做什么远比怎么做来得更重要。相对比于做看得见的脉络,我希望所做的事跟隐形的脉络,甚至是虚构脉络有关。用行动寻找意义,从而对抗荒诞和虚无,或许意义永远都不会被找到,也或许意义本身并没有意义,但寻找这件事,将重新定义意义

《刘向晖:保持怀疑》






我的设计原则,是给建筑语言做减法,跳出建筑师的喜好做建筑,希望给使用者创造更多的价值,我认为这个观念是由神带领的。此外,我希望我的设计能能够创造性、系统性地解决问题。我判断自己设计做得好不好,就是看这一笔下去有没有同时解决三个问题。如果只解决两个问题那就是及格的设计;如果只解决了一个问题,同时制造了一个问题,那肯定不是个好设计。


忠于信仰,或许也意味着忠于自己的内心。信仰能够给人带来平和与信心,作为一名建筑师,需要在信心中生活和工作,并找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会让人愈加自信和专注。


建筑,是不断用触点触达一群人、一段时光,或者一段记忆。作为联结世界的窗口,建筑首先要找到自己的触点,延伸出贯穿始终的线索,然后以另一种形式展现出其美学。触点,就在重重叠叠的表象与线索般的交叉间呼之欲出,如同逼近高潮的鼓点,一触即发。


创造,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建筑师除了给活人盖房子,也可以给神,给死人,给动物盖房子。当然,创新某些时候意味着不能大规模投入生产或者不具备高效的普适性,它能够解决某一样东西,但也许是定制化的。现代社会需要多些这样的创造性,来改变墨守成规的建筑现状。不跟风,也不要害怕和迷茫,遵从自己的本心与所长,真正的建筑师还是要做纯粹的建筑。从大俗大雅的猪舍、鸡舍,到所谓高档酒店,再到教堂,都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真挚选择。


《李以靠:但做真建筑,不多问浮生》






展览,是向世界提问的一种形式。它抛出问题,然后试图去回答,或邀请参展人和观展人共同去回答。我没有主动选择做展览,似乎是展览主动选择了我。于我而言,策展的有趣之处在于能够通过展览的形式呈现那些在建筑领域无法实现的创意。同时,展览作为一种媒介,有趣之处在于能够观察和理解建筑学界以及更广泛的人文领域,也能够用更多样的手段表达对特定问题的理解,这是建筑层面无法实现的。展览是观念的输出,需要考虑如何组织语言、如何应用多媒介的手段对想法进行表达。可能我最终还是对人更感兴趣,不是对物,或许这是我跟大部分建筑师的区别。总的来说,我还是倾向于通过展览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和积累,同时也实现自我的好奇心和成就感。每一个创作者都希望分享他创造的世界,我想展览也是一样的。


展览解题,是个庖丁解牛的过程,解题过程中会有自身的判断和价值观的融入。不抗拒命题,也不被命题规训。对事情前置的、柔和的批判,是一位建筑师兼策展人的自我修养。做策展就像导演拍片子,不同类型的片子里肯定有不同的理念,里边也会有导演个人色彩的延续,或许这种个人色彩和长期关注的方向,就是所谓的“线索”。对我而言可能是叙事和思辨。鲁安东老师说是寓言,王欣老师说是宗教感,可能都对。


同时建筑师、策展人、高校教师等多重身份也赋予了我多重视角的叠加,这其中的矛盾感和割裂感逐渐冲刷又重新塑造了我。但做展览总归不是简单的自我表达,而是要在多维度的考虑之下做出综合判断。

《王子耕:向内对话,展开对于世界的多元叙事》






当谈及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时,我们常常面临着无法绕过的两难问题,甚至是多重两难问题,比如功能与形式的取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先锋与普世间的平衡、人工与自然的拉锯,以及建筑师与业主的纠结,等等,建筑中包含着多重两难问题。建筑的两难问题,考验的是建筑师的判断,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不同的选择,因此很难说有标准答案。而在这些两难问题中,人是最重要的线索和变量。建筑师需要理解不同人群的诉求,在项目中通过研究和合作,理解并尊重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以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同时确保城市的多样性得以延续。


建筑,作为城市的基础和象征,一直拥有某种“权利”。这种权利不应成为一种单方面的压迫,而应当更多地体现为惠及人民的开放和共享。公众的连接是构建城市公共性的关键,城市本是一个动态生命体,一个公共容器,公共空间的设计在连接人们的同时,又提供足够的界限,以确保个体安全和隐私。建筑的公共性,不仅依靠建筑师的努力,更需要公众的共识与政府的支持。通过建筑设计与公共管理等不同层面,我们可以重塑共识,以创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城市生活。可见,设计是消解矛盾、破除两难的有效手段。

《刘艺:建筑两难问题之间》

建筑,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更是与自然和人文息息相关的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它亦如同一场充满探索的旅程。五年,一个建筑师的迅速成长期。从最初的专注于建筑本体,到后来更加关注公共与城市属性,我在实践中不断观察和学习。


建筑虽然在社会生产链条上,但建筑师在其中的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要想在生产性的大院中通过努力让项目变成一个超越日常设计流程与实施水准的作品,需要付出加倍的投入。建筑师不仅像艺术家,也像是“传教士”,用持续不断的努力去改变人们的观念和认知。建筑能够与人们建立情感链接,从而真正融入生活,在图像外表的背后,关注使用者与城市的未来,为公共生活与学科进步做出贡献。


《持续探索,建筑更多的可能性》






建筑生长出来时并不完整,当它移植并融入城市和社会、环境时,才是完整的。换言之,建筑学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学,解决社会、城市的问题,最终会回到解决人的问题。


在无序中有序,让无序与有序融合。无论是空间秩序还是行为秩序,都是为人这个本体服务的。城市的尺度、空间、环境、肌理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人们对于城市的文化记忆,而这种记忆又会转化为一种行为的共识,成为人性的“序”。同时,序的形成和消散又具有时代性,随着时间流逝,空间秩序会陈旧破败,这就成为“无序”。


我对“序”的理解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物理外在的秩序,例如大尺度的公共建筑、超尺度的城市空间等,是用数学逻辑构成的几何物质空间,这种序是缺失人性与活力的;二是心理和行为层面的序,蕴含于社会公共行为、市井文化之间、人与人的关系之中,这种与人的行为相关的序,杂而不乱、喧而不闹,具有自发的生命与活力。如今看来,这在生活、社会,以及与“人”相关的事中同样适用,破界和融合始终存在于社会。


我们用“序”去衡量建筑、尤其是更新改造类项目的合理性。城市的更新也是人的更新、自我的更新、生活的更新。当然,在更新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关联体,不同角色的诉求各不相同,这种因无序而激发的矛盾就是新的序诞生的“生长痛”,空间秩序的建立只是改变这种无序的手段之一。设计是为了城市、社会、人和公共环境,建筑师的角色变成了探索者、挖掘者、协调者。


序的建立应是自下而上的、具有连续性且自发生长的,这样才能诞生出源源不断的活力。不局限于表层的空间序,也不妥协于人性的无序,要做的是去梳理、发掘和引导,让有序和无序达到平衡,创建一个新的通达融合的社会环境。


《徐辉:为城市造几个好房子》






在创作中,首先要放得开身体,才能够释放思想。轻柔后面能看得到巧思,巧就会产生不同的类型,会更容易做出创新。设计就是这样,只有好坏,不分对错。


在我看来,建筑学是一个对抗重力并不断与之斗争的学科。当建筑越来越轻、越来越不像建筑的时候,建筑和人的身体关系才越来越亲密。当建筑师自我轻到一定程度,建筑超越自身的价值才会得到释放。建筑功能在其漫长的生命中可以不断变化,建筑自身也在进行野生的变化。


野生,是一种谦卑的姿态,本身带有一种对自己以往状态的抵抗,能够让自己不断进步。它还代表不固化思想,因为一旦固化,就有可能重复抄袭自己。不像大院设计师,我们这种“野生设计师”有不断累积错误、学习练手的条件。我们的野在于只要达到目标,方法可能不是那么“正统”。所以我们一直在变,一直在迭代,变化是本质。我们习惯于用野生的心态、野生的态度、野生的方法来做野生的设计,并且时常思考如何突破自己。建筑最终的使用者是人,还是要回归人的感受,因此做人可以很温柔,但是做建筑一定要野生。丛生于社会,野生于设计。逐渐丢掉包袱,跨越壁垒,以玩的心态,做轻薄、柔软、透明的野生建筑。

《李涛:野生之外》





无论城市还是建筑,其创作和评价的根本尺度都只能是人文尺度。任何优秀的建筑,一定是具有鲜明价值取向、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的,并需要将其放置到城市中去考量。对于城市建设而言,建筑师的出发点是一方面,最为关键的还是健康理性的城市文化或城市观念取向。城市发展至今,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更好地建设城市提供了基础,但“什么样的城市和建筑才是真正好的城市和建筑”这个核心问题,将是我们永远需要面对和回答。


城市的深度与厚度,是具有鲜明人文价值取向的城市尺度,亦是对城市发展内在规律和逻辑的遵循与尊重。有关城市和建筑的一切探索,都不应被概念化或符号化。正因为城市里具体的人、具体的建筑、具体的地域文化、具体的生活日常在那里生长、绵延、演变,才孕育出了城市与生俱来的人文尺度。用设计努力挖掘城市的内涵和外延,使城市真正成为“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的属人世界、生活世界”。

《徐千里:人文,城市的基本尺度》





记录

现场





-






美术馆,作为艺术收藏和展示交流的发生场,是城市精神和灵魂的聚合地。图书馆,是一个公众文化交流与社会教育的平台,守护着一座城市的城市记忆与文脉。图像具象,文字抽象,两者之间形成紧密的互补关系,美术馆和图书馆相互融合联动,共同实现一座城市的文化传承。


“深圳美术馆新馆及深圳第二图书馆”(简称“两馆”)由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第二图书馆(投入使用后将更名为深圳图书馆北馆)和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公共广场共同组成的建筑群。两者同在一片场地之内,但并非简单地相邻,而是从空间设计到功能策划,都被赋予一种彼此呼应的联动关系,“两馆”之间互为所在,既是图像语言跟文字语言的对话,也是文化与城市的对话。该项目将进一步推动深圳成为全球区域性的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

《深圳美术馆新馆及深圳第二图书馆:图文并“置”,面向公众文化生活》






校园,是象征知识传递、文化传承的场所,亦是社会教育属性与城市的交融,其承载了社会对下一代人才成长的寄托,也展现了一种对于理想教育空间的畅想与愿景。好的教育建筑,是功能和文化精神的合一,不仅可以提供合适的学习空间和设施,通过设计巧思,创造出有温度、有生命力的教育场景,进而推动知识传播与文化交流;它还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塑造学生品格和态度的人生重要一站,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和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深圳市燕川中学”(筹建名:深圳市第十三高级中学)以“智慧教育、航天科技教育、个性教育”为指导方针,打造“百年质量,精品校园”,亦是全国一流航天科技高中,为城市文化和智慧网络的发展增添新的一笔。校园复合型设计的理念,以“旅途”为理念,以共享、低碳、自然、人本、传承为底色,打造出一座与周边环境相融相生的立体生态校园。设计将教学楼与石梯巧妙融合,一条高低错落的风雨连廊将整个校园中的“八园十三景”进行串联,由此形成了一套高效便捷、多维复合的立体交通系统,借由打造一条充满未知与可能性的“校园通廊”,在实体空间中创造出属于师生的多义“旅途”,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增添了别样的风景。

《深圳市燕川中学:洞见知识生长力,一个复合型校园空间长成记》





“医院(Hospital)”一词源自拉丁文,原意为“客人”,最初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避难、休憩之所,后来才逐渐演变成提供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提供收容和治疗病人的服务。现代医院建筑则是人类智慧与科技的结晶,是人类对生命的承诺和关怀的象征,为人们提供了治疗、康复的场所,也扮演着市民生命的忠实守护者。优秀的医院建筑既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城市形象和人文精神的体现。

如果将城市比作人体,那么医疗系统便是其免疫系统。只有通过医疗资源的规划和布局,才能确保城市的健康运转,使其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为应对深圳市迅速增长的医疗需求,提升深圳市医疗水平与体验,“深圳市新华医院”(简称“新华医院”)着眼于打破医院与城市的边界,从设计之初便展现出一种新的面貌,通过“空中花园”和微空间设计,营造多层次、花园式的疗愈环境,回应“开放共享”的人本理念,致敬“Hospital”一词的本源和初心,为城市面貌的升级与整合,以及城市环境和市民生活带来具有呼吸感的积极变量

新华医院致力于打破人们的刻板印象,重新找回一种带着人性光辉的温切情怀。新华医院有别于常规的医院,在设计初始便被定义为一座医疗城市综合体,其旨在打破建筑与城市的边界,采用高度信息化的方式,打造一座高效、智慧的现代医院。同时,设计又在各个医疗与非医疗的界面与空间,置入了“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人文内核。不仅为患者营造花园式的疗愈环境,为患者就医提供便利、提升环境,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处贴近生活、适宜放松休憩的城市公园,从而进一步实现了物理层面与精神层面兼顾的疗愈理念。
《深圳市新华医院:一座花园式的疗愈医院》





教育的本质,是传授知识,进而延续人类文明的火种。在社会的演进中,教育因地而异,因时而变。如果说中小学教育是人类文明的基石,那么大学教育可以视作人类文明的引擎,不断为其提供着因时而异的新鲜动力。因此,一所学风优良的大学,可谓是文明的灵魂,它既汇聚了人才,凝结成一个个人类智慧高地,也是引领了文化与文明的传承与创造,为社会的持续繁荣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栋梁。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简称“哈工大深圳校区”)是一所典型的综合性工科院校,贯穿百年的建校史赋予了其“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求真特质,而源自北方的地域特色也使其自带一份舒朗大气,其整体规划设计注重合理性、严谨性,确保轴线清晰、组群逻辑合理、功能明确、开合有序;建筑单体形态磅礴大气、洗练工整,空间环境张弛自如、动静相宜。当这所历史悠久的大学来到深圳建立一所全新校区,自北向南,在建筑空间中实现文化的深度融合,寻找到一种深刻在地性是其关键。从外形上的传承与创新,到色彩上的隐喻与积淀,以及气候方面的适应,哈工大深圳校区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贯通南北,百年老校的文化新基因》






创造力与创新力,是科学和文化进步的永恒引擎,而激发这一力量的源泉,莫过于高等教育的崛起。


为培养出不断涌现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在发展本土教育的基础上,与国际水准接轨。莫斯科大学自1755年创立以来,共走出1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6名菲尔兹奖得主,而北京理工大学作为国内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顶尖理工大学,它们在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牵手,共同铸造了一座中俄两国教育合作的里程碑。


中俄的长期稳定发展,依赖于文化的长期滋养。作为一座崇尚卓越、具备高水准的学府,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简称“深北莫”)以中俄双方最高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为起点,得益于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三方的通力合作,成为一所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学校以建设独具特色的世界一流国际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目标,承载着国家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光荣使命。点亮中俄之星,深北莫承载着两国的热望,打造了一个面向未来的百年校园,未来,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让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与人才心手相牵。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中俄文化融合的现代东方古典主义校园》






居所,是城市的缩影,也指向了一种生活态度。北京,既有密集的城市、充满人情味的合院,又有壮阔的山川湖泊,现代与历史气息交汇,自由与秩序相融。然而这都是北京,这却不都是北京,在你生活日常中所体验到的,才是真实的北京


在住宅产品趋同化的时代,除对于建筑外表的关注外,我们应当将对差异化的关注着眼于居住空间带来的生活本身。着眼于京城文化底蕴的延续与重塑,师法张弛有度、有礼有序、开放尚贤、师法自然的大宋文脉,中建国贤府应运而生。其在构建之初时,便希望够打造一座属于当代国人的“文化宅邸”。中建国贤府的院落具备着各开放的气息,与外部对话;内部的民宅则向内聚拢,打造一个属于居民的身心宁静之所。


内外兼修,方显可贵。当代居住产品的变革,正需要有那么一种力量去拉扯,去平衡历史与当下、华夏与西方、文化传承与生活体验……从规划到落地,从建制到景观,中建国贤府回溯华夏历史文脉,融“器”“形”“曲”“色”为一境,不只是传承中式之隅的惊鸿一瞥,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美学的融合共鸣,更是中建智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一份关于理想栖居的生活蓝图。


四时更迭,五感交互。这座宅邸不仅散发着端严雅致的宋韵,也熏染了浓郁的人文底蕴与自然气息。院中不同时节中流转的色彩,共同营造了府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有东方意境。宋代私家园林,向来是文人身心同游的花园。中建国贤府汲取传统精粹,将传统园林“移步换景”的风韵融入景观空间结构,以“四进八景”演绎空间叙事,以中轴对称奠定礼序基调,在现代语境下全新演绎府院式游园生活,在营造艺术上讲究自然之趣和意境营造。园林总体布局均衡、方正、有序,从前门到后院,有假山、流水、瀑布,重重递进的园林景观,呈现出中式清雅的别致格调,景致相映,顺势而为。每一次带着不同心境的穿行,都能够体会到不同的风景。

《一份中建国贤府产品研究档案》





记录

群像




-




“青年”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它不应该被单纯的“70、80、90”的字面意义所标签化,就像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所以“青年”可以穿越时间,是真实面对一切并积极主动创造的态度,是对生活的热爱。


“建筑师”表面是对职业身份的定义,进一步看,就是透过“建筑/空间”这个媒介、在不同场景下,建立人与周遭物理空间联系的一种思维方式。也许他曾经是个“建筑师”,现在已从事其他(或相关)行业;也许他不曾是个“建筑师”,但却在实践中不知不觉成为了建筑师……


正因为你我都不一样,所以世界才精彩。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标准,忠于自己、忠于内心,真诚而开放,就是最好的样子。


深圳建筑青年:
AD艾克建筑设计/谢培河丨Aether Architects空气联盟建筑事务所/黄泽林丨EVERWHERE ARCHITECTS在哪建筑/苏迪丨Groundwork元新建城/阮文韬丨华阳国际设计集团/李伟丨HOPE DESIGN尚希设计/韩薛丨后司建筑/王玮&王雪丨Informal异规设计/王盛丨INGAME局内设计/张之杨丨一十一建筑设计事务所/谢菁丨一树建筑/陈曦丨集睿舍建筑/王禾丨就地建筑设计事务所/邹伟达 (Andrew Waitat Chow)、黄涛 (Tao Huang)丨墨照建筑设计事务所/曾冠生丨ParticlePlus粒子普拉斯/陶虓丨Ruhaus-Studio如室建筑设计事务所/王艺儒丨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杨镇源丨Studio 10十间设计/周实丨SURE Design/张烁丨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现实计画/汤孟禅丨物言建筑设计/罗琦丨悉地国际东西影工作室/朱雄毅&王照明丨小支点设计工作室/黄珂丨一乘建筑/张博&王晶晶丨一加壹设计/何泳如丨绽放设计/李宝龙&南鸿天丨张健蘅建筑事务所/张健蘅丨筑博设计/张甜甜丨直行设计/苏晋乐夫&曾宪志

《这一代建筑青年的时代观念参与「深圳篇」》





从专业的复合型程度来看,建筑师的成长周期与一般的专业技术行业相比更为漫长。在前互联网时代,建筑行业一度有“老来香”这种说法,这里,“青年”命题不仅针对于建筑师的生理年龄,更多是在于每位建筑师的成长基本贯穿着从专业学习到行业实践前前后后长达至少十年的绵长“青年”时间。

北京作为北方唯一的超大城市,其城市吸引力和设计需求正在减弱,青年建筑师们鲜有依赖本地项目机会就能获得团队的平稳发展与快速成长。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北京仍然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地方。这个城市多年积淀的地域性格、深层文化仍然在深深影响着很多人。不趋同,大概是地域性格里最为显著的特点。虽然是身处同一城市的建筑同行,但大家想的事情、做的事情却迥然不同。建筑设计所面临的的问题有相似性,然而每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解决这些共性问题,呈现出强烈的多样性和“野生”气息

北京建筑青年: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李少琨丨不也设计工作室合伙人/姜伯源、王静雯、杨硕丨超城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建筑师/车飞丨大观建筑设计合伙创始人/申江海丨FRO Architects域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创始合伙人/赵力群丨好似飞行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冀雅琼丨合木建筑工作室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张东光丨和事建筑设计研究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闻婷丨hyperSity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史洋丨金伟琦建筑摄影工作室建筑摄影师/金伟琦丨MARS星球建筑主持建筑师/马宁丨凿枘(北京)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创建筑师/戴君田丨PROJECT普罗建筑创始人、主持设计师/常可、李汶翰丨SOCIARCH手山创始人、主持建筑师/陈飞丨STEPS大台阶建筑创始人/吴俣、季子潇丨UUA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泳征、李其郅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三院研究室主任/余浩

《这一代建筑青年的时代观念参与「北京篇」》






“青年”的含义是广泛的,没有所谓的年龄限制,“建筑”也是广义的,不限于建筑、规划、景观等细分专业。只要是对专业有自己的执着追求,保持年轻的状态与创新的思想,都可以被称作“建筑青年”。也正是这样一群充满活力和激情、饱含才华与动力的建筑青年们,代表着中国建筑行业的新生力量。


这一代哈工大建筑青年生长于寒地,多年积淀的地域性格和文化深深影响着他们。在这里,他们打下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烙印,也培养了踏实肯干的性格与态度。他们扎根于经济尚不发达的东北地区,不只需要对这里的自然、文化、社会环境有着深刻的理解,还需要积极向外探索,参与全国各地的项目竞标与建筑实践。他们或在大型项目中独当一面,或在小而美的作品中不断专精,不断朝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努力。


希望他们能永远秉持这份执着与闯劲,我相信有激情、有梦想的建筑师永远年轻。


哈工大建筑青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建筑师/陈禹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主任建筑师/胡兴安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建筑师/李宛玲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院长助理/梁钊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八分院所长/林绍康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创作中心主任/王飞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八分院建筑师/王室程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分院副总建筑师/王宇龙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三分院主创建筑师/王铮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分院副总建筑师/吴信德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院创作中心主任/张岩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任建筑师/张玉石
《这一代建筑青年的时代观念参与「哈工大篇」》



一座城市的建筑青年就是这座城市建设的未来,值得期待。


随着市场更迭、审美提高等社会环境的进步,市场需求越来越多地从千城一面的标准化产品逐步转向高品质个性化的设计服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建筑师开阔的眼界、独立的思考、创新的追求有了过往不曾有过的用武之地。


重庆是一座具有极强的个性和不同的城市,从大自然赐予的地形地貌到历史文化养育的人文精神,都为建筑设计的生长提供了绝佳场所,也孕育出了许多趣味十足性格各异的设计思想。在这座城市中隐藏着许多优秀的青年建筑师,这群人在用自己热爱的专业努力生存的同时,也一如既往的坚持着内心的初衷和理想,在每一个设计中注入自己的心血与激情。


重庆建筑青年:
元象建筑合伙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陈俊丨未见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主持建筑师/李博&李未韬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副总建筑师/李一帆丨有种建筑(重庆毅执有种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专任教师/刘九三丨石页建筑设计研究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刘硕丨UDG深造工作室总建筑师/刘向晖丨重庆源道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罗斌丨未成基准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马之若丨博蓝建筑BLUETEAM首席建筑师/庞博丨有样建筑设计主创/任洋丨GeemoDesign治木设计创始人/石朝思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王春彧丨长厦安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第九事业部总经理/王忠杰丨熊洁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熊洁丨重构引力工程顾问事务所创始人、主持结构师/叶俊良丨空气墙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叶青慜&郭彧丨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一院副院长、徐千里工作室主任/余水
《这一代建筑青年的时代观念参与「重庆篇」》





从手工时代、工业时代,到当今人工智能蓬勃生长的后工业时代,人类和机器相互成就,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迭代和演进。眼于工业设计作为时代“语言表达”的属性,记录工业设计的观念与实践衍变,如何为我们注入更多“未来生活想象力”。


纪录片《中国青年创造者》由建筑档案携手惠普 Z 系列工作站联合发起,走近李洋、刘辛鑫、付博、高凤麟、章俊杰、傅吉清、刘亮七位卓越“造物者”背后的故事,通过“重工业设计”“轻量化出行”“无人机制造”“精密质量”“生态智造”“模块化设计”“艺术工业”7个章节,记录七种不同类型和维度的工业造物“从创造经验到工业制造”全生命周期的技术赋能,探讨七位工业设计师造物过程之中“观念”与“思想”对当代工业文明的推演,以及我们生活中各个段落的创造,构成关于一幅“大工业时代面向未来生活的设计助力与推动”的叙事性演绎……


《中国青年创造者|从思想衍变到工业制造》



源于一场场真实对话的【建筑档案】迎来了它的第9年,依旧“记录中国建筑、记录中国建筑师”,记录这个时代的声音与思想,我们对话77位建筑师,报道18个项目,链接百余个企业,共发布149篇文章、49个视频,以文字留存当代记忆,面向城市、建筑、生命、个体、真实、生活;



“为当代城市生活出品”【城市记录者】共行走180+天,深度观察成都、杭州、重庆、广州、北京、上海6座城市中的130+个发生场,共举办6场「 城市对望会 」,对话128位城市记录者与观察者,开启64场直播,发布89个视频,发表53篇文章,总曝光量达1600W与城市同频共振,和城市一起思想;


【城市建设者】联动建设产业链条中的平台和各个端口,在深圳实地探访、调研、对话11个不同类型项目中建设链条中的数十位相关参与者,发表5个视频、5篇文章,以跟踪、记录的方式对话深圳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以影像及文字记录建筑匠心和多方共建、群智群策的城市公共建筑的建设机制如何构筑城市未来。


【城市运营力】致力于“助力中国城市运营价值创造”,我们共抵达6个城市,走访、面见10家开发商,踏勘10个项目现场,对话21位开发者、设计者、观察者,出版1本十余万字的图书,发布12篇文章,10个视频,以城市运营力“调研 + 对话 + 论坛 + 白皮书”的形式,向公众呈现地产开发者在城市建设和当代生活方式方面的深层价值研究;


着力于探索建筑青年时代观念参与的【建筑青年】栏目,共采访深圳、北京、哈尔滨、重庆等数座城市中大院与独立等88位不同生态位的青年建筑师,让我们一起看见当代建筑青年的观念和思考;


【建筑的诞生】重新回归对于建筑本体的关注,走进5个城市中的5个不同类型的项目现场,共发表1篇文章、6个视频,其中包含纪录片《论一个建筑的诞生》,探讨当代建筑师在建筑的诞生过程之中“观念”与“思想”对当代生活的衍变与驱动;


【中国青年创造者】着眼于工业设计作为时代“语言表达”的属性,以1篇文章、8个视频,探讨青年工业设计师造物过程之中观念与实践衍变,如何为我们注入更多“未来生活想象力”;



于上海市·杨浦滨江落地了首个策展项目【之间丨MEDI中国当代生活方式艺术季首展】,展览期间直播3场,发布2条视频,累计曝光量100W+,发布文章4篇,接待了包括政府领导,知名学者、建筑师、建筑评论家等在内的数千人次,以全新的媒介共同探讨公共与私密的话题,打开一次关于中国当代生活方式的反思旅程。





-


致敬2023

致敬当代建筑师

致敬每一位积极求索的“破壁者”

依旧致敬每一位和我们共同记录也记忆着的读者

致敬行业的变革

致敬生活中的微澜

致敬一些坍塌与重构的时刻

致敬时间里每一次真诚的遇见


2024

在这个缓慢“蝶变”的过程中,

愿我们共同发现建筑的社会价值

积极探寻与城市的共鸣……






往期人物回顾


徐千里李涛徐辉刘艺王子耕李以靠刘向晖陈忱庞伟刘文鼎蔡捷东梅·刘小川王辉杨宇振褚冬竹赵扬翟辉陈夏未何智亚张宇星田琦赵元超冯果川鹿先森乐队何勍张佳晶张之杨肖诚毛大庆李逸舒李振宇王晓东唐克扬李兴钢崔接成蔡尚文钱方王川吴晨刘涵晓何志森刘晓都陈展辉柴晟张樵张迪程艳春徐千禾马岩松朱锫刘家琨何智亚戴志中周涛王中德陈蔚庞嵚姚仁喜张晓晓蒋培铭张志晓张鹏举何健翔罗立平温子先万谦彭翀李景奇刘小虎李竞孙树瓅胡劲松赵晶鑫刘珩商宏倪阳叶笛卢强Martin Jochman胡慧峰孟建民汤桦祝晓峰俞孔坚王旭周游华黎童明俞挺张微毛厚德薄曦张蕾庄慎王灏梁井宇施道红刘宇扬郑东贤陈忱庄子玉王昀王硕齐欣程泰宁张宇星魏娜青山周平林世彤冯路王大鹏唐康硕·张淼徐卫国陶磊王兴田潘冀迫庆一郎陈璞孙峥李保峰周榕朱锫胡哲薄宏涛房木生孙祥恕王学军罗劲刘临安周燕珉季凯风胡越陈一峰陈阳冯国安冼剑雄罗德胤沈帆何崴王振飞彭钢李颖悟刘道华易介中蒋晓飞高志王向荣戚积君·李雯赵敏赵扬韩文强梁钦东车飞袁野孙振华曹晓昕刘晓钟杜孝民窦志黄居正



- END -



本文由建筑记录人原创撰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欲给档案君提供宝贵建议,请在建筑档案公众号中留言。

内容投稿邮箱:jzda01@126.com


建筑档案
记录中国建筑 | 记录中国建筑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