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总结了思政课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为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休化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创新理论成果,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思政课是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讲授的主渠道,对创新理论的把握与阐释直接影响思政课的质量。新时代思政课讲授党的创新理论,就是要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把课程的各个部分内容的讲授放在整体的理论框架中去认识、理解和阐释,从而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党的创新理论的彻底性和全面性。同时,要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善用“大思政”讲深讲透讲活道理。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对现实有强大的解释力和对实践有强大的指引力。思政课的魅力和说服力在于党领导人民坚持不懈奋斗,谱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弘的史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讲好思政课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一方面,要将校园小课堂和现实大社会相结合。“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善用“大思政课”,要胸怀“国之大者”、紧扣“两个大局”,带领学生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学习思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将中国发展奇迹蕴含的内在逻辑与现实道理讲透、讲实、讲清,在时代大变迁中感受和正确认知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另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使广大青年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活学活用,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将课堂上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做到“知行合一”。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是我们党面向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一是加强党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要倾力打造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同时,要按照要求配备配齐相应的专职思政课教师,高校更要严格按照有关师生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二是创新思政课队伍工作机制。在思政课教师选用、管理、考核中要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对于在政治立场、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思政课教师,实行“一票否决”。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工作,不断为思政课教师队伍输送高水平人才。三是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保障措施。要加快教育教学设施建设,建立优势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推广“手拉手”帮扶机制。要因地制宜设立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实施激励政策,对教师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成果奖励等方面进行适度倾斜。推进红色文化更好更有效地融入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是高校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生动课堂、鲜活教材和精神滋养,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优质资源。“风景这边独好”。江西是一片镌刻着信念与荣光的红土地,是全国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要积极推动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特别是发挥好红色文化所特有的地域亲和优势,为思政教学提供便利的鲜活教材,激活红色基因浸入心扉,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一是要深挖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建设红色基因库,为开设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教材和专题课程奠定基础。二是创新融入方式与途径。要注重内容体系融合衔接,多采用多媒体课件,多开展情景教学,通过播放纪录片、小视频等形式,达到视听双重冲击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深刻感悟红色文化的丰富精神内涵。三是协同育人,组织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建设学校、企业、社会、政府联动的“大课堂”,用真实的案例打动学生,丰富思政课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历史和现实的碰撞中,感悟红色文化的精神与魅力。(作者:张国斌,宜春学院教师、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3KS05>: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