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下酒,酒是载体,故事是灵魂。
饮酒如旅游,一程山水,渐入佳境,沉醉不知归处。
故事则是文化,百转千回,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没有文化的旅游,就像没有故事的老酒,虽然也有滋味,但却少了回味。
可我们念叨的文化,究竟是什么呢?
文化是个大词。
世界上给文化下定义的说法有500多种,其中权威的也有200多种。
广义上的文化,可以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梁漱溟先生亦有此看法——“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这基本等同于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
看来对文化的定义,很难盖棺定论了。
于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多一点实用主义,注重对文化的理解,主要认识它的作用。
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曾有个讲座——《什么是文化》,提出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
他把“文化”视作一个动词——人们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塑造人。
这符合《周易》中“观其天文,以察时变;观其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
我认为,文化的本质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人化自然”和“化人自然”。
这包含两层意思:
1、文化在人化自然中产生。
石头没有文化,但是用石头雕成的龙门石窟就有文化。砖头没有文化,但是用砖头砌成的万里长城就有文化。
被人们刻上印记、植入情感、生成意义的自然世界,有了文化。
要知道,大自然即便没有人的存在,也照样运转。
只不过人类在此之上构建了一个理论世界、价值世界、意义世界,这个世界像自然系统一样运转和演化,其它动物没有这样的世界。
2、文化让人的行为“自然而然”。
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冬至吃饺子,元宵吃汤圆...可仔细一想,端午就不能吃月饼、冬至就不能吃汤圆吗?能吃啊。要真想吃,每天都能吃。
但人们“习惯”这一天,“默认”吃这个东西。
人始终按照文化系统中的运行方式亦步亦趋,它树大根深、坚如磐石,人遵循的思考方式和行动准则,往往是惯性使然。
理解了这些,就能更好地思考文化对旅游的作用。
当前旅游界对文化存在很大的误解:
1、一说文化,就是历史名胜古迹,就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就是能写成文字的文化知识。
文化,可以是古老的传统,也可以是现代的潮流;可以是烧香拜佛,也可以是拍照比心;可以在艺术的殿堂,也可以在市井的角落;可以在高山流水,也可以在一餐一饭...
最好的文化感知状态,就是像当地人一样生活。
而不是找本写当地的文化书籍,一字一句的读完。
前者是身心一体,自然;后者是叶公好龙,不自然。
还有说法是有的旅游景点不需要文化。事实是旅游行为的发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
从游客为什么想到你这里来,就已经产生了文化叙事。
正确的认识是旅游地不需要刻意植入文化,文化的植入也需要自然。
2、一说文旅融合,就先划分词条——茶文化、酒文化、名人文化、诗词文化...殊不知这种分类方法恰恰丧失了文化的精髓。
尽管这种分法是没办法——我们同时被语言和文化束缚,但以此为标准就有点一叶障目了。
比如茶文化,但凡一块茶园,就说做茶文化,然后搞个大茶壶,做个茶圣陆羽的雕像,有意义吗?
你的茶园在哪,茶的特色是什么,茶风光给人什么样的感受?你想传递怎样的饮茶观?可以营造怎样的一处精神空间?
这样思考文化才是最正确的,而不是划个分类,搞成博物馆,科普一大堆茶的知识。
游客真的需要你科普吗?别人手机一搜,比你展板上的内容还要多......
一直到今天,旅游行业大把的人只能说个文化分类,口口声声说做“某某”文化,一具体到内容,就哑口无言了......
3、认为文化一定是真实历史或是早已有之、不可更改的东西。
你猜人们更喜欢看《三国演义》的电视剧,还是更爱看《三国志》的书籍?
——要知道,《三国志》更接近于真实历史。
但人们还是更爱《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煮酒论英雄、草船借箭、水淹七军...这些虚构成分很大的故事,可比《三国志》有意思多了。
文化,不是科学,不是考古,不唯真理,甚至不在客观,而在于人们相信。
文化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
文化是可以创造的,只要人们愿意相信,你就可以创造文化。
求婚用玫瑰,结婚买钻戒,这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风尚,而是被创造出来的。
4、认为文化都有价值,只要旅游融入文化就有吸引力,游客就会买单。
旅游融入文化,目的是给游客带来愉悦感、成就感、归属感和意义感,就是想让游客喜欢上、留下来、记得住、想再来。
文旅融合的价值,一定是与游客建立强连接。
有的文化如地质文化,只能产生弱连接,这类型的文化,不做也罢。
还有的文化表达,也是弱连接。比如讲屈原文化,大家都会提炼“天问”“橘颂”“求索”这些词汇,然后搞个景观,命个名,大功告成。
——这哪里是旅游需要的文化呢?
旅游搞文化,不是萃取知识,而要照顾“感觉”。
感觉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刻意的,假装的,生搬硬套的。
感觉对了,一切就对了。
那你说,这个“感觉”从哪里来呢?
简单来说,所有的文旅融合,都应该创造一种让人相信、沉浸其中的“磁场”。
人一旦进入这个磁场,就像进入一个舞台,愿意为这个角色扮演下去,而不会出戏。
尽管人们知道这台戏的故事可能是不真实的,但还是心甘情愿的演到谢幕为止,因为他的“感觉”对了。
冯友兰先生有个思考,能给文旅人带来启发。
他提过一个“抽象继承法”:传统的某个思想,假如“去语境化”,剥离那个时代的具体情境,将其精神内核抽象出来,放在当今这个时代重新解释,就有可能旧瓶装新酒、老树发新芽。
比如说昭君,现在大家已经达成共识,昭君文化的精神内核是“和美”,可是“和美”与这个时代的关系是什么?
难道就是喊个口号:“传承昭君文化,弘扬和美精神”?
我的老师阚如良教授有过一个生动的创意:昭君奶茶。
——昭君刚到草原时,喝不惯牛奶,所以加入了中原的茶叶,就变成了奶茶。
昭君奶茶,不正是汉人和蒙古人“和”为一家的象征吗?
还有,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所处的时代是汉朝,而汉服是当前国潮崛起的一个重要元素。
能不能从昭君汉服的角度,策划“寻找现代版昭君”活动,通过汉服品牌IP联名,把人们对汉服的喜爱、自媒体汉服达人的流量嫁接到昭君旅游上,形成引爆点?
你看,昭君奶茶就是“和”,昭君汉服就是“美”啊!
文旅融合的方法并不复杂,就是将具有粘性的符号、故事、情感与现代技术、市场需求相结合,同游客产生互联、互动、共鸣、共创,让文化活起来、动起来、玩起来,创造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
阿那亚的创始人马寅,曾分享过一个心得,他们为了满足顾客的精神需求,创造了阿那亚标志性的精神空间——“孤独图书馆” 。
据说有一大部分人都是先知道孤独图书馆,后来才知道阿那亚的。
阿那亚·孤独图书馆
你可能会问,什么样的建筑算是精神空间呢?
瑞士建筑师卒姆托,一语道破玄机,他的答案是这样的:当一个建筑的功能性小于它的精神性的时候,这个建筑就是精神空间。
旅游也是一样,它不仅是身体的迁徙、双脚的丈量,更是心灵的放飞、思想的起舞。
当心灵与思想走出的距离大于身体和双脚时,我们的旅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