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 3 点,你的长曝光成功率会提高 70%

旅行   2024-11-12 20:33   湖北  

喜行与摄公号.....
点击“关注”
免费领取摄影教程
关注

今天要介绍的就是 3 种提高长曝光成功率的小技巧,一定会对您的拍摄有所帮助。

首先,笔者认为“技术性”始终是摄影艺术创作难度无法绕过的话题,众所周知照相机本身就是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产物,尽管现在照相机越来越“傻瓜”化,但要拍好一幅作品,熟练掌握照相器材的性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知道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学习绘画,并且少年天才的画家为数不少,但是摄影则不行,学习摄影必须要有很多知识准备。镜头的焦距、光圈的大小、快门的速度、拍摄的视角、感光度、白平衡、构图、景深……每一个术语的都可以写出独立成章的教程。摄影师面对照相机、镜头、软件时,只有去熟悉它、了解它、掌握它,才有可能通过设备表达你的想法,临场的时候不必为焦段、光圈和速度发愁。可以说摄影的科技含量不是使摄影作为艺术变得更容易,而是使摄影作为艺术变得更难,一个优秀的摄影师只有当你完全熟练掌握设备性能后才可以忘记技术这个名词。

  其次,“在场性”是摄影有别于其它视觉艺术最重要的特征。画家可以面对纸和笔凭空想象画出作品来,而摄影师的每一幅作品都必须是亲临现场获取的,“在场性”让摄影艺术的创作条件变得更加局限。也许这也是摄影与生俱来就有的所谓“真实性”的魅力,尽管我始终认为这种真实并非简单的现场复制,而是一种经过摄影师取舍后的真实,它只能证实摄影师眼睛中看到的现实对象中的某一瞬间或某一侧面,甚至只能表现摄影师想象力和现实对象融合后的某种感觉。但正因为有着摄影师的“亲历”和“取舍”,才使摄影真正成为一种“审美主体的创造性活动”,艺术创作主体的重要性才得以充分的彰显。

1. 使用 ND 镜时预对焦

在光线良好的白昼,对着流水或流云玩长曝光时,你往往需要装载 ND 镜。但装载 ND 镜可能会带来一些额外的问题。

我曾经遇上过一个问题:装载 ND 1000 以后的照片,很容易产生锐度严重下降甚至是模糊的现象。研究了半天才意识到,这是自动对焦的锅。

大家或许都能意识到,隔着玻璃拍摄需要手动对焦,因为自动对焦系统容易出问题;但很多人没想到的是,ND 镜其实也可以视为一块深色厚玻璃......尤其是 ND 1000,厚度那是相当的明显。


解决方案也很简单——手动对焦。如果你不喜欢手动对焦,也不是没办法,你可以用这个“预对焦”法:

  • 把相机放在三脚架上,调整好构图,然后进行对焦。

  • 把对焦模式转到 MF 挡,锁定焦点,然后把 ND 镜装载在镜头前。

  • 计算快门速度并拍照。


这样一来,你消除了滤镜对自动对焦系统的影响,完美地实现了对焦;但如果你需要改变构图或拍摄下一张,记得取下滤镜并把对焦模式调回 AF 挡。

喜行与摄..
您有28位好友已经关注!

2. 遮挡取景器

不少人在拍长曝光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屏幕中出现几个莫名的高亮斑点,或者出现一块莫名其妙的紫红色区域。

当你顺光拍摄(光源在你后方),或者使用超过 1 分钟的曝光时间时,这一现象会时有发生。它的成因,便是取景器“漏光”。



取景器“漏光”形成的紫红色区域

对相机结构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绝大部分的光线会从镜头进入传感器,但也有极少量光线可能会从取景器“溜”进机身里。

这些极少量的光线平时可能无关紧要,但当光源在你身后或曝光时间很长时,会“积少成多”,对画面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解决方案也很简单:盖住取景器。你可以使用相机自带或厂家搭配的取景器盖子,也可以用黑布覆盖或用黑色胶带把取景器封上。


一般来说,当你使用超过 20 秒的曝光时间时,都应当注意“漏光”防护的问题,光源在身后时更应该加倍留心,有条件的话就把取景器遮挡住吧。


3. 减少机身抖动

曝光时间的延长带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机身的抖动对画面产生的负面影响会更显著。要解决这些问题,你可能需要一些辅助器材和采取一些相应措施。

  • 使用快门线

快门线(或遥控快门)对高质量的长曝光作品来说必不可少,这样可以避免用手按压快门是产生的抖动。

最好选购带有 LCD 显示屏,能显示当前设置,并带有“锁定”功能的快门线。


如果没有快门线,用定时 2 秒自拍功能也可以起到类似的效果——但用快门线还可以通过 B 门模式更灵活地对曝光时间进行操纵。

  • 反光板预升

在相机设置里有一项“反光板预升”功能,它把反光板升降的过程和曝光过程分离开来,对减少机身抖动很有帮助。开启“实时取景”功能也能达到类似效果——反光板会一直处于升起的状态。


  • 关闭“防抖”功能

有的镜头上会带有“VR”标识,这是“防抖功能”的标志,它曾是“高大上”的象征,现在已然广泛地存在于众多品牌、型号的镜头上。

有的童鞋断章取义,认为开着这个功能就能防抖,所以一直把它开着,这就错了。事实上,防抖功能是在手持拍摄时使用的,实际作用是通过感应振动并进行“负补偿”,使你在手持拍摄时能使用更低的快门速度。


而如果在使用三脚架时开启这一功能,由于机子本身并不会抖动,而防抖功能却仍然一直在工作,可能反而会产生额外抖动而导致画质下降。

不信?您可以做个实验,把相机放在三脚架上,不改变机位,关闭/开启防抖功能,放大照片进行细节对比。

你会发现,在使用三脚架时,开启防抖功能会使画面的细节清晰度显著下降。



一、相机的感光材料大小

无论传统胶片相机还是现代数码照相机,我们都可以根据其感光材料的面积大小来划分为:用36x24mm胶片或影像传感器的1 35相机;使用6x4.5cm、6x6cm、6x7cm、6x9cm、6x10cm、6x12cm、6x17cm的120相机,也称中画幅相机;使用4x5英寸、5x7英寸、8xl0英寸散页片的大画幅相机。


二、相机的结构类型和品牌

不管是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都是由镜头、对焦调节系统、机身、快门、取景系统、测光系统、卷片系统或数字系统这几个主要的部件组成。

照相机还可以根据结构、用途等方面进行分类,比较普遍的是根据照相机结构的分类:

1.旁轴取景照相机

旁轴取景照相机,也称平视取景照相机,这种相机的特点是其配备的透射式取景器位于镜头旁边,因此摄影镜头的光轴和取景的光轴是分开的,两者光轴相互平行。

平行光路带来的缺陷是取景和成像有一定的视差,尤其是在近距离拍摄时。但是,3米外可以忽略不计。这种相机的优点是取景比较方便,体积小巧,易于外出携带。

市面上主要的品牌有德国的莱卡( Leica)M系列,康泰克斯(Contax)G系列,日本的富士( Fujifilm)×系列。


2.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缩写DSLR),简称单反相机。这是市面上使用最多的相机,特别是35mm型的单反照相机。

单反相机有不同的取景方式,分为眼部水平取景式和腰部水平取景式。


(1)眼部水平取景式

反光镜将镜头实际取景内容通过上方的一个五棱镜反射到取景器,拍摄时,反光镜抬起,光线通过快门投射到感光材料上,现代单反相机普遍采用此取景系统遍采用此取景系统。

其优点是取景和拍摄通过一只镜头,所见即所得,没有视差,方便摄影者全方位查看到实际拍摄的画面;可自由调整画面,操作迅速;影像透视变形小;允许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

其缺点是低角度和高角度取景不方便;反光镜和五棱镜结构造成相机体积和重量过大;在曝光时反光镜抬起瞬间引起的震动或多或少会影响图像的清晰度;拍照的一瞬间看不到被摄对象;在弱光环境下拍摄时调焦不太方便。


(2)腰部水平取景式

是由上方往下观察取景。许多120中型相机和少数135相机配备此取景器。

其优点是方便取景位置,可从腰部水平、低角度及高角度取景。

其缺点是取景器里影像左右相反,不大方便;而且极不适合快速抓拍。

市面上单反相机的主要品牌有日本的佳能( Canon)、尼康【Nikon)、索尼(Sony)a系列。

3.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简称“双反相机”,都是120相机,机身上装有两个镜头,下面一个是拍摄镜头,由镜间快门控制,负责在感光材料上成像;上面一个是取景镜头,通过一块与入射光成45度角安装的反光镜,将被摄对象的影像反射到机顶的磨砂玻璃上,以供取景和对焦。

其优点是结构简单,设计牢固;拍摄时声音小;方便从各角度取景。

其缺点是由平行光路带来的视差;大多数只装配标准焦距镜头,不能更换;取景玻璃上影像左右反向;不适合快速拍摄。

比较经典的双反相机是德国的禄莱( Rollei),禄莱的66双反相机主要分为Rolleiflex和Rolleicord两个系列,分别刻印在相前面的顶部。前者是反映禄莱相机真正水平的档系列,而后者为禄莱相机的廉价版本,在现的二手市场价格非常低廉。


4.机背取景照相机

机背取景照相机,也称磨砂玻璃取景照相机、技术照相机、大画幅照相机。其主要特点是使用大底片,利用机背的磨砂玻璃调焦、取景,镜头和机背之间用蛇腹皮腔连接,前部的镜头平面和后部的胶片平面可以通过升降、平移、俯仰、摇摆等多种方式进行调节,以控制拍摄效果。主要供专业摄影师应用于商业摄影、建筑工业摄影、静物摄影、风光摄影以及照相制版等专业摄影领域。机背取景相机又可分为体积庞大的单轨相机和可折叠式的便携双轨照相机。

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底片大、成像大、清晰度高,有着良好的细部记录能力;可以更换不同焦内镜头,使拍摄者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影像。

其缺点是体积庞大、分量较重、调节复杂、易操作;此外,磨砂玻璃上影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影像亮度也较暗。

市面上主要的机背取景照相机品牌有:瑞士的仙娜( Sinar)、德国的林哈夫(Linhof)、日本的骑士(Horsmen)、中国的申豪(Shenhao)。


一:最饱满――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可能是风光摄影中最常用到的构图方式了,好的风光摄影作品很多都是通过前景,中景和背景,或者称作远景三部分来组成,这样的构图方式能够很好的表现景色的层次,也可以把画面填充的饱满。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新疆的天山牧场,摄影师利用长焦镜头裁取了广阔自然的一部分,把整个画面分为了三个部分,前景部分的草原上的野花呈现了亮丽的黄色,和中景以及背景拉开了层次,中景的绿色草原上的牛羊成了这幅画面中的画眼,远景的草原光影斑驳且具有一定的透视效果。这样的构图方式清晰而饱满,充分的利用了大自然存在的线条和颜色,寻找点线面永远是构图的重要一步。

EOS 60D ISO:200 光圈f10 快门1/160 摄影/姜曦


二:最有趣――对角线构图

在风光摄影中,一定要锻炼自己试着用抽象的几何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你就会找到自然界本身存在点线面。试想一下,你看一张照片,里面出现的线条全部都是横的和平直的,虽然能够带给你平静和平衡的感觉,但是也会使让这个画面标的无趣乏味,令人疲倦。所以,我们要寻找曲线,斜线来破坏画面,让画面变得有趣起来。

对角线构图方式是很常用的一种方式,让线条或者是景物的边缘把画面通过对角线来分开,下面这张图片拍摄的是川藏公路上一段,高山峡谷中,褐色的山体被一条黑色的柏油公路拦腰截开,曲折的公路从画面的左下角延伸到画面的右上角,即平面分割了画面也形成很好的视觉引导线,让整个画面有了透视感。注意看公路上的车队,这些汽车在巨大的山体映衬下显得渺小,他们在画面中起到了表现景物比例的作用,也使荒凉的景色多了一点生命的气息。

EOS 5D2 ISO:200 光圈f8 快门1/300 摄影/姜曦


三:最丰富――利用框架

如何使一张平面的照片充满三维的深度?其实你只需要在画面中采取某些真实的或者隐形的框架来作为画面中的前景,来框住你要表现的主题,就会使画面具有一种很强的透视效果。比如用一扇门的门框框住一个人,用一扇窗的窗框框住一个建筑,当然你也不能在什么场景下都使用这一招,如果这个框架本身不具备一定的美感或者与主题没有相关意义的话,就不要使用。

但是当有些框架和主题的关系很密切,可以使你画面的内容更丰富,或者是更有利于表达一个场景的气氛的话,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用。有时候,框架在构图中并不只是单纯的视觉元素,它还承载着更多的功能和意义。我们最常用到的前景是框架物,比如门框、窗框、树枝、拱门、建筑物的边缘等都可以形成构图感的物体。也有很多常用的前景元素在表达景深和表现透视关系的时候很有用,比如有大面积颜色的花草、移动的人群这些可以被虚化以烘托气氛的前景。

这张照片拍摄自西藏阿里古格王国遗址,这处遗址的主体建筑在一座土林上呈金字塔形,如果在画面单独表现它,在西藏的光线和蓝天下也还算不错,但总是觉得会少了一些趣味性,用一面土墙上面的破洞作为框架,观众的视线很容易就集中到框架后面的主题上面去了,这样的框架构图非常适合表现这样的历史建筑。

EOS5D2 ISO:200 光圈f14 快门1/500 曝光补偿―1.3 摄影/姜曦


四:最简洁――极简留白

如果说绘画是加法的话,那么摄影就是减法,尤其在风光摄影中,只有剔除掉杂乱的景物和多余的元素才能得到存粹自然的景色。留白原本是中国水墨画中最常用到的创作语言,但是移植到摄影中照样行的通,大面积的空白由于有了简单景物的比例陪衬而显得空灵和孤寂,就像是这张雪原上的一棵树的画面,空白体现了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东方意境之美,是画意摄影中经常用到手法,大家在风光摄影创作的时候不妨也尝试下这样的方法,会是你的摄影作品充满意境,表达出不同的情绪,打开引人遐想的空间。构图时注意选取具体而有形式感的景物来衬托留白的空间,极简不是空无一物,极简也可以很丰富。

EOS5D2 ISO:200 光圈f13 快门1/10 摄影/姜曦


五:最对称――镜面对称

镜面效果是非常迷人的,仿佛具有魔力一样,也是摄影师在拍摄风光时候最常运用的构图效果,完美而对称的镜面效果非常具有形式美感。自然界有很多场景都会出现镜面的反射效果,平静的水面是最常遇到,我还甚至在汽车车身上寻找到了完美的镜面效果。

拍摄镜面照片,对称是必须的,将画面一分为二的完美对称效果让平凡的景色也会变得恍若仙境一般,拍摄镜面对称的照片要注意平衡实际景物和水面反射景物之间的光比,一般的话画面上部的实际景物的亮度会比反射中的景物要亮,一般可以用灰色渐变镜平衡光比,达到完美对称的效果。

EOS5D2 ISO:50 光圈f18 快门1/2 摄影/姜曦


六:最虚化――虚化遮挡

把前景虚化掉实际上应该是框架构图的一种表现方法,通过使用大光圈或者是长焦镜头可以把前景虚化掉形成色块或者是光斑,使本来平凡的景物在画面中成为构图和烘托气氛的元素。

下面这张图片中,摄影师把前景的五彩经幡通过虚化处理成色彩斑斓的不规则色块,把焦点对准了远景的雪山,把藏区的两大重要元素结合在了一个画面中,也是画面的两个层次都有提高,所以说是两个层次,一个是画面景深的层次,一个是画面品味和审美的层次。

EOS5D2 ISO:100 光圈f4.5 快门1/320 曝光补偿+0.3 摄影/姜曦


七:最透视――远点透视

一张照片本来是平面的,但是风景可以有深度的。怎么样去表现风景的深度呢,这就要用到透视的原理,自然景物中有很多透视线都把人们的视线引导到画面的主题中去,比如这个雪山和河流的画面,河流弯曲的曲线引导观者的目光到远景的雪山上面去,体现了很好的风景深度,使整个画面非常具有纵深感。拍摄这样的画面一般使用广角镜头和较大的光圈组合,从而获得更大景深。

素材收集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在文章底部写下精彩留言哦!


............................................................

- 好课推荐 -

............................................................

从零开始学会Pr视频剪辑,小白也能轻松学会!

听说你擅长摄影,却不会后期?

- 精选好物 -

告别失眠,精力充沛去采风拍照,失眠者的福音来啦!

中老年人玩摄影,要有好身板,哪里酸痛抹哪里!


福利来啦!

更多摄影干货,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获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摄影知识

喜行与摄公号
摄影心得交流,旅游资讯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