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大结局:要不是母亲黄玲拎得清,根本不会有庄筱婷和林栋哲偷偷领证

美体   2024-11-20 17:01   中国  

袅袅炊烟起,人间烟火浓。


一个家庭中母亲的思想行为,影响孩子的一生。
《小巷人家》大结局了,故事的最后,庄筱婷性格大变,不仅偷偷和林栋哲领证,还敢强势对企图霸占宋莹家房子的吴珊珊,有理有据地 “威胁加恐吓”,让吴珊珊一家打消了抢房子的念头。
她从一个性格乖巧懂事、内敛含蓄、胆小怯懦的乖乖女,变得勇敢自信、敢于争取、懂得拒绝。
这个巨大的转变,得益于母亲黄玲的养育
如果不是当初母亲黄玲宁愿离婚被众人指责,也不许乡下的表弟来借住,庄筱婷也会沦为那个家庭的牺牲品。
把所有好的住宿环境,好的吃食,好的教育资源都让给家族中的男孩自己则要去和爷爷奶奶挤在一起,每晚被老人的咳嗽吵得睡不好,不仅要端茶倒水,白天还要帮忙做家务,只因老一辈人的重男轻女。
好在黄玲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来说,女儿的未来同样重要。
所以她一改往日的温柔贤惠细声细语,彻底豁出去和夫家撕破脸,坚定地拒绝任何人来侵占她儿子和女儿的生活空间。
哪怕儿子因此不和她说话,责怪她无情,哪怕丈夫搬去宿舍不再回家,哪怕公婆姑子骂她不尽人情。
但她绝不妥协。打破了“在庄家,女孩子总是要吃亏的”魔咒,没有让女儿像姑姑庄桦林一样把好吃的好用的都留给男孩子。
庄桦林当初将进厂的名额让给弟弟庄赶美,自己下乡当知青,在贵州回不来,导致现在为了让儿子摆脱穷苦的命运,不惜放下面子,放下自尊,想要让别人可怜可怜自己,从别人家中占一席之地,抢别人孩子一份口粮。忍着两地分隔,只为孩子能有城市户口,能考一个好学校。
时代变迁,不变的是父母为子女的筹谋
每一对父母,都拼尽全力想要将自己的孩子托举出去,不愿孩子吃自己吃过的苦,受自己受过的累。
但又有哪个父母,愿意牺牲自己孩子的口粮和前程,来帮助别人家的孩子呢?
如果不是母亲黄玲的强势拒绝,也不会有结局性格大变的庄筱婷。
黄玲在女儿成长上的清醒,除了拒绝不合理的家庭安排还体现在很多方面:
1、维护女儿权益,捍卫吃馄饨权利
在庄图南的升学宴上,庄家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让黄玲和女儿庄筱婷上桌吃饭。黄玲没有选择默默忍受,而是阴阳怪气暗讽婆婆偏心,捍卫了女儿筱婷吃一碗馄饨的权利,让女儿能够平等地享受应有的待遇,不再像以往一样被忽视。
2、鼓励情感表达,引导情绪宣泄
黄玲会因为筱婷会表达自己的愤怒、有了自己的脾气、在处理事情上有自己的章法而感到高兴、欣慰,并对女儿另眼相看。
她不再希望女儿像传统的乖乖女一样压抑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而是鼓励女儿勇敢地表达自己,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主见。这让庄筱婷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面对各种问题。
3、培养独立意识,以自身经历劝诫
在庄筱婷大学毕业后选择放弃学校分配,留在广州嫁给林栋哲时,黄玲苦口婆心地给她用自己当例子,劝她女孩子要为自己做打算,不能把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她希望女儿能够有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人生规划,不要在感情和生活中失去自我,要学会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4、尊重女儿意愿,支持女儿决定
对于女儿庄筱婷与林栋哲的感情,黄玲并没有因为两家的差距或其他外在因素而横加干涉。她看到了两个孩子之间真挚的感情,给予了他们理解和支持,让他们能够自由地发展感情。
她尊重女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愿意让女儿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不被传统观念所束缚,能够尊重孩子的意愿,这种理性和开明,让庄筱婷在成长中学会独立思考和做出正确的决策。

也正是她方方面面的引导教育,才让庄筱婷敢于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偷偷和林栋哲领证。
一方小院,两户人家,三餐四季五合六聚。袅袅炊烟起,人间烟火浓。
《小巷人家》这个故事,有太多人成长的影子,渗透着人性中最温情与最丑陋的一面。
如果每个母亲都能像黄玲一样清醒理智,那么成长在这样羽翼下的孩子,大概率能像庄筱婷一样活出自己。

金句摘抄

人生总有高有低,读过书和没读书的人,人生维度是不一样的,度过高峰期,熬过低谷期的方式都不一样。
这世界的规则,你说了不算,你失望也好,愤怒也好,你自己要想办法适应。
婚姻吧,如果有非忍不可的理由,你一定会忍,如果没有,你肯定就不忍了。
爱是责任,是要相守一生一世的。
院中花草未眠,思念连绵不绝
当你离开一座城市的时候,这座城市就背弃了你。
每一分努力都是有意义的,每一分坚持都是必要的。
三个馒头才吃饱,每一个馒头都是重要的。
面目全非的现实,也是现实。
大道至简,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我的工作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很多家庭的命运,我必须做好。
结结棍棍地做好
-— END —-
文/婉若素铭
日更365天第155天
图片来自网络


婉若素铭
有美照,有思考,有成长~~愿有一句话能带给你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