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英文主题为“Take the rights path”),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昂首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
艾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传染病,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自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至2023年,全球有3990万例存活HIV感染者,其中130万例为2023年新感染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129万例,2023年新报告病例11.05万例;且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趋于年轻化,感染年龄构成和首次性行为年龄前移,15~24岁青少年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呈增长趋势。因此,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尤其是提高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知,应积极规避不良行为,降低艾滋病的发生率。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免疫系统疾病。感染后会造成人体免疫细胞的缺陷、特别是对CD4+T细胞的破坏,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疾病后期可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艾滋病病毒潜伏期很长,感染者经过数年才能发展成艾滋病患者,在艾滋病病毒潜伏期内没有任何症状,但能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性传播:艾滋病可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男男之间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性越高。性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针灸、拔牙、穿耳、纹眉等侵入人体的器械均可能引起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时,可以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婴儿。
急性感染期:有类似感冒样表现,包括发热、出汗、乏力、淋巴结肿大、咽炎、皮疹、肌肉痛或关节痛、腹泻、厌食、恶心及呕吐等。一般持续1~2周,无需特殊治疗,自行消退,进入无症状潜伏期。
无症状潜伏期:平均6~8年,大多数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艾滋病前期:感染者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症状较轻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出现疲倦、乏力、发热、体重减轻、夜间盗汗、贫血等全身症状,可伴有反复间歇性腹泻、皮肤粘膜真菌、细菌感染等非致命性感染。
典型艾滋病期:由于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可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如真菌性感染、结核等;发生各种恶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非何杰金淋巴瘤;发生多器官系统的损害。
学习掌握性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安全性行为。未成年人避免发生性行为,青少年尽量推迟首次性行为时间;拒绝和预防不安全性行为,提倡负责任、安全的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
注意输血安全。尽量不要使用进口血制品,无特殊需要时尽量避免使用血液制品。
及时治疗性病。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必须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防止产生并发症。
使用严格消毒的工具。如确实需要纹眉、打耳洞、拔牙等,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使用一次性或严格消毒的工具。
高危性行为后及时咨询和检测。一旦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等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后,应及时到指定医院咨询和检测,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暴露后预防用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用药时间越早越好。
普及全面性教育。提高学生性健康意识和生活技能,降低青少年艾滋病的潜在感染风险。
为青少年提供友好型保健服务。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提高其规避风险能力。
修订完善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指导文件和工作指南,落实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及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
开展预防艾滋病入学教育。注重新生性教育和预防艾滋病入学教育,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教育校园专题活动。
在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设立自助检测材料和安全套自动售货设施。
提高学生的知信行水平。在提供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习惯和抵御健康危险行为的能力,增强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关怀、帮助的意识。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编辑/李佳凡
审核/赵 丹 杨金林 李鹏林
监制/郭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