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张家港丨矢志不渝东渡的故事

文摘   2024-11-22 17:20   江苏  

编者按

时序交替,文脉赓续。历经千百年的风雨,张家港这座城市以其不断前进的坚定步伐,积淀了厚重而深邃的历史底蕴。

它们或是一段动人的传说,一首悠扬的民歌,亦或是一段独特的舞蹈。这些非物质文化瑰宝,凝聚着先辈的智慧与情感,是这座城市的灵魂,见证着过往的历史,更承载着未来的希望。

市政协在2024年牵头采编并出版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年度文史书籍——《非遗张家港》,通过深入非遗发源地,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非遗的魅力。并以文字与镜头,记录下那些即将消逝的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值此书正式出版发行之际,我们精选部分文稿在“张家港政协”公众号上发布,期待您的阅读,欢迎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矢志不渝东渡的故事


文·徐祖白

1963年,日本隆重纪念文化恩人鉴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消息传到中国国内,有关部门获悉鉴真和尚东渡起航地是在黄泗浦,便下达指示收集整理其相关史料,并专门派人寻找黄泗浦。江苏省文化厅干部从扬州找到常熟,再从常熟找到沙洲,终于寻访到黄泗浦旧址,便在鹿苑西郊的黄泗浦桥畔选择一处农田,竖立起一座石质经幢,上书“古黄泗浦”四个大字。

弹指一挥间,60年过去了。昔日简陋的经幢处,已经演变为传布中日人民友谊的东渡苑风景区;鉴真矢志不渝东渡的故事及其精神,已经成为港城老百姓口口相传的生动佳话。

▲黄泗浦经幢



1


道俗归心的佛学大师

鉴真和尚(688年-763年),本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扬州市东郊)人。他的父母是虔诚的佛教居士。受家庭影响,他14岁进扬州大云寺剃度出家,放弃本姓,成为一名小沙弥,获赐法名鉴真。由于禀赋聪颖,修行刻苦,加上名师指点,其佛学功底与日俱增,在众多小沙弥中出类拔萃。

▲鉴真像


唐神龙元年(705年),鉴真年届十八。适值浙江龙兴寺高僧道岸应召进长安说法,途经扬州,驻锡大云寺。道岸是南山律宗的开宗祖师,精通佛理,著作繁富。他得知鉴真年纪轻轻,却学识超常、德行高尚,十分赞赏,于是很乐意地为鉴真授予菩萨戒。按照佛教规矩,沙弥在20岁以后才能接受此戒,取得僧侣资格,而鉴真18岁便获授菩萨戒,实属佛门破格之举,顿时声名鹊起,众僧钦慕,鉴真由此成为扬州一带人人敬重的名僧。

一年以后,经道岸法师引荐,鉴真离开扬州,手持钵盂,跋涉千里,赴东西两京(即洛阳、长安)游学。当时的两京,是唐代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文化、宗教中心。京内外寺院林立,高僧云集。其间,他先后拜弘景、济融、义威等多名高僧为师,深研佛门律宗之学。律宗是佛教派别之一,谓戒律是佛教之根本、解脱之要道。律宗在当时风靡四方,人咸赞仰。

游学期间,鉴真先后瞻仰白马寺等众多寺院,聆听高僧讲经传道;游览龙门石窟等佛教名迹,领略艺术巅峰的凝重神韵;他还勤奋钻研建筑、书画、雕塑、医药乃至多种生活技艺知识,力求成为饱学之士。尤其是他受命协助道岸法师,主持建造高达15层的长安小雁塔,还获准进入皇宫太医署,一览秘传医方,拜访医林高手,这更令他受益匪浅,从理论到实践获得巨大进步。唐景龙二年(708年),鉴于鉴真和尚的实际学识水平,律宗高僧弘景大师为20岁的鉴真隆重举行了僧侣中最高的戒律——具足戒仪式。

待到云游3年,风尘仆仆回到扬州时,年轻的鉴真已是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的佛学律宗高僧了。在以扬州为中心的江淮地区,鉴真大师先后讲解佛律数百遍,登坛授戒僧人40000余名。在他亲自培养的优秀弟子中,有35人成为执掌江淮流域著名寺院的律宗高僧。他亲自筹款、规划、建造的寺院和僧舍有80多处,用以供养十方信众。他主持塑造的佛像上百成千,缝纳赠送僧人袈裟3000余领,抄录《大藏经》33000余卷,可谓洋洋大观。

鉴真还广结善缘,不遗余力地助缘慈善事业。他开设的悲田院,主要收容孤寡无靠的老年人和无家可归的乞丐,平时则尽力救济贫病交加的百姓。他还发挥一技之长,常登门为百姓治病,送医送药,均分文不取。

在他的两位前辈大师逝世后,46岁的鉴真以旁人难以企及的道德学问,顺理成章登上佛教界律宗巅峰,成为江淮大地独秀无伦、道俗归心的讲律授戒大师。

▲鉴真东渡时乘坐的大船(仿制品)



2


历尽艰险的东渡之旅

由于唐朝经济繁荣、佛教兴盛,周边许多国家纷纷派遣使团到唐朝学习,其中日本使者的往来尤为频繁。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到晚唐时期,日本先后派出13批遣唐使团包括学问僧到唐朝参观学习。鉴真东渡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就发生在第九批、第十批遣唐使团来唐朝期间。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日本第九批遣唐使团来到唐朝,团员594人,其中有2名留学僧人,一名荣睿,一名普照,他们除了到唐朝学习佛学,还肩负着日本圣武天皇交办的使命,要物色一位能力和威望出众的律学高僧到日本授戒弘法。因为当时日本佛教界存在僧纲风纪不正、佛门戒法混乱、僧尼行为堕落的情况,急需请一位精通佛理的大德高僧进行整肃。

唐天宝元年(742年)十月,第九批日本遣唐使团回国途中路经扬州,荣睿、普照专程来到大明寺拜谒鉴真,恳请大和尚委派一名高僧东渡日本传戒弘法。鉴真知道日本是一个很有佛缘的国家,当即表示支持。

鉴真召集弟子商议,询问有谁愿去日本弘法传戒,大家面面相觑,沉默不语。良久,才有一位弟子说:“彼国太远,生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鉴真听后说:“为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也。”弟子们想不到师父竟然会做出亲自东渡的决定,于是当场就有21名弟子表示愿意跟随师父东渡日本。鉴真由此开启充满艰险而辉映后世的六次东渡之旅。

鉴真和尚承诺东渡日本后,即安排随行人员着手准备渡海船只和物资,并于唐天宝二年(743年)四月启动首航,但未获成功。此后,又在同年12月以及天宝三载(两次)、七载东渡四次,均因或官府阻挠,或中途触礁,或台风巨浪,或流落荒岛,归于失败。

尤其是第五次渡海,充满艰辛,可谓惊心动魄。船行至长江出海口不久,就遇到狂风恶浪,在同风浪的搏斗中,为减轻负重,鉴真不得不命随行僧众把大批经卷扔入大海。不少僧人看到自己花了大量心血日夜抄写的经卷被大海吞没,痛不欲生,也跳入大海与经卷一起葬身海底!由于船体受损,船完全失去控制,历经14天漂流,最终被大风吹到海南岛。荒岛野林的酷热与毒瘴,加上饥饿与病痛交相折磨,鉴真最心爱的唐朝弟子祥彦和日本弟子荣睿染病身亡,鉴真自己也双目失明。

鉴真和尚虽然遭受五次东渡失败之痛,但去日本授戒弘法的决心丝毫未变。从海南岛回到扬州后,他不顾双目失明的困难,继续筹集物资准备东渡。

▲鉴真东渡纪念馆



3


第六次东渡的一波三折

唐天宝十二载(753年),日本第十批遣唐使团在归国途中,再次到扬州,大使藤原清河参谒鉴真,征询大师是否愿随船队同行。当时鉴真虽已66岁高龄,且双目失明,但为了践行诺言,了却心愿,也为了中日人民的友谊及文化交流,他毫不犹豫应允了日方的邀请。

据真人元开所撰《唐大和上东征传》,鉴真一行于10月19日晚从扬州起航,沿长江向东进发,于10月20日顺利到达黄泗浦海港。这次渡海,鉴真一行与遣唐使团分乘4条大船,然而并没有像预料中那样顺当,而是好事多磨,一波三折。

第一次波折是上了船却又被迫下船。由于鉴真一行有24名僧人,又携带了大量物品,早已走漏风声,因此海港内外风传唐朝官府要搜查日本遣唐使的船队。如果真的搜查,势必影响两国关系。藤原清河考虑再三,最终不得不请鉴真等人离船暂避,所携带的物资也全部搬到岸上。这一耽搁,就是20多天。

第二次波折是等候鉴真的日本弟子普照。前五次东渡,普照始终陪伴在鉴真身边。这第六次东渡,普照却远在越州余姚。10天以后,普照才闻讯风尘仆仆赶到黄泗浦。当普照了解鉴真一行下船原委后,坚定地对藤原清河说,邀请大和尚赴日弘法是日本天皇的旨意,风险再大也要助其成行。于是,鉴真一行得以重新登上遣唐使团船队。

第三次波折是野鸡扑落船头。11月15日,碧空如洗,风和日丽,由4条大船组成的船队刚刚扬帆起航,驶出海港,不料一只野鸡却从船前飞过,“扑啦啦”直落到藤原清河乘坐的第一条船的船头上。藤原清河认为此非吉兆,下令船队返回港口,于是4条大船不得不调转船头,仍回黄泗浦港口锚地休息,第二天才正式起航,直发东瀛。

▲海上风浪图


大海茫茫,浩无际涯。头两天,海面风平浪静,但行程未半,风云变色,海浪排空,船队在浪尖来回颠簸,4条船很快失去联系。历经5天风暴袭击后,鉴真乘坐的第二条船和第一、第三条船终于到达阿儿奈波岛(即今冲绳岛),第四条船则不见踪影。

3条船在阿儿奈波岛上躲避风浪十几天,继续向北航行时,藤原清河乘坐的第一条船却意外触礁搁浅,鉴真乘坐的第二条船幸无大碍,便继续向九州岛进发。至12月20日,鉴真一行终于到达九州岛南部的秋妻屋浦,真正踏上了日本国土。

鉴真和尚从54岁时开始东渡,经历12年的曲折磨难,终于在66岁高龄时踏上了日本的土地,鉴真一行以自己的顽强信念和血肉之躯铺就了中日人民友好交往的光明坦途。其间,他的随行者中有36人葬身大海,200多人下落不明!

▲日本友人在古黄泗浦寻宗瞻仰



4


光耀千秋的不朽贡献

在日本,鉴真和尚弘法传戒整整十年时间,直到76岁去世。十年中,他为日本的宗教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首先是传律授戒,促使日本佛教事业步入正轨。唐朝时日本是个崇信佛教的国家,出家人享有众多特权,因而普通百姓纷纷通过自度、私度出家。尽管日本天皇制定政策加以控制,但混乱状况依然存在。鉴真一到日本,日本天皇就下达诏书,规定授戒传律都由鉴真和尚负责。鉴真严格执行授戒要有三师七证的规定,还亲自为太上皇、圣武天皇、皇太后、皇子及400余位僧人授戒。两年后,鉴真被任命为大僧都,即日本佛教界第一大法师,由此日本佛教各项事务走上正轨,以后师师相传,遍布日本全国。

▲日本金堂图


其次是传布了唐朝的建筑技艺,尤其是建造了唐招提寺这一宏伟工程。759年,鉴真仿扬州大明寺格局,亲自设计建造了奈良城中最著名的建筑——唐招提寺。寺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佛殿大堂,亦称金堂,采用唐朝最先进的建筑方法,又吸取了外国建筑的长处,风格独特,坚固雄伟。金堂虽经1200多年风雨剥蚀和地震摧残,依然屹立如初,创造了日本建筑史上一大奇迹,如今已是日本国宝级文物。

第三是传授了唐朝精美的雕塑艺术。“干漆夹纻法”是唐代塑造佛像的主要技艺,在武则天时代就已经十分发达。鉴真到日本后,用“干漆夹纻法”塑造了许多佛像,如唐招提寺内的卢舍那大佛的坐像、药师如来佛的立像、千手观音菩萨的塑像等。其中,卢舍那大佛的坐像,是日本现存“干漆夹纻法”塑像中最大、最庄严的一尊坐像,像高约3.7米,竹胎,用布和漆重叠涂垒,共13层,与当时日本寺院的普通塑像迥然异趣。药师如来佛立像和千手观音塑像均采用此法,手法别具匠心,形象优雅丰丽。鉴真及其弟子手传的唐朝雕塑艺术,后来在日本得到推广传布。鉴真去世后,他的弟子也用这种方法为其塑造了一座栩栩如生的坐像。

第四是传播了唐朝的书画、医药等技艺。鉴真随船带去了许多珍贵的绣像、画像、书法碑帖等,尤其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真迹,成为日本书法界临摹研习的瑰宝,对日本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鉴真曾亲自为日本皇太后治疗顽疾,疗效显著。他虽然双目失明,但用鼻嗅、口尝、手摸、牙咬、耳听等办法可准确鉴别药物。他还向日本民众传授中草药知识,留下一卷《鉴上人秘方》(亦称《鉴真秘方》)。直到17、18世纪,日本药店放置药品的药袋上还印有鉴真和尚的头像。

需要提及的是,鉴真在到达日本后虽然受到日本天皇极高的礼遇,但也遭到日本旧教团顽固保守势力的责难与诽谤。在此情形下,是他最忠实的两个弟子——普照和思托,始终坚定地站在师父一边,以亲身经历有力驳斥了顽固守旧势力对鉴真的诽谤谰言,捍卫了师父的尊严。鉴真圆寂之后,思托以切身经历写下《大唐传戒师僧名记大和上鉴真传》,对六次东渡的种种苦难作了详尽描述。与思托同时代的日本文人真人元开据此加工润色,撰成《唐大和上东征传》流传至今,成为后人研究鉴真东渡的权威史料,而思托原作则已失传。

郭沫若先生在赞颂鉴真和尚的诗中写道:“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其中“舍己为人”四字十分精当地概括了鉴真东渡精神的主体与精华。鉴真东渡这一历史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1200多年,但那种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咬定目标、毫不动摇的执着精神,千金一诺、终身无悔的诚信精神,对于今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我们来说,同样具有深刻的借鉴和教育意义。

▲东渡苑内的《鉴真行迹图》


延伸阅读


文稿统筹丨市政协文化文史委

张家港政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张家港市委员会(简称张家港市政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委员会组织,是张家港市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