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非遗丨
金沙傩戏(庆坛)
这就是金沙傩戏(庆坛),其表演形式独特,也被称为“端公戏”,流传于金沙县长坝镇,是一种由古老的祭祀活动发展演变而成的民间戏剧,2014年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金沙傩戏(庆坛)的起源可追溯至江西龙虎山,后传至四川的鹤鸣山、青城山,于明朝末年传入贵州金沙岩孔、马场一带。乾隆十六年(1751),金沙傩戏(庆坛)传入金沙县长坝镇昆仑村,并发扬光大,在当地得以流传至今,历经260余年。
金沙傩戏(庆坛)是由一代代的艺人,诸如黄锡久老人这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口口相传、手把手悉心教导的方式延续下来的。黄锡久老人自18岁便开始钻研学习庆坛仪式,26岁学成出师后开始教授学生,至今已传承三代。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金沙傩戏(庆坛)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色彩的演出方式。
金沙傩戏(庆坛)分为文坛和武坛两种形式。文坛主要应用于丧礼仪式,是祭奠和“娱神”的活动;而武坛则类似于跳端公,是一种祈福仪式与娱人活动。庆坛戏无须固定的舞台,在堂屋或院坝用一方桌设置香案,在香案的上方挂上总真一幅、行神一幅、斗姥一幅,再在侧面挂上三空一幅、星主一幅,场地便布置妥当。
庆坛由男子掌坛,多数佩戴面具进行表演,其唱腔、道白较为接近川剧,但更为古朴淳厚,伴奏以锣、鼓、铰铰、点子、快板等打击乐为主,具备传统戏剧的基本要素,如唱、念、做、打。庆坛还存留了本地民间绝技,如独占鳌头、抱红镫、倒贴武功等。庆坛有开坛、诏诰、礼请、领牲等环节,每个环节由不同的角色构成,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服饰及道具,而且所演的折子也各不相同,所以庆坛戏的表演极为复杂。
金沙傩戏(庆坛)的面具形态各异、色彩斑斓。每一副面具皆是神祇或精灵的生动化身,有的威严庄重,有的狰狞恐怖,有的慈眉善目,面具的背后承载着一个个古老的神话传说。演员们戴上面具,仿佛获得了超凡脱俗的力量,似与神明并肩而立,生动演绎着天地间的悲欢离合。古老神秘的唱词,质朴有力的舞蹈,既是对古老仪式的忠实再现,也有对生活百态的艺术加工,他们的每一次旋转跳跃,皆是对宇宙奥秘的深入探寻,每一次的深情吟唱,皆是对生命本质的深情咏叹。金沙傩戏(庆坛)以其独有的方式,讲述关于信仰、敬畏、希望与爱的动人故事,构成震撼心灵的壮丽交响诗。
更多新闻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磅礴乌蒙系列丛书之《人文毕节》
编辑:梁慧颖 编审:谭 虎 总监制:戴元明
看完点亮下方
“赞”和
分享给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