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寸心 | 吴大澂的吉林岁月:移民实边助振兴

民生   2024-10-06 11:03   吉林  

1880年,清朝帮办吉林边务吴大澂第一次来到珲春,看到此地一片荒芜,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我初度地凉水泉,

六十里中无人烟。

膏腴一片空捐弃,

临江四顾心茫然。

《中国影像方志》珲春篇

当时,清朝已经对包括珲春在内的东北地区实施了二百多年的“封禁”政策。吴大澂看到珲春地处海防要冲,便奏请光绪皇帝废除禁令,在珲春屯重兵驻守,同时移民实边,最终得到批准。

《中国影像方志》珲春篇

1881年,清政府在珲春设立了东北地区的第一个招垦总局。上面这组照片记录了来自各地的垦民前往珲春的场景,匆匆的脚步声,唤醒了沉寂多年的土地。

《中国影像方志》珲春篇

吴大澂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垦民的政策,还为珲春开辟多条道路,增设驿站,使得来珲春的“耕者、牧者、商贩经营者络绎不绝”。

《中国影像方志》珲春篇

1886年,作为中俄勘界大臣的吴大澂第五次来到珲春,这一次他看到珲春的边境贸易虽然有所发展,但是缺乏中央政府的有效管理。当时的清王朝大厦将倾,目睹珲春所面临的危机,吴大澂忧心忡忡。他怀着守卫国土的责任感,积极组织边民训练,加强边防,为珲春再次开启繁荣的海运贸易作出了贡献。

《中国影像方志》珲春篇

1909年,清政府在珲春开设了吉林省第一个海关——珲春总关,并陆续设立多个分卡,多条海上通道,使得珲春成为当时吉林省重要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

《中国影像方志》珲春篇

珲春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如今依托独特的区位和口岸优势,围绕区域特色发展跨境电商,已发展成为高水平开放的“桥头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中国影像方志》珲春篇

登临龙虎阁,俯瞰辽阔壮美的边境风光,触摸这片土地深厚的历史脉络。吴大澂等先辈们守护边疆的爱国精神与坚韧不拔的品格,早已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照耀未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初审:张梦璐
复审:孙琳
终审:刘海峰

掌上珲春
珲春就在您手上!珲春新闻、咨询、民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