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热点】第三波民主化

文摘   2024-11-17 00:03   上海  

文章来源于

知网检索
第三波民主化

二战结束以来,“民主化”无疑成为国际政治领域最为重要的现象之一。时至今日,第三波民主化已经过去20 多年,但围绕它的争论却始终没有停息。国内有学者力图为第三波民主化辩护,以所谓的“全案例”统计来证明民主化没有加剧社会冲突,也带来了经济增长。为什么这种研究与人们的直觉或者说真实世界相距如此之远?根本问题出在评估标准上。那么,衡量其成败的具体指标有哪些?它对当下中国发展民主政治的启示又有哪些?探寻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离不开对第三波民主化进行更加全面、客观、科学的认识与评估。以下特选取相关论文专题推送以飨读者!
(检索时间:2024年11月17日,以下文章按发布时间顺序依次排列)



01

经济政策取向与新兴民主的稳固

刘瑜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

(载《探索与争鸣》,2019年8月,被引:5次,下载:956次)


摘要:为什么有些新兴民主国家走向了民主稳固,而另一些则始终政治动荡甚至民主崩溃?各种解释中,经济政策的取向是一个重要维度。对于诸多新兴民主国家,温和的经济自由主义有利于民主稳固,而经济民粹主义取向是民主动荡或崩溃的重大助推力。通过数据与案例分析可以发现,诸多新兴民主国家的经济政策取向具有民粹主义倾向,具体表现为三点:转型起点处缺乏经济自由、早熟的保护主义与福利主义、保护主义与福利主义覆水难收。一系列案例分析向我们展示了从经济民粹主义走向民主动荡或崩溃的两种逻辑:一方面,经济民粹主义损害经济绩效,从而影响民主的绩效合法性;另一方面,经济民粹主义的敌我话语恶化社会撕裂,从而影响民主运行的政治文化基础。新兴民主国家不同于发达民主国家,经济水平有限以及民主质量不足使其格外容易成为经济民粹主义的俘虏,其民主体制更可能退化为追逐短期选票最大化,而不是长期发展最大化的恩惠-庇护主义。


关键词:新兴民主;经济民粹主义;经济自由度;民主稳固;民主危机;第三波民主化;



02

选举制度的复合化:基于第三波民主化国家的实证研究

包刚升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载《政治学研究》,2019年8月,被引:9次,下载:2132次)


摘要:选举制度是第三波民主化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比例代表制尽管是在第三波民主化国家分布最广的选举制度,却并没有普遍地导致极化多党制。这是因为采用比例代表制的大多数第三波民主化国家选择的是复合型的比例代表制,即通过缩减选区规模与设置政党当选门槛,来降低选举制度的比例代表性程度,从而避免政党体制的碎片化。进一步说,在第三波民主化中,不仅是比例代表制出现了复合化的趋势,而且选举制度在整体上都出现了复合化与合流的趋势,包括多数决定制向其他选举制度的转型、混合制选举制度的崛起以及比例代表制的复合化,其目的是通过选举制度设计来更好地实现政府效能与代表性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选举制度;政党体制;比例代表制;第三波民主化;



03

公民社会促进民主稳固吗?——以第三波民主化国家为例

刘瑜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

(载《开放时代》,2017年1月,被引:19次,下载:1909次)


摘要:发达的公民社会通常被视为民主有效运转的必要条件。通过对诸多第三波民主化中失败案例的观察,本文却发现,活跃的公民社会未必是推动民主稳固的积极力量。本文根据公民行动的模式,将公民行动分为"规则优先型的"VS."诉求优先型的",并试图论证,前者才有利于民主稳固,后者则常常成为民主运行的障碍。本文从理论上详细探讨了两种公民行动的差异,并阐释了为什么它们对民主稳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本文也选用了1998年—2014年的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作为两个案例,展示不同类型的公民行动导致不同民主走向的机制。


关键词:第三波民主化;公民社会;集体行动;民主稳固;政治转型;



04

第三波民主化国家的政体转型与治理绩效(1974—2013)

包刚升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载《开放时代》,2017年1月,被引:30次,下载:2474次)


摘要:第三波民主化自1974年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还是面临着严重挫败?这项研究试图对第三波民主化四十年间(1974—2013年)的进程进行评估。基于国际政体评级机构和世界银行的数据,这项研究发现:第三波民主化1974年—2013年在全球范围内已取得重大进展;本文选取的73个第三波民主化国家在政体转型上呈现显著的分化,民主巩固国家、转型中国家和民主受挫国家分别占30.1%、38.4%和31.5%的比例;第三波民主化国家2004年—2013年间的全球治理指数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民主巩固国家全球治理指数大大高于世界及其他对照国家组别的平均值;第三波民主化国家2004年—2013年间的经济增长率表现不俗,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略微逊色,与世界平均水平及其他对照国家组别相比各有千秋。总之,这项研究为评估第三波民主化国家的政体转型与治理绩效提供了更系统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第三波;民主化;政体转型;治理绩效;



05

两种民主模式与第三波民主化的稳固

刘瑜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

(载《开放时代》,2016年5月,被引:21次,下载:2870次)


摘要:为什么第三波民主化进程中,有些新兴民主国家实现了民主稳固,而另一些却走向了民主倒退甚至崩溃?在常见的"经济水平论"、"制度选择论"、"社会结构论"、"政治文化论"和"国际环境论"之外,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精英行为论"。本文认为,对民主观念存在两种理解("程序性的理解"与"实体性的理解"),而这两种理解导致了两种政治精英行为方式,进而构成了两种民主模式("多元制衡式民主"与"赢者通吃式民主"),后者往往带来民主的倒退甚至崩溃。换言之,在民主转型这样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一定观念下的精英行为与选择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新兴民主国家民主稳固的前景。在理论阐释之外,本文还选择了南非与委内瑞拉两个案例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第三波民主化;民主模式;民主稳固;政治转型;



06

民主化后国家能力的变化——对“第三波”民主化国家/地区的类型学分析(1974-2014)

刘瑜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

(载《学海》,2016年3月,被引:12次,下载:1968次)


摘要:民主和国家能力,作为政治发展两个最重要的维度,彼此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也很富有争议。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二者之间具有冲突性紧张关系:民主化会削弱国家能力,而缺乏国家能力不但反过来会影响民主本身稳固的可能性,而且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如果必须取舍,应该"国家能力优先"。民主化之后国家能力会降低吗?这是一个理论问题,但同时也是一个实证问题。本文试图采用类型学的方法,对所有的"第三波民主化国家/地区"进行实证性分析。通过匹配第三波民主化以来关于政体和国家能力主要维度的数据库,本文对第三波民主化国家/地区进行分类,将其归入国家能力提升型、削弱型或无变化型,并得出三者的数量比率,从而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提供一个实证基础。尤其是,相比笼统地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增加了两个观察的维度:第一,国家能力的不同维度在民主化之后会朝着不同方向变化吗?第二,短期的国家能力改变会不同于长期的改变吗?本文最后的发现是复杂的。在国家汲取能力和行政能力方面,第三波民主化国家大多数有所提升,但在强制能力方面,更多的国家会下降。比较国家能力的短期改变和长期改变,并没有发现它们之间有显著的不同。


关键词:民主化;国家能力;第三波;



07

经济自由与政治民主不可兼得?——第三波民主化国家的经济自由度变化评估

刘瑜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

(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年5月,被引:6次,下载:2138次)


摘要:在对选举式民主的各种疑虑中,"民主化将导致经济政策民粹化"、"政治民主与经济自由相冲突"和"民主化会逆转市场化成果"等是比较常见的一类。但是,采用Polity IV和Economic Freedom of the World两个数据库,通过"全案例分析"比较第三波民主化国家在民主转型前后的经济自由度,可以发现,在第三波民主化发生的过程中,政治民主化不但没有破坏经济自由化,而且与经济自由程度的显著提升同步发生。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也许可以诉诸国际体系的变动和现代民主制的特点两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政治民主;经济自由;民主转型;第三波;

往期推荐

关键的细节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政治学的内在转向

编辑 | 嘉言宣轶

审核 | 风清扬

社科学人
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
 最新文章